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始祖,道家內丹祖師,張「真人」的「真仙」到「真君」之路

2020-11-29 遇見老蟲

在金庸筆下,張三丰原名張君寶,

少林寺一名俗家弟子,跟隨師傅覺遠在少林寺藏經閣打雜。在此期間學得半部《九陽神功》,根據少林鐵羅漢習得少林羅漢拳。崑崙三聖何足道挑釁少林,手段繁多,少林高僧無可奈何。張君寶挺身而出,擊敗何足道,挽回少林聲譽。不料少林立即發難,以偷學少林絕學為名,要廢去張君寶的武功。覺遠大師不忍,拼死護著自己的徒弟逃出少林。隨後張君寶在武當山下觀看「蛇鶴相爭」,面壁七天七夜後悟道,創立武當派,道號三豐。創立了一套以靜制動、以慢打快的武術派別,進而發展為「太極拳」、「太極劍」,成為一代宗師。座下「武當七俠」更是名震江湖,張三丰在百歲高齡還能下場擊退「玄冥二老」,救下張無忌,威震武林群雄,可謂學究天人『冠絕古今。

傳說張三丰生於南宋朝末年,平生事跡橫跨宋、元、明三朝,壽命高達212歲,人稱「活神仙」。有書記載,張三丰年少聰慧,5歲開蒙,18歲就已經是縣官了,後來棄官尋道,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張三丰的名號很多,玄玄、玄一、君實、居寶、張仙人、邋遢道人等等。張三丰師承「火龍真人」,全真道正一派。後來,清代道士李西月將三豐派歸為「隱仙派」。傳說老子架青牛西出函谷關,羽化而升仙。在函谷關下,官守尹喜眼見紫氣東來,知道是聖賢到來。連忙上前挽住老子,親求著書,於是《道德經》傳世,尹喜就是二祖。尹喜傳道麻衣子,麻衣子傳陳摶老祖,陳摶傳火龍道人,火龍真人傳張三丰。

關於張三丰的民間傳說相當多,其中一個就是關於「三豐」的由來。相傳張三丰年幼時體弱多病,一日發病三次,家裡只好把他送入道觀,一邊修行,一邊治病。發病時渾渾噩噩,瘋瘋癲癲,人們都叫他「三瘋子」,後來得道時改為「三豐」。

還有傳說稱,張三丰為人豪爽大氣,整天嘻嘻哈哈,無憂無慮,又樂善好施,喜歡幫助窮苦百姓。他身材高大,大耳圓目,鬍子向鋼針一樣,頭上還挽著一個髮髻。一年四季只穿一件青衫,頭戴一頂鬥笠,也不洗澡不換衣服。飯量又大,可以數月不吃飯,吃起來一餐可以吃一升米(大約是12斤),吃完飯也不擦嘴,兩手一抹,然後在衣服上一蹭,找個牆角躺倒就睡。就是這樣一個不顧自己形象的人,人稱「邋遢道人」。

還有一位民間傳奇人物也是張三丰的徒弟,這個人叫沈萬三。沒錯,就是那個明初江南巨富,手握「聚寶盆」的沈萬三。沈萬三在資助朱元璋修都城後,受到朱元璋猜忌,很快便被抄家發配西南邊疆。據說這一事件早被張真人洞見,早在沈萬三學成下山之時,張真人就告訴沈萬三,「我們以後會在西南相見」。果不其然,幾十年後,師徒二人真的在西南相見了。沈萬三跟著張真人在道家勝地福泉山修真論道,最後在張真人的指點下,死後葬於福泉山。

張真人真正名氣大漲是在明朝,自明太祖朱元璋起,明朝歷代皇帝都在尋找張真人的蹤跡。大明朝建國之時,張三丰已經一百多歲了。據說一次雲遊到寶雞金臺觀,突然告訴周邊的人,自己大限已到就要死了,說完真的頭一歪就死了。寶雞人們懷著悲痛的心情,把張真人裝進棺材,等著超度七天後下葬。七天後,就在準備抬起棺材之時,棺材內傳出「咚咚」的撞擊聲,打開一看,張真人滿血復活了。這下,人們對「張神仙」更加崇拜了。

經過幾次「起死回生」之後,張真人聲名遠揚,終於傳到朱元璋的耳朵裡。朱元璋自然要見見這一位「活神仙」,順便請教一下「長生」之術。可是張真人神龍見首不見尾,蹤跡飄忽不定,沒有人見過他。朱元璋多次派人去武當山請張真人入宮,不巧,張真人一直在雲遊天下,終究沒有見到。

等到明成祖朱棣繼位的時候,聽說有人在山中見過張真人,連忙派了一個叫胡廣的人去尋找,而且下了死命令,「找不到張真人你也不用回來了」。這怎麼可能找得到,但是胡廣也很聰明,他在各地尋找了一段時間後,回到京城稟報朱棣,「張神仙我已經見到了,我也把皇上的意思轉告給他了,但是張神仙要去別的神仙那裡赴宴,不能奉旨來到皇宮,還請皇上理解」。朱棣還就真信了,還回書一封,大致是說自己對張真人敬仰多年,十分想見一面,請您不要因為我才疏學淺,見識短而拒絕,萬分希望您的到來,諸如此類。據說,張三丰還回了永樂大帝一封信,大概是養生之類的。朱棣大為激動,為了表示尊敬,在武當山大興土木,先後在武當山建了八宮、二觀、三十六庵房、七十二巖廟。後來還冊封張三丰為「猶龍六祖隱仙寓化虛微普度天尊」。

明朝中後期的皇帝也在追尋張三丰的腳步,為了顯示尊崇,對張三丰也是不斷冊封。明英宗封張三丰為「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封「韜光尚志真仙」,明世宗封"清虛元妙真君",明熹宗加封「飛龍顯化宏仁濟世真君」。

張三丰還是道家內丹祖師和道家拳術祖師。他是丹道修煉集大成者,提出丹道和人道的關係,用通俗的語言詳細地講述了道化生人的過程。他一生所創武學門派有十七支之多。他提出的一系列道家理論,對後世有深遠影響。他提出的儒釋道三教一體的思想,直接影響了後世理學尤其是王陽明。

相關焦點

  • 你所不知道的道家內丹派系
    (南宗太乙丹道周壯練功zhao)大道淵源,上可追溯到老子。後世道教將他尊奉為道教祖師,《道德經》成為道教的最高經典。在長達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道家內丹法派長存不衰,衍生於今尚存者,有文始派、少陽派、鍾呂派、北派、南派、武當派、東派、西派、正一派等。其中以文始派最高,少陽派最大。
  • 道家人物:黃帝、莊子、成玄英、鍾離權、呂洞賓、王重陽
    道家代表人物——黃帝 黃帝,中華民族之共同始祖。如今所說的「炎黃子孫」中的「黃」即指黃帝。《史記》稱其「以土德王,故號黃帝。」傳說他擊敗炎帝神農氏八世,遂代神農氏為天下共主;涿鹿再戰,擒殺蚩尤,天下始定。大定後有很多發明創造,如紀時、數學、軍隊、音樂、衣服、醫藥、文字、鑄造、舟車、弓矢、房屋等。 黃帝生而靈異。漢代緯書中已有不少有關黃帝的內容。
  • 武當祖師張三丰被人叫做邋遢道人,他最初竟然是一個瞎子
    復明之後的張三丰師父教他學習道家經典,他天資奇高很快就精通各種道家經典。過了七年,張三丰終於回到父母的身邊。父母親簡直不敢相信,自己好幾年帶著兒子四處求醫都不見好轉,沒想到去了道觀沒服一味藥,沒喝一口湯,他的眼睛竟然又復明了。父母認定兒子可能平生註定與道家有緣。成年後,他也曾參加科舉考試,求取功名。後來,由於父母去世,他才守喪在家。
  • 上清派祖師之三茅真君
    三茅真君,是漢代得道成仙的三兄弟。史料記載其道舉於江蘇句容境內的句曲山,因其修道山中駐世建下無上之功德,所以世人易名此山為茅山。《茅山志》記載,晉代之前人們就在茅山之巔建石室祭祀並詠諸民謠歌頌他們。由於歷代崇奉,茅山至今建有專祀他們的莊嚴巍峨的殿堂。三兄弟中以大茅君盈最為知名。
  • 道教上清派祖庭茅山,上清派祖師「三茅真君」指的是哪三位尊神?
    三茅真君,即「太元妙道衝虛聖佑真應真君茅盈」、「地仙上真定錄右禁衝靜德佑妙應真君茅固」、「地仙至真三官保命衝惠仁佑神應真君茅衷」三兄弟,居華陽洞天,全稱為「九天司命三茅應化天尊」。茅氏三兄弟為西漢景帝時人,茅山上清派奉為祖師。據《梁書·陶弘景傳》載:「句容之句曲山,恆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名曰金壇華陽之天,周圍一百五十裡。
  • 恭賀長春真人劉淵然祖師聖誕,看他如何從呼召風雷到領天下道教
    劉淵然祖師,明代著名高道,曾「領天下道教事」,敕封「衝虛至道玄妙無為光範演教莊靜普濟長春真人」,在道教尊為「玄功廣法天尊」,「扶宗闡化天尊」,「宗師保舉天尊」等。他因身兼全真、清微、淨明諸派之傳,開宗長春派,在後世影響深遠。
  • 海蟾子及其內丹煉養思想
    在鍾呂內丹派學術體系中,劉操曾得到鍾離權、呂洞賓的點化,又受業於陳摶,並經道教南宗祖師張伯端的導師,故在道教內丹學術的傳承、南北內丹理法的溝通上,佔有特殊的地位,他強調內丹學術,主張性命雙修,是一位傑出的氣功內丹學家。生平事略劉操,字宗成,又字昭遠,號海蟾子,以號行,五代後梁時燕山(今北京市西南宛平)人,以明經擢第(進士)。
  • 內丹術之路:從陳攖寧的外丹煉製到浙江大學的內丹製作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秦始皇想要尋找的就是道家的丹術。陳攖寧之後,丹術就開始銷聲匿跡了,終於到了2018年,新的實驗又出現了。在2018年有一條叫做: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孔令宏招募「內丹修煉者」參與科學研究的新聞憑空出世,不禁讓人遐想,這是又要修仙了嗎?
  • 純陽演政 玉清內相 恭祝呂洞賓祖師千秋聖誕
    呂洞賓畫像(資料圖)關於呂洞賓這一名字的由來,元初趙道一所著的《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三十一「鍾離權」條中提到,呂洞賓本名原來是呂紹先,後拜鍾離權祖師為師後,鍾離權祖師為其改名為巖,字洞賓。呂洞賓原為儒生,40歲遇鄭火龍真人傳天遁劍法,64歲遇正陽真人鍾離權傳丹法。
  • 太乙真人的三花聚頂是什麼,道家真有嗎?有什麼好處
    在哪吒電影中,太乙真人以三花聚頂救了哪吒和敖丙。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可能還真的不知道「三花聚頂」是什麼,但聽到這個詞,就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這種熟悉感來自我們的傳統文化,來自我們的根。道家自古有煉丹一說,而煉丹又分為外丹和內丹。火藥的發明就與道家的煉外丹有關,各種草藥煉製成為藥丸也與外丹有關。而內丹的煉製,則是指個人向內的修行,並非是指有形的某種物質。為什麼這麼講,是有原因的。因為在我國上古時期的文化中,常以各種比喻來代替某些精神方面的內容。如果讀《詩經》,很容易就能體會到這種感覺。
  • 佛道兩家共同尊崇的神仙 留下一部內丹修煉道訣
    《呂祖百字碑》又名《百字銘》是道家呂祖(八仙之一呂洞賓)所著,原載《呂祖全書》第三卷。《百字銘》全文二十句,共一百字,論述了道家修煉過程、方法和景象。呂純陽祖師是位修道有成而為佛、道兩家所尊崇的道人。他所傳下來的百字銘,更為學道之人奉為鍊氣、降心之圭旨。這裡結合張三丰真人等前輩的註解,初探呂祖修行方法。《呂祖百字銘》。
  • 追本溯源尋千古 混沌初開武當生:金門呈盛世
    金門呈盛世武當山,有史以來以來就是道家修習的重要之所。從遠古的真武大帝到戰國時期的尹喜,一直都延續著。這種延續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基本上是以一種鬆散的方式傳承著。這種傳承方式在武當太乙門中,被稱為星野傳承,這一段時期稱為星野時期。
  • 道家神話裡,「三清、三君」是什麼意思,誰才是起源的神?
    最初的說法,是以「老子」為發派祖師,可是後來又出現了一個「元始天尊」,看名字似乎就是最初的老祖了。玉清對應的是「天寶君」元始天尊,上清對應的是「靈寶君」靈寶天尊,太清對應的是「神寶君」道德真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太上老君。3、老子一氣化三清這是最讓我們頭暈的地方。按照常理,既然「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自然應該就是至高無上的神,可為什麼他一分為三之後,分出來的「三清」裡又還有一個自己呢?
  • 道教內丹修煉的五個層次,修到最高層次可以粉碎虛空
    東漢魏伯陽在其所著作的萬古丹經王--《周易參同契》中,即已經用隱語來描述內丹修煉。到了唐末五代,道教內丹術開始成熟。特別是八仙中的鐘離權和呂洞賓傳下來的內丹功法,被全真教和其他內丹修習各派所沿襲,成為流傳最廣的內丹修煉法門,即鍾呂丹道。鍾呂丹道為性命雙修、形神並煉的人體系統工程。所謂性,指的是精神方面的修行;命為肉身方面的修煉。
  • 揭秘:道教祖師三清天尊的原型分別是什麼?
    揭秘:道教祖師三清天尊的原型分別是什麼?「道家三清」是指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