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學生披露製作「習大大」標語故事(圖)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今天是第三十個教師節,昨天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見慶祝第三十個教師節暨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受表彰代表後來到北京師範大學,看望教師學生,觀摩課堂教學,進行座談交流,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節日敬禮和祝賀。

  習近平在考察中強調,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全國廣大教師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習近平強調,今天的學生就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廣大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築夢人。希望全國廣大教師把全部精力和滿腔真情獻給教育事業,在教書育人的工作中不斷創造新業績。

  習大大的話

  不贊成課本刪經典詩詞

  經典要嵌在學生腦子裡

  昨天上午9時20分,習近平來到北師大主樓,在校黨委書記劉川生、校長董奇陪同下,參觀「尊師重教、築夢未來——慶祝第三十個教師節主題展」。

  北師大黨委書記劉川生回憶說,總書記在參觀展覽時,拿起一本北師大教師參與編寫的教材翻看。

  聽說語文、歷史、思想政治三門課標是全國統一,習近平很不贊成把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

  他說:「『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裡,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

  上午回訪

  北京一年級《語文》

  古典詩詞新增十餘篇

  今天上午,北師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任翔表示,她非常贊同習主席「要把經典詩詞嵌在學生腦子裡」的觀點。從明年9月起,由她負責主編的北京市義務教育語文教材中,小學一年級《語文》的古典詩詞,將由現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整個小學階段不少於100篇。

  她還提到,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三年級,新版的語文教材裡都增加了古代經典詩詞和民族傳統文化的內容,「如《弟子規》、《三字經》和《百家姓》等」。任翔談到,小學生主要是釋記這些內容。「如春節、中秋節和元宵節等,我們都以單元編排的方式加入教材。」

  她認為,要從小學一年級起就讓孩子感受音韻的美,「古詩詞的韻律對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和節奏感都非常有益」。此外,以後高考也會加強對傳統文化的考查,「所以從小就要打好古詩文的基礎」。

  學子的話

  歡送習近平 學子打出「辛苦了」

  昨天上午,習近平在北師大考察結束即將離開時,聞訊趕來的師生們站滿了校園道路兩旁。習近平同大家熱情握手,揮手致意。「總書記辛苦了!」「我們愛你!」等歡呼聲此起彼伏。其中6名學生高舉的牌子上寫著「習大大辛苦了」十分引人注目。

  上午回訪 做「習大大」標語 我們曾猶豫過

  今天上午,製作這組標語牌的北師大環境學院大四學生潘聿航對記者表示,他前天晚上得知習近平要來學校的消息,身為學生會主席的他被老師安排準備歡送工作。

  潘聿航和另兩名同學商量,「當時設想同學們見到習主席,可能會激動地說不出話,便想到要做一組標語牌。」

  潘聿航提到,當時牌子的內容有「習總書記辛苦了」和「習大大辛苦了」兩個備選。「曾經猶豫了一番,擔心用『習大大』這三個字欠妥。」但他們想,總書記應該會認可的,隨後他們找了書法系的同學,用毛筆寫了這6個大字。

  團委老師看了這組標語牌後問潘聿航:「你們敢不敢、想不想用『習大大』這三個字?」潘聿航當即給出了肯定的回覆。他介紹,在歡送現場,標語的放置也是有講究的。「習大大辛苦了」這6個字的標語就放在英東學術會堂的正對面,習近平一出門就能看到。

  潘聿航回憶,習近平從英東學術會堂出來後,有幸第一個與總書記握手的學生就是他。「他看到我們做的標語,會心地笑了起來。」潘聿航說,習近平在這組標語牌前停留的時間多一些,「還一直說『好好好』」。

  歡送結束後,各個院系的同學爭相與「習大大辛苦了」這組標語牌合影留念,「直到今天上午還在傳看呢」。

  記者今天上午獲悉,這組標語牌已被北師大檔案館接收併入檔登記。

  老師的話

  劉軼發問 叫您習大大可以嗎

  北師大黨委副書記王炳林回憶說,習近平走進教九樓103教室時,來自貴州的50位小學骨幹語文教師分成幾個小組,正在就西部地區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討論。習近平走進教室坐到大家中間,認真觀看授課教師和學員們的討論和答疑。

  來自貴州遵義的教師劉軼說:「總書記,我叫您『習大大』可以嗎?」習近平爽快地回應說「YES」。聽到總書記的回答,全場都笑了起來。教師陳燕對習近平說:「來到北師大,實現了大學夢、北京夢,我還有一個夢想,就是希望和您合個影。」習近平當即表示「這個可以滿足」。

  上午回訪 用老家方言稱呼他

  今天上午,正在北師大上課的貴州教師劉軼回憶,昨天習近平走進教室後,向大家微笑示意了一下,「直接坐到我們身邊傾聽大家的討論」。

  劉軼鼓足勇氣詢問習近平,能否稱他為「習大大」。她坦言當時並不知道這樣問是否合適,「我知道總書記老家是陝西的,『大大』是當地的方言,是對男性長輩的稱呼。」

  得到習近平肯定的回覆後,劉軼感到自己非常幸運。

  特寫 收下新疆學生所贈花帽

  昨天上午11時許,習近平來到英東學術會堂,親切會見在北師大任教的院士和資深教授代表,隨後同學校師生代表進行了座談,並發表了重要講話。他強調,教師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歷史學院的免費師範生古麗加汗·艾買提,作為學生代表發言後守在會堂門口,座談結束時她將一頂家鄉的藍色花帽送給了總書記。

  她對記者表示,習近平問她,「你是新疆哪裡人?畢業後去哪裡實習?」古麗加汗回答,將回老家烏魯木齊的中學去實習。「我自己是免費師範生,也很喜歡當老師,家鄉需要我這樣的人才,我一定回家鄉做貢獻。」古麗加汗對習近平說。

  她坦言送帽子的環節是她自己臨時想的,帽子是她開學返校時從家裡帶來的。「我覺得見總書記一面機會難得,就想著送他一件禮物。很高興他真的收下了!交談中他還誇我普通話說得好呢!」

  文/記者 張麗

相關焦點

  • 「習大大」用英文怎麼說?
    習大大、APEC 藍等熱詞不僅在國內頻現,國際上也現熱捧風潮,這些詞用英語怎麼表示,你知道嗎?  「拿中國當頭條,鐵定賣得火」,這句媒體大亨的名言,隨著中國越來越走到世界舞臺中央,也越來越受到外媒的推崇。梳理2014年境外媒體、外國政要學者對中國的關注熱詞,也正是世界讀中國的一扇扇窗口。
  • 黨媒:「習大大」一詞如何翻譯成英文
    世界毫不吝惜對中國、對習大大的點讚。且看他們把火遍中國的「習大大」一詞翻成了啥?1、習大大Xi Dada / Uncle Xi這個詞兒的「官方認證」可以追溯到2014年9月9日上午。原標題:2014,世界從這6個詞中讀中國:「習大大」一詞翻譯成了啥?
  • 媒體:「習大大」一詞如何翻譯成英文(1)
    新華社發 原標題:2014世界從6個詞讀中國:「習大大世界毫不吝惜對中國、對習大大的點讚。且看他們把火遍中國的「習大大」一詞翻成了啥?1、習大大Xi Dada / Uncle Xi這個詞兒的「官方認證」可以追溯到2014年9月9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師範大學和全國教師代表座談時,來自遵義的教師劉軼問道:「我叫您'習大大'可以嗎?」得到了習主席肯定的回答:「YES。」
  • 習大大到紅太陽照邊疆的地方來啦
    沒錯,習大大來延邊看大家了,這可樂壞了當地百姓。循著習大大的足跡,你會發現此次延邊之行依舊那麼地接地氣。  一「約」。「總書記,您到延邊去看看吶,大夥可盼您了。」「我一直想去延邊看一看,下次到吉林一定去。」2015年3月9日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吉林代表團李景浩代表邀請總書記到延邊去看看。就這麼一句看似「隨意」的對話,習大大卻把它記在了心上,並如約而行。「言必信,行必果。」
  • 漢字故事:「習」的由來——最初指小鷹學飛才用「習」
    關於小鷹學飛的故事,當一隻幼鷹出生後,沒享受幾天舒服的日子,就要經受母親殘酷的訓練。在教飛行的課堂上,老鷹就會把它們帶到一片懸崖上,還未等小鷹站穩便一下子把它推下去。小鷹為了生存,只好拼命地扇動翅膀。可是小鷹總是飛出不願,就跌到山澗裡。老鷹便將它們抓上來 ,重新進行練習。就這樣,小鷹在吃盡苦頭後,終於學會了自由自在的飛翔。
  • 中國夢、習大大領銜微信朋友圈十大正能量詞彙
    中國夢、習大大、點讚、蠻拼、決不、打虎拍蠅、高大上、萌萌噠、新常態、轉,這些充滿正能量的詞彙,越來越融入人們的工作、生活和精神世界,越來越融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創新創業的滾滾潮流。  中國夢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2012年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第一次闡釋了「中國夢」的概念。他說:「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
  • 習大大翻譯成英文引關注 老虎蒼蠅一起打譯的很好懂
    世界毫不吝惜對中國、對習大大的點讚。且看他們把火遍中國的「習大大」一詞翻成了啥?  1、習大大  Xi Dada / Uncle Xi  這個詞兒的「官方認證」可以追溯到2014年9月9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師範大學和全國教師代表座談時,來自遵義的教師劉軼問道:「我叫您『習大大』可以嗎?」得到了習主席肯定的回答:「YES。」  外媒將習大大音譯為「Xi Dada」,意譯為「Uncle Xi」。  《紐約時報》專欄這樣評述:「過去一年裡,中國媒體一直展現出習近平主席生活化的一面——他出現在卡通裡、網絡歌曲裡,甚至出人意料地出現在慶豐包子鋪裡。
  • 習大大訪英 外媒怎麼看(雙語)
    縱觀上周的新聞事件,無論是重要度、話題度、關注度,習大大訪英毫無疑問都是No. 1。習大大訪英期間,國際社會及媒體高度關注、全面報導,多家外媒第一時間對習近平訪英進行跟蹤報導。從英國超規格的王室禮遇,中國領導人首次在英國議會發表演講,到中英籤下總價值400億英鎊的大單,再到習卡泡吧行,外媒又一次被習大大花式刷屏。
  • 復興路上年終力作:跟著習主席走非洲 真實故事講述兄弟情誼
    點擊查看《跟著習大大走之非洲篇》視頻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2月3日電  (姚茜)國家主席習近平於12月1日至5日對辛巴威和南非進行國事訪問,並赴約翰尼斯堡主持中非合作論壇峰會。
  • 跟著習書記幹工作有動力有幹勁 | 青春讀書會
    第二個方面,習書記有很強的魄力和領導能力。1989年,全國各地掀起學潮風波,寧德地區也未倖免。當時,有一批溫州的中學生搞「串聯」,準備從福鼎入境福建,汽車上都刷著刺眼的標語,情勢特別緊張。我當時感受到壓力很大束手無策,就請示習書記,怎麼辦?
  • 強化國防教育 激發愛國熱情——北師大集寧附中開展國防教育進校園...
    習主席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們的軍隊是人民軍隊,我們的國防是全民國防。我們要加強全民國防教育,鞏固軍政軍民團結,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凝聚強大力量。」近年來,北師大集寧附中的國防教育工作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旋律,深入貫徹《國防教育法》和《全民國防教育大綱》,認真落實《教育部關於加強新形勢下學校國防教育工作的意見》,把學校國防教育工作納入學校教育的總體系,統一協調,注重實效,成績顯著。
  • 殷殷深情映紅燭 黨的三代領導人關懷北師大
    右圖是平民學校學生合影的照片。  1903年,京師大學堂39名學生出國留學,其中師範館學生31人,這是我國派出的第一批大學留學生。左圖為部分留學生的合影。  人們記得,在黨的第一代領導人中,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人的名字都曾與北師大緊密聯繫在一起,他們有的接見過北師大畢業生,勉勵他們去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有的親切地看望過北師大校長,興致勃勃地觀看師大學生的文藝演出……  那是新中國教育工作者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他們勤奮地教書、刻苦地鑽研,滿腔熱情地奔赴廣大偏遠貧困的地區,點燃知識和希望的火種。
  • 習大大出席青奧會 海豚領帶被贊萌萌噠
    習主席在開幕式上佩戴的領帶成為熱議話題,昨日網友發布的一條相關微博轉發高達3萬。因為習主席的領帶上竟是小海豚圖案,網友稱感覺「萌萌噠」。    自2013年以來中國國家領導人服飾成為熱議話題,並持續在網絡上形成熱點。
  • 北師大珠海分校網絡計算機圖書館檢索系統
    為此,北師大珠海分校攜手升騰資訊公司,採用了國內先進的WIN終端解決方案,建成了適合自身發展的網絡計算機圖書館檢索系統。  項目背景  北師大珠海分校二期工程——圖書館項目是北師大利用珠海市政府教育貸款建設的一項重點項目。
  • 手工製作紅包節日賀卡手機書籤送給閨蜜吧,標語寫上滿滿的祝福
    大家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手機形狀的書籤,但大家不知道的是裡面還有一個可以拉動的小機關,小機關上有紅包、生日賀卡標語和好看的圖畫等等,無不充滿手工和生活相結合的完美之作。喜歡手機書籤的朋友請點擊關注哦!我相信大家一定喜歡上這款手機書籤了吧?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手機書籤的詳細步驟教程吧。
  • 英國女王宴請習大大吃哪些菜?
    英國女王請習大大吃些什麼菜?根據王室現場公布的資料,中國日報第一時間將菜單翻譯成中文版,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漫畫、短視頻、喊標語……這群學生這樣選宣傳結核病
    疫情期間,宣講團更是通過漫畫、短視頻、標語等方式,多形式進行科普活動,讓結核病知識「飛」入尋常百姓家。以樹冠展現人體的肺,以花鳥和濃煙霧霾對比畫成兩片肺葉,以醫護人員和病毒的拔河比賽體現抗疫……學生的作品可謂腦洞大開。抗疫、防癆的主題被一幅幅海報表現得淋漓盡致,不少作品還撰寫了抗疫防癆小知識,讓人一看就明了。據悉,本次比賽自4月10日啟動以來吸引了重慶各大高校400餘名學生的熱情參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參賽作品被上傳到網絡平臺,通過線上點讚獲得一定評分。
  • 「學」和「習」哪個更重要?是重視學還是重視習成績提升更快呢?
    本文核心觀點:學習的「學」,就是要學到正確的東西、學到最基礎、最本質的內容,而「習」則是對學的內容進一步熟悉、思考、理解和內化。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兩者都重要。但是一個班級都是一個老師在教學,那麼,為啥學習效果不一樣呢?這就說明學習對於不同的人情況不同。除了學的時候吸收的多少不同,更多的則是習有沒有習到位!
  • 【獨家特稿】習主席的「國際範兒」
    在中荷經貿合作論壇上,習主席談起荷蘭人民引以驕傲的足球和鬱金香,博得滿場掌聲和笑聲。 理性睿智的歐洲人,擁有大局觀和格局意識,也善於透過領袖的氣質和風採來認識一個國家。荷蘭首相呂特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採訪時由衷地感嘆:「中國選擇了一位優秀領導人!」 在國際舞臺上,習近平已收穫了很多類似的讚譽。「習外交」以新風撲面、氣質鮮明的「中國style」,被國際社會廣泛認可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