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化DNA IP(MeDIP)抗體大比拼

2021-01-10 CST中國

CST 5-甲基(5-mC)和 5-甲醯基胞嘧啶(5-fC)兔單克隆抗體表現出強大的特異性

在DNA胞嘧啶(cytosine)殘基的甲基化會造成基因沉默,通常由一些DNA甲基轉移酶介導產生。TET(Ten-ElevenTranslocation)家族蛋白催化5-甲基胞嘧啶(5-mC)的氧化,進而形成5-羥甲基胞嘧啶(5-hmC),這種DNA修飾反而會促進基因的激活。TET家族蛋白可進一步將5-hmC氧化為5-甲醯基胞嘧啶(5-fC)和5-羧基胞嘧啶(5-cac)兩種修飾,並促進TDG糖苷酶和鹼基切除修復(BER)通路介導的胞嘧啶主動去甲基化過程。

我們利用ELISA或甲基化DNA免疫沉澱(MeDIP)測定了CST生產的5-Methylcytosine (5-mC) (克隆號D3S2Z)兔單抗#28692和5-Formylcytosine (5-fC) (克隆號D5D4K)兔單抗#74178的特異性,並與其他公司生產的相應抗體進行了比較。

使用ELISA方法進行抗體特異性比較

針對含有單個未經修飾的胞嘧啶或不同修飾的胞嘧啶(即5-mC、5-hmc、5-cac和5-fC)的不同單鏈DNA寡核苷酸,分別進行抗體滴定法測試,結果如下:

上圖顯示,CST5-mC兔單克隆抗體(左圖)與含甲基化胞嘧啶的寡核苷酸具有高度特異性,顯示與含有其他類型胞嘧啶修飾的寡核苷酸的結合可以忽略不計,而來自其它公司的5-mC鼠單抗(克隆號33d3;右圖)顯示與含有其他類型修飾胞嘧啶的寡核苷酸有交叉反應。其中,最突出的交叉反應是發生在含有5-fC和5-hmc的寡核苷酸,而含有5-cac的寡核苷酸次之。此外,克隆33d3也表現出與未甲基化DNA相當大的交叉反應性。

如上圖所示,CST生產的5-fC兔單克隆抗體(左)與含有甲醯基胞嘧啶的寡核苷酸特異性結合,而另一家公司生產的一個5-fC多克隆抗體(右)表現出與5-hmc明顯的交叉反應性,以及與其他甲基化類型較小程度的交叉反應性。

使用DNA IP方法進行特異性比較

我們接著對5-Methylcytosine (5-mC) (克隆號D3S2Z)兔單抗#28692和33D3抗體進行了DNA IP性能的比較。從小鼠胚胎幹細胞製備基因組DNA並添加含有非甲基化胞嘧啶、或5-mC、或5-hmc的對照DNA作為樣本分別進行DNA IP。DNA IP過程分別採用兔單抗#28692、克隆33D3和SimpleDIP Methylated DNA IP (MeDIP)試劑盒# 76853。利用特異性針對不同對照DNA序列的引物,通過實時定量PCR技術對擴增片段進行定量分析。每個樣本中免疫沉澱獲得的DNA量,表示為佔輸入DNA總量的百分比。

如上圖清楚顯示,CST5-mC兔單克隆抗體#28692顯示出與含5-mC的DNA高度特異性結合,而與含5-hmC的DNA沒有結合。相反,來自其它公司的克隆33d3竟然顯示與含5-hmC的DNA的交叉反應,而與含5-mC的DNA結合反應程度一般,說明該抗體的特異性不佳,會造成結果判讀出現誤差。

總之,CST提供針對多種胞嘧啶修飾DNA的兔單克隆抗體:

經多項內部質量檢測,可高度特異性識別不同胞嘧啶修飾類型的DNA。

CST的兔單克隆抗體,具有高度的批次間一致性和重複性。

相關焦點

  • DNA甲基化——甲基化DNA PCR & NGS 分析試劑盒
    即未甲基化的胞嘧啶殘基被脫氨成尿嘧啶,甲基化的胞嘧啶(5-mC)殘基不受影響,這使PCR擴增可將尿嘧啶視為胸腺嘧啶,將5-mC或5-hmC識別為胞嘧啶。 這樣便能夠區分甲基化和未甲基化的胞嘧啶殘基,從而提供有關DNA甲基化區域的單核苷酸解析度信息。要成功地進行DNA甲基化研究,必須進行完全轉化,並減少通常由於嚴酷的化學反應而導致的DNA降解量。
  • 基因研究新突破:科學家揭開DNA甲基化之謎
    甲基化是由一種叫做甲基轉移酶的酶來完成的,這種酶以特定的模式用甲基修飾DNA,在DNA上形成表觀遺傳層。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還沒有努力分辨出哪種酶負責哪種模式。有了這些知識,你就可以用人工甲基化體構建生物模型,模仿你想要引入DNA的菌株的甲基化模式。這樣你可以確保「生存」介紹了DNA,」專家說,本文的第一作者Torbj rn lsh j從導航系統Biosustain詹森。 當科學家們試圖將外來DNA引入宿主生物,例如細菌或酵母時,常常會遇到甲基化的問題。
  • 維生素C可以激活DNA去甲基化,促進漿細胞分化,增強抗體產生
    該研究發現,維生素C可以通過激活DNA去甲基化酶TET, 調控生發中心B細胞的表觀遺傳學修飾,從而促進生發中心B細胞向漿細胞分化,增強抗體的產生。B細胞需要通過生發中心反應,分化為漿細胞,才能分泌大量的抗體。DNA表觀遺傳修飾在B細胞發育中發揮重要作用,例如初始B細胞、漿細胞、記憶B細胞和生發中心B細胞各具有不同的DNA甲基化狀態。
  • DNA甲基化檢測技術詳解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DNA甲基化檢測技術也在不斷的發展。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三種檢測技術,分別是基於限制性酶切預處理的甲基化檢測技術,基於亞硫酸鹽修飾預處理的甲基化檢測技術,基於親和富集預處理的甲基化檢測技術,三者有什麼區別呢,下面敬善基因來為您詳細介紹!
  • DNA甲基化 |「雙面間諜」或將為癌症治療帶來新思路!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作者:Echo 來源:轉化醫學網在DNA「字母表」中,除了四個主要鹼基A、T、C、G之外,還有「第五」鹼基:5-甲基胞嘧啶(5-mC),其在決定基因和其他DNA元件打開或關閉上起著不同程度的作用。
  • 6mA甲基化-DNA甲基化研究新熱點
    當我們談DNA甲基化時,一般討論的是5mC類型的DNA甲基化(如圖1,經DNA甲基轉移酶催化胞嘧啶轉化為5-甲基胞嘧啶),包括:CG、CHH、CHG,這種5mC類型甲基化修飾廣泛存在於真核生物的C鹼基上,通過5mC修飾可以調控相關基因的轉錄、染色體的形態變化等過程。
  • DNA甲基化研究方法(測序法)
    點擊上面藍字↑↑↑關注【解螺旋】 ——日讀一帖,解螺旋大V
  • DNA甲基化
    好多讀者說找不到我們公眾號了大家星標一下,下回就能正常看到推送了喲~DNA甲基化在DNA共價修飾中,最主要的就是DNA甲基化。在DNA鹼基上增加甲基基團的化學修飾稱為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DNA甲基化在除酵母以外的所有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多發生於胞嘧啶的第5位碳原子上,形成5′-甲基胞嘧啶(5mC)。在哺乳動物中,5mC大多發生於CpG二核苷酸中,而CpG常常在基因5′-端的調控區成簇串聯排列,構成CpG島,大小為300〜3 000 bp。
  • DNA甲基化成為PD-1免疫治療最新預測標誌物
    研究表明高TMB (腫瘤突變負荷)和PD-L1表達都能增加NSCLC患者從PD-1抗體藥物受益的可能性。但只有44.8%的PD-L1陽性NSCLC患者對pembrolizumab藥物一線治療有應答反應。因此,對於那些PD-1和PD-L1阻斷抑制劑有應答的患者來說,需要有新的預測生物標誌物提示他們應該接受免疫治療。
  • 美國科學家發現引發癌症的關鍵——DNA甲基化不平衡的特定位點
    近日,美國的研究人員通過DNA修飾測序,發現了引發癌症和其他疾病的關鍵:DNA甲基化不平衡的特定位點。在全基因組掃描中,我們往往很難定位與癌症關係最密切的基因變異。近日,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通過放大多個正常組織和癌症組織中與DNA甲基化失衡相關的關鍵基因位點,能夠在更廣泛的統計信號下發現引發癌症的新線索。
  • 組蛋白甲基化與DNA甲基化的關係
    DNA甲基化需要進行基因篩選,由基因篩選識別出的一個基因被發現為一個與來自小鼠、蒼蠅和分裂酵母的組蛋白H3甲基轉移酶相關的蛋白編碼。這一發現將兩種類型的染色質更改聯繫在了一起:DNA甲基化和組蛋白甲基化。儘管DNA甲基化被認為是很多外源更改的關鍵,如X-染色體失去活性、銘記作用和基因沉寂等,但這裡組蛋白甲基化似乎是DNA甲基化的一個先決條件。
  • 不同人群間DNA甲基化模式差異大
    在多細胞生物體中,細胞類型的巨大多樣性是由基因表達的可遺傳差異維持的,其中部分是由表觀遺傳學機制調控的,包括組蛋白修飾,組蛋白變異、RNA方面的機制和DNA甲基化。而DNA甲基化或許是目前了解得最清楚的表觀遺傳學機制。
  • DNA甲基化是怎麼形成的?
    基因測序近幾年悄然火熱,即使您的生物學再不好,DNA,基因是什麼都能答上一二,今天敬善基因要說的是DNA甲基化,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會蒙圈了,什麼是DNA甲基化,他有什麼作用呢,來請看敬善基因的介紹!
  • 10種DNA甲基化測序技術,你知道幾個?
    今天小編來給大家講一下DNA的甲基化。大家都知道,人在性格上的差異,是由DNA上的甲基化狀態決定的;DNA的甲基化在生命的各個階段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時候有人要問了,什麼是DNA的甲基化呢?DNA甲基化是指針對DNA序列上的CpG島,由甲基化轉移酶將S腺苷甲硫氨酸的甲基轉移給胞嘧啶。
  • 動脈硬化或與DNA片段甲基化有關
    日本三重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日前發現,DNA片段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與動脈硬化密切相關。這一成果有助於開發以基因為目標的動脈硬化治療藥物。甲基作為一個化學基團,能結合在DNA鏈上的某些特定部位,這個過程叫甲基化。相反,甲基從DNA鏈上脫落的過程就叫做去甲基化。
  • DNA甲基化生物標誌物或可準確評估前列腺癌患者風險_DNA甲基化生物...
    DNA甲基化生物標誌物或可準確評估前列腺癌患者風險
  • 2013諾獎大熱門之DNA甲基化亮點薈萃研究
    DNA甲基化過程會將甲基添加到DNA分子上,例如在胞嘧啶環的5'碳上:這種5'方向的DNA甲基化方式可見於所有脊椎動物。在人類細胞內,大約有1%的DNA鹼基受到了甲基化。在成熟體細胞組織中,DNA甲基化一般發生於CpG雙核苷酸(CpG dinucleotide)部位;而非CpG甲基化則於胚胎幹細胞中較為常見。
  • 當DNA甲基化遇上RNA甲基化:果實成熟的表觀遺傳調控
    近日,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秦國政研究組和田世平研究組合作,揭示了DNA甲基化可通過調節m6A去甲基化酶基因表達的方式影響番茄果實m6A修飾,而m6A去甲基化酶反饋調節DNA甲基化,從而共同調控果實成熟。該研究發表在Genome Biology 上。果實成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受內外因素的影響。
  • 北大團隊首次單細胞水平上剖析早期胚胎甲基化動態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為了進一步了解在精子和卵母細胞受精後,基因組大規模去甲基化的同時,著床前胚胎是否存在從頭加甲基化,並分別探討父母親本來源的DNA甲基化在胚胎發育中的重編程規律,該團隊通過全基因組DNA甲基化組高通量測序對人類的植入前胚胎進行了系統分析。
  • Nature:基於DNA甲基化的早期癌症檢測
    研究人員在上周的《Nature》雜誌上介紹了一種基於免疫沉澱的實驗方案,能夠分析少量循環遊離DNA的甲基化組,從而檢測不同類型癌症所對應的大規模 DNA 甲基化變化,包括早期胰腺腫瘤。相比之下,大規模的表觀遺傳改變(如 DNA 甲基化)則沒有類似的約束,它們是不同類型的組織和癌症所特有的,因此在檢測和分類早期癌症患者上可能具有更大的作用。為此,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基於免疫沉澱的靈敏技術,以分析少量循環遊離DNA中的甲基化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