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我(ID)是出生時人格中唯一存在的部分;這種原始成分完全存在於無意識中。
根據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人格精神分析理論,本我(ID)是由無意識的精神能量組成的人格之一,基於快樂的原則在運作。旨在滿足基本的衝動,需求和欲望,基於快樂的原則在運作
其餘兩個人格組成部分分別為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了解弗洛伊德的心理動力學觀點對於了解心理學的歷史非常重要。你會經常看到流行文化和哲學中對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的引用。
本我(ID)何時出現?
弗洛伊德將人格與冰山相比較。水面上方的冰山一角代表著有意識的思想。水下的大部分冰山象徵著無意識的思想,其中存在著所有隱藏的欲望,思想和記憶。
根據弗洛伊德的說法,本我(ID)是出生時人格中唯一存在的部分;這種原始成分完全存在於無意識中。本我充當著個性的驅動力,它不僅努力實現我們最基本的衝動,並且與生存直接相關,甚至提供了驅動個性所需的所有能量。
嬰兒期,個性的成分開始形成之前,孩子完全由本我(ID)在控制。包括滿足於對食物,飲料和舒適的基本需求。
隨著年齡的增長,如果我們在感受衝動,需要或欲望時採取行動滿足本我(ID)的需求,那顯然會產生很大的問題。幸運的是,人格的其他組成部分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展,使我們能夠控制本我的需求,並以社會可接受的方式行事。
本我(ID)如何運作
本我根據快樂的原則行事,需要立即滿足的想法。當你餓了,快樂原則指導你吃,當你口渴時,它會激勵你喝水。當然,我們不能總是馬上滿足我們的要求。有時候我們需要等到合適的時機,直到我們能夠獲得滿足我們需求的東西。
當我們無法立即滿足需求時,就會產生緊張。本我(ID)依賴一個「主要過程」來暫時緩解緊張局勢。主要過程包括白日夢,幻想,幻覺或以其它方式創建心理圖像。例如,當你口渴時,你可能會開始幻想著一杯又高又冷的冰水。
關於本我(ID)的觀察和評估
弗洛伊德在他1933年的著作《精神分析的新介紹性講座》中將這種本我(ID)描述成為「我們個性中黑暗,難以接近的部分」。
他建議,觀察本我(ID)的唯一途徑是研究夢的內容和神經質的行為線索。
弗洛伊德關於本我(ID)的概念是,它是一種由快樂原則驅動的本能能量儲備,致力於滿足我們最基本的需求。他還把它與「沸騰激動的大鍋」進行了比較,並將其描述為沒有真正的組織。
「本我(ID)是什麼,自我就會怎麼樣。」(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933年,「關於精神分析的新介紹性講座」)
那麼本我(ID)和自我如何相互作用?
弗洛伊德將他們比作為馬和騎手的關係。馬提供驅動它們前進的能量,但是引導這些強大的運動來確定方向是騎手。但有時候騎手可能會失去控制並發現自己只是為了騎行而騎行。
換句話說,有時候自我可能只需要將本我(ID)引導到它想去的方向。
「實際上人們已經將本我(ID)暴露在外了,他們並不擅長隱瞞內心發生的事情。」
弗洛伊德的人格觀仍然存在爭議,但在討論精神分析和心理學實踐時,對它們的基本了解很重要。
文 | 安克(為每位失眠者在深夜準備可作為看資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