閱讀積累 ▏《撒哈拉的故事》內容簡介+精彩片段+讀後感

2020-12-05 中小學知識分享課堂

《撒哈拉的故事》是一系列以沙漠為背景的故事。因為一本地理雜誌的吸引,三毛背著行囊走進了荒涼單調的撒哈拉沙漠,在沙漠中尋找感受生活的真善美,書中每個故事都充溢著一種浪漫、濃情的異域情調,字裡行間反

映著大沙漠獨有的地形地貌與風土人情。

內容簡介

《撒哈拉的故事》主要描寫了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時的所見所聞,與

當地相識朋友的故事,每個故事都透露出這個隱忍女子對生活的熱愛和面對困難的堅定。由十幾篇精彩動人的散文結合而成,其中《沙漠中的飯店》,是三毛適應荒涼單調的沙漠生活後,重新拾筆的第一篇文章,從此之後,三毛便寫出一系列以沙漠為背景的故事。

三毛用自己的心去適應、關懷這片大沙漠,在她的筆下,那些撒哈拉沙漠的人和物變得豐富多彩。三毛以一個流浪者的口吻,輕鬆地講述著她在撒哈拉沙漠零散的生活細節和生活經歷:沙漠的新奇、生活的樂趣,千瘡百孔的大帳篷、鐵皮做的小屋、單峰駱駝和成群的山羊。書中無論是荷西把粉絲當做雨來吃,還是他們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婚禮、去海邊打魚、白手起家建立他們沙漠上最美麗的房子,都滲透著彼此間濃濃的溫馨的愛意。

作者簡介

三毛,臺灣著名作家,英文名:ECHO,1943年3月26日出生於重慶,浙江省定海縣人。本名為陳懋平,1946年改名陳平,筆名「三毛」,1964年進入文化大學哲學系,肄業後曾留學歐洲,婚後定居西屬撒哈拉沙漠加納利群島,並以當地的生活為背景,寫出一連串情感真摯的作品。

1981年回到臺灣,曾在文化大學任教,1984年辭去教職,專職從事寫作和演講,1991年1月4日在臺北士林區榮民總醫院病房衛生間裡,三毛用絲襪上吊自殺身亡,終年48歲。她生前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廣為流傳,生平著作和譯作十分豐富,共有二十四種。

文集:《傾城》《溫柔的夜》《哭泣的駱駝》《夢裡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來》《撒哈拉的故事》《送你一匹馬》《背影》《我的寶貝》《鬧學記》《萬水千山走遍》《稻草人手記》《隨想》《談心》《我的快樂天堂》《高原的百合花》《親愛的三毛》《我的靈魂騎在紙背上-三毛的書信札與私相簿》

精彩片段

1、「怪甜的,是什麼?」我沒好氣的回答他:「喉片,給咳嗽的人順喉頭的。」「肉做的喉片?我是白痴?」第二天醒來,發覺他偷了大半瓶去送同事們吃,從那天起,只要是他同事,看見我都假裝咳嗽,想再騙豬肉乾吃,包括回教徒在內。

2、荷西含情脈脈的望了我一眼,婚後他第一次如情人一樣的望著我,使我受寵若驚,不巧那天辮子飛散,狀如女鬼。

3、第二天晚上,我先做好三道菜,用文火熱著,布置了有蠟炬的桌子,桌上鋪了白色的桌布,又加了一塊紅的鋪成斜角,十分美麗。

4、去年冬天的一個清晨,荷西和我坐在馬德裡的公園裡。那天的氣候非常寒冷,我將自己由眼睛以下都蓋在大衣下面,只伸出一隻手來丟麵包屑餵麻雀。

5、荷西在這段時間內努力賺錢,同時動手做家具,另外將他的東西每天搬一些來我的住處。我則背了背包和相機,跑了許多遊牧民族的帳篷,看了許多不同而多彩的奇異風俗,寫下了筆記,整理了幻燈片,也交了許多沙哈拉威朋友,甚至開始學阿拉伯文。日子過得有收穫而愉快。

6、伸頭去看了一下荷西,他穿了一件深藍的襯衫,大鬍子也修剪了一下。好,我也穿藍色的。我找了一件淡藍細麻布的長衣服。雖然不是新的,但是它自有一種樸實優雅的風味。鞋子仍是一雙涼鞋,頭髮放下來,戴了一頂草編的闊邊帽子,沒有花,去廚房拿了一把香菜別在帽子上,沒有用皮包,兩手空空的。

7、漫漫的黃沙,無邊而龐大的天空下,只有我們兩個渺小的身影在走著,四周寂寥得很,沙漠,在這個時候真是美麗極了。

8、到了哈蒂家,看見一個骨瘦如柴的年輕女孩躺在地上,眼睛深得像兩個黑洞洞。摸摸她,沒有發燒,舌頭、指甲、眼睛內也都很健康的顏色,再問她什麼地方不舒服,她說不清,要哈蒂用阿拉伯文翻譯:「她眼睛慢慢看不清,耳朵裡一直在響,沒有氣力站起來。」

9、那時的姑卡梳著粗粗的辮子,穿著非洲大花的連身長裙,赤足不用面紗,也不將身體用布纏起來,常常在我的屋外呼叫著趕她的羊,聲音清脆而活潑,儼然是一個快樂的小女孩。

10、在沙哈拉威的風俗,聘禮是父母嫁女兒時很大的一筆收入。過去沙漠中沒有錢幣,女方所索取的聘禮是用羊群、駱駝、布匹、奴隸、麵粉、糖、茶葉……等等來算的。現在文明些了,他們開出來的單子仍是這些東西,不過是用鈔票來代替了。

11、因為料子染得很不好,所以顏色都褪到皮膚上,姑卡用深藍布包著自己時全身便成了藍色,另有一種氣氛。雖然她仍然赤足,但是腳上已套上了金銀的鐲子,頭髮開始盤上去,身體被塗上刺鼻的香料,混著常年不洗澡的怪味,令人覺得她的確是一個沙哈拉威女人了。

12、她的頭髮被放下來編成三十幾條很細的小辮子,頭頂上再裝一個假髮做的小堆,如同中國古時的宮女頭一般。每一根小辮子上再編入彩色的珠子,頭頂上也插滿了發亮的假珠寶,臉上是不用化妝品的。頭髮梳好後,姑卡的母親拿了新衣服來。

13、婚禮那天,罕地的家有了一點改變,骯髒的草蓆不見了,山羊被趕了出去,大門口放了一條殺好的駱駝,房間大廳內鋪了許多條紅色的阿拉伯地毯,最有趣的是屋角放了一面羊皮的大鼓,這面鼓看上去起碼有一百年的歷史了。

14、黃昏了,太陽正落下地平線,遼闊的沙漠被染成一片血色的紅。

15、屋角坐著一個黑得像炭似的女人,她是唯一坐在男人群中的女人,她不蒙頭,披了一大塊黑布,仰著頭專心用力的在打鼓,打幾十下就站起來,搖晃著身體,口中尖聲呼嘯,叫聲原始極了,一如北美的印地安人,全屋子裡數她最出色。

16、這時房內又坐進來三個老年女人,她們隨著鼓聲開始唱起沒有起伏的歌,調子如哭泣一般,同時男人全部隨著歌調拍起手來。

17、車子很快的在沙地上開著,我們沿著以前別人開過的車輪印子走。滿輔碎石的沙地平坦地一直延伸到視線及不到的遠方。海市蜃樓左前方有一個,右前方有兩個,好似是一片片繞著小樹叢的湖水。

18、四周除了風聲之外什麼也聽不見,死寂的大地像一個巨人一般躺在那裡,它是猙獰而又兇惡的,我們在它靜靜展開的軀體上駛著。

19、這些沙堆因為是風吹積成的,所以全是弧形的,在外表上看去一模一樣。它們好似一群半圓的月亮,被天空中一隻大怪手抓下來,放置在撒哈拉沙漠裡,更奇怪的是,這些一百公尺左右高的沙堆,每一個間隔的距離都是差不多的。人萬一進了這個群山裡,一不小心就要被迷住失去方向。我給它取名叫迷宮山。

20、我打開車門一面叫一面向他跑去,但是荷西已經踏進這片大泥沼裡去了,溼泥一下沒到他的膝蓋,他顯然吃了一驚,回過頭去看,又踉蹌的跌了幾步,泥很快的沒到了他大腿,他掙扎了幾步,好似要倒下去的樣子,不知怎的,越掙扎越遠了,我們之間有了很大一段距離。

21、我往四處瘋狂的亂跑,希望在地上撿到一條繩子,幾塊木板,或者隨便什麼東西都好。但是四周除了沙和小石子之外,什麼也沒有。

22、四周除了風聲之外就是沙,鎊鎊的在空氣中飛揚著。前面是一片廣大的泥沼,後面是迷宮山,我轉身去望太陽,它已經要落下去了。再轉身去看荷西,他也正在看太陽。夕陽黃昏本是美景,但是我當時的心情卻無法欣賞它。寒風一陣陣吹過來,我看看自己單薄的衣服,再看看泡在稀泥裡的荷西,再回望太陽,它像獨眼怪人的大紅眼睛,正要閉上了。

23、又等了幾分鐘,我已完全鎮靜下來了。看看天空,大熊星座很明亮,像一把水杓似的掛在天上,小熊星在它下面,好似一顆顆指路的鑽石,迷宮山在夜間反而比日正當中時容易辨認方向。

24、沿著理髮店後面的一條小路往鎮外走,骯髒的街道上堆滿了垃圾,蒼蠅成群的飛來飛去,一大批瘦山羊在找東西吃。這一帶我從來沒有來過。

25、經過一間沒有窗戶的破房子,門口堆了一大堆枯乾的荊棘植物。我好奇的站住腳再仔細看看,這個房子的門邊居然掛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泉」。

26、這個房間很小,沒有窗,加上那一大水槽的水不停的冒熱氣,我覺得心跳加快,汗出如雨,加上屋內人多,混合著人的體臭,我好似要嘔吐了似的。挪到溼溼的牆邊去靠一下,才發覺這個牆上積了一層厚厚如鼻涕一樣的滑滑的東西,我的背上被粘了一大片,我咬住牙,連忙用毛巾沒命地擦背。

27、這是一張已經四周都磨破角的照片,裡面是一個阿拉伯女子穿著歐洲服裝。五官很端正,眼睛很大,但是並不年輕的臉上塗了很多化妝品,一片花紅柳綠。衣服是上身一件坦胸無袖的大花襯衫,下面是一條極短已經不再流行的蘋果綠迷你裙,腰上系了一條銅鏈子的皮帶,胖腿下面踏了一雙很高的黃色高跟鞋,鞋帶子成交叉狀扎到膝蓋。黑髮一部分梳成鳥巢,另一部分披在肩後。全身掛滿了廉價的首飾,還用了一個發光塑膠皮的黑皮包。

28、櫃檯上擠了一大群亂鬨鬨的沙哈拉威男人,生意興隆極了。學車這事,在沙漠是大大流行的風氣,多少沙漠千瘡百孔的帳篷外面,卻停了一輛大轎車。許多沙漠父親,賣了美麗的女兒,拿來換汽車。對沙哈拉威人來說,邁向文明唯一的象徵就是坐在自己駕駛的汽車裡。至於人臭不臭,是無關緊要的。

29、正午的沙漠,氣溫高到五十度以上,我的汗溼透了全身,流進了眼睛,沙子在臉上颳得像被人打耳光,上課才一刻鐘,狂渴和酷熱就像瘋狗一樣咬著我不放。

30、五十度氣溫下的正午,只有烈日將一排排建築短短的影子照射在空寂的街道上,整個的小鎮好似死去了一般,時間在這裡也凝固起來了。

31、灼人的烈日下,我雙手提著水箱的柄,走四五步,就停下來,喘一口氣,再提十幾步,再停,再走,汗流如雨,脊椎痛得發抖,面紅耳赤,步子也軟了,而家,還是遠遠的一個小黑點,似乎永遠不會走到。

32、撒哈拉沙漠是這麼的美麗,而這兒的生活卻是要付出無比的毅力來使自己適應下去啊!

33、荷西上班去了,我就到家對面的垃圾場去拾破爛。 用舊的汽車外胎,我拾回來洗清潔,平放在蓆子上,裡面填上一個紅布坐墊,像一個鳥巢,誰來了也搶著坐。 深綠色的大水瓶。我抱回家來,上面插上一叢怒放的野地荊棘,那感覺有一種強烈痛苦的詩意。 不同的汽水瓶,我買下小罐的油漆給它們厚厚的塗上印地安人似的圖案和色彩。 駱駝的頭骨早已放在書架上。我又逼著荷西用鐵皮和玻璃做了一盞風燈。 快腐爛的羊皮,拾回來學沙哈威人先用鹽,再塗"色伯"(明礬)硝出來,又是一張坐墊。

34、他們甚而有點偏心,我一到櫃檯,還沒有擠進去,他們就會公然隔著胖大粗魯的女人群,高聲問我:"今天要什麼?"我把單子遞過去,過了一會兒,他們從後門整盒的裝好,我付了錢,跑去叫計程車,遠遠車還沒停好,就有軍裝大漢扛了盒子來替我裝進車內,我不出半小時又回家了。這裡駐著的兵種很多,我獨愛外籍兵團。(也就是我以前說的沙漠兵團。)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

淡黃色的封面,封面中右處寫著「撒哈拉的故事」,題目的下方印著作者的名字——三毛,左上角印著「三毛全集」的字樣,除此之外再沒有多餘的圖案和文字。可就是這本看似平凡無奇的小書裡深藏著撒哈拉的秘密,令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撒哈拉的秘密令人驚奇。

這裡常年乾旱,當地的居民渾身上下充斥著令人作嘔的氣味。直到一個名為「泉」的浴場出現,撒哈拉人洗澡的秘密才被作者挖掘:他們準備好冷水,在溫度極高的房間用石片來回刮去身上的汙泥再用冷水清洗。那濃稠的黑汁順著皮膚滴落地板,形成一小塊汙塊。更加無法想像的是他們用水管伸入體內來清洗身體內部。

這種特別的洗澡方式令我感到驚奇,我難以想像住在沙漠裡的居民三到四年只是洗一次澡。這兒可是撒哈拉沙漠!陽光刺眼,黃沙漫天。試想下,在炎炎烈日下全身汗溼,黃沙飄到衣服裡卻不能洗澡,刺鼻汗臭味終年環繞全身。別說是三到四年,就連三到四天洗一次澡,都讓人難以接受。這本書讓我知道了一滴水是多麼的珍貴,隨隨便便就把水浪費是多麼可恥的一種行為。

撒哈拉的秘密醜陋無比。

這裡的小女孩十歲就要結婚,父母像販賣人口一樣把女兒「嫁」出去。所謂的結婚初夜,僅僅是新郎通過暴力奪走小女孩的貞操,在女孩的心底劃上一道不可磨滅的傷疤。

看到這裡我感到心寒,閉塞落後的習俗下,每個人都是一副醜惡的嘴臉,就這樣目睹著暴力的發生卻沒人阻止。也許是習慣了吧,習慣了這種事情的發生漸漸也就習以為常。這種行為已經和犯罪掛鈎,但在撒哈拉,這種醜陋的習俗將繼續延續下去。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自己是多麼的幸運,我生活在一個法制的國家,這裡和平安定,小女孩的經歷不會在我的身邊發生。

撒哈拉的秘密有趣可愛。

當三毛裝修好她和荷西的家時,來拜訪的客人源源不斷——荷西的同事,周邊的鄰居,周邊商店打工的小夥子……他們給這個沙漠帶來無限的生機活力,也給三毛帶來困擾。同事在家裡嘗到獨一無二的美味中國菜,鄰居無賴的借走生活用品,不僅如此還放羊踏破了三毛家的屋頂……

書中最有趣的描寫是,鄰居借不到東西時會故意流露出可憐的表情,那小眼睛裡發出乞求的目光。但一旦把東西借出,它就如潑出去的水一樣一去難回,真是無可奈何卻又有趣。這本書讓我認識到撒哈拉居民的可愛,他們雖然有些無賴但卻充滿著當地的風情。

《撒哈拉的故事》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寶藏等待著人們來尋找,每個讀完這本書的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就像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種哈姆雷特一樣。對我而言,它神秘,它悲傷,它有趣,它值得一讀。

《撒哈拉的故事》這一本書是我第一次深入去接觸三毛這一個作家,三毛我聽說的算是比較多,而真正仔細閱讀她的作品的就只有這本。說真的我個人對閱讀什麼的真的沒多大興趣,我會選這本書,是因為書名而吸引。我喜歡去旅遊,喜歡去看各個地方的特色,而撒哈拉沙漠更是引起我對它的好奇心。

《撒哈拉的故事》講述的是三毛在偏遠沙漠所經歷的一系列有趣的生活故事。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一個灑脫隨性,有夢想,執著的三毛。

在酷熱難耐,物資匱乏的沙漠中,三毛和荷西依然能夠在沙漠中生活得樂趣橫生真的是難以想像。三毛剛來沙漠,荷西帶領三毛去他們居住的地方,房子中間一塊四方形的大洞,一間較大的面向著街,另外一間,小得放下一張大床之外,只有進門的地方,還有手臂那麼寬大的一條橫的空間。

廚房是四張報紙平鋪起來那麼大,有一個汙黃色裂了的水槽,還有一個水泥砌起的平臺還有個簡陋的浴室,地是水泥地,高低不平,牆是空心磚,沒有塗石灰。而對於這一間這個不能再簡陋的小屋三毛並沒有灰心,而是燃起對生活的信心。三毛和荷西用他們的力量去改造自己的房子。白天荷西在外工作,三毛單獨一個人去市場拖回別人扔在路邊的木料,每隔幾個小時便去守著它們,殊不知這些木材原是裝棺材的木箱,得知真相後,她倆哈哈大笑,反而更喜歡自家特別的新桌子。這樣的笑話實在弄出不少,但他們在擁有樂趣的背後,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心酸是我們很難體會的。

在沙漠中少不了的當然是那裡的當地人——撒哈拉威人。撒哈拉威人的外表上看上去都是極骯髒而邋遢的,不清潔的衣著和氣味,使人產生一種錯覺。在《沙漠觀浴記》那章中更是看得令人目瞪口呆,那些洗澡的人用一片小石頭刮自己的身上,那不知多久沒洗澡的身子全身的黑漿都被刮出來了,整個浴堂都充滿著令人噁心的東西,不禁讓人覺得反胃。

三毛和荷西對人和氣,不小氣這一點,讓他們的鄰居充分給利用,什麼千奇百怪的東西都來借,給了他們不會還,基本上除了三毛的牙刷和三毛的丈夫,家裡的東西都借過了。而你不借給他們他們就說傷害了他們的驕傲,真是讓人可恨又好笑的撒哈拉威人。同時他們又是無知的人。

在《收魂記》中三毛為大漠中的女子拍照,而這家的男子卻說三毛收了她們的魂,以為她們快要死去。當三毛拿出鏡子,照在老人的面前時,他們看了一眼鏡子,大叫得幾乎翻下車去。可見他們的無知,處於遼闊的大沙漠中,面對浩瀚的黃土,腦海裡有的是那些愚昧的說法,真是令人可憐。

當地人思想落後且迷信,善良者有之,但更多人往往以自己的利益為重。《啞奴》這一篇就很好得體現出來。這一篇也是我在這本書中最喜愛,最感動的一篇。啞奴這一家一生都要為財主做事。當地的土財主們肆意差遣奴隸為自己掙錢,而三毛看不慣這踐踏人權的事,不顧當地人的勸告和啞奴成為了好朋友,她常常給啞奴送去食物,請他來家裡做客,偷偷塞給他錢,啞奴非常感激並請三毛和荷西到他家做客。啞奴他是最好的泥水匠,擁有這一身的好本領,本應該有很好的生活,但他是奴隸,註定是貧窮的,但他沒有對生活感到絕望,因為他有一個家,儘管他的太太是一個白痴,他做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家。

雖然他做的一切都是因為他身為奴隸所要做的但正如他自己所說「我的身體雖是不自由的,但我的心是自由的。」一個身體受到約束的人,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他的內心是足夠強大的。但是他最終的命運還是逃不過要被財主用來做買賣交易,三毛得知,在啞奴臨走之際,三毛哭著把一條彩色大毯披在啞奴的肩頭,啞奴卻掙脫枷鎖把東西都遞給妻與孩子們,他竭力地想對太太說話,卻發不出一點聲音,三毛哭著看著啞奴離開,她只能看著卻不能幫啞奴脫離分離的絕境 ……

在這本書更為重要的是愛,那一份荷西對三毛真摯的愛。在別人認為三毛這一舉動是個笑話時,荷西是唯一不笑話她,不阻止她,更不拖累她的人。當初三毛不顧一切來到撒哈拉,荷西只是默默的收拾行李,在沙漠找到了工作,等著三毛踏上那片土地。荷西對三毛的愛雖然沒有轟轟烈烈,卻平凡得偉大。三毛是一個一意孤行的倔強女子,但當有一個人願意為了她去沙漠裡受苦時,這個倔強的女子已經決定要跟那個人天涯海角一輩子流浪下去了。這平淡深遠的結合,意味著不離不棄。在荒山的那一個驚心動魄的夜晚,三毛沒有選擇離去,而是想盡辦法營救心愛的丈夫;在符咒讓三毛痛不欲生的時刻,荷西一直陪在她身邊,因擔憂而變得慌亂。這就是簡單卻深刻的愛。如三毛所說 :「飛蛾撲火時,一定是極快樂和幸福的。」這樣的愛,令人肅然起敬。

看完整本書讓我有種想立馬收拾行裝,遊走天下的感覺,可我沒有三毛那麼果斷。一個女子,僅因為兒時的夢想,僅因為那一半的鄉愁,毅然背起行囊,踏上那未知卻又嚮往的神秘大漠。沒有猶豫,沒有遲疑,不顧眾人詫異的眼光。那該是一個多麼隨性的女子。連她自己也說,「我在這個世界上,向來不覺得是芸芸眾生裡的一份子,我常常要跑出一般人生活著的軌道,做出解釋不出原因的事情來」。三毛是聰明的,她不會讓自己被束縛在一片狹小的天地,她由來嚮往自由,喜歡我行我素,所以才會有《撒哈拉的故事》,所以才會有在她裝點下異常美麗的沙漠。要知道,擺脫塵世的束縛,只做自己,沒有一顆堅定的心與非凡的勇氣,是萬萬不能做到的,縱使做到了,亦不能堅持下去。但三毛做到了。

我也想像三毛那樣的隨性,我行我素。之前看過一本書,書裡面有句話我很喜歡,一個人旅行以為自己看得多的是這個世界,可在當中看得最清楚的是自己。一個人不願意去嘗試永遠都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在旅行中所遇到的正是未知的,等待自己去探討的東西也是數不清的,趁著年輕,為什麼不出去走走,看看不一樣的世界。

我真的非常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但前提必須要充實自己,有能力去應對未知的世界,我相信總有一天我會完成我自己的著一理想。

相關焦點

  • 好書精讀 ▏《昆蟲記》內容簡介+精彩片段+讀後感
    該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蟲的種類、特徵、習性和婚習的昆蟲生物學著作,記錄了昆蟲真實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鬥爭時表現出的靈性,還記載著法布爾痴迷昆蟲研究的動因、生平抱負、知識背景、生活狀況等等內容。 作者將昆蟲的多彩生活與自己的人生感悟融為一體,用人性去看待昆蟲,字裡行間都透露出作者對生命的尊敬與熱愛。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
  • 【全民閱讀推進月】《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選》讀後感||作者:娜荷芽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以此為契機開展「我為你推薦一本好書」全民閱讀推進月活動。各部門單位即日起組織全體幹部職工每人閱讀一本好書,並寫一篇讀後感。截止到4月30日,各蘇木鄉鎮、社區服務中心、各學校每個單位至少上交10篇讀後感,其餘各單位至少上交2篇讀後感,蒙漢文兩種文字均可。徵集作品經評委組評選後,由「印象庫倫」微信公眾平臺展播優秀原創作品。
  • 孩子會寫讀後感,作文可以不用管
    讀後感從結構上講,主要分為四部分:一 交代起因交代起因,就是先簡單介紹所讀的文章或故事的名字。所用筆墨不多。二 概括內容讀後感一定是針對某個特定的故事情節,或某個人物形象,或其他事件。會寫讀後感,就意味著孩子具備了閱讀寫作的多種能力。能較好地對故事的概括介紹,說明孩子理清了書籍或故事的脈絡,也分清了主要內容和次要內容,是邏輯思想成熟的表現。所思所想,一方面說明孩子真正讀懂了文章的內涵,另一方面展示了孩子對問題的本質理解、深入思考和提煉觀點的能力,是孩子思想力進步的體現。具備了這種能力,也就具備了從閱讀中獲取知識,陶冶性情的能力。
  • 孩子作文技巧之三 善積累避免流水帳
    同樣閱讀一本書,我們當時都覺得很精彩、很受益。過段時間再回想精彩之處,恐怕也只能記得主要人物、重要情節、深刻觀點等。但若當時做了記錄,比如詞句摘抄、閃光觀點、讀後感想等等,用時就能信手拈來。積少成多之後,才會下筆如有神。孩子在寫作方面的積累,其實方法和大人類似,這裡先分享三點:第一,精讀好書。
  • 認知改變生活:科普閱讀困難、無趣?這十本書有趣又有料
    :《時間簡史》講述是探索時間和空間核心秘密的故事,是關於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識,包括我們的宇宙圖像、空間和時間、膨脹的宇宙不確定性原理、基本粒子和自然的力、黑洞、黑洞不是這麼黑、時間箭頭等內容。個人讀後感:高中學習物理時,老師經常建議閱讀的書。時間和空間向來是讓人覺得奇妙的。因為難以把控和琢磨。
  • 兒童文學 ▏《草房子》精讀(含介紹、素材積累、閱讀測試含答案)
    這一本適合5-6年級閱讀的書,一起來學習吧!1作者簡介曹文軒,1954年1月生於江蘇省鹽城市農村。1974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和現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讀後感並不是只有學生才寫的,名人大家也有寫讀後感的,當然,他們的見地往往也就更為獨到和不一樣,因此,需要我們從中學習借鑑,當在寫自己的讀後感的時候,我們可以加入他們的話作為對照。《草房子》讀後感一《草房子》是一部講究品位的少年長篇小說。
  • 與黃河有關的懸疑恐怖故事,將帶給你身臨其境般的閱讀感受
    每一座古老的城市、老宅子,都會有幾件世代相傳的靈異事件,在中華大地上流淌了幾千年的黃河,也是如此,亦真亦假的故事被口耳相傳,滿足著日人們的好奇心。楠楠接下來就給大家推薦幾本與黃河有關的懸疑恐怖故事,將帶給你身臨其境般的閱讀感受遇到感興趣的直接點擊文內書籤,可以免費試讀。
  • 讀匡衡的故事讀後感 解釋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
    鑿壁借光是一則歷史上比較經典的勵志小故事,有網友會問讀匡衡的故事讀後感,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匡衡的故事讀後感供大家參考。   《匡衡鑿壁借光》讀後感:   暑假裡,我讀了《匡衡鑿壁借光》這本故事 。 匡衡是西漢時期的人,很勤奮,很喜歡讀書。
  • 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22)隱蔽戰線上的特殊犧牲
    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1)你的名字為何無人知曉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2)延安「福爾摩斯」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3)長徵前夕的密報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4)隱蔽戰線五次助黨中央脫離險境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5)中央特科神秘的「風語者」
  • 了解故事情節,概括主要內容
    01智慧窗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閱讀重點訓練項目是:了解故事情節,簡要複述課文;習作重點訓練項目是:寫一件事,能寫出自己的感受。為了達到這個訓練要求,教材安排了三個輔助訓練重點項目:一是口語交際「講歷史人物故事」;二是習作「我的心兒怦怦跳」;三是語文園地:「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書寫提示」「日積月累」。同時,教材安排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門豹治鄴》《故事二則》這三篇故事性很強的課文。
  • 《西遊記》讀後感。(文/武琢倫)
    (讀後感的第一部分就是「引」,即向讀者簡單介紹故事內容,作者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只是西遊記需要加上書名號。)這本書裡不僅內容豐富,故事情節完整嚴謹,人物塑造鮮活,豐滿,想像多姿多彩,語言通達,在思想境界,藝術達到了很高的高度。(讀後感的第二部分就是「議」,即對故事或者故事中的人物進行評價。這部分作者也做得很好。)
  • 2020高考作文猜想之二:整本書閱讀——「讀後感」推介信」「書評
    要求:選好名著,選好角度,明確文體(從「讀後感」「推介信」「書評」選定其一),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押題依據】「整本書閱讀」已經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個熱點,推動得如火如荼,並且學界已經取得了共識,皆認為是提高中學生人文素養的最佳方法。
  • 英文閱讀周末營回歸!從輸入到輸出,成為英文思維者
    >同學們把學到的閱讀技巧做成小冊子閱讀不僅僅停留在「讀」故事而是通過文字能夠理解字面背後的含義、分析人物性格從自創詩歌到撰寫一個自己的故事再到寫讀後感(同學們表演莎士比亞戲劇《仲夏夜之夢》片段)學會用英語講故事、表演、辯論包括寫作,這些都是輸出型英文的具體表現形式,它有別於輸入型英文,應試類的英文
  • 梅水學堂丨文學名著閱讀培養英語素養
    英語文學名著內容豐富,故事情節引人入勝,語言地道流暢生動,而且給人以思想的啟迪。因此,英語文學名著閱讀,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積累詞彙,促進寫作,提高語感,拓寬視野,培養情操,對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有著重要作用。
  • 《異形:契約》曝超長電影片段 故事內容上是普羅米修斯續集
    好萊塢著名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科幻巨製《異形:契約》(Alien: Covenant),繼發布了一張全家福之後,今日又曝光了一款長達4分45秒的超長電影片段。該片段正是發生在全家福劇照的場景中:以詹姆斯-弗蘭科扮演的「船長」為首的全體成員,在進入到休眠狀態之前,一起吃了「最後的晚餐」,氣氛相當和諧。
  • [特稿]楊利偉等眼中的錢學森:<錢學森故事>讀後感
    一拿到塗元季、劉瑩著,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錢學森故事》,我就被它精美的封面裝幀、新穎獨創的故事形式、生動引人的故事題目、豐富翔實的歷史資料和大量珍貴的歷史圖片深深吸引,我連續幾天認真閱讀,那通俗洗鍊的文字、繪聲繪色的描述、適時插入的評論,把錢學森近百年的人生和不同時代的風貌一個畫面一個畫面地展現在我面前,尤其是「報效中華」篇,對我國「兩彈一星」事業、航天事業的準確真實再現,直接勾起了我深深的回憶和對錢老的深切懷念
  • 語文老師要求家長寫2000字以上讀後感,這樣的親子閱讀,令人反感
    「姐夫,幫我寫一篇讀後感吧,我實在是寫不出來了。」林老師頗感詫異,小舅子是個貨車司機,誰會給他布置讀後感啊?又是叮咚一響,小舅子的第二條信息說明了原因。原來這是孩子的班主任語文老師布置的任務,親子閱讀必須完成的「家長作業」。要求家長陪孩子共讀一本書,然後提交不少於2000字的讀後感。
  • 深度解析《海王》電影片段,海王經典造型、神秘海怪盡數登場
    之前的《海王》預告片雖然也透出了不少東西,不過顯然這次的電影片段更有料,甚至連電影中的彩蛋都放了出來,今天美叔來跟大家分析一下這次放出的電影片段(文末精彩動圖)。尋找三叉戟之旅亞特蘭蒂斯舊城雖然之前的預告片以及這次放出的片段都沒有給出太多的內容
  • 流浪的天堂鳥——《撒哈拉的故事》
    那裡是撒哈拉,黃沙蒼茫,孤煙落日,悽涼和死氣都撲面而來。但是三毛卻有這樣一種神奇的能力,在條件艱苦氣候惡劣的撒哈拉,編織了那樣一個屬於自己的童話。浩瀚的孤寂,滿目的蒼涼,愚昧的人群,三毛在這裡完成了那麼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她行醫救人,做菜迎賓,甚至酒店販魚,把生活經營的井井有條,把簡破的小屋布置的溫馨精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