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記者魏夢佳)人類基因組中有多少衰老調控基因?其參與衰老調控的分子機制是什麼?能否在分子層面「操控」這些基因以延緩機體衰老?中國科研人員的一項最新成果對這些衰老領域的重要問題給出新的見解。
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光慧課題組、曲靜課題組,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張維綺課題組及北京大學湯富酬課題組組成的研究團隊,歷經6年多努力,首次利用全基因組CRISPR/Cas9篩選技術鑑定出新的衰老調控基因,並開發出新型「基因療法」,為延緩衰老、防治衰老相關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幹預靶標與新型策略。這項成果7日在權威期刊《科學·轉化醫學》上在線發表。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張維綺介紹,研究團隊通過靜脈注射靶向敲除KAT7的慢病毒載體,可減少衰老小鼠肝臟中衰老細胞的比例,改善小鼠健康狀態,延長生理性衰老小鼠和早衰症小鼠的壽命。結果表明,基於單因子失活的「基因療法」有望實現延長哺乳動物的壽命。
此外,研究還發現,敲除KAT7或利用KAT7抑制劑均可延緩人肝細胞衰老,並導致衰老相關炎症因子的表達和分泌水平降低,提示此幹預手段在人類衰老轉化醫學中的潛在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