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技術能快速將海水變成飲用水
科技日報北京8月17日電(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近日發表的材料學最新研究,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研究人員和國際同行開發出一種新型鹹水淡化技術,可以利用特殊材料快速將海水等鹹水轉化成飲用水,並在陽光照射後重複使用相關材料。
-
低耗能可持續 新技術快速將海水變成飲用水
據英國《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近日發表的材料學最新研究,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研究人員和國際同行開發出一種新型鹹水淡化技術,可以利用特殊材料快速將海水等鹹水轉化成飲用水,並在陽光照射後重複使用相關材料。一般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凍結法、電滲析法、蒸餾法、反滲透法以及碳酸銨離子交換法等。
-
海水變成飲用水?可持續性鹹水淡化技術開闢全新道路
據英國《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近日發表的材料學最新研究,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研究人員和國際同行開發出一種新型鹹水淡化技術,可以利用特殊材料快速將海水等鹹水轉化成飲用水,並在陽光照射後重複使用相關材料。從海水中取得淡水的過程,即所謂海水淡化。
-
澳大利亞研究出了一種可以將海水快速轉化為飲用水的特殊材料
近日,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研究人員和國際同行一同研究,開發出一種新型鹹水淡化技術,可以利用一種特殊材料快速將鹹水轉化為飲用水,此種特殊材料在陽光照射後還可以反覆使用。這一研究發表在了英國《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上。
-
澳洲科學家發明一種新技術,只需要30分鐘,海水輕鬆變飲用水
澳洲科學家發明一種新技術,只需要30分鐘,海水輕鬆變飲用水!前言:地球上的水資源其實分布特別廣泛,但是絕大部分的水資源不能直接為人類所用,比如海水,比如冰川淡水,而這些水又佔據了地球上大部分的水資源,其餘可供人類使用的水資源少之又少。而每個國家與地區之間的水資源分布又不均勻,這就造成了資源過剩的國家洪澇頻發,而缺乏水資源的國家不得不面臨用水荒的問題。
-
澳大利亞新型鹹水淡化技術可實現「海水直飲」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研究人員和國際同行開發出一種新型鹹水淡化技術,可以利用特殊材料快速將海水等鹹水轉化成飲用水,並在陽光照射後重複使用相關材料。研究人員在英國《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上發表報告說,他們將聚螺吡喃丙烯酸酯加入一種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孔隙中,得到一種名為PSP-MIL-53的材料。這種材料可以在30分鐘內將海水等鹹水中的鹽分及有害顆粒吸附出來,使水質達到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飲用水安全標準。
-
最新黑科技面世,半小時內將海水變為飲用水
有限的三分陸地上,生活了超過75億人,眼看著擁有七分海洋的無限水資源,現實是這顆星球上只有3%的水是可飲用的淡水。將鹹海水或微鹹水轉化為安全清潔飲用水的技術有可能改變全球數百萬人的生活,所以眾多科學家忙著做這個項目。最近澳大利亞科學家及國際同行研究出一種材料,可能是迄今為止最有希望的一項創新。
-
澳大利亞開發出新型鹹水淡化技術
新華社雪梨8月13日電(記者陳宇)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研究人員和國際同行開發出一種新型鹹水淡化技術,可以利用特殊材料快速將海水等鹹水轉化成飲用水,並在陽光照射後重複使用相關材料。研究人員在英國《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上發表報告說,他們將聚螺吡喃丙烯酸酯加入一種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孔隙中,得到一種名為PSP-MIL-53的材料。這種材料可以在30分鐘內將海水等鹹水中的鹽分及有害顆粒吸附出來,使水質達到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飲用水安全標準。
-
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發布;美施壓38家華為子公司;新...
10個工程技術難題為:如何開發新型免疫細胞在腫瘤治療中的新途徑與新技術;水平起降組合動力運載器一體化設計為何成為空天技術新焦點;如何實現農業重大入侵生物的前瞻性風險預警和實時控制;信息化條件下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如何防範重大電磁威脅;矽光技術能否促成光電子和微電子的融合;如何解決集成電路製造工藝中缺陷在線檢測難題;無人車如何實現在衛星不可用條件下的高精度智能導航;如何在可再生能源規模化電解水制氫生產中實現
-
利用陽光淡化海水,科學家發明海水淡化新方法,節能還能循環利用
那麼既然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這麼少,就利用海水淡化技術,將豐富的海水變成淡水就可以了啊!但是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因為依靠現有的海水淡化技術,進行大規模海水淡化獲取淡水耗資巨大,因此目前只有經濟相對發達且非常缺水的地方還會用這種方法製造淡水。
-
科學家的逆天新技術,只需半小時,輕鬆將海水變成淡水
每年,新加坡都會從馬來西亞高價購買淡水,所以,多年來新加坡也一直在尋找海水淡化的新技術,希望可以避免本國的淡水資源受到別國的控制,擔心未來一旦沒有淡水可以進口,本國居民將無水可用。值得高興的是,這個問題如今已經找到了解決辦法,根據《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上最新刊登的一項科研成果,科學家們利用金屬有機框架和陽光作為設備和能源,只需要不足30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將海水轉化為飲用水。
-
一種尖端綠色技術:二氧化碳將海水轉化為飲用水
,利用二氧化碳將海水轉化為飲用水——只需幾分鐘,且無需電力。全世界有8億多人無法獲得足夠的清潔飲用水。據聯合國稱,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33億。由於海水已經是世界上許多地方的重要飲用水來源,因此尋找更智能的海水淡化工藝的需求與日俱增。現代海水淡化面臨的基本挑戰之一是能源消耗。海水淡化廠需要大量化石燃料製造的電力,這樣一來,加劇了氣候問題。
-
突破性技術,30分鐘內將微鹹水和海水轉變為安全、清潔的飲用水
一個全球研究團隊已經能夠在不到30分鐘,使用金屬有機骨架材料(MOF)和陽光將微鹹水和海水轉變為安全、清潔的飲用水。)和陽光,在不到30分鐘的時間內將微鹹水和海水轉化為安全、清潔的飲用水。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化學工程系的主要作者王煥庭教授說,這項工作為設計用於節能、可持續脫鹽和淨水的刺激響應材料開闢了新的方向。王教授說:「海水淡化已被用來解決全球日益嚴重的水短缺問題。由於淡水和海水的可用性,以及由於海水淡化的過程可靠,因此可以將已處理的水整合到現有的水生系統中,對健康的危害最小。」
-
...海水30分鐘後就能喝?中澳科學家這項研究,或將解決全球飲用水危機
乾淨的飲用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然而,全球超過20億人喝不到乾淨水,因此面臨著感染致死性疾病的風險。據WHO顯示,隨著氣候危機加劇,到2025年全球一半的人口將生活在水資源緊張的地區。現在有了一種最新的淨水技術:將一個桌球一樣的材料放進一桶水中晃一晃,就能吸進水中的鹽分及其他雜質,淨化出安全可飲用的水。
-
淨化海水30分鐘後就能喝?中澳科學家這項研究,或將解決全球飲用水...
乾淨的飲用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然而,全球超過20億人喝不到乾淨水,因此面臨著感染致死性疾病的風險。據WHO顯示,隨著氣候危機加劇,到2025年全球一半的人口將生活在水資源緊張的地區。現在有了一種最新的淨水技術:將一個桌球一樣的材料放進一桶水中晃一晃,就能吸進水中的鹽分及其他雜質,淨化出安全可飲用的水。
-
得益於新的過濾技術,世界將擁有無窮無盡的清潔水源
根據《自然可持續發展》(Nature Sustainability)雜誌的報導,澳大利亞的一群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可以將海水轉化為淡水的技術,能夠改變全球數百萬人的生活。通過使用金屬和有機化合物與陽光結合,在30分鐘內,水將被徹底清洗,比目前的淨水技術更有效。
-
中澳科學家開發出超薄篩膜:30分鐘內將海水轉化為清潔飲用水
,這種篩膜可以過濾水中的鉛和汞等潛在有害離子,並能夠在不到30分鐘的時間內將苦鹹水和海水轉化為清潔的飲用水。使用這種技術比傳統的淨化系統更有效。它利用了金屬有機框架(MOFs),金屬有機框架是一類由金屬離子組成的化合物,它們形成的晶體材料是已知材料中表面積最大的。MOFs的孔隙率非常高,可以用茶匙裝下整個足球場的表面。
-
特殊材料助力海水淡化,助力城市用水
事實上,可供人們直接使用的淡水資源非常有限,僅佔地球總水量的2.53%。為此,水資源利用研究有兩個方向: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淡水資源,保證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如何將豐富的海水或鹹水資源轉化為可利用的淡水資源? 至於淡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所涉及的領域知識並不像想像的那麼複雜,而且大部分集中在水資源的保護上。至於海水淡化,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知識。
-
真的是突破性的發明,使用陽光的力量淨化水,惠及整個人類
由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利用金屬有機框架 (MOFs) 在不到 30 分鐘的時間內就能把鹹水和海水變成安全、乾淨的飲用水還有陽光。一個全球研究小組已經能夠使用金屬有機框架 (MOFs) 和陽光在不到 30 分鐘的時間內將鹹水和海水轉化為安全、乾淨的清潔水。這是一個可以為全世界數百萬人提供清潔水源的發現。研究人員不僅能夠過濾有害顆粒水並產生 139.5升每天的清潔水,但也以比當前海水淡化方式更節能的方式執行這項任務。
-
西媒:科學家發明快速淡化海水新方法
據西班牙《20分鐘》網站8月10日報導,《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日前刊登一項研究成果,一個全球研究團隊已經成功利用金屬有機框架(MOF)和陽光在不到30分鐘的時間內將微鹹水和海水轉化為安全、清潔的飲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