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小學一年級,汪曾祺已有對詩的領悟

2020-12-07 澎湃新聞

早在小學一年級,汪曾祺已有對詩的領悟

2020-02-04 14: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1926年秋,在幼稚園學習一年後的汪曾祺,正式進入一年級讀書。這一年,汪曾祺6歲。

雖然幼稚園就設在「五小」之內,但平時,孩子們在幼稚園新蓋的房子裡唱歌跳舞,對「五小」並不熟悉。他們年齡太小,加之工作負責、照顧周到的王文英老師對他們看管很嚴,不讓他們到學校其他地方去玩。這些孩子在「五小」生活一年了,直到成為「五小」的正式學生,才開始真正了解「五小」,因此,照樣對「五小」的一切感到新鮮。

關於「五小」,留在汪曾祺腦海中的突出印象有兩個:一是「慢坡」,二是學校門房的校工詹大胖子。

「五小」門外的地勢比校內高,進大門,要下一個慢坡。慢坡是「站磚」鋪的,不是筆直的,而是有點彎。這或許是設計者有意為之,如果「慢坡」是筆直的,小孩子好動,一進門就跑,又是由高處向低處跑,收不住腳,很容易摔跤。父親第一次領汪曾祺到「五小」進幼稚園,就特地關照過:「到『慢坡』要慢慢走,千萬不要奔跑……」

「慢坡」的東端是門房,同時也是齋夫詹大胖子的宿舍。那會兒,管校工、工友都叫齋夫,這是一個很古的稱呼,後來才慢慢廢除了。第一次到「五小」,父親教導汪曾祺叫詹大胖子為「詹伯伯」,但「五小」學生都叫他詹大胖子。他的確很胖,而且很白。尤其是夏天,他穿件白夏布的背心,露出胸脯和肚子,渾身的肉一走一哆嗦,活像廟裡的彌勒佛。汪曾祺是上一年級後,才改口叫詹大胖子的,好像上一年級了,就有叫詹大胖子的資格了。

汪曾祺忘不了詹大胖子,不單因為他胖,還因為他平時除打鐘、剪冬青樹、給校園的花澆水外,還偷偷地賣給小學生花生糖、芝麻糖。不只汪曾祺,凡在「五小」讀過書的學生,有誰沒有買過詹大胖子的糖呢?他的糖比外麵攤子上的貴好多,但學生只好買他的,因為學校規定「不許私出校門」。張校長曾經把詹大胖子找到校長室訓過話,不許他在學校賣糖,說他的糖不衛生,說他賺學生的錢不道德。詹大胖子諾諾稱是,可他一轉身依然賣糖不止。這是他生活的一個重要來源,怎麼能停止呢?只不過改了方式,偷偷地賣;而小學生嘴饞,也總是趁先生不在意的時候,偷偷地向詹大胖子買。令汪曾祺弄不明白的是,在一年暑假之後,詹大胖子不再偷偷摸摸賣糖了,甚至敢當著張校長的面賣糖給學生,校長也只不過皺皺眉頭,並不幹涉。這個謎多年以後才慢慢揭開。原來,校長與學校裡一位大齡女教師在暑假中發生私情,這事只有詹大胖子知道。可是,當一個紈絝子弟出身的教師風聞這件事,找詹大胖子核實,想抓住這件事大做文章時,詹大胖子矢口否認:「沒有!沒有的事!沒有的事不能瞎說。」其實,詹大胖子不是維護校長,他是維護那位自幼喪失父母、孤苦伶仃的女教師。這件事給汪曾祺的印象太深了,也使他改變了對詹大胖子的看法。差不多半個世紀以後,他終於以此事為素材,寫了篇雋永別致的短篇小說,題目就叫《詹大胖子》。

自幼受過良好家庭教育,同時又是在濃濃的文化薰陶中成長起來的汪曾祺,進了「五小」,接受正規的課堂教育,進步是相當明顯的。但由於出身於舊式的地主家庭,又是詩書人家,文學對他的影響太深了,進校後不久就顯露出偏科現象。他的興趣很快被語文課吸引,一些稍有文採的課文,總會逗引起他對文學的濃厚興趣。一年級語文課本的開頭是《大狗叫,小狗跳》,可後面卻有《詠雪》這樣的詩:

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蘆花都不見。

別的孩子讀《詠雪》時,只覺得順口、流暢、易記、有趣,汪曾祺卻不然。他跟著同學們在老師指導下放開嗓子念「一片一片又一片」,但念著念著,特別是到最後一句「飛入蘆花都不見」,小小年紀的汪曾祺居然慢慢感悟出一種寧靜之美,含蓄之美。他仿佛看到滿天飛揚的雪花,似白蝶亂飛,梨花狂舞;又好像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但後來都悄無聲息地飛入蘆花叢中,再也尋不見了。汪曾祺很重視自己小學一年級時對詩的領悟與美的發現,多年以後他在散文《我的小學》中特地提到這件事,並強調說:

我學這一課時才虛歲7歲,可是我已經能夠感受到「飛入蘆花都不見」的美。我現在寫散文、小說所用的方法,也許是從「飛入蘆花都不見」悟出的。

不僅對詩,就是對課文中的謎語,汪曾祺也興趣盎然,並從中感受美和詩意。二年級課文中有兩則謎語,其中一則是:

遠觀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這則謎語的謎底是畫。它能夠激發兒童想像力,給汪曾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逢新學期開始發課本,汪曾祺總是迫不及待地把課本從頭翻一遍。雖然一些課文的字還不完全認識,但這絲毫也不減弱他對語文的興趣。在對語文課的喜愛越來越深的同時,對算術課卻不知不覺放鬆了。從三年級起,汪曾祺的算術成績就差,一個學期下來勉強及格了事,語文(低、中年級叫「國語」,高年級叫「國文」)成績卻總是全班第一。

與語文相聯繫的是,汪曾祺的毛筆字在「五小」讀書時也得到了較為正規的訓練,從而為他日後的書法水平的提高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他有幸在讀小學三、四年級時遇上一位敬業精神強、對學生要求嚴格、具有相當功力的周席儒先生。汪曾祺已經記不得這位先生當年教的課文了,但一直不忘周先生在毛筆字上給他的無窮教益,並認為自己的毛筆字稍具功力,是周先生夯下的基礎。他清楚地記得,這位純然儒者「判」大字極認真,不只在字上用紅筆畫圈,遇到筆畫不正處,都用紅筆矯正。有間架不平衡的字,則於字旁另書此字示範。由於汪曾祺從小曾在祖父、父親指導下描過紅,因此他的字就比一般學生要好得多,對周先生判的字他總是自覺地反覆揣摩,不斷加深領會,進步很快,這深得周先生的喜歡。

在「五小」,汪曾祺語文好,寫字好,畫畫也好,這三好加在一起,就使他在全校才名大震。教圖畫課的是一位姓王的先生,他有一個口頭語「譬如」,調皮的學生就偷偷地給他起了個外號:王譬如。汪曾祺最喜歡王老師帶他和同學們出校去野外寫生,常去的地方是運河堤,因為離學校很近。站在運河堤上看高郵湖,浩浩淼淼,大運河中船來船往,實在是令人心曠神怡的事情。他在王老師指導下畫運河,畫河堤上的柳樹,畫高郵湖中的船帆,他的作業經常得到王老師的好評。老師的誇獎總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有一段時間汪曾祺還別出心裁地畫過一陣子牛,他用大拇指蘸墨,在紙上一按,加幾筆犄角、四蹄、尾巴,就成了一條牛。大拇指有腡紋,印在紙上有牛毛效果。一時間,同學們紛紛索取他畫的牛。汪曾祺甚為得意,小小年紀已有了一種創作快感,但畫多了又總是大同小異,興趣慢慢消失,不畫了。

作者: 陸建華

出版社: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 2019-5

關鍵詞 >> 汪曾祺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汪曾祺先生百年誕辰:他到底是「士大夫」還是「現代派」?
    汪曾祺先生百年誕辰:他到底是「士大夫」還是「現代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磊今年3月5日是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百年誕辰。人民文學出版社舉辦系列線上活動,邀請學者孫鬱、楊早等人進行線上分享,緬懷汪曾祺先生的為人為文。汪曾祺(1920-1997),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 被遺忘的汪曾祺文稿:喜愛書畫的他曾為三位書畫家寫序
    大概是因為三位書畫家的書發行量所限以及「隔行跨界」的緣故吧,文化界對汪老這三篇序文,亦不僅所知甚少,至今幾乎無人提及,連一些研究汪曾祺的專家也不全知情,這無疑是令人遺憾的。《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特刊發金實秋的這篇鉤沉文章。汪曾祺手札上世紀九十年代,汪曾祺曾為書法家成漢飆、國畫家杜月濤和漫畫家高馬得分別寫過序。
  • 汪曾祺:全集一出,「活魚」一條
    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副研究員、學者楊早是最早的擁有者之一,這並非只因為工作或興趣,而是有更深的淵源——第11卷《詩歌、雜著卷》中,收入汪曾祺贈楊早的祖父(楊汝綸,汪曾祺表弟)與父親(楊鼎川,當代文學研究學者)的詩;是卷「附錄」中,還有楊父1994年對汪曾祺作的訪談《關於汪曾祺40年代創作的對話》。
  • 清代高鼎有幾首詩入選小學語文教材?為何說古詩《畫》並不完整?
    高鼎是清代後期詩人,其存世詩作並不多,但因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選用了他的一首詩《村居》而廣為人知,《村居》是七言絕句,頗有唐人之風,其詩如下: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 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新課本刪除全部古詩
    周杰倫的「蝸牛」終於爬進了小學語文教材,而古體詩卻從上海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本上消失了。據《新聞晨報》報導,上海中小學開學在即,提前拿到課本的家長發現:相比舊版,今年一年級語文課本變薄了很多。昨日,記者對比新舊一年級語文課本發現,新的一年級語文課本不僅刪除了舊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詩,7個單元45篇課文也縮減為6個單元40篇課文,識字量和寫字量都有不同程度減少。
  • 汪曾祺是骨子裡現代的作家,而非「最後的士大夫」
    今年是汪曾祺誕辰100周年,與同歲的張愛玲一樣,他的作品至今依然在聚光燈下,被讀者自發地反覆閱讀。提起汪曾祺,人們也許會想到美食、美文,想到他身上的標籤「最後的士大夫」,想到他的創作理念「人間送小溫」。慣常浮現在讀者心中的汪曾祺,是一個隨和的、熱愛生活的作家。是什麼樣的經歷塑造了汪曾祺?他性格中更深的部分又是什麼?
  • 浙江小學一年級要開設"科學課"學習內容很有趣
    做個實驗來看看&nbsp&nbsp&nbsp&nbsp小朋友從小要學會觀察、記錄和做實驗&nbsp&nbsp&nbsp&nbsp教育部最新消息,2017年9月起,小學一年級要單獨開設科學課,每周安排不少於1課時。三至六年級的課時數保持不變。
  • 第2課《小小的船》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一線老師說這樣預習效果好
    第2課《小小的船》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小小的船》是部編版語文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2課內容,這課是葉聖陶寫的一首兒童詩,讀起來朗朗上口。#語文學習#字詞梳理,為閱讀掃清障礙第2課《小小的船》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
  • 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記憶口訣,讓孩子迅速掌握技巧,趕緊收藏
    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記憶口訣,讓孩子迅速掌握技巧,趕緊收藏,漢語拼音是學國語的基礎,可以說是學好拼音就是學好了漢字,任何不認識的漢字,我們通過拼音我們可以把他的讀法拼起來讀,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可以學習漢語拼音,但是孩子們可以不理解它的意思,但是到了一年級裡,通過對拼音的學習,老師就會要求從簡單的拼讀開始
  • 一年級課文不簡單啊!看資深教師講解《畫》這則五言謎語詩
    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這是上冊書的第二個識字單元,本單元編排了五篇識字課。識字,對於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是非常重要的。教材設計把識字和生動的形象、充滿童趣的情境聯繫在一起。內容淺顯,但內涵卻很豐富。其中有對比識字、會意字識字、歸類識字等多種識字方法要教給小朋友們。
  • 小學語文:一年級26個拼音字母表讀法,教孩子學拼音的最好方法!
    在小學階段抓好基礎很關鍵,特別是語數外這三大科。小學語文的重要基礎,便非要屬漢語拼音、漢字字形字音的考核。但是,值得注意一點的是,剛剛步入小學的很多小同學都覺得拼音學不懂!大熊不得不強調一點的是,很多家長估計早已經將小學拼音知識點忘得差不多了,該如何來輔導孩子呢?建議家長重新拾起小學課本,在學一遍。接下來,大熊將整理好的,小學語文:一年級26個拼音字母表讀法,教孩子學拼音的最好方法!分享出來,家長記得教孩子學好拼音!
  • 汪曾祺孫女汪卉:給「汪曾祺熱」降溫,把關注留給中國文學的當下和...
    但如果只看到吃喝玩樂的汪曾祺,恐怕還不足以理解他為什麼在文學史上越來越受重視,同時也會減損這位文人的立體性。適逢汪曾祺2020百年誕辰,浙江文藝出版社推出了《汪曾祺別集》,這套書的編委裡有專業的文學研究者,有汪曾祺的「頭號」書迷,也有汪曾祺的後人,他們希望借這套小開本書能以輕鬆的方式來呈現較為全面的汪曾祺。借著別集出版,日前在中國現代文學館進行了一次研討會。
  • 小學一年級的科學課學什麼?
    □紫金山/金陵晚報記者陳曦  教育部今年年初下發通知,要求秋季開學小學一年級開設科學課,每周不少於1課時。
  • 小學一年級增設科學課 怎麼教才科學?
    根據教育部最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從2017年9月開始,小學一年級將增設科學課,並將其作為基礎性課程。2001年,依據國務院批准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我國開始進行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將沿用了半個世紀的小學「自然」課更名為「科學」,起始年級也從一年級變為三年級。如今科學課為什麼又重回一年級?新課程標準有哪些變化?
  • 小學一年級新生將迎科學課 不少教材大變樣
      杭州路小學一年級新生報到第一天上了一堂科學課。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魏海洋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孟達報導  半島都市報8月25日訊 今年新學期開始後,青島小學一年級將新增一門科學課。從原來的小學三年級開始授課,提前到一年級每周開設一節,並被列為與語文、數學同等重要的「基礎性課程」,如此備受重視的科學課到底上些什麼呢?8月25日,青島杭州路小學新生報到後,老師就帶孩子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趣味科學課,讓小豆丁們感受到知識的樂趣和無窮奧秘。  8月25日上午,位於瑞昌路135號的青島杭州路小學開始熱鬧起來。
  • ...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
    2020年秋季起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五個不變今年秋季學期起,我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將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全區民族語言授課中小學其他學科課程設置不變,使用教材不變,授課語言文字不變,蒙古語文、朝鮮語文課時不變,現有雙語教育體系不變
  • 小學一年級不教拼音是謠言 拼音教改緣何屢被「誤讀」
    誰說我們小學一年級不教拼音?那種說法其實都是源於家長的焦慮。」上海日新實驗小學副校長徐為說,完全可以負責任地說,沒有學過一點拼音的孩子,進入上海的任何小學,都能順利學習拼音。  沒想到,今年開學減負第一波「熱浪」,竟莫明其妙地落到了拼音上,許多學齡前孩子的家長抱怨都怪小學裡現在不教拼音了,所以才不得不讓孩子早早地去培訓機構學。這樣的以訛傳訛亟待「以正視聽」,從而為減負掃清障礙。
  • 安徽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大變臉 新生開設《科學》課
    另外,從今年秋季起,全國小學一年級新生的課表上將出現一門全新的必修課程——《科學》。昨天,記者探訪臨泉路第二小學,該校今年在新生中首開科學課,並專門設置「科學實驗室」讓新生們體驗科學樂趣。  【語文】小學一年級的課本「胖了一圈」  今年秋季開學,對於全市新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說,蘇教版語文教材已經告別歷史,再有一天,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們將和新語文教材「見面」。昨天下午,記者來到臨泉路第二小學,副校長陳慧從教務處拿出一本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材。  「看起來,比以前的教材要胖一圈。」
  • 楊學民:汪曾祺小說中的禪趣
    自然山水的啟悟、家鄉文化氛圍的薰陶、隨遇而安的處事態度,使汪曾祺的思想底色上烙有深刻的禪宗印記。禪宗思想浸透到汪曾祺小說的主題意蘊和敘事藝術之中,也使其作品的字裡行間流溢出明顯的禪趣。汪曾祺筆下的這些人物不沉溺於生活的悲戚,安於日常當下,樂天知命,憑著一顆純然之心,順其自然地生活,在不同程度上體現出了禪的境界。
  • 寧波小學一年級要單獨開設科學課 今年的新生用新教材
    教育部最新消息,2017年9月起,小學一年級要單獨開設科學課,每周安排不少於1課時。昨天,記者通過各方證實,今年秋季開始,浙江一年級小學生確實要上科學課了,這裡當然包括寧波的學校了。為什麼突然要開課了?接下來會有哪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