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病人們——精神分析理論的產生

2021-01-11 暖暖說歷史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生於摩拉維亞的普日博爾,它位於今天的斯洛伐克,但當時是奧匈帝國的組成部分。4歲時,他隨他的家庭遷移到維也納,他一生不僅創建了精神分析職業,並且創建了精神分析理論。他的精神分析理論對心理學有著重要的作用,對社會學、政治學和人類學也有重要的影響,它通過傳播批判學派、帕洛阿爾託學派、拉斯韋爾、霍夫蘭等或多或少地影響了傳播學領域。

上世紀初,維也納成了精神分析理論的誕生地。作為哈布斯堡帝國(奧匈帝國)的首都,這個有著100萬人口的美麗城市是一個偉大的智慧中心。重要的思想風靡全城:包浩斯的建築運動,A·勳伯格的激進的富有革新精神的十二音體系,O·諾伊拉特的邏輯實證主義的維也納學派和L·維根斯坦的哲學。世紀之交的維也納也表現出清教主義規範、性壓抑、嚴格的道德規範等等特性。這一套東西與弗洛伊德關於心靈,特別是與他在解釋人類行為時對於性的強調是相對立的。

弗洛伊德的思想攻擊了他所生活的維多利亞時代的許多價值觀念,特別是攻擊了認為性不是科學研究的一個課題的觀點。而且,弗洛伊德的理論明顯地背離了從前理解人類行為的方法,因為他強調作為解釋的一個源泉的個體的無意識。在弗洛伊德之前,心理學家和其他學者認為,人性的這個陰暗的、不可探究的背面是不可能被科學地加以探究的。他們懷疑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從一開始,弗洛伊德的思想在維也納便是有爭議的。

洛伊德最重要的概念化工作之一便是無意識概念。精神分析理論試圖通過考察個體內在的東西、特別是探究個體的無意識來解釋人的行為。弗洛伊德將人的心靈分為三個自我意識的層次:一是意識,對此,一個個體可以不怎麼困難地予以理解和向他人描述;二是潛意識,一個個體以將之召喚到意識當中;三是無意識,它在大部分情況下都不能進入一個個體的自覺意識,除非這個個體依靠精神分析家的幫助。

抑制是這樣一種過程,通過它,一個個體阻止某些兒時的事件和其他東西成為在自覺意識中可以獲得的東西。偏見是這樣一種過程,通過它,無意識層面的神經性的、或精神的焦慮被轉化為意識的恐懼。因此,對於一個個體來說,有意識層面和無意識層面之間有可能發生交換。弗洛伊德試圖採取諸如催眠術、自由聯想、夢的分析和對弗洛伊德式的過失和玩笑的研究等方法來理解他的病人的無意識。

或許弗洛伊德是在個體之內、而不是在個體與他人的關係之中尋求對於人類行為的解釋,因為就由於宗教偏見而曾阻止他進入他所選擇的醫學研究的職業而言,他已對社會有了某種令人不快的觀點。弗洛伊德認為,社會對於他所醫治的病人的生活產生否定性的影響。他並非強調社會如何被改變以便解決他所治療的個體的失調,而是試圖通過幫助他的病人理解自身精神失調的原因來治療他們,這樣他們就能以一種更有效的方式繼續生活下去。精神分析理論作為對行為的一種內在考察的、個體性的解釋,是通過對無意識的理解而發展起來的。

弗洛伊德利用了各種各樣的方法以探討無意識。首先,他嘗試催眠術,但當發現催眠術轉移了症狀卻沒有徹底醫治他的病人時,他最終對催眠術產生了不滿。後來,他轉向與個人進行長期深入的訪談。他要求病人躺在長沙發上放鬆,與此同時,鼓勵他們說出他們心中想到的任何事情。因為這樣一種自由聯想常常受到抑制的限制,所以弗洛伊德幫助他的病人克服他們的抑制,其途徑是以一種完全不判斷的方式來接受他們所說的任何東西。1892年,弗洛伊德開始使用長沙發,1896年,他發明了「精神分析」一詞。他越來越多地使用自由聯想技術,從不審查或判斷他的病人所說的話,希望以這種方式了解被壓抑在他們的無意識中的創傷性事件。

弗洛伊德是一個對病人的口頭和非口頭行為的有意識的觀察者。他是一個有創造性、有勇氣的理論建構者,並且將其他有才能的人的思想吸引到精神分析領域之中,因此,他的理論——作為充分表現他的思想力量的一種理智運動——被推向前進了。不過,弗洛伊德最終和他的幾個主要的追隨者們發生了爭吵,所以,分裂了精神分析運動,並摧毀了這個統一體。

相關焦點

  •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 之 C1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理論
    B2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C1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理論一、生平事略弗洛伊德是人格心理學的鼻祖,也是精神分析的創始人,他根據自己臨床治療的實踐經驗,系統地論述了人格的結構、動力、發展、治療和改變。二、理論觀點(一)人性觀1.具有決定論的論調,人的行為受控於生物本能因素或非理性因素。
  • 心理學學科人物介紹:精神分析派開山祖師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開闢了潛意識研究的新領域,它重視人格的研究、重視心理應用。奧地利維也納精神病醫生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創立了精神分析學派,它的理論基礎主要來源於治療精神病的臨床實踐經驗。精神分析理論對心理學的發展產生了極其廣泛和深遠的影響。
  •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論
    他們可通過弗洛伊德、布裡爾、費倫齊和我自己所刊行的大量論文,尋找他們的前進道路,這些論文不是依照任何連貫性的計劃來安排的,而且大部分是寫給那些對這門學問已有所知的人閱讀的。或者,他們也可力圖鑽研較系統的著作,如希契曼和巴巴拉·洛的書,這些書由於將那麼多的內容壓縮在短短的篇幅之內,以致病在簡約難懂。
  • 自學心理技術「精神分析」,五點拆解弗洛伊德老爺子的高深理論
    弗洛伊德是一位非常優秀的醫學生。然而,他在中年期也出現了很多的身心障礙。不過優秀生能夠合理利用一切資源,包括自己的身心障礙。弗洛伊德結合理論與自己的身心障礙,發展出了精神分析理論。如果你去做心理諮詢,諮詢師表示自己是精神分析取向的。
  • 心理諮詢師進階之精神分析學習 弗洛伊德的意識層次理論
    我們通常把這種現象叫做熟能生巧,或者體育理論中把這個叫做肌肉記憶。如果說上面的兩個例子可以用直覺或者技藝來解釋的話,那下面這幾種情況似乎就無法理解了。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論》中舉過很多口誤的例子,其中一個是這樣的:在一次會議的開幕式上,主持人致辭:「先生們,會議應到代表符合法定人數,我宣布,閉會。」會場上轟堂大笑。
  • 書單| 精神分析動力學Ⅲ:自體(主體間性)/大師系列(弗洛伊德·榮格...
    本書的每一個章節都涉及一個或多個臨床案例的治療工作,每位作者都從基於當代自體心理學的整合性視角分析並分享他們對病人的理解及其治療工作進展。即便是涉及非常具有前瞻性的理論,例如複雜性理論,我們也能從案例分析和討論中獲得更加深入的理解。而且,作為一本具有整合視角的論文集,它還涉及了當前的熱點議題——羞恥、創傷、活現、多重自體等。
  • 弗洛伊德的真正貢獻並不是精神分析,而是……
    我想不管是誰,答案一定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為什麼這麼出名?因為他的理論包括性、釋夢這些人們最感興趣的話題。就像魯迅先生說的「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luoti,立刻想到……」這就是人類的通性。
  • 筆記|《人格》B2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 之 C1 弗洛伊德的...
    B2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C1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理論一、生平事略弗洛伊德是人格心理學的鼻祖,也是精神分析的創始人,他根據自己臨床治療的實踐經驗,系統地論述了人格的結構、動力、發展、治療和改變。二、理論觀點(一)人性觀1.具有決定論的論調,人的行為受控於生物本能因素或非理性因素。
  •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算科學嗎?
    弗洛伊德為什麼會關注這些行為呢?這一切始於弗洛伊德本人的經歷與對人類心理的探索。▲弗洛伊德像 Max Halberstadt, c. 1921。01.精神分析學的誕生1856年,弗洛伊德出生於一個猶太呢絨商人家庭。他從小就在八個孩子中表現出不凡的智力,獲得母親的寵愛和特權。
  • 新心理學史二三事:精神分析的後世時代
    由於安娜的努力,精神分析和其他學院派心理學之間的關係不再那麼緊張,逐漸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將精神分析的部分內容納入實驗心理學當中。 但是,如果按照弗洛伊德本人而言,安娜並非是他理想中的繼承者。在弗洛伊德看來,真正能夠理解他,真正能夠將他的精神分析發揚光大的,則是他曾經的學生和真正的摯友,被弗洛伊德稱為「我的王儲」的人:卡爾·榮格。
  •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 之 C3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理論 &...
    B2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C3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理論一、理論觀點(一)人性觀1.阿德勒認為弗洛伊德過於狹隘地強調生物本能的決定論。他認為人類行為是受到社會驅力的激勵,而非性驅力,行為是有目標導引的,以及人格的核心是意識而非潛意識。阿德勒重視選擇、責任、生命的意義,以及追求成功與完美。
  • 精神分析動力學Ⅲ:自體/大師系列
    精神分析的理論大多來源於分析與治療的臨床工作,本書展示的正是梅蘭妮·克萊茵以及她的追隨者如何通過治療個案的經驗發展出一套完整的臨床理論。無論是想了解克萊茵學派精彩的歷史,還是作為臨床訓練的教材,本書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讀物。
  • 拉康精神分析理論介紹
    拉康精神分析理論介紹作者:Mary Klages 著 秦偉 譯標籤:拉康 精神分析一、引言:理論背景弗洛伊德在無意識與意識(或者它我與自我[ego])之間做了絕然的劃分,從而其所引入的人類自我[2]的概念、亦即所謂主體的概念是一個被徹底地剖分為、分裂為意識和無意識兩個領域的概念。
  • 《精神分析》系列淺淺聊-克萊因之兒童精神分析
    梅蘭妮·克萊因是兒童精神分析的先驅,被譽為對精神分析理論發展最具貢獻的領導人物之一。梅蘭妮因家庭原因的影響,曾計劃學習醫學,但因為結婚的計劃,她不得不改變了原有的計劃,這一直是她的遺憾。然而這個遺憾,從她接觸到精神分析開始便完全、充分地得到了展現的機會。
  • 《精神分析:開放性對話》:梳理精神分析百年發展脈絡與傳奇
    紐約精神分析學院培訓和督導分析師、紐約弗洛伊德協會委員及美國精神分析研究院和新澤西精神分析協會榮譽委員。  目前,他仍在紐約市私人執業。  亞瑟·林奇(Arthur A. Lynch)  哲學博士,美國精神分析協會理事會主席、資深教員、培訓與督導分析師、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工作學院兼職教授。
  • 精神分析動力學Ⅱ:客體關係/中間學派
    在《嫉羨和感恩》中,克萊茵引入了新的觀念:嫉妒在兒童生命初期即已表現出來,也是死之本能的最初表現;嫉羨與感恩是相衝突的,在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運作的嫉羨,是精神病理的強力因素。在精神分析著作中一向都強調嫉妒的重要性,例如弗洛伊德發現的陰莖嫉妒;然而,克萊恩對於嫉羨的概念完全是革命性的。
  • 精神分析的基本觀點① 研究對象與基本方法
    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心理包含著兩個主要的部分,即意識和無意識。意識是能夠覺察得到的心理活動,無意識則包含人的本能衝動及出生後被壓抑的人的欲望。這種欲望因為社會行為規範不允許滿足,而被壓抑到內心深處,意識不能將其喚起。它不同於覺察不到的通常意義上的無意識,為區別其間,後來經常將其叫做潛意識。今天我們就來具體聊一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
  • 書單| 精神分析動力學Ⅰ:基礎入門的理論及實踐
    本著實用和循證這兩大原則,本書力圖去消除學派和流派方面的隔閡和矛盾,去彌補統精神分析理論繁瑣冗贅和缺少實證的劣勢,去減少治療師在專業學習和職業成長過程中的困惑,最終呈現出了一部極為讀者友好、通俗易懂、操作性強的指導書籍。
  • 如何理解克萊因的兒童精神分析理論和遊戲治療法
    克萊因的兒童精神分析理論主要是研究人早期的體驗對於人性格的發展的影響,遊戲療法也是來源於弗洛伊德曾經提到小孩玩球,球上有一根繩子,小孩拿著繩子把球扔來扔去,弗洛伊德就根據小孩的這個行為分析出,孩子的練習就好像和照顧者的分離團聚,再離開再團聚,弗洛伊德觀察到這些後,就此做出了描述,但是他沒有辦法把這些深化下去
  • ...新精神分析學派 之 C4 艾裡克森的人格理論 & C5 客體關係理論...
    B3 新精神分析學派C4 艾裡克森的人格理論一、理論觀點(一)人性觀艾裡克森是樂觀主義者,他認為人們有能力克服人格和社會出現的危機,從而獲得成長,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危機是一個個使我們從逆境中獲勝並主宰自我和世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