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亞風團隊研製深海原位氣相色譜儀、螢光傳感器海試成功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微型分析儀器研究組(105組)關亞風研究員、耿旭輝研究員團隊與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共同研製的4500米級深海原位氣相色譜儀、深海原位有色溶解有機物(CDOM)螢光傳感器和深海原位葉綠素螢光傳感器於8月14日至9月7日搭載深海勇士號/探索二號在某海域科考航次中海試成功
-
大連化物所關亞風等研製的三種深海原位螢光傳感器海試成功
儀器信息網訊 近日,我國三種深海原位螢光傳感器工程樣機在深海勇士號/探索一號TS16南海科考航次中,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先後11次進行水下試驗,最大潛深達3497.6米。
-
我國首次在西太平洋布放深海微生物原位富集系統
本報訊(記者 蘭聖偉)8月2日,正在西太平洋海山區進行海山生物多樣性和環境調查的中國大洋45航次科考隊,成功布放了1套深海微生物原位富集系統。這是我國首次在西太平洋海山區布放該系統。該系統由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與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聯合研製,設備主體由16個培養倉、原位環境監測傳感器、聲學釋放器、浮力材料和重力錨等組成。
-
深海探險,你需要這樣一個遙控機器人
1997年5月21日至6月27日,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聯合聲學所等單位研製的6000米無纜自治水下機器人(AUV)CR-01,圓滿完成了太平洋海底的各項調查任務,開啟了我國深海水下機器人研發及應用的新篇章。
-
中科院在「奮鬥者」號研製和海試中發揮核心關鍵作用
中國科學院所屬10餘家單位全面參與了「奮鬥者」號研製和海試工作,是研製任務的核心單位,海試任務的牽頭組織單位,「奮鬥者」號的業主單位。 中科院是「奮鬥者」號研製任務的攻堅隊。作為人類歷史上第4艘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為實現萬米海底作業目標,「奮鬥者」號在研製建造及海試電視直播過程中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
-
「海鬥一號」刷新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
新華社瀋陽6月8日電(記者王瑩 包昱涵)「海鬥一號」此次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了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同時填補了我國萬米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
-
無錫迎接「奮鬥者」號研製和海試團隊凱旋
中新網無錫11月30日電 (記者 孫權)11月30日,無錫舉行了「奮鬥者」號研製和海試團隊返錫迎接活動。當天,「奮鬥者」號研製和海試團隊成員搭乘東航MU9778次航班從三亞返回無錫。早早在機場等候的無錫市委市政府領導獻上鮮花,同事和家屬也在一旁拉起了「熱烈歡迎『奮鬥者』號研製和海試團隊凱旋」的橫幅。
-
我國深海領域又添「大國重器」!「深海勇士」號海試成功 4500米下潛點海底地形圖首度公布
近日,「十二五」863計劃重大研製項目「深海勇士」號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順利完成海上試驗,返回三亞。我國深海領域又添「大國重器」。 中科院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創新研究院(籌建)承擔「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大腦」—潛水器控制系統的研製與海試任務。
-
我國首套發動機腐蝕敏感性試驗系統研製成功
來源標題:我國首套發動機腐蝕敏感性試驗系統研製成功日前,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702所及所屬航天瑞萊公司研製的國內首套腐蝕敏感性試驗系統順利完成了某型航空發動機腐蝕敏感性考核試驗,性能指標滿足試驗需求,填補了國內腐蝕敏感性試驗領域的空白。
-
我首次在西太平洋回收深海微生物原位富集系統
經過近2個小時的努力,科考隊員成功回收了一套深海微生物原位富集系統,本航次A段科考作業首站告捷。科考隊員回收深海微生物原位富集系統自然資源部海洋生物遺傳資源重點實驗室的董純明博士告訴前方記者,該系統的主體由16個微生物培養倉、原位環境監測傳感器、
-
「奮鬥者」萬米深潛海試:中科院發揮核心關鍵作用
中科院 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圓滿完成萬米深潛海試任務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28日返回三亞。記者當天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所屬10餘家單位全面參與「奮鬥者」號研製和海試工作,是研製任務的核心單位,海試任務的牽頭組織單位,「奮鬥者」號的業主單位,為「奮鬥者」號研製和海試發揮核心關鍵作用。——中科院是「奮鬥者」號研製任務的攻堅隊。
-
我國首次開展深海底聲學特性參數測量
本報訊(記者 王 晶) 6月29日,《中國海洋報》記者從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獲悉,在剛剛結束的「向陽紅01」科考船第四次海試航次中,深海可視化液壓貫入式海底沉積聲學原位測量系統成功完成了3000米級海試,在南海北部水深分別為1880米、3018米、3021米和3036米的4個站位獲取了海底沉積物的聲學特性數據,並取得高清海底視頻影像等輔助資料。
-
科技日報頭版:世界首套超聲技術水下兩相溼氣流量計研製成功
科技日報天津7月9日電 (記者孫玉松 通訊員劉曉豔)記者9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徐英教授課題組主持研發的世界首套基於超聲技術的水下兩相溼氣流量測量裝置通過中國船級社水下兩相溼氣流量測量裝置是深海油氣田開發中的關鍵設備,其研製成功打破了國外技術壁壘,對我國深海裝備關鍵設備國產化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據預測,未來全球50%左右的油氣資源將來自海洋。然而深水裝備受苛刻工作條件的限制及高昂的安裝使用維護運行成本限制,水下生產系統的關鍵設備使用壽命通常要求達到20年以上,導致我國深海裝備諸多關鍵部件只能依賴進口。
-
「海鬥一號」完成萬米海試 刷新我國潛水器下潛深度紀錄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海鬥一號」完成萬米海試10907米!刷新我國潛水器下潛深度紀錄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獲悉:由該所主持研製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日前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其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取得多項重大突破,填補了我國萬米級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海鬥一號」在馬裡亞納海溝實現4次萬米下潛,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了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
-
掌握核心技術,探索海鬥深淵—記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下
深海所深海工程技術部下設的深海探測技術研究室就是以國家深海技術發展需求為牽引,面向深遠海多學科綜合科考及應用,開展深海探測裝備研製及相關前沿技術研究與攻關的基本研究單元。,為我國深海科考進入萬米時代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
浙大研製的國內首臺海洋高光譜解析度雷射雷達初次海試
2020年9月,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寧波研究院光電分院劉東教授、劉崇教授團隊成功研製出了國內首臺海洋高光譜解析度雷射雷達,與自主研製的海洋彈性雷射雷達系統一起參加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所組織的航次實驗
-
農工黨唐山市委會開展活動紀念"五一口號"發布70周年
農工黨唐山市委會:開展系列活動紀念「五一口號」發布70周年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孫愫 通訊員 鄭黎明)為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70周年,近日,農工黨唐山市委會組織開展了「五個一活動」,以一次培訓會、一次書畫展、一次徵文活動
-
「海鬥一號」刷新我國潛水器下潛深度紀錄
歷經40餘天,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主持研製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於6月8日搭乘「探索一號」科考船載譽歸來。 「海鬥一號」此次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了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同時填補了我國萬米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 本航次中,「海鬥一號」在馬裡亞納海溝實現了4次萬米下潛,在高精度深度探測、機械手作業、聲學探測與定位、高清視頻傳輸等方面創造了我國潛水器領域多項第一。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國深海熱液原位探測技術取得新突破
據新華社青島8月4日電 (記者張旭東)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了解到,我國科研人員在深海熱液原位探測方面取得新突破
-
成功坐底10909米深海!「奮鬥者」號勝利返航
包括探測馬裡亞納海溝在內的深淵科學研究,是當前海洋研究最新前沿領域之一,有助於科學家了解海底生物、礦藏、海山火山巖的物質組成和成因,以及深海海溝在調節氣候方面的作用。「奮鬥者」號的研製工作。自10月10日起,「奮鬥者」號遠赴馬裡亞納海溝開展第二階段萬米海試,成功完成了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1月10日8時12分,「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標誌著我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