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分析,moss為啥要突然說這樣一句話,這有什麼深意呢

2021-01-11 馬克影視談

《流浪地球》的檔期延長並沒有實際上為這部電影添加多少票房,不過,能夠上映這麼久也正是說明這部電影的熱度不減。目前,這部電影以接近50億票房的「身價」躋身到全國票房第二。

票房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數。就像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老師評價相聲一樣,觀眾賣座那就是成功。這話說得有點偏激,不過還是有一點道理的。

要是過分追逐票房,那電影又會出現怎麼樣的亂象呢?流量明星出現在熒幕就是一個例子。所以,我認為對電影的評價不應該局限於對票房的分析。

《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說出了這部電影成功的秘密,「這部電影在客觀上有很多不足,之所以票房上取得成功,主要是因為觀眾的寬容」。與此同時,他也指出電影在特效方面也有著不足。

不過,我認為這部電影有點不足的地方並不是特效,而是劇情的深度。怎麼說呢?電影中的劇情總是有一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覺。像moss所說的那句話一樣,「讓人類保持理智,確實是種奢求」。人工智慧為啥要突然說出這樣一句話呢?

我認為結合原著再融合一些電影中看上去有點奇怪的劇情就能很好地解釋這句話存在的更深意義。例如,李一一初次面對劉啟一幫人等的時候,為什麼要抓住朵朵呢?電影並沒有把這些東西沒有說清楚。最主要的是,李一一的補給也是劉啟給的。

這意味著什麼?存在一種可能性,李一一有可能在之前被搶了物資,或者他們救援隊被搶了,但是劇情沒有深入。物資的缺少就像抽籤進入地下城一樣,這裡面的深意在原著說的比較顯著。

在物資匱乏的時候,人是否會失去理性成為一隻野獸呢?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漂泊大海的少年派到底有沒有為了生存而食人肉呢?這永遠都是一個未解的謎。另外一種說法是反叛軍阻擊了李一一的救援隊,我不太贊同這種說法,因為火石依然在。

《流浪地球》的電影深度,在原著的故事框架下,原本是可以上升到一個值得深思的高度。不過,顯然,由於剪輯和刪減,這部電影少了一些劇情上的味道。

不過,這沒法阻止我對《流浪地球》的愛。相信大多數網友都能夠看出這部劇的優點和缺點,也可以感受到某些劇情的小彆扭,但是為什麼我們還是給了一個不錯的分數以及貢獻了不少的票房呢?

我認為我們是在期待這樣電影再出現,我們是在給電影製作者們講出我們的需求,我們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為中國的科幻電影發展加速。

最後,我認為其實郭帆導演說的不太準確,《流浪地球》在票房上的成功不是因為觀眾的寬容,而是因為這部電影點燃了我們對中國科幻電影的希望,就像點燃木星的那根火柴一樣。

文|馬克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深度解析:為什麼要帶著地球去流浪?
    我們在看流浪地球時最大的疑惑便是,既然能造出像行星發動機這樣巨大推力的裝置,連地球都能推動,為什麼不把他建造成飛船,這樣不就會像現在帶著地球一樣多災多難了。往後呢?要知道宇宙路漫漫,找到一顆事宜生存的行星可不容易,萬一飛行了幾千年,在資源耗盡的前一刻終於到達了偵測到的行星,結果發現不適合人類生存,那玩笑可就開大了。同時把地球本身作為飛船則完美解決了這一問題,不僅有著取之不竭的資源,更重要的是只需要找到一顆類似於太陽一樣的恆星就可以了。可以說是十分穩妥的,同時全球資源也會得到充分的利用。
  • 奇怪,為啥有人說《流浪地球》看不懂呢?
    各位看官,我是新晉小編鄧帥,今天分享的題目是:奇怪,為啥有人說《流浪地球》看不懂呢?   流浪地球的劇情還是很好懂的,因為太陽急速老化,人類生存面臨威脅,人類必須為自己找到一條出路。不得不說大劉的想法真的很瘋狂,在一般科幻邏輯來說都是逃離地球,但是他卻想著帶著地球一起跑,怎麼跑呢?
  • 當《流量地球》MOSS有了擬人,遇上了真人COS,被帥到窒息
    說到《流量地球》,想必很多人都有看過這部電影吧,作為國產的科幻片,真的是可以值得很驕傲的一部作品了,而且這一部電影也讓很多人看到了國產科幻片的希望。所以當流浪地球火了之後,裡面的一些角色也相繼有了人氣,其中就連人工智慧也有了擬人化的形象,所以,小編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就是當《流量地球》MOSS有了擬人,遇上了真人COS,被帥到窒息!
  • 流浪地球火爆刷屏 科幻電影終極意義是「給孩子心中種下科學種子」
    未來網北京2月17日電(記者 朱延生)「這部電影讓我學會並記住了一句話: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事要認真堅持不放棄。」這是一名看完電影《流浪地球》的小學生寫的觀後感。
  • 果然,二次元還是對《流浪地球》下手了……
    在這個全員娘化的時代,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什么娘化不了。甭管什麼飛禽走獸、生猛海鮮,還是血小板、腦血栓,更別提飛機大炮戰列艦,都難逃娘化的命運。只是,我沒想到,《流浪地球》這部硬核科幻作品,也難逃「降維打擊」!這還得歸功於萬千腐女的一顆天真爛漫的cp心。
  • 《流浪地球》觀感及與與原著對比
    這更加堅定了我的觀點,中國人一直都很聰明,在具備足夠的經濟條件後,我們的電影不會比西方電影差。一直以來,熱愛科幻片的人,看的都是西方的科幻電影,我們印象中的經典科幻片,可以說出來名字的,都是《星球大戰》、《盜夢空間》、《星際穿越》、《飢餓遊戲》、《頭號玩家》、《創戰記》.,沒有一部是中國製作。
  • 如何評價《流浪地球》(來源:知乎)
    結果這車還沒開到呢,轉向口就重啟了,只留下王磊一句「飽和式救援」。4、之後發現重啟沒用,還得自救,於是主角果然非常救世主的第一個想到了異想天開的「點燃木星計劃」,我覺得這下總算是正常災難片套路了——好萊塢大片都這樣,關鍵計劃、核心成果那肯定不是主角直接想出來就是主角團隊的某個nerd技術宅想出來的唄,並且獨此一家,最後必須也只能由主角去完成。
  • 《流浪地球》影片內核到底有多硬?這些弱鏡頭值得細想深究……
    2012年,很小很幼稚,那一年,身邊的大人都說是「世界末日」。小小的我,腦子唯一能想到可能要發生的事兒是,地球爆炸?!直到現在,當有全球變暖、稀有物種滅絕、環境汙染等新聞出現時,依然在想:會不會終有一天,地球受不了人類的傷害,真得氣得爆炸了呢?
  • 用一句話證明你看過《流浪地球》,這幾位網友的回答,感動眾人!
    為了自救,地球即將毀滅之時,人們開始實施「流浪地球」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之地。除了電影中堪稱完美和驚豔的特效之外,電影中還出現了我們熟悉的北京上海的地標式建築,它們立於冰封世界中的場景,頗有世界末日之感。
  • 流浪地球,為啥不是流浪月球?
    電影《流浪地球》大獲成功。但是有沒有人想過,地球流浪了,月球怎麼辦?但地球如果沒了月球的引力束縛,自轉開始加快,有多快呢,你想像不到的快,地球的白天將會只有8個小時,在這瘋狂的旋轉下,然後生物都無法生存下來,因為轉速這麼快,地球上開始出現颶風和大風暴,它們將摧毀一切,高大的植物將被連根拔起。那麼將地球停轉的發動機將會需要更大的馬力來讓地球停止轉動。
  • 該不該給《流浪地球》打一星?
    哪裡有吳京,哪裡就有激戰。《戰狼2》之後,《流浪地球》的觀影評價又一次呈現出了特別激烈的兩極分化。《流浪地球》舉行首映的時候,口碑好得出奇,所有去看片的業界大咖都發出了同樣讚嘆。文化學者戴錦華說:「中國科幻電影元年開啟了。」導演徐崢則說,「裡程碑式的電影,絕對是世界級別的。」可是公映之後,《流浪地球》的豆瓣評分卻從8.4一路跌到了7.9。
  • 《流浪地球》影評|劉培強是無私的英雄還是自私的罪犯?
    首先我想探討一下劉培強這一行為的合法性。片中多次出現了《流浪地球法》,這說明配套「流浪地球計劃」已經有了明確的成文法,對於這一虛擬法律下文就不再討論了,因為電影臺詞已經明確表述了劉培強所犯幾條幾款。片中也出現了「聯合政府」這一概念,通過Moss所提供的聯合政府籤署放棄流浪地球計劃的協議也能看出,該計劃是由五大常任理事國進行表決通過的,整個計劃中,各國向空間站派駐航天人員以及地球上各國組織力量進行計劃工作,其實就像是聯合國安理會所領導的維和行動。劉培強就像是在執行任務的中國維和隊員。
  • 【科普知識】《流浪地球》裡的空間站為啥有個大圓盤?
    相信看過《流浪地球》的很多人,都對電影中的空間站印象深刻,當地球面臨覆滅的威脅的時候,它承載著人類的希望,電影最後它又成為了拯救地球的關鍵。  也許有的小夥伴會產生疑問  好好的空間站,為啥要弄個大圓盤呢  現實生活中的空間站怎麼沒長這樣  其實,這一切都跟大名鼎鼎的重力有關係
  • 地球公然出軌,太陽氣到爆炸?| 一句話證明你看過《流浪地球》
    這要從《復仇者聯盟3》說起。滅霸當年一個響指打滅了整個地球上的人,但據鵝叔了解,這並不是巧合。主控AI MOSS拗不過京叔拯救世界的決心,他只好助攻京叔點燃空間站引爆木星,讓地球成功脫離險境。(這段你們在電影院也看到了)
  • 假如地球突然停止轉動,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結果比流浪地球還可怕
    那麼,假如地球突然停止自轉,會怎樣呢?地球自轉一周大約花24個小時。在地球自轉時,赤道的速度是最快的,南北兩極的自轉速度最慢,也可以說是幾乎是零。當地球突然停下來的時候,地球上的一切還是會繼續隨著慣性動的,但之後的速度會越來越慢。但一切都沒有我們想像那麼簡單。很多輕的物質都會隨著慣性被甩出地球,也就是甩到空中,包括人類,動物和各種東西等。平靜的海面也會突然發生海嘯,而且一旦發生都是全球性的海嘯。各種颶風,地震也會隨之而起。
  • 關於《流浪地球》最強揭秘,原來這電影白看了!
    光這一張海報藏著的信息就夠寫一篇500字的分析貼所以今天咱們就來嘮嘮,《流浪地球》好,但它到底好在哪?更具體點說,地球將飛離太陽系,錯開這次爆炸,在外太空重新找一顆恆星當爸爸。這就是所謂的「流浪地球」計劃。
  • 七分鐘看完《流浪地球》:原著這些情節,比電影更虐心
    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在書中,當主人公看到地球發動機發射出的等離子巨牆時,他想起了一個哲學謎語:「你在平原上走著走著,突然迎面遇到一堵牆,這牆向上無限高,向下無限深,向左無限遠,向右無限遠,這牆是什麼?」答案是:死亡。
  • 《流浪地球》:這是一部雄心勃勃的東方電影!
    自然,這樣的社會在許多方面是先進的,在政治、法律、科技,有太多東西是值得學習並成為目標的,就像華為任正非所言,正視與美國之間的差距是華為的鐵則,民粹主義和排外主義在華為是根本站不住腳的。但是,是否美國就是全部的答案,星條旗覆蓋之外,還有無其它價值觀?《流浪地球》通過三個東方價值觀告訴你:也許還有。《流浪地球》告訴你的第一個東方價值觀:個體固然重要,但整體也很重要。
  • 流浪地球有沒有彩蛋呢? 流浪地球彩蛋介紹結局你看懂了嗎
    流浪地球有沒有彩蛋呢? 流浪地球彩蛋介紹結局你看懂了嗎時間:2019-02-13 14:06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流浪地球有沒有彩蛋呢? 流浪地球彩蛋介紹結局你看懂了嗎 流浪地球這部影片超出小編預期的好看,特效 ,場面宏大,故事充滿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