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悲嘆!研究表明,海龜吃塑料是因為它聞起來像食物

2020-11-26 騰訊網

一項新的研究為海龜為什麼會對丟棄的塑料垃圾如此感興趣提供了新的見解——它們不僅看起來像食物,而且聞起來也像食物。

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演示了漂浮塑料是如何形成一層藻類和其他微生物的薄膜,從而掩蓋了這種材料的合成特性。據參與研究的科學家稱,這是第一篇表明塑料氣味可能會鼓勵動物吃塑料的論文。

研究小組在實驗室環境中觀察了15隻人工飼養的紅海龜,這些海龜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的禿頭島,並監測了它們對通過管道進入實驗區的氣味的反應。海龜們似乎對乾淨的塑料和水的氣味不感興趣,但對食物和海洋浸泡過的塑料的氣味更感興趣。

研究人員注意到,當海龜把鼻子從水裡探出來嗅氣味時,它們的活動水平提高了。與其他氣味相比,當食物和海洋浸泡的或「生物浸泡的」塑料氣味被吸入該區域時,它們的鼻孔離開水的時間是其他氣味的三倍。

參與這項研究的北卡羅萊納大學生物學博士生凱拉·戈弗斯告訴《新聞周刊》說:「可以說,生物塑料是在海洋中浸泡很久的塑料,並在上面生長了大量的小生物,包括藻類、藤壺、軟體動物等。」

「這些小生物一旦生長,就會釋放出二甲基硫醚(DMS),這種氣味對海龜來說就像食物一樣。我們從以前的研究中得知,海龜可以探測到DMS,並將其作為進食的線索。」

為什麼海龜和其他海洋動物的內臟裡會有這麼多塑料呢?其中一個主要的理論是,它們被外表迷惑,錯認為是食物——例如,一個塑膠袋可能被誤認為是水母。這為這個難題增加了一個新的維度,並表明它們的嗅覺可能同樣重要。

海洋保護協會無垃圾海洋項目的高級主管尼克·馬洛斯告訴《新聞周刊》:「這項關於海龜對塑料氣味的吸引力的新研究尤其令人擔憂,因為它為塑料的威脅增加了一個新的維度。」

此前,研究表明海龜將塑膠袋和其他雜物誤認為是水母和其他獵物。現在看來,外表並不是唯一的因素。」

但不只是海龜。該研究的作者指出,近700種海洋哺乳動物,包括瀕臨滅絕的海龜和鯨魚,由於吞食塑料海洋碎片和被漁具纏住而受到威脅。「只需半克塑料就能殺死一隻幼年海龜,這意味著即使是最小程度的接觸也可能是致命的,」馬洛斯說。

防止這種情況發生的最好方法是防止塑料流入海洋——最近的預測表明,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到本世紀中葉,我們海洋中的塑料可能會比魚還多。

塑料海洋科學主任查理·羅斯基告訴《新聞周刊》:「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塑料生產呈指數級增長,塑料汙染的數量也在全球海洋生態系統中終結。」

「被海龜消化的最常見的塑料製品屬於一類塑料製品,與海龜獵物的形態特徵非常相似。」其中包括半透明的、更有彈性的塑料製品,如塑膠袋,它們與水母非常相似,水母是幾種海龜最常見的獵物來源之一。」

目前的研究著眼於空氣中的氣味。研究小組現在希望研究塑料釋放的水媒氣味,這可能對老海龜造成更大的威脅。

與此同時,Goforth說:「希望這能讓人們在把塑料瓶留在沙灘上之前三思而後行,或者鼓勵他們在旅行時帶上可重複使用的水瓶,而不是一次性的塑料瓶。」

相關焦點

  •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香氣逼人」,聞起來像蝦子海龜易誤食!
    誘使海龜吞下漂浮塑料垃圾的關鍵,已經從「漂浮塑料垃圾看起來像水母」,升級成「漂浮塑料垃圾聞起來像食物」。新研究發現,「氣味」是海龜上當、吞下漂浮塑料垃圾的另一個關鍵。對海龜而言,如何判別漂浮塑料垃圾與水母一直是一大難題。
  • 海洋動物喜歡吃塑料垃圾竟是因為……
    最近,一項新研究找到了其中的原因:海洋垃圾聞起來很像食物。   海藻是小型甲殼綱動物磷蝦的重要食物,而磷蝦又是許多海鳥的主要食物源。海藻在海洋自然分解的過程中會釋放出一種被稱為二甲基硫醚(DMS)的惡臭硫磺味,而尋找磷蝦的海鳥明白這一硫磺味能夠幫助它們找到覓食區。
  • 海龜為什麼會吃塑料垃圾?
    本次精讀的文章選自2020年3月14日出版的《經濟學人》,分析了海龜吃塑料的原因。標題為Why turtles eat plastic rubbish,我節選了文中的四段進行精讀分享。
  • 海龜吃什麼?不幸的是,塑膠袋
    對於海龜,這個問題應該很簡單。它們的鱗片可以保護它們免受最嚴重的水母毒液的侵害,並且所產生的食物既美味又營養。但是,一個塑膠袋可能是致命的。問題在於海龜不知道什麼是塑料,也無法選擇。海龜自然吃什麼?,而這正是這些挑剔的食客所想要的;4  平背: 該物種將吃掉從海藻到蝦和蟹的所有食物;5 肯氏龜:肉是它菜單上唯一的東西,極端偏愛螃蟹;6背脊龜:背脊龜通常被稱為明膠類動物,這意味著它們只吃無脊椎動物如水母。
  • 【The Economist】為何海龜喜歡塑料垃圾的氣味?
    海龜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愛吃漂浮在海面上的塑料物品。這些東西進食後會卡在它們的消化管裡,不被消化酶所溶解,最終可能害死它們。人們普遍認為海龜對塑料的癖好是是由於錯誤的認知。例如,漂浮的塑膠袋和海龜喜歡吃的許多類型的水母很相似。但是,海龜吃進肚子裡的許多塑料物品和水母並沒有什麼相似之處。因此,佛羅裡達大學的約瑟夫·普法勒猜測,也許這裡面有著更為複雜的原因。
  • 小海龜「遺照」引起美國熱議,研究人員:它肚子裡一共104塊垃圾
    今年,一隻巴掌大的小海龜讓所有人心情沉重,因為救助者在這隻小海龜的肚子裡找出了104塊塑料,而這正是它死亡的原因。美國網友紛紛留言對此事的看法,譴責海洋垃圾對生物的戕害。在保護中心提供的圖片中可以看到,在這隻因為吃塑料而殞命的小海龜身旁,各種各樣的塑料碎片被整齊排列,有氣球、吸管、包裝袋、瓶蓋等等,這些「要命」的碎片稜角分明,它們不僅可能劃傷海龜的消化道,還有可能卡在氣管上造成其窒息,而大量無法消化的塑料在體內不斷累積,也會令海龜沒辦法繼續進食,最終喪命。
  • 魚吃塑料-人吃魚 繞了一圈人類「自食其果」?
    與在海洋食物鏈中發揮的至關重要作用相比,鳳尾魚(Anchovies)更為人所熟知的是充當比薩餅中的關鍵調料。現在科學家已證實這些小飼料魚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較大影響和令人不安的新行為,即鳳尾魚吃微小的海洋塑料微粒。由於它們通常會被大魚吃掉,那些塑料微粒中的毒素最終可能進入被人類食用的魚體內。
  • 海洋生物為何誤吞塑料垃圾?人類也無"萬全之策"
    塑料看上去並不像食物,但是它的氣味、感覺,甚至聲音,很容易讓動物們誤認為是食物。近期《藍色星球II》的一次採訪節目中,大衛·艾登堡描述了一個續發事件,觀察了一隻信天翁到達巢穴,如何餵養幼鳥。他說:「從信天翁嘴裡吐出的是什麼?這並不是魚,也不是魷魚,但這卻是它們的主要食物——塑料。」
  • 吃海鮮等於吃塑料?因為吃海鮮,人體每年或攝入5.5萬微塑料!
    其中,大型魚類和哺乳動物只消化了一部分塑料,大部分被排出;而牡蠣、貽貝和扇貝等軟體動物則消化掉了所有吞食的塑料。該項研究表明,微塑料已廣泛存在於環境中,而且早已進入了人類生活,進入了人類的食物鏈。塑料製品對人類是福是禍今天,塑料瓶(袋)幾乎被視為惡魔的化身。一般來講,一個塑料瓶平均需要700年的時間才能降解,此外,80%的塑料瓶是無法回收的。
  • 戰鬥痕跡化石表明,巨型海龜會自相殘殺,鱷魚的體型是它們的三倍
    1200萬年前,在南美洲北部的沼澤和河流中,曾經生活過的一些最大的海龜為了爭奪配偶和領地展開了史詩般的戰鬥。與此同時,仔細觀察海龜巨大的下顎,你會發現它們可能並不是某些科學家認為的那種兇猛的食肉動物,而是以硬殼軟體動物和大型水果為食。儘管該物種在1976年首次被發現,但這是首次發現這種有角的遺骸。當時,科學家們只發現了S. geographicus貝殼的碎片。
  • 海洋塑料汙染威脅海龜生存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海龜吞食塑料的數量越多,死亡風險越高,海洋塑料汙染正在威脅海龜的生存。
  • 塑料的危害:塑料可給地球帶來的10大可怕的危害
    後來,人們將其從牛奶罐環中解救了出來,並給它起名叫梅·韋斯特。但即便如此,海龜的身形已經變得畸形了,很難恢復正常。後來這隻海龜被安置在加利福尼亞州卡爾弗城的科學博物館。事實上,這不是唯一一隻被塑料纏繞起來海龜。例如,在1993年的密蘇裡州,有一隻名為花生的紅耳龜被困在塑料環中。後來救援人員幫助其拆除了塑料環,並安置在了動物園。如今,30多歲的花生過著健康長壽的生活。
  • 塑料的危害:塑料可給地球帶來的10大可怕的危害
    後來,人們將其從牛奶罐環中解救了出來,並給它起名叫梅·韋斯特。但即便如此,海龜的身形已經變得畸形了,很難恢復正常。後來這隻海龜被安置在加利福尼亞州卡爾弗城的科學博物館。事實上,這不是唯一一隻被塑料纏繞起來海龜。例如,在1993年的密蘇裡州,有一隻名為花生的紅耳龜被困在塑料環中。後來救援人員幫助其拆除了塑料環,並安置在了動物園。如今,30多歲的花生過著健康長壽的生活。
  • 塑料汙染有多恐怖?每人一年竟吞下12萬塑料碎片
    它的腸內有3267塊塑料片,胃內有308塊。這些數字只包括了大於五毫米的塑料,它吃下的其他微小的塑料顆粒難以統計。》的研究提到,美國人每天要攝入203至312塊微塑料。它們在幾千年裡也從沒想過,有一天人類會把塑料扔到海裡。塑料存在於地球的時間,對於它們的族類來說太短太短了,短到它們還沒有認識到這種東西吃了會害死它們。畢竟這些五顏六色的塑料片,不僅看起來像食物,而且聞起來,感覺甚至聽起來都像食物。
  • 《How it works》短篇2則:海龜的「塑料困境」+古代鯊魚
    本月早些時候,一隻小紅海龜在吃了104塊塑料後死亡的照片在臉書(Facebook)上瘋傳。這張照片是10月1日由佛羅裡達州博卡拉頓市的Gumbo Limbo自然中心(Gumbo Limbo Nature Center)發布的。照片中,這隻只有巴掌大小的小海龜已經死去,旁邊是在它的消化道中發現的排得整整齊齊的幾十塊小塑料片。
  • 便便聞起來臭,吃起來...
    不知道大家在廁所一頓舒爽以後,看著還冒著熱氣的便便,是否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想要了解這些造型各異、聞起來令人難以忍受的人類排洩物,吃起來會怎樣。是的沒錯,今天蝌蚪君就是來帶領大家探討這個重口味問題的。下面我們先了解一下便便的前世今生。便便是怎麼形成的?
  • 野象改吃生活垃圾,還把塑料當食物,看的讓人心碎
    ,其中一些大象將塑料垃圾當成食物吃掉,攝影師還拍攝到野象排洩物中存在大量無法消化的塑料垃圾。事實的確如此,當大象食用受細菌感染的垃圾時,會縮短它們的壽命,也會因吃塑料生病。但它們也特別容易不小心吃到塑料垃圾,因為大象最喜歡鹹的、加工過的食品,這些食品的味道通常都是殘留在包裝袋上。
  • 生物學家發現吃塑料的生物
    視頻:吃塑料的浮遊生物 清理海洋汙染好幫手,時長約49秒科學家發現橈足類浮遊生物可以吞食螢光塑料微粒,這些物質在它們體內很難消化。騰訊科學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之前人們發現海龜、海鳥和鯨魚消化道中殘留塑料製品,目前最新研究顯示,海洋垃圾能夠堵塞微型浮遊生物消化系統,然而這些浮遊生物是許多大型海洋生物的食物源。科學家首次拍攝發現橈足類浮遊生物會吞食塑料微粒,通常它們主要以藻類為食。
  • 大海已成一鍋「塑料湯」!研究表明:地球或已找不到無汙染的海洋
    英國的《皇家學會開放科學》期刊上近日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在研究中研究者們發現了一個驚人而悲傷的事實——在我們的地球上,塑料已經布滿世界海溝最深處,從目前塑料汙染分布的廣泛程度上看,地球上已經不存在還未受過塑料汙染的海洋生態系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