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及其後繼者·第二章·自我心理學

2021-02-22 心宇心理網

第二章 自我心理學

人是會說「我」的動物,能夠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埃利希·弗洛姆

弗洛伊德把自己視為一個對前所未知的世界(無意識)進行探索的人。他在複雜廣袤的精神領域中艱難前行,揭露至關重要的無意識的幼兒期願望,這些令他深深地著迷和激動。弗洛伊德想要探索的東西是秘密,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心理世界,在那個世界中秘密已被隱藏起來。像謝裡曼決心要挖掘出那埋沒多年的城市一樣,弗洛伊德在探險中也注意並識別出了很多較為尋常的發現,但是他探索遙遠異域遺蹟的熱情不可避免地將他的注意拉回到挖掘上,驅使他超越那些平凡事物,進入更深、更原始的人類體驗的隱秘之處。然而,在弗洛伊德繼續探索時,聚集在發掘現場的一部分追隨者開始對心理世界中更尋常的特徵感興趣,而這些是弗洛伊德挖掘出來後便扔在一旁的,因為他要去追逐更幽暗的幼兒期秘密。關於內部結構和心理發展層次,弗洛伊德的挖掘開啟了一個生動而具代表性的視角。這些新近被發掘出來的街景,引發了研究人類心理早期歷史及其功能的熱潮。據我所知,這一傳統始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維也納,自我心理學在那裡開始萌芽,後來由於戰爭的緣故流入英格蘭,最終在美國深深紮根。

 1923年以前,弗洛伊德以一種鬆散的、非系統的方式使用自我這個詞,指的是思想中佔主導地位的部分,它主要是意識的,而不包括被壓抑的內容。1923年,在《自我與本我》( The ego and the Id)一書中,他開始使用自我來代表內心的三個基本心理成分(另外兩個是本我和超我)中的一種。自我的主要功能是表徵現實,並通過築起防禦,在現實面前(包括社會習俗和道德的要求)引導和控制內部驅力所帶來的壓力。弗洛伊德將心理視為圍繞著驅力的衝動和防禦而建立起來的結構,自我心理學家所關注的核心問題是這一觀點的自然外延:自我是否要逐步通過某些階段、獲得某種漸進的能力,來完成其防禦任務?這種漸進是被先天決定的、必然展現的過程,抑或環境因素會幫助或抑制它的發展?儘管自我在關鍵的俄狄浦斯期之前業已開始發展,但它是否像超我的發展一樣,受到與撫養者的聯繫以及對撫養者某些方面的內化的影響?儘管力比多驅力和攻擊驅力被描述成在功能上與自我相反,並受自我的控制,但它們是否在自我能力的最初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對這些更「尋常」的心理現象的興趣還包括,關注發展過程中驅力的不同結構和表現,以及如何更好地理解超我的鞏固及其建設性功能的建立。

最終,對這些問題的關注拓展了對正常心理功能和病理心理的理解,這反過來既使精神分析理論得到提煉,也為其注入了活力,並大大拓寬了精神分析的治療範圍。像我們將要看到的那樣,自我心理學家與精神分析的其他思想學派—人際精神分析、客體關係理論以及自體心理學一關注很多共同問題。所有從弗洛伊德的思想中派生出來的這些理論學派,都開始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討論正常的發展以及環境和早期關係的影響問題。自我心理學方法與其他思想路線的區別在於,其理論背後精心地保存了弗洛伊德的驅力理論。

本文作者:史蒂芬·A.米切爾,版權屬於原作者。我們對所有資料來源方、原文作者表示由衷地感謝和敬意!(如果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方將在24小時內撤銷版面)

相關焦點

  • 心理學丨全面解讀傳奇人物之弗洛伊德
    心理學丨全面解讀傳奇人物之弗洛伊德關於弗洛伊德的一生與精神分析學派的發展在心理學領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絕對是個神奇的存在。他在接受布洛伊爾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地探索其中隱含的問題,終於了解了催眠療法的使用範圍及其與人內在精神狀態的關係。精神分析學理論基礎的創立是弗洛伊德的再一次心理冒險。1895年,弗洛伊德與布洛伊爾將共同研究歇斯底裡病症的成果寫成《歇斯底裡症研究》一書。
  • 心理學理論之弗洛伊德人格理論
    弗洛伊德是心理學史上第一個對人格進行全面而深刻研究的心理學家,他的「人格三結構」理論是第一個完整的人格理論。他不僅注意到了人格的多層次性,而且率先提出了人格中的欲望、動機等非理性的無意識因素的存在和影響,這大大豐富了心理學的研究內容。他的研究深入了人的內心世界,直面了人性的真實,這比以往的心理學對人的內心世界的認識更深刻。「人格三結構」理論的提出標誌著西方人格心理學的開始。
  • 心理學:弗洛伊德的前半生與癔病研究
    學習心理學,你可以不知道精神分析的具體內容,也可以不了解精神分析與個體心理學、分析心理學的區別。但你不能沒聽說過這個名字: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作為心理學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他對心理學的貢獻已無需多言。在他功成名就之前,他的心理學道路也經歷過種種質疑與艱辛。本文重點介紹從弗洛伊德研究心理學開始到初步創立精神分析理論的這段坎坷道路。
  • 弗洛伊德:別吵了,所有人都是雌雄同體
    (圖源保羅·克利)性、夢、自我、童年…… 心理學的魔力在於那種深挖內心的喜悅,就像是將自己由內而外地洗滌乾淨。 弗洛伊德當然不是神,但他是一切的開端,是當代心理學的執牛耳者,是精神分析領域的「始作俑者」!
  • 心理學學科人物介紹:精神分析派開山祖師 弗洛伊德
    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部分組成。--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開闢了潛意識研究的新領域,它重視人格的研究、重視心理應用。奧地利維也納精神病醫生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創立了精神分析學派,它的理論基礎主要來源於治療精神病的臨床實踐經驗。精神分析理論對心理學的發展產生了極其廣泛和深遠的影響。
  • 通過弗洛伊德「ID」理論 · 了解自我的黑暗面
    旨在滿足基本的衝動,需求和欲望,基於快樂的原則在運作其餘兩個人格組成部分分別為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了解弗洛伊德的心理動力學觀點對於了解心理學的歷史非常重要。你會經常看到流行文化和哲學中對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的引用。本我(ID)何時出現?弗洛伊德將人格與冰山相比較。
  • 人性二元論與弗洛伊德超我、自我、本我理論的對接
    弗洛伊德全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出生,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 ,並促進了動力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和變態心理學的發展。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在心理動力論中,提出本我、自我與超我的概念,並認為本我、自我與超我是精神的三大部分。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
    教師招聘考試:本文整理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1.本我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本我是由先天的生物本能和欲望組成的,以追求非理性的、衝動性的和無意識的自我滿足為目標進行活動。
  • 精神病學之父弗洛伊德:沒有一個心理學家的內心是完好無缺的!
    他的作品《夢的解析》把他的輝煌推到一個高度;作為一名心理學醫生,他為當時的人們留下了許多傳奇,他的許多心理學作品更是讓弗洛伊德這個名字被世人所銘記,弗洛伊德是猶太人,小時候很愛學習,但當時的歐洲猶太人經常被其他種族所歧視。這使弗洛伊德從小變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
  •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論
    他們可通過弗洛伊德、布裡爾、費倫齊和我自己所刊行的大量論文,尋找他們的前進道路,這些論文不是依照任何連貫性的計劃來安排的,而且大部分是寫給那些對這門學問已有所知的人閱讀的。或者,他們也可力圖鑽研較系統的著作,如希契曼和巴巴拉·洛的書,這些書由於將那麼多的內容壓縮在短短的篇幅之內,以致病在簡約難懂。
  • 弗洛伊德自由聯想法對抑鬱症、焦慮症患者自我心理治療的啟示!
    作者:周雲騫,心理社工,綜融心理與社會學者,心理學院研究生,致力於心理學讀書公益和關愛抑鬱症公益。我將餘生獻給中國的心理社工、心理治療事業,離我正式執業還剩5800個小時!我帶你用3年時間學完心理學本科到研究生的全部課程。催眠是一種深度的放鬆和高度體認的表現。
  •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 之 C3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理論 &...
    B2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C3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理論一、理論觀點(一)人性觀1.阿德勒認為弗洛伊德過於狹隘地強調生物本能的決定論。他認為人類行為是受到社會驅力的激勵,而非性驅力,行為是有目標導引的,以及人格的核心是意識而非潛意識。阿德勒重視選擇、責任、生命的意義,以及追求成功與完美。
  • 弗洛伊德理論剖析反社會人格的變態心理
    致力於心理學公益,心理讀書會發起者,帶你三年內讀完心理學本科到研究生的全部課程。本文是從小白到達人的六部曲第二部分《心理學的故事》的內容。「本我」過去在哪裡,「自我」 即應在哪裡。——(奧地利)弗洛伊德這幾天,雲騫哥從朋友那借了一部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來看,讀到陳友諒殺害農民起義領袖天完皇帝徐壽輝那一章的時候,我竟然哭了。他怎麼能殺恩人,殺兄弟!
  • ...心理學流派主要觀點;魯利亞的機能系統說;自我概念的功能理論...
    心理學流派主要觀點人本主義是在反對精神分析與行為主義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學派,它強調人的自由意志和自我實現,反對精神分析過於強調無意識和行為主義對意識研究的忽視。構造主義學派主張心理學應該研究人們的直接經驗即意識,並把人的經驗分為感覺、意象和激情三種元素,其他所有複雜的心理現象都是由這些元素構成。
  • 基於精神分析視角反思自我虛幻性
    自誕生起便作為一種非主流心理學取向的精神分析,對於「自我」這一概念向來不乏獨特而深刻的理解。作為精神分析的創始人,弗洛伊德從一開始便以一種非理性主義的立場,將整個精神分析大廈奠基於「無意識」之上。這一深刻的「哥白尼式倒轉」無疑將人類的主體性和自由意識幻想深深地打入了谷底。
  • 行者書薦|弗洛伊德《夢的解析》告訴你夢的秘密
    --弗洛伊德《夢的解析》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以自我分析的方法,對自己做過的夢境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出版成書《夢的解析》。這本書與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並稱為導致人類三大思想革命的經典之作。《夢的解析》是人類影響最大的心理學經典,奠定了精神分析學派的理論基礎及研究方法。
  • 自考《普通心理學》各章複習重點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主要介紹心理學的由來及發展,科學心理學的誕生歷程,心理學研究的對象、性質和方法。P18(1879年馮特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試驗室)  第二章 心理活動的生理基礎  (一)基本概念:神經元P27、突觸P29、本能、反射P49、反射弧P49、反饋P49、興奮過程P47、抑制過程P47、無條件反射、條件反射P50、第一信號系統P53、第二信號系統P53  (二)思考題:  1、簡述突觸的結構和功能
  • 超個人心理學:綜合靈性傳統和心理學來揭示意識
    相反,現代心理學則提出非常不同的答案,心理學所提出的答案是「自我,一種心理的存在」,而深度心理治療就是重新認識自我、療愈自我、自我成長的心靈旅程。超個人心理學試圖結合這兩種答案,以全新的方式綜合這兩種深入人類意識的方法,並保持對兩者的尊重。超個人學術圈有一種陳腔濫調:「你需要先成為某人,然後才能成為無我之人。」
  • 扎克·施奈德、《盜夢空間》與弗洛伊德心理學(一)
    影史上所謂的「燒腦神作」如穆赫蘭道、盜夢空間等,無一例外都是弗洛伊德心理學的鏡頭表達扎克·施奈德是個爭議頗大的人物,最近呼聲很高的新片《正義聯盟》毀譽參半(雖然後期換成了喬斯·韋登),上一部監製的影片《自殺小隊》也差強人意,但他之前的《斯巴達300勇士》、《守望者》等仍然是經典之作……那麼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導演?
  • 《自我與身份》解讀3_第2章-1_自我作為心理-社會動態過程系統
    另外,在人類的許多動物本能行為中,並不需要「自我」的介入,但是,當「自我」介入後,這些動物本能行為就會發生戲劇性的變化,例如,動物最基本的進食和交配行為,當「自我」介入後,就成為了性質不同的「杯觥交錯」和「顛鸞倒鳳」了。而在本章(第二章)中,則將「自我」作為一種心理-社會的動態過程系統(a Psycho-Social Dynamic Processing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