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果為什麼是臭的?吃多了會中毒嗎?

2020-12-03 知識就是力量

撰文/史軍

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提到銀杏,

你想起的是秋天美麗的銀杏大道,

還是那美味的白果?

如今,銀杏果成為很多餐飲的必備原料,

像白果娃娃菜、白果燉雞,

像日式料理中的炭燒銀杏果。

綿軟的口感,

加上微甜略苦的特殊口感,

讓人吃起來就停不下來。

不過,在這個時候,

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巴哦。

因為,那點奇怪的苦味

就是銀杏的警告——

「內含氰化物,不要貪吃」。

畢竟,銀杏果中的營養物質

是為了銀杏種子發芽準備的,

想從那裡搶來吃的,可是要冒風險的。

銀杏果吃多了會中毒

銀杏中的氫氰酸含量可以高達830微克/100克,另外還含有白果酸等化學物質。在著名的白果之鄉——浙江長興縣,當地的人民醫院記錄了大量中毒的案例。對1歲以內的嬰兒,10粒銀杏就可以致命;而3~7歲的兒童,在食用30~40粒之後也會出現中毒症狀,嚴重的也會導致死亡。所以,銀杏果並不是看上去那麼溫柔,倒是處處暗藏殺機。

不過,只要吃不過量,偶爾嘗嘗還是可以的。前提是一定要做好處理,去除其中的氰化物和白果酸之類的毒物。為了安全起見,給家中的小朋友們最好還是淺嘗輒止,品個味道就好,等他們長大了再去品嘗銀杏獨特的味道吧。

銀杏不是杏

雖說叫銀杏,但樹上落下的「果子」可不是銀色的,它們的「果皮」是黃色,稍微擠壓就流出黏黏的汁液,並且還散發出一股變質油脂般的怪味。剝開黃色的皮,才露出裡面潔白的內核,看起來倒是跟杏核有幾分相似,銀杏也就因此而得名了(因為色白,所以還有個「白果」的別名)。

「白果,鴨腳子。原生江南,葉似鴨掌,因名鴨腳。宋初始入貢,改呼銀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

——李時珍《本草綱目·果部》

乍看起來,黃色「果皮」加種核的組合來看,銀杏跟杏還真有幾分相似。等等,別被銀杏騙了,它們根本就不是被子植物,而是與松樹柏樹更親近的裸子植物銀杏這個物種在地球上生活的時間已經超過2億年了,因此也被稱為是植物界的「大熊貓」。

可能有人會說裸子植物是因為它們的胚珠和種子裸露在外,沒有果皮包裹,可銀杏明明就是有果皮包裹的嘛!其實那並非果皮,而是一層叫「外種皮」的結構。雖然,與果皮的來源不同,但是這層肉肉的外種皮也承擔著保護種子,吸引動物傳播種子的重任。

銀杏果為什麼臭臭的?

雖然銀杏大道是秋天一到美麗的風景線,但落在地上的銀杏果如果一腳踩上去難免留下痕跡,一股「臭臭」的味道久久揮之不去。這是為什麼呢?

說「保護」一點不為過,這層肉肉的種皮中含有白果酸等化學物質,如果動物不小心吃下去,很可能會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所以,很少有動物敢於冒險挑戰這樣的「果肉」,雖然它們看起來還挺好吃的。

至於吸引動物的任務是如何完成的呢,該不是那臭臭的味道吧?你還別說,正是這臭味把動物吸引來的。不過,這種混合了丁酸、己酸、丁酸甲酯和己酸甲酯等物質的氣味還真讓人難以接受,長途運輸香蕉的那種特殊臭味倒是跟這種氣味有幾分相仿,都是脂肪酸分解產生的臭味的有機酸。

雖然我們覺得不好聞,但在紅胸松鼠、灰松鼠和果子狸等動物看來,這就是開飯的信號。畢竟,銀杏種子裡有大量的澱粉、蛋白質和脂肪。要知道,100克的幹銀杏果仁中,可是含有68克澱粉、13克的蛋白質和3克脂肪呢。這樣營養豐富的種子,又怎麼會被動物們視而不見呢。

不過不用擔心,總會有銀杏的種子倖存下來生根發芽,動物們不會把銀杏統統吃光,因為這些種子是有毒的。

銀杏果有毒,請用正確方法處理後食用!

相關焦點

  • 銀杏果怎麼吃不中毒 銀杏果有這些功效
    銀杏果又叫白果,是一種常見的食物,銀杏果是植物銀杏的果實,銀杏果營養豐富,口感美味,有許多人喜歡吃銀杏果,那麼請問銀杏果怎麼吃不中毒?銀杏果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孕婦能吃銀杏果嗎?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目前醫藥界認為,兒童生吃7~15枚,即可引起中毒,炒熟後毒性降低,但一次食入量也不能過多。熟食每人一般15-30粒為宜,去心多吃無妨;生食6-10粒為宜。5歲以下的幼兒應禁吃白果。一般最好不要長期服用。
  • 銀杏果吃錯小心中毒
    2018-10-24 15:25圖文來源:農民日報 金秋時節,大街小巷的銀杏樹在點綴城鄉美景的同時,銀杏的果和葉也被不少老年人當作治病養生的「寶貝」,不少人認為銀杏果可以美容抗衰老、預防心血管疾病;新鮮銀杏葉泡水喝
  • 銀杏果為什麼苦?銀杏果苦可以吃嗎?
    我們平時吃白果的時候會發現,白果是有一點苦味的,那麼銀杏果為什麼苦?銀杏果苦可以吃嗎?銀杏果為什麼苦?銀杏仁為裸子植物銀杏的種子,也是食用其種仁。但銀杏仁有兩種,苦銀杏味苦,性溫有毒,不可食用。我們吃的乾果杏仁都是甜銀杏,入藥的是苦銀杏。苦銀杏臨床用於外感咳嗽,腸燥便秘等症.所以,它們是不同的兩種物品。銀杏果怎麼吃不苦?
  • 小小銀杏果,可不能多吃喲!
    銀杏果又稱白果,含有多種營養元素,除澱粉、蛋白質、脂肪、糖類之外,還含有維生素C,核黃素、胡蘿蔔素、鈣、磷、鐵、鉀、鎂等微量元素,以及銀杏酸、白果酚、五碳多糖、脂固醇等成分,具有益肺氣、治咳喘、止帶濁、縮小便、護血管、增加血流量等食療作用和醫用效果,而且果實味道香甜細軟,滋味極佳。
  • 銀杏果發臭又含劇毒?確實有但大可不必驚慌
    攝影/新京報記者 張曉榮又到了一年中銀杏葉黃,銀杏果落的季節了,人們在讚嘆銀杏葉美的同時,又會好奇為什麼銀杏果會發臭?肉質的淡綠色胚乳被包裹在薄膜狀的內種皮裡,能吃、略苦,含有氫氰酸等有毒物質,不能多吃。
  • 銀杏果有毒嗎?
    銀杏生吃有毒,銀杏果含有微毒,吃多了會中毒。每天的食量最好不要超過10顆。一般情況下雖不會致人死亡,但吃得過多會引發身體不適,如噁心嘔吐、腹瀉、精神委頓、呼吸困難、昏迷、瞳孔對光反應遲鈍或消失等症狀。
  • 風雨過後銀杏果掉落一地,不能隨便吃,中毒嚴重會致命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19日訊 風雨過後,落葉滿地,同時掉落的還有銀杏果,吸引了不少市民撿拾。然而,銀杏果不能盲目撿,更不能隨便吃。市民撿拾白果。有的市民撿了一袋子白果。眼下銀杏樹上結滿果實,每次大風或降雨過後,銀杏樹下都落滿了葉子和銀杏果。
  • 撿銀杏果燉肉吃,他抽搐暈倒在地 醫生:銀杏果是藥也有毒
    撿銀杏果燉肉吃,他抽搐暈倒在地醫生提醒:銀杏果是藥也有毒,別多吃別亂吃華聲在線11月20日訊 幾場降溫下來,長沙街頭的景色從夏日的蒼翠逐漸轉為了亮眼的金黃。楓樹、銀杏樹和其他一些喬木都已經落葉。收穫的季節也多了些樂趣,例如銀杏果(也稱白果)的落地,不少市民會撿來食用。從四川來長沙打工的王先生連續吃了兩天的白果燉肉,抽搐暈倒在路上。 長沙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主任醫師李長羅表示,在急診科,尤其是兒科急診,醫生經常會遇到幼兒誤食生白果,導致驚癇抽搐的病例,中毒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死亡。「白果雖然是藥,但是也有毒,不能多吃。」
  • 銀杏果不能隨便吃
    寒風起,銀杏黃,隨風飄落街頭的除了銀杏葉外,還有很多銀杏果。因為銀杏果有保健效果,所以每到這個季節,路邊撿拾銀杏果的身影隨處可見,有些老人拿回家後就直接煮來吃了。  銀杏是第四紀冰川後倖存的古老樹種,其葉、種仁和外種皮都含藥用成分,被稱為「全身都是寶的活化石」。
  • 又是銀杏果成熟季節 撿食銀杏果有嚴重風險!
    進入初冬,很多地方的銀杏果開始掉落。路邊撿到的銀杏到底能不能食用?食用銀杏有哪些重要的注意事項呢?是藥也是「無解的毒藥」 銀杏果也稱白果,古籍記載,銀杏果有「斂肺氣、定咳喘」的作用。銀杏果有一定的營養價值,一些餐館也會把銀杏作為食材的佳餚。所以路邊、山林銀杏果往往會引來人們採集食用。值得注意的是,銀杏果有毒性,絕對不能隨意食用。
  • 臭烘烘的銀杏果來啦,到底能不能吃呢?
    蟠桃一實三千年,銀杏著子三十載。每年秋季,銀杏樹的果實成熟後,有許多人會撿拾一些落在地上的果實食用。成熟的銀杏果 銀杏果的果實能吃嗎?吃是能吃,但是不能隨意撿拾。先來跟著綠容君認識下什麼叫銀杏果吧!銀杏果是什麼果實呢?
  • 銀杏原來是這個味道!
    「臭味是銀杏果發出來的嗎?」由於地上的銀杏果只有兩三顆,孩子們有些不確定,於是他們決定從樹上多摘些下來聞。在老師的幫助下,孩子們站上竹梯摘了不少的果子下來。一拿到白果,孩子們就叫起來:「白果好臭」「原來是這些白果讓我們聞到這麼臭的味道」……而孩子們對這個結果還不滿足,他們想知道這些黃黃的白果為什麼會發臭?
  • 銀杏果怎麼吃 銀杏果的功效有哪些
    銀杏果是具有極高營養價值的食物,但是食用不當會對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脅,因此想通過食用銀杏果來養生的話,那就一定要掌握銀杏果正確的食用方法了。銀杏果究竟應該怎麼吃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銀杏果的食用方法。銀杏果怎麼吃1、椒鹽銀杏將帶殼的銀杏果和椒鹽一起放入炒鍋中,炒至熟透變色,就可以把銀杏果殼扒掉食用了。
  • 馬路邊的銀杏果該不該撿?它到底是「保健果」還是「毒果子」?
    很多人都紛紛拍照留念,也有不少人關注地上的銀杏果,甚至有人拿著大袋子撿地上的銀杏果,似乎這也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每逢金秋時節,很多老百姓都會在銀杏樹下撿銀杏果,農村還流傳著一句「秋食白果」的俗語。銀杏果的味道是臭臭的,但即便如此每年仍然會有很多人搶著撿它,這小小的果子到底有什麼「魔力」呢?關於人們對銀杏果的看法,一直以來都是莫衷一是。
  • 敲好吃的銀杏,為什麼會那麼臭!?
    原標題:敲好吃的銀杏,為什麼會那麼臭!?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分類學家們也不例外,在給生物命名時也會出現各種小學生級別的錯誤,銀杏Ginkgo biloba的屬名Ginkgo就是這樣的一出公案。圖片:cipher / flickr要問為什麼這樣讀,就又要追溯到銀杏的老家——中國。根據最通行的說法,イチョウ實際上就是漢語「鴨腳」的音轉,鴨腳就是銀杏的古代俗名,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白果,鴨腳子,原生江南,葉似鴨掌,因名鴨腳。」仔細觀察大樹上一片片的鴨腳掌,我們會發現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 銀杏果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銀杏果的好處
    銀杏果謂全身是寶,我們了解銀杏葉提取物銀杏黃酮對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非常有效。銀杏的果實叫做銀杏果,又叫白果,那麼它到底有什麼功效和作用呢?銀杏果有哪些食用的方法,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銀杏果的功效與作用1、延緩衰老由於銀杏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核黃素、胡蘿蔔素等,因此可以抗氧化,保護細胞的完整性,延緩衰老。2、美容養顏由於銀杏果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含有的黃酮可以阻止色素在真皮層的形成和沉著,達到美白和防止色斑之功效。其中的一些微量元素也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和抑制黑色素等作用。
  • 銀杏葉美但果臭 粘在路上的果子誰來處理?
    午後,朝陽西壩河南路人行便道上,兩名正在遛彎的路人被路上碾碎的銀杏果燻得捂住了鼻子。又到秋天了,掛在枝頭的果實隨著秋風掉落在地上,弄髒了路面,這該由誰來清理呢?不長的一段路上,還有不少銀杏果被碾碎後殘留下痕跡。「每到秋天,這條路上墜落的銀杏果都被人得一塊塊的,不但有陣陣惡臭,還特別髒。」
  • 女子為摘銀杏果不慎墜亡 專家提醒未經熟制加工的銀杏果有毒
    長沙晚報10月19日訊(全媒體記者 聶映榮)如今,長沙不少銀杏樹上都掛著銀杏果,有人或撿或摘帶回家去吃。18日,在雨花區馬王堆南路附近,一名50多歲的女子爬上銀杏樹摘果子,不慎墜落身亡。「她應該是踩著一輛共享單車爬上樹的。」
  • 馬路邊銀杏果請勿採摘 專家提醒:食用要謹慎
    「為了幾顆果實,竟然這樣踐踏銀杏樹,你們的心不會痛嗎?」日前,潼南市民黎先生在微信朋友圈裡這樣配文發了段視頻,畫面中有路人攀爬路邊綠樹搖晃,採摘銀杏果,眼見銀杏樹被蹂躪得「慘不忍睹」。眼下,正是銀杏果成熟時節,城區馬路邊、公園中的銀杏樹上掛滿了金黃果實,這吸引了不少「採摘者」。那麼,這種銀杏果真的可以吃嗎?
  • 銀杏果成熟季 食用有禁忌
    每到這個季節釣魚臺國賓館銀杏大道上就會有人拎著袋子在樹下撿銀杏果,有專門為撿銀杏果而來的,也有來欣賞美景的同時順道撿的。不一會就會小有收穫,滿載而歸。可是,銀杏果到底怎麼吃才更營養、更科學呢?  銀杏果俗稱生白果,成熟後果實呈金黃色,類似金橘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