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線粒體呼吸鏈複合物III(輔酶Q-細胞色素C還原酶)

2020-11-29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兔子線粒體呼吸鏈複合物III(輔酶Q-細胞色素C還原酶)

酶聯免疫分析試劑盒使用說明書

本試劑僅供研究使用       目的:本試劑盒用於測定兔子血清,血漿,細胞上清及相關液體樣本中線粒體呼吸鏈複合物III(輔酶Q-細胞色素C還原酶)的活性。

實驗原理:

   本試劑盒應用雙抗體夾心法測定標本中兔子線粒體呼吸鏈複合物III(輔酶Q-細胞色素C還原酶)水平。用純化的兔子線粒體呼吸鏈複合物III(輔酶Q-細胞色素C還原酶)抗體包被微孔板,製成固相抗體,往包被單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線粒體呼吸鏈複合物III(輔酶Q-細胞色素C還原酶),再與HRP標記的線粒體呼吸鏈複合物III(輔酶Q-細胞色素C還原酶)抗體結合,形成抗體-抗原-酶標抗體複合物,經過徹底洗滌後加底物TMB顯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轉化成藍色,並在酸的作用下轉化成最終的黃色。顏色的深淺和樣品中的線粒體呼吸鏈複合物III(輔酶Q-細胞色素C還原酶)呈正相關。用酶標儀在450nm波長下測定吸光度(OD值),通過標準曲線計算樣品中兔子線粒體呼吸鏈複合物III(輔酶Q-細胞色素C還原酶)濃度。

試劑盒組成

試劑盒組成

48孔配置

96孔配置

保存

說明書

1份

1份

 

封板膜

2片(48)

2片(96)

 

密封袋

1個

1個

 

酶標包被板

1×48

1×96

2-8℃保存

標準品:135U/mL

0.5ml×1瓶

0.5ml×1瓶

2-8℃保存

標準品稀釋液

1.5ml×1瓶

1.5ml×1瓶

2-8℃保存

酶標試劑

3 ml×1瓶

6 ml×1瓶

2-8℃保存

樣品稀釋液

3 ml×1瓶

6 ml×1瓶

2-8℃保存

顯色劑A液

3 ml×1瓶

6 ml×1瓶

2-8℃保存

顯色劑B液

3 ml×1瓶

6 ml×1瓶

2-8℃保存

終止液

3ml×1瓶

6ml×1瓶

2-8℃保存

濃縮洗滌液

(20ml×20倍)×1瓶

(20ml×30倍)×1瓶

2-8℃保存

 

樣本處理及要求

1. 血清:室溫血液自然凝固10-20分鐘,離心20分鐘左右(2000-3000轉/分)。仔細收集上清,保存過程中如出現沉澱,應再次離心。

2. 血漿:應根據標本的要求選擇EDTA或檸檬酸鈉作為抗凝劑,混合10-20分鐘後,離心20分鐘左右(2000-3000轉/分)。仔細收集上清,保存過程中如有沉澱形成,應該再次離心。

3. 尿液:用無菌管收集,離心20分鐘左右(2000-3000轉/分)。仔細收集上清,保存過程中如有沉澱形成,應再次離心。胸腹水、腦脊液參照實行。

4. 細胞培養上清:檢測分泌性的成份時,用無菌管收集。離心20分鐘左右(2000-3000轉/分)。仔細收集上清。檢測細胞內的成份時,用PBS(PH7.2-7.4)稀釋細胞懸液,細胞濃度達到100萬/ml左右。通過反覆凍融,以使細胞破壞並放出細胞內成份。離心20分鐘左右(2000-3000轉/分)。仔細收集上清。保存過程中如有沉澱形成,應再次離心。

5. 組織標本:切割標本後,稱取重量。加入一定量的PBS,PH7.4。用液氮迅速冷凍保存備用。標本融化後仍然保持2-8℃的溫度。加入一定量的PBS(PH7.4),用手工或勻漿器將標本勻漿充分。離心20分鐘左右(2000-3000轉/分)。仔細收集上清。分裝後一份待檢測,其餘冷凍備用。

6. 標本採集後儘早進行提取,提取按相關文獻進行,提取後應儘快進行實驗。若不能馬上進行試驗,可將標本放於-20℃保存,但應避免反覆凍融.

7. 不能檢測含NaN3的樣品,因NaN3抑制辣根過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操作步驟:

1.         標準品的稀釋與加樣:在酶標包被板上設標準品孔10孔,在第一、第二孔中分別加標準品100μl,然後在第一、第二孔中加標準品稀釋液50μl,混勻;然後從第一孔、第二孔中各取100μl分別加到第三孔和第四孔,再在第三、第四孔分別加標準品稀釋液50μl,混勻;然後在第三孔和第四孔中先各取50μl棄掉,再各取50μl分別加到第五、第六孔中,再在第五、第六孔中分別加標準品稀釋液50ul,混勻;混勻後從第五、第六孔中各取50μl分別加到第七、第八孔中,再在第七、第八孔中分別加標準品稀釋液50μl,混勻後從第七、第八孔中分別取50μl加到第九、第十孔中,再在第九第十孔分別加標準品稀釋液50μl,混勻後從第九第十孔中各取50μl棄掉。(稀釋後各孔加樣量都為50μl,濃度分別為90U/mL,60U/mL ,30U/mL,15U/mL,7.5U/mL)。

2.         加樣:分別設空白孔(空白對照孔不加樣品及酶標試劑,其餘各步操作相同)、待測樣品孔。在酶標包被板上待測樣品孔中先加樣品稀釋液40μl,然後再加待測樣品10μl(樣品最終稀釋度為5倍)。加樣將樣品加於酶標板孔底部,儘量不觸及孔壁,輕輕晃動混勻。

3.         溫育:用封板膜封板後置37℃溫育30分鐘。

4.         配液:將30(48T的20倍)倍濃縮洗滌液用蒸餾水30(48T的20倍)倍稀釋後備用。

5.         洗滌:小心揭掉封板膜,棄去液體,甩幹,每孔加滿洗滌液,靜置30秒後棄去,如此重複5次,拍幹。

6.         加酶:每孔加入酶標試劑50μl,空白孔除外。

7.         溫育:操作同3。

8.         洗滌:操作同5。

9.         顯色:每孔先加入顯色劑A50μl,再加入顯色劑B50μl,輕輕震蕩混勻,37℃避光顯色15分鐘.

10.     終止:每孔加終止液50μl,終止反應(此時藍色立轉黃色)。

11.     測定:以空白空調零,450nm波長依序測量各孔的吸光度(OD值)。 測定應在加終止液後15分鐘以內進行。

注意事項:

1.  試劑盒從冷藏環境中取出應在室溫平衡15-30分鐘後方可使用,酶標包被板開封後如未用完,板條應裝入密封袋中保存。

2.  濃洗滌液可能會有結晶析出,稀釋時可在水浴中加溫助溶,洗滌時不影響結果。

3.  各步加樣均應使用加樣器,並經常校對其準確性,以避免試驗誤差。一次加樣時間最好控制在5分鐘內,如標本數量多,推薦使用排槍加樣。

4.  請每次測定的同時做標準曲線,最好做復孔。如標本中待測物質含量過高(樣本OD值大於標準品孔第一孔的OD值),請先用樣品稀釋液稀釋一定倍數(n倍)後再測定,計算時請最後乘以總稀釋倍數(×n×5)。

5.  封板膜只限一次性使用,以避免交叉汙染。

6.  底物請避光保存。

7.  嚴格按照說明書的操作進行,試驗結果判定必須以酶標儀讀數為準.

8.  所有樣品,洗滌液和各種廢棄物都應按傳染物處理。

9.  本試劑不同批號組分不得混用。

10. 如與英文說明書有異,以英文說明書為準。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楊茂君教授研究組首次報導人源細胞色素c氧化酶的...
    cytochrome c oxidase)的研究論文,首次報導了人源細胞色素c氧化酶(呼吸鏈複合物IV)的完整結構,解析度達到3.3埃。線粒體呼吸鏈位於線粒體的內膜上,包含四個膜蛋白複合物以及電子傳遞配體輔酶Q和細胞色素c等。這四個蛋白質複合物分別是複合I(NADH脫氫酶),複合物II(琥珀酸脫氫酶),複合物III(細胞色素c還原酶)和複合物IV(細胞色素c氧化酶)。線粒體呼吸鏈將電子轉移到氧的同時,把質子泵到線粒體膜間隙內產生質子梯度並驅使ATP合成酶(複合物V)合成能量分子ATP。
  • 線粒體在細胞中的作用遠遠不止「細胞能量站」
    2.三羧酸循環糖酵解中生成的每分子丙酮酸會被主動運輸轉運穿過線粒體膜。進入線粒體基質後,丙酮酸會被氧化,並與輔酶A結合生成CO2、還原型輔酶Ⅰ和乙醯輔酶A。乙醯輔酶A是三羧酸循環(也稱為「檸檬酸循環」或「Krebs循環」)的初級底物。參與該循環的酶除位於線粒體內膜的琥珀酸脫氫酶外都游離於線粒體基質中。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線粒體和葉綠體是細胞中兩種能量轉換器
    三羧酸循環     糖酵解中生成的每分子丙酮酸會被主動運輸轉運穿過線粒體膜。進入線粒體基質後,丙酮酸會被氧化,並與輔酶A結合生成CO2、還原型輔酶Ⅰ和乙醯輔酶A。乙醯輔酶A是三羧酸循環(也稱為「檸檬酸循環」或「Krebs循環」)的初級底物。參與該循環的酶除位於線粒體內膜的琥珀酸脫氫酶外都游離於線粒體基質中。
  • 線粒體呼吸鏈複合物V活性檢測方法原理
    通常稱為ATP合成酶(ATP synthase)、F型ATP酶(F type ATPase)和F1F0 ATP酶(F1F0 ATPase),是線粒體氧化磷酸化的終極反應。其分子量為500KD,含有十六個亞單位,其中兩個:ATP酶6和8為線粒體DNA編碼的。ATP酶主要有兩個結構域:F0為質子通道,由幾個膜蛋白構成,包括a、b、c、d、e、F6、A6L、OSCP(oligomycin sensitive conferring protein)等;和F1催化活性結構域,由水溶性的α3β3γδε蛋白構成。其最特徵性的酶活性是寡黴素敏感的ATP合成酶。
  • Science:揭示哺乳動物線粒體複合物I的作用機制
    2020年9月27日訊/生物谷BIOON/---線粒體是我們細胞的能量工廠,它產生的能量支撐著生命。一種稱為複合物I(complex I)的巨型分子質子泵至關重要:它啟動了一連串的反應,構建出質子梯度來驅動ATP產生。儘管複合物I發揮著核心作用,但是它跨膜運輸質子的機制至今仍不為人所知。
  • 《科學》:揭示哺乳動物線粒體複合物I的作用機制
    線粒體是我們細胞的能量工廠,它產生的能量支撐著生命。一種稱為複合物I(complex I)的巨型分子質子泵至關重要:它啟動了一連串的反應,構建出質子梯度來驅動ATP產生。儘管複合物I發揮著核心作用,但是它跨膜運輸質子的機制至今仍不為人知。
  • 細胞凋亡之半胱天冬水解酶
    膜聯蛋白V與細胞凋亡:在凋亡過程中,磷脂醯絲氨酸(PS)從質膜的細胞質面轉移到細胞表面,膜聯蛋白V(Annexin V)對PS具有很強的Ca2 +依賴性,因此可用作檢測細胞凋亡的探針。2.細胞凋亡之半胱天冬水解酶半胱天冬水解酶(Caspase)家族的活性位點均包含半胱氨酸殘基,能夠特異性的切割靶蛋白天冬氨酸殘基上的肽鍵,名稱由此而來。
  • 科普--沒想到硒元素對線粒體有這麼多的作用!
    諸多研究證實線粒體於細胞而言遠遠不止"細胞能量站",其參與了各項細胞功能調控,與癌症等多種人類疾病存在著莫大的聯繫,但線粒體在癌細胞中的作用機制目前並未被完全闡明。近日,北海道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線粒體的「叛變」是癌症擴散的元兇之一!在癌變過程中,癌細胞會重塑線粒體功能,進而將其收為己用,使其一步步變成「幫兇」。
  • Cell:解析細胞凋亡過程相關的細胞色素C
    c釋放,這將為進一步揭示細胞凋亡的秘密提供了重要信息,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雜誌上,同期雜誌還配發的相關點評文章。線粒體在功能上和物理結構上都異型膜(heterotypic membranes)存在關聯,但是關於這些相互作用如何影響線粒體外膜通透性(permeabilization,MOMP),以及細胞凋亡的,目前還知之甚少。
  • 輔酶Q10的藥理作用
    泛醌(Ubiquinone,縮寫為UQ),又稱輔酶Q(Coenzyme Q),是一種存在於自然界的脂溶性醌類化合物。
  • 神奇的輔酶 Q10
    輔酶 Q10是有效的抗氧化劑和自由基清除劑,它作為線粒體呼吸鏈的組成部分包埋在線粒體內膜脂質雙分子中,從線粒體複合體I或複合體II 接受的2個電子後變成醇式,再將電子傳遞給複合體III。體內輔酶 Q10被大量消耗變成醇式,它既是有效的抗氧化劑,同時也是運動的電子載體,它將氫原子從其羥基轉給脂質過氧化自由基,因而減少線粒體內膜的脂質過氧化物反應。
  • Nature:不同的線粒體代謝模式影響T細胞的分化和功能
    部分研究展示:1)TCA循環酶的活性對TH1細胞的激活是必需的先前的研究表明,TCA循環可通過分別生成NADH和琥珀酸鹽生成複合物I和複合物II來促進線粒體氧化還原的電子傳遞(ETC)。然而,ETC在T細胞活化後期的作用尚不清楚。
  • 韓玲:線粒體心肌病諸多難題亟待攻克
    線粒體由兩層膜包被,外膜光滑,內膜向內摺疊成嵴,兩層膜間有腔,中央是基質。不同結構部位含有不同的酶類,尤以內膜的氧化磷酸化系統的酶類和呼吸鏈最為重要,所有酶類均參與線粒體氧化磷酸化、產生三磷酸腺苷能量的過程。因此線粒體是細胞有氧呼吸的基地和產生能量的場所,俗稱「細胞的發電廠」,是細胞功能的能量來源。雖然線粒體病目前局限於氧化磷酸化功能缺陷,但現在概念中的線粒體病是一組相當複雜的遺傳性疾病。
  • 你這廂線粒體裡興風作浪,他在那細胞核裡助紂為虐
    在線粒體基因組中除了胞質不育基因外,還有一系列編碼電子轉運鏈複合物和細胞色素c亞基的基因。大多數線粒體複合亞基以及其他線粒體蛋白其實都是在細胞核中轉錄,在細胞質中合成,並最終被轉運到線粒體中發揮功能的。因此,線粒體編碼基因的精確表達對於蛋白質複合物的組裝和植物細胞的存活至關重要。線粒體功能的協調需要順行(anterograde,核到線粒體)和逆行(retrograde,線粒體到核)信號的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