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內在規範約束力
規範就是大家認可的標準,包括約定俗成的東西,以及人為制定的東西。
規範制定出來有什麼作用呢?那就是約束人的行為,避免人與人之間不必要的摩擦。比如,大家開車都要走右邊,這樣可以最大限度避免交通事故。有的規範讓大家遵守依靠的是良心,沒有國家強制力來約束大家,比如道德。有的規範有國家強制力的約束,依靠大家學習掌握來提醒自己必須遵守,比如法律法規。
對人來說,規範約束力有內在規範約束力和外在規範約束力之分。人的內在規範約束力約束的是人的思維。人的思維是可以時時刻刻控制人的行為的,所以,人的內在規範約束力可以時時刻刻約束人的行為。人的外在規範約束力並不能夠時時刻刻約束人的行為,也不能夠有效約束人的行為。比如說,欄杆可以有效約束兩歲以內幼兒的行為,避免幼兒發生危險,但是,大一點的孩子以及成年人,欄杆並沒有有效約束力。
那麼,欄杆為什麼還是可以避免成年人發生危險呢?因為雖然成年人有能力翻越欄杆,但是,成年人擁有更加成熟的內在規範約束力,即使沒有欄杆,成年人也可以在加強內在規範約束力的情況下避免發生危險。欄杆對成年人來說,起到第一道防線的作用。當第一道防線約束力不夠的時候,會激發或者說提醒個人啟動第二道防線。第二道防線可以約束個人不要在無意中突破欄杆的約束。但是,欄杆對某些調皮的幼兒和兒童就會缺乏有效約束力。因為他們知道站在小板凳上翻越那些不太高的欄杆。但是,他們不知道翻越欄杆的危險。
法律並不能夠像欄杆一樣在需要的時候約束我們,比方說,有的人喜歡闖紅燈,法律並不能夠及時制止他,法律的規範約束力總是出現滯後的現象。為了強化個人內在規範約束力的責任,法律必須依賴國家強制力來對個人進行處罰。為什麼只能對個人進行處罰?因為國家和他人都無法直接改變個人的內在規範約束力。外力對個人進行處罰,只能讓作為條件的外因對個人內在規範約束力施加壓力,沒有作為根據的內因作為內應,個人的內在規範約束力是難以改變的。
沒有內因怎麼辦?國家強制力對個人進行處罰,可能會逼迫個人主動自我改造。這種自我改造就是個人對自身內在規範約束力的改造,改造的目的就是從源頭約束個人的行為,避免個人危害他人和社會利益。但是,個人受到處罰了,往往難以主動自我改造。那麼,國家為什麼還要對個人的違法犯罪進行處罰呢?因為還有很多人擁有違法犯罪的主觀願望,只是沒有合適的機會和誘因。國家對已經造成了社會危害性的犯罪分子進行處罰,可以有效打消想犯罪的人違法犯罪的念頭。
2、意識的形成
小明總想去網吧打遊戲,被發現以後媽媽就會打他屁股。沒有哪個媽媽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媽媽打孩子不是目的,目的就是讓自己的孩子內心產生自我約束力。打孩子的效果往往不太好,應該對孩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所以,小明的媽媽應該給小明講講孕育小明的艱辛,講講打遊戲的危害。這樣可以讓小明在內心深處認識到打遊戲的危害,認識到好好學習的重要性。
約束有三種:一種是臨界約束,欄杆就是一種臨界約束;一種是管道約束,讓三維方向的動力變成一維方向的動力,活塞就是管道約束,水管也是管道約束;一種是密閉約束,密閉約束是整體約束,臨界約束其實就是整體約束的一部分,但是,太大的整體,我們只能處於其部分臨界處。
為了避免壞人幹壞事,可以用密閉約束力;為了避免某些壞事情的發生,可以用臨界約束力;為了讓人按照某個方向發展,可以用管道約束力。
意識就是主體經過自身內在規範約束力約束以後而釋放出來的動力,是由主體的內在無意識建立並維護的。對人而言,意識存在的目的就是約束個人有害的行為,不利於個人發展的行為,不利於個人快速發展的行為。直接對個人有害的行為,是個人最先自我約束的行為;對他人和社會有害的行為,是個人思想走向成熟的過程中,慢慢知道的需要自我約束的行為。人活著不是為了生存,而是為了發展、為了更好地活著。人之所以要學會自律,就是為了約束不利於個人發展的行為、不利於個人快速發展的行為。自律的人,其自我意識、自我約束力很強大。
意識的規範約束力大多屬於管道約束力。自來水公司讓自來水到達我家廚房,用的是管道約束力。所以,意識可以擁有方向性和目的性,方向性和目的性是由管道決定的。
意識屬於阻力的範疇,水管對水只有阻礙的作用。雖然水的動力不是來自水管,但是,水管同時也隔絕了空氣對水的阻力。所以,水管的存在,可以讓水集中能量到達我們需要它到達的地方。意識的存在,可以讓我們集中能量辦無意識狀態下辦不了的事,可以讓我們集中能量更快地發展。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吃一塹長一智。失敗為什麼可以讓我們長一智?失敗就說明此路不通,就說明此路必須在路口就給堵上。堵上通往失敗的路就可以讓我們少走冤枉路。思維決定行為,所以,這種堵上是在我們的思維中堵上,在我們的思維中形成規範約束力。
人的智力就是讓人減少失敗的內在規範約束力。這種內在規範約束力,可以提高個人內在動力和能量的使用效率。
3、主體的無意識能力
沒有水壓,水管再好也不會有水流出來。水壓不是水管約束出來的,而是不依賴水管而存在的一種動力。雖然水壓不依賴水管而存在,但是,水管可以呵護水壓,讓水流得更遠,損耗更低。凡是不依賴某一規範約束力而存在的動力,都可以稱作這一規範約束力的無意識能力。如果說水管對水的約束是人有意識的行為,那麼,水的動力就是無意識的。這種能夠被人利用的動力就是人的外在無意識能力。
有意識和無意識是相互配合的關係。我們在這裡主要討論人的內在無意識。人的內在無意識是人的內在發展動力,包括內層主體的有意識和內層非主體的物質動力。人的內層主體的有意識是人的潛意識。人的內在發展動力是怎麼來的?具體的方向和大小我們是意識不到的。誰能夠感覺到自己的潛意識裡的意識活動?如果感覺到了,那就不再是潛意識,而是顯意識了。顯意識就是有意識,是能夠直接約束個人主要行為的意識。靈感來自潛意識,是我們的潛意識發送給顯意識的信息。
由管道約束力形成的意識,是為少數潛意識服務的。因為多數潛意識是荒誕的、不切實際的,大家做的夢就是這樣的。我們的顯意識也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我們叫它白日夢。
我們的潛意識一直在偷偷地發生著變化,潛意識裡發展成熟的理論觀點,會以靈感的形式告訴顯意識。顯意識接受了這種理論觀點,潛意識的創造力就會得以實現。但是,個人的顯意識對於國家和社會而言也屬於潛意識。所以,只有個人的理論觀點得到了社會的承認,才能算作創造力的最終實現。所以,我這篇文章的理論觀點來自我的潛意識,被我的顯意識接受並寫成文章,但是,只有得到了社會的承認才能算作創造力的最終實現。
意識在人的思維中可以分為顯意識和潛意識。意識是分層次的。顯意識是潛意識是外層意識,是潛意識的外在規範約束力。潛意識是顯意識的內層意識,是顯意識的內在無意識,是顯意識的內在發展動力。
動力在釋放出來的時候會受到各種阻力的作用,這就是能量的轉化效率不能達到百分之百的原因。規範約束力的存在可以提高能量轉化的效率。效率的提高,可以提高最終轉化的動力和能量輸出,這種最終的輸出,其動力和能量絕對不會超過最初的動力和能量。所以,作為規範約束力的意識,並不能夠提高我們的發展動力和能量,只能提高動力和能量的使用效率。
所以,我們很有必要提高自身無意識能力。睡覺是我們的顯意識休息的時候,是潛意識放鬆的時候。潛意識的放鬆,可以讓個人的內層主體按照自己的需要發展。
現在有很多人因為面臨各種壓力,沒有足夠的時間睡覺,內在無意識過多地受到顯意識的約束、正常的發展失去機會,會嚴重傷害個人的身心健康。我最近看到的新聞,有一些中青年科研人員過早地離開了我們。有人說是壓力過大,我覺得是過多的考核壓力以及科研以外的壓力,「規範著」科研人員的行為,讓他們潛意識的需要得不到滿足。
我們的有意識能力,其實是我們能夠付出多少代價的能力。我們內在無意識能力就是我們發展的動力,是我們真正需要的東西。軍事實力就是國家的有意識能力,它只有消耗,自身無法造血;經濟實力是國家的無意識能力,是推動國家發展的內在動力。軍事實力可以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經濟實力可以為軍事發展提供血液和能量支持。
個人和國家都是主體。主體的內在規範約束力,都是依靠自身內在無意識建立並維護的。如果物質的內在規範約束力是通過外力建立的,那麼,這種物質就不是主體、不是人,而是機器人。主體擁有層次結構,內層主體的有意識是外層主體的無意識。外層主體的存在就是為了維護內層主體的利益,外層主體的發展是以內層主體的發展為目的的,其內在規範約束力限制了某些內層主體的發展,是外層主體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主體的內在無意識能力包括潛意識以及內在非主體的物質動力。主體的外在無意識能力就是主體的生存和發展環境。主體的有意識是由其內在無意識建立並維護的。主體的有意識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平衡主體的內在和外在無意識。如果主體的內在和外在無意識很平衡,那麼,主體的有意識就會很輕鬆,主體就會感到很幸福。
普進峰 20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