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研究出了一種可以將海水快速轉化為飲用水的特殊材料

2020-09-03 小藍棗

近日,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研究人員和國際同行一同研究,開發出一種新型鹹水淡化技術,可以利用一種特殊材料快速將鹹水轉化為飲用水,此種特殊材料在陽光照射後還可以反覆使用。這一研究發表在了英國《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上。

海水等鹹水的淡化主要使用的是海水凍結法、電滲析法、蒸餾法、反滲透法、碳酸銨離子交換法等。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國家的科研機構都在研究如何將海水等鹹水轉換為淡水,大概有數百種的淡化設備都在作業。

此次是一種名叫「PSP-MIL-53」的特殊材料,這種特殊材料是由研究人員將聚螺吡喃丙烯酸酯放入到一種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孔隙中得到的;這種材料可以在30分鐘之內吸收海水中的有害物質和鹽分,並且讓水質達到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所規定的引用標準。在被陽光照射之後,特殊材料就會將吸收的鹽分和有害物質釋放出來,已達到重複使用的效果。據實驗數據表明,每公斤的特殊材料可以過濾139.5升的飲用水,並且使用特殊材料所耗費的成本遠遠低於現在所使用的海水淡化技術。

研究團隊負責人王煥庭表示,目前世界水短缺十分嚴重,海水淡化是解決該問題的快速有效的方法。但是海水淡化的成本十分的高,而且費時費力,而且還需要加入其它的化學物質等。新型技術的研發能夠解決成本和耗能的問題,並且還可以在陽光下重複使用,為海水淡化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

相關焦點

  • 新技術能快速將海水變成飲用水
    科技日報北京8月17日電(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近日發表的材料學最新研究,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研究人員和國際同行開發出一種新型鹹水淡化技術,可以利用特殊材料快速將海水等鹹水轉化成飲用水,並在陽光照射後重複使用相關材料。
  • 新技術能快速將海水變成飲用水 相關材料在陽光照射後可重複使用
    新技術能快速將海水變成飲用水據英國《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近日發表的材料學最新研究,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研究人員和國際同行開發出一種新型鹹水淡化技術,可以利用特殊材料快速將海水等鹹水轉化成飲用水,並在陽光照射後重複使用相關材料。從海水中取得淡水的過程,即所謂海水淡化。
  • 低耗能可持續 新技術快速將海水變成飲用水
    據英國《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近日發表的材料學最新研究,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研究人員和國際同行開發出一種新型鹹水淡化技術,可以利用特殊材料快速將海水等鹹水轉化成飲用水,並在陽光照射後重複使用相關材料。一般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凍結法、電滲析法、蒸餾法、反滲透法以及碳酸銨離子交換法等。
  • 中澳科學家開發出超薄篩膜:30分鐘內將海水轉化為清潔飲用水
    中澳科學家開發出超薄篩膜中國廈門大學和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聯合團隊已經開發出一種二維納米材料的超薄篩膜,這種篩膜可以過濾水中的鉛和汞等潛在有害離子,並能夠在不到30分鐘的時間內將苦鹹水和海水轉化為清潔的飲用水。
  • 澳洲科學家發明一種新技術,只需要30分鐘,海水輕鬆變飲用水
    澳洲科學家發明一種新技術,只需要30分鐘,海水輕鬆變飲用水!前言:地球上的水資源其實分布特別廣泛,但是絕大部分的水資源不能直接為人類所用,比如海水,比如冰川淡水,而這些水又佔據了地球上大部分的水資源,其餘可供人類使用的水資源少之又少。而每個國家與地區之間的水資源分布又不均勻,這就造成了資源過剩的國家洪澇頻發,而缺乏水資源的國家不得不面臨用水荒的問題。
  • 一種尖端綠色技術:二氧化碳將海水轉化為飲用水
    ,利用二氧化碳將海水轉化為飲用水——只需幾分鐘,且無需電力。全世界有8億多人無法獲得足夠的清潔飲用水。據聯合國稱,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33億。由於海水已經是世界上許多地方的重要飲用水來源,因此尋找更智能的海水淡化工藝的需求與日俱增。現代海水淡化面臨的基本挑戰之一是能源消耗。海水淡化廠需要大量化石燃料製造的電力,這樣一來,加劇了氣候問題。
  • 海水變成飲用水?可持續性鹹水淡化技術開闢全新道路
    據英國《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近日發表的材料學最新研究,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研究人員和國際同行開發出一種新型鹹水淡化技術,可以利用特殊材料快速將海水等鹹水轉化成飲用水,並在陽光照射後重複使用相關材料。從海水中取得淡水的過程,即所謂海水淡化。
  • 特殊材料助力海水淡化,助力城市用水
    為此,水資源利用研究有兩個方向: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淡水資源,保證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如何將豐富的海水或鹹水資源轉化為可利用的淡水資源?  至於淡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所涉及的領域知識並不像想像的那麼複雜,而且大部分集中在水資源的保護上。至於海水淡化,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知識。
  • 澳大利亞新型鹹水淡化技術可實現「海水直飲」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研究人員和國際同行開發出一種新型鹹水淡化技術,可以利用特殊材料快速將海水等鹹水轉化成飲用水,並在陽光照射後重複使用相關材料。研究人員在英國《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上發表報告說,他們將聚螺吡喃丙烯酸酯加入一種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孔隙中,得到一種名為PSP-MIL-53的材料。這種材料可以在30分鐘內將海水等鹹水中的鹽分及有害顆粒吸附出來,使水質達到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飲用水安全標準。
  • 最新黑科技面世,半小時內將海水變為飲用水
    將鹹海水或微鹹水轉化為安全清潔飲用水的技術有可能改變全球數百萬人的生活,所以眾多科學家忙著做這個項目。最近澳大利亞科學家及國際同行研究出一種材料,可能是迄今為止最有希望的一項創新。(MOF)和陽光,可在半小時內淨化水,將海水等鹹水中的鹽分及有害顆粒吸附出來。
  • 突破性技術,30分鐘內將微鹹水和海水轉變為安全、清潔的飲用水
    一個全球研究團隊已經能夠在不到30分鐘,使用金屬有機骨架材料(MOF)和陽光將微鹹水和海水轉變為安全、清潔的飲用水。)和陽光,在不到30分鐘的時間內將微鹹水和海水轉化為安全、清潔的飲用水。在一項可以為全球數百萬人提供飲用水的發現中,研究人員不僅能夠過濾掉水中的有害顆粒,並每天每千克MOF產生139.5L清潔水,而且還以更高的能量執行此任務比目前的海水淡化方法更有效。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優質飲用水的總溶解固體(TDS)應小於百萬分之600(ppm)。研究人員能夠在短短30分鐘內實現TDS <500 ppm,並使MOF再生,並在陽光下四分鐘內重新使用。
  • 化學家用二氧化碳將海水轉化為淡水
    哥本哈根大學化學系的一位化學家Jiwoong Lee發明了一種尖端綠色技術,利用二氧化碳將海水轉化為飲用水,時間僅需短短幾分鐘。計劃中的這種海水淡化技術以二氧化碳替代電力,可將其用於人們缺乏清潔飲用水地區的生存裝備和大型工業廠房。全世界有8億多人無法獲得清潔飲用水。根據聯合國的數據,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33億。
  • ...海水30分鐘後就能喝?中澳科學家這項研究,或將解決全球飲用水危機
    這就是《自然·可持續發展》(Nature Sustainability)雜誌8月10日發表的最新研究。該研究由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教授王煥庭帶領團隊研發而成,而研究的第一作者為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副教授、博導區然雯。
  • 淨化海水30分鐘後就能喝?中澳科學家這項研究,或將解決全球飲用水...
    這就是《自然·可持續發展》(Nature Sustainability)雜誌8月10日發表的最新研究。該研究由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教授王煥庭帶領團隊研發而成,而研究的第一作者為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副教授、博導區然雯。這是一種光敏MOF材料PSP-MIL-53,通過吸附的方法,可在30分鐘內將海水淡化為安全、乾淨的飲用水,將有望在水資源短缺地區解決安全飲用水問題,極大造福人類。
  • 澳大利亞開發出新型鹹水淡化技術
    新華社雪梨8月13日電(記者陳宇)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研究人員和國際同行開發出一種新型鹹水淡化技術,可以利用特殊材料快速將海水等鹹水轉化成飲用水,並在陽光照射後重複使用相關材料。研究人員在英國《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上發表報告說,他們將聚螺吡喃丙烯酸酯加入一種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孔隙中,得到一種名為PSP-MIL-53的材料。這種材料可以在30分鐘內將海水等鹹水中的鹽分及有害顆粒吸附出來,使水質達到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飲用水安全標準。
  • 中澳科學家這項研究 或將解決全球飲用水危機
    這就是《自然·可持續發展》(Nature Sustainability)雜誌8月10日發表的最新研究。該研究由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教授王煥庭帶領團隊研發而成,而研究的第一作者為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副教授、博導區然雯。
  • 西媒:科學家發明快速淡化海水新方法
    據西班牙《20分鐘》網站8月10日報導,《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日前刊登一項研究成果,一個全球研究團隊已經成功利用金屬有機框架(MOF)和陽光在不到30分鐘的時間內將微鹹水和海水轉化為安全、清潔的飲用水。
  • 未來海水或能迅速淡化成飲用水(圖)
    地球四分之三的面積被海洋所覆蓋,面對如此巨大的水資源儲量,科學家們也動過腦筋——因為濃度過高以及雜質不少,海水無法被直接利用。但在近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一課題組在氧化石墨烯薄膜快速篩選離子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發現了其具有精密快速篩選離子的性能。這一成果有望在海水淡化領域獲得應用。
  • 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海水的「清潔工」
    一個由澳大利亞和中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日前在《自然·可持續發展》(Nature Sustainability)雜誌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該團隊研發的金屬有機框架(MOF)PSP-MIL-53,可以吸附海水中的鹽分,在30分鐘內將海水淡化為乾淨的飲用水。
  • 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海水的「清潔工」
    一個由澳大利亞和中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日前在《自然·可持續發展》(Nature Sustainability)雜誌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該團隊研發的金屬有機框架(MOF)PSP-MIL-53,可以吸附海水中的鹽分,在30分鐘內將海水淡化為乾淨的飲用水。並且只需在陽光下晾曬4分鐘,PSP-MIL-53就可以循環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