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中可供電保暖!首款石墨烯救生衣青島亮相

2020-12-05 烯碳資訊

小烯導讀在10日舉辦的青島軍民融合科技創新成果展上,青島華高墨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一款「石墨烯電熱保暖救生衣」,該項技術世界首創、技術領先,填補了海上救生裝備的空白,在低溫海域能有效防止落水人員凍亡,贏得援救時間,提高海上遇險人員生存機率。石墨烯電熱保暖救生衣適用於艦船、飛機、海(水)上作業平臺的大眾群體使用。

圖為石墨烯救生衣

華高墨烯總經理朱立軍介紹,該救生衣以現有馬甲式救生衣為基礎,電熱元件採用石墨烯柔性電熱膜,以石墨烯—鎂海水電池為電源組成電熱系統;海水電池透水孔平時採用水溶膠膜封閉,浸入海水中1-2min水溶膠膜自動脫落,海水進入電池電極腔後即激活電池供電,通過電熱膜加熱保持救生衣與人體間溫度25—40℃,可連續供電加熱8h以上,電池儲能時長可達5年無需保養;

為減少熱量流失,救生衣整體作了保暖設計,選用防腐、高強度、保暖性能好的面料和軟體浮力充填物,領口和對襟做了保溫工藝處理,增設了固緊腰帶和可收放的保暖袖,以保證救生衣緊貼人體並阻止海水對流熱量流失,在設計和工藝上力求穿著美觀、舒適,不需加熱保暖時即是一件普通救生衣;石墨烯電熱保暖救生衣穿著簡單、舒適,在艦船和飛機上長時間存放無需額外的維護保養,無安全隱患,適應常備不用,用則有效。

發布會上,華高墨烯還與江海救生消防設備有限公司、深圳市艾寶科技有限公司,分別籤訂石墨烯電熱保暖救生衣的合作生產協議及戰略合作協議,標誌著石墨烯電熱保暖救生衣產業化生產的開始。

來源: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

資料來源:青島日報,烯碳資訊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石墨烯大會開幕 青島造石墨烯航空輪胎首亮相
    作為石墨烯產業發展的重要區域,青島高新區攜園區重磅企業亮相本次大會並首發部分新品。  作為全國首條石墨烯導靜電輪胎的推出者,此次華高墨烯攜重磅新品——石墨烯功能航空輪胎亮相現場。  據介紹,該輪胎以現有TUBELESS航空輪胎結構為基礎,利用石墨烯強大而寬泛的功能特性,以「改性石墨烯」取代現有航空輪胎導靜電介質。
  • 全球首款採用創新防水輕便,石墨烯電池供電的智慧型手機
    Appear Inc.宣布推出全球首款採用創新防水技術的最輕便,石墨烯電池供電的智慧型手機據美通社2021年1月11日報導, Appear Inc.宣布推出全球首款採用創新防水技術的最輕便,石墨烯電池供電的智慧型手機。這款智慧型手機已經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
  • 石墨烯在海水淡化領域的應用
    我國雖然是水資源大國,但是水體汙染嚴重,可供直接飲用的也越來越少。而世界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海水,所以從海水中獲得乾淨的飲用水具有非常大的意義。該研究通過精確控制多孔石墨烯的孔徑並向其中添加其他材料的方法,改變石墨烯小孔邊緣的性質,使其能夠排斥或吸引水分子。這種特製的石墨烯如同篩子一樣能快速地濾掉海水中的鹽,而只留下水分子,從而實現淡化海水,如圖所示。該項研究成果在成本上也遠低於現有的其他技術,讓人們在海水淡化上又多了一種選擇。
  • 冬天太冷,除了暖寶寶你還可以考慮石墨烯「保暖」內衣
    這應該是最近一條關於石墨烯的新聞,自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蓋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成功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以來,它就成為了21世紀最受媒體追捧的新材料,「黑金」、「新材料之王」等名頭紛至踏來,甚至還有人認為石墨烯會成為矽的替代品。
  • 利用波浪來發電 武漢理工大學生發明「發熱」救生衣
    (記者王震 通訊員謝小琴)今年春節馬來西亞沉船事故中獲救者都講到,在海裡漂浮30多個小時最大的挑戰是冰冷的海水。記者昨從武漢理工大學獲悉,該校一個學生團隊發明了一種能發電發熱的救生衣。王晨陽是該校汽車工程學院2014級學生,他組織的「聚能節能減排創新團隊」歷時半年設計了這款智能救生衣,不久前取得2016年「華舟應急杯」湖北省大學生創新設計大賽二等獎。王晨陽介紹,傳統救生衣只具有漂浮支持作用,不具備供熱功能。「我們查閱過資料,發現市面有一種類似潛水服的救生衣,可以起到保溫的作用,但穿起來很麻煩。」他說,他們便著手設計配備小型自發熱裝置的救生衣。
  • 無需通電,用溫度代替厚度,小米有品眾籌上架石墨烯保暖被怎麼樣
    2018年9月6日,小米有品眾籌上架了一款石墨烯遠紅外舒適保暖被,截止今日眾籌金額達到了73萬元,達成眾籌金額的225%,預計將於10天後(9月19日)眾籌結束並於9月21日開始發貨,發貨期非常短。小米有品眾籌的這款被子全稱為:COMO LIVING石墨烯遠紅外舒適保暖被,這裡可以提取幾個可以分析的字眼,COMO LIVING;石墨烯;舒適;保暖。
  • 廣汽3DG石墨烯技術正式亮相 未來成立石墨烯高科技產業公司
    人民網北京7月29日電(王紫)7月28日,2020廣汽科技日以線上形式舉行,廣汽首款氫燃料電池汽車AionLXFuelCell與廣汽3DG石墨烯技術也在正式亮相。據介紹,廣汽集團自2014年開始研究石墨烯的大規模製備,已具有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3DG石墨烯製備技術,並且還將石墨烯材料應用在快充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鋰硫電池和輕量化車身材料等多個領域。
  • 保暖「黑科技」:藍牙智能溫控石墨烯圍巾
    上班上學路上,大家的保暖工作做足了嗎?是不是想有一套暖和得像在被窩裡一樣的「黑科技」衣服呢?如今,「黑科技」走進了現實。本報記者專訪了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柏浩、信息電子工程學院教授林時勝和高分子系教授高超,帶大家走進保暖科學的最前沿。  披上「北極熊毛」  北極的冬季寒冷而漫長,大部分地區的地表最低氣溫可低至-50℃。
  • 冬季保暖的第二層脂肪--愛家科技石墨烯發熱馬甲評測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石墨烯最新資訊 > 正文 冬季保暖的第二層脂肪--愛家科技石墨烯發熱馬甲評測
  • 高科技內衣能導熱能亮燈,但是添加石墨烯的保暖內衣真的保暖嗎?
    進入冬季最忌諱的就是要風度不要溫度,所以選一套合適的保暖內衣就特別重要,前段時間說有一種很神奇的保暖褲,拿個燈泡放上去就會亮,說是能夠導熱還能促進血液的循環,到底是什麼樣的褲子,真有那麼神嗎?一起來看!
  • 青島科大董立峰教授團隊在海水淡化反滲透膜研究領域取得進展
    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產量已達到6530萬噸左右,解決了2億多人的飲水問題。此外,全球直接利用海水作為工業冷卻水的總量每年約7000億立方米左右,替代了大量寶貴的淡水資源。膜技術應用於海水淡化是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的,此後逐漸得到了大規模應用。現在膜法海水淡化已經佔領了淡化水60%以上的市場。
  • 新型石墨烯氧化物薄膜可更好淡化海水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研究人員3日在《自然·納米技術》發表報告說,他們開發的一種新型石墨烯氧化物薄膜能更高效地過濾海水中的鹽,未來在海水淡化產業中有非常好的應用前景。氧化石墨烯薄膜在氣體分離和水處理方面已經展示了很大的應用潛力,但現有的這類薄膜還無法適應海水淡化工藝要求。
  • 石墨烯保暖褲 當真那麼神奇?
    各式各樣的防寒保暖服裝悉數登場,其中一款號稱「移動的恆溫棉被」,還能點亮燈泡,促進血液循環的石墨烯保暖褲吸人眼球。石墨烯到底是什麼高科技材料,添加了石墨烯的保暖褲真有商家宣傳的那麼神奇嗎? 此外,石墨烯材料在柔性顯示屏、感光元件、新能源電池、海水淡化過濾器、儲氫材料及航空航天軍工應用等領域也具有突出的優勢。有科學家甚至預言,石墨烯將徹底改變21世紀,極有可能掀起一場席捲全球的顛覆性新技術新產業革命。
  • 這款石墨烯加熱手套,保暖,時尚!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騎行過程中冷冽的寒風著實凍的人直囉嗦,既便是穿上厚厚的棉衣褲,能夠抵抗大部分寒風,但是騎行最重要的手部確實凍得沒有知覺了,雖然有不少騎行手套能夠禦寒,但面對入冬之後0度以下的氣溫,還是顯得力不從心。這時候這款石墨烯電加熱手套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款手套不僅能加熱還能保溫。
  • 基於3D雷射誘導石墨烯的可伸縮微型超級電容器自供電可穿戴設備
    基於3D雷射誘導的石墨烯可伸縮的微型超級電容器,可自供電可穿戴設備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煥宇教授科學與力學系的多蘿西·奎格(Dorothy Quiggle)職業發展教授,教授Huanyu" Larry" 程煥宇教授帶領的一組國際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自供電,可拉伸的系統,該系統將用於可穿戴式健康監測和診斷設備
  •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生產用於可穿戴紡織品的首款可伸縮石墨烯紗線
    來自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諾獎得主KostyaNovelov教授和NazmulKarim博士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生產可擴展的石墨烯紗線的方法。多功能可穿戴電子紡織品因其對保健、運動服、健身和航空航天應用的巨大潛力而備受關注。
  • 青島海水「開鍋」,煙臺威海暴雪刷屏!這不是北極,是山東!今冬為啥...
    1月6日晚,威海環翠區花園南路小區,國網威海供電公司搶險人員緊急搶修7號樓突發用電故障,作業人員頂風冒雪,在暴雪中不間斷作業40分鐘,順利恢復客戶供電。這是青島——此次寒潮帶來了青島2021年首場降雪看萊西大雪勢如破竹的勁頭↓↓↓
  • 6名遊客青島遊玩 結果被困海中礁石 潮汐規律了解一下?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山東齊魯頻道轉載請註明來源10月3號下午4點多,在山東青島嶗山區的小麥島上,有6名遊客被漲潮的海水圍困在一處礁石上隨著海水漲潮越來越高,被困遊客的情況十分危險隨後,青島消防救援的工作人員趕緊奔赴現場,展開緊急救援。
  • 石墨烯之父:氧化石墨烯薄膜用於淡化海水已具備商業化條件
    在未來海水淡化中,由於使用了氧化石墨烯,我認為它的成本將會越來越低,所以這將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商業化的例子。」石墨烯之父、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安德烈·海姆(Andre Geim)表示。海姆是在9月24日於江蘇南京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 國內首條石墨烯導電油墨生產線青島落成投產
    中新網青島7月23日電 (趙玥博)23日,國內首條石墨烯導電油墨生產線在青島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石墨烯科技創新園落成並投入使用。該條石墨烯導電油墨生產線,依託「千人計劃」專家侯士峰博士及其團隊的多項國際領先專利技術建設,可實現年產30噸石墨烯導電油墨及2000噸功能塗料。石墨烯作為當前最前沿的戰略性新興材料,近年來備受國內外關注。近期,工信部將組織建立粉體規模化生產和在防腐塗料中的應用技術成果,籌建成立石墨烯產業發展聯盟,並擬定中國石墨烯產業發展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