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這是上冊書的第二個識字單元,本單元編排了五篇識字課。
識字,對於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是非常重要的。教材設計把識字和生動的形象、充滿童趣的情境聯繫在一起。
內容淺顯,但內涵卻很豐富。其中有對比識字、會意字識字、歸類識字等多種識字方法要教給小朋友們。
下面大家就跟隨杜du老師的腳步,一起走進這單元的第六課《畫》。
一、學習目標
1.通過偏旁歸類、反義詞識字等方法,認識「遠、有、色、近、聽、無、聲、去、還、來」等10個生字。
2.學習「走之、斜刀頭」兩個偏旁,會寫「水、去、來、不」這四個生字。
3.正確朗讀課,背誦課文。圖文結合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象。
二、課文解讀
《畫》是一則五言謎語詩,詩面描述了山、水、花、鳥等景物。並通過「遠、近、來、去」等方位和動作的變化,表現畫的形象特徵。
這首謎語詩,對仗工整,讀起來也朗朗上口。
在這首詩的邊上有一幅插圖,插圖上是一幅水墨畫。山水相襯,鳥語花香。能讓孩子們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典雅意境。
其實,在畫中就能找到這首謎語詩中所描繪的景物,所以說這幅畫也暗示了詩的謎底是:畫。
三、讀文識字
1.師生交流
同學們,我們可以藉助注音來讀一讀這首詩「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我們之前學過一個謎語詩,在語文園地一裡面,大家還記得嗎?「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無數片,飛入水中都不見。」謎底是雪花。
2.猜謎底
同學們,今天我們讀的這首謎語詩的謎底是什麼呢?引導猜出謎底:畫。
3.識字方法學習
本課需要認識的一共有十個生字,一年級的小朋友怎樣識字才高效呢?
我們通過這節課的內容來學習識字方法:a.偏旁歸類法
走之做意符,表達的意思多與走路有關,本課就有「遠、近、還」。
b.藉助反義詞
本課的反義詞比較明顯,同學們可以根據反義詞來理解字義,比如:有——無,遠——近,去——來。
(杜du老師建議:家長或老師可以經常和孩子們玩反義詞對口令的遊戲,拍拍小手說一說「我說有,我說無」……)
c.換換筆畫或偏旁
用熟字換筆畫或換偏旁的方法來識記生字,這種方法也非常好,比如:本課就有「聽」和「近」,他們可以互換偏旁。
「無」:把學過的「天」換筆畫變成「無」。
「色」:用「爸」換偏旁就是「色」。
d.組詞、編句子來識字
生字:「還」,詞語:「還是」,句子:「春天過去了花兒還是那麼鮮豔。」
生字:「色」,詞語:「色彩」,句子:「這幅畫的色彩非常豔麗。」
四、寫字指導
本課一共三個獨體字「水、來、不」,它們都有一個縱向支撐的關鍵筆畫:豎或豎鉤,所以書寫的時候,孩子們一定要注意豎或豎鉤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還要注意「水、來」兩個字,先寫撇後寫捺的筆順規則。
書寫要點,詳見老師的手寫筆記。
五、理解詩意
同學們可以對照插圖,讀讀這首詩,然後圈出詩中描寫的景物「山、水、花、鳥」,然後指著插圖再來讀一讀這首詩。
老師引導同學們一起來交流:詩中的景物與生活的景物有什麼不同嗎?
然後改寫本課的詩句進行對比,讓孩子們感悟畫的特點。
本課需要朗讀和背誦,在背誦之前應該多種形式朗讀,讓孩子們反覆的去練讀。
背誦謎語詩後,可以在田字格中工整地書寫生字,把謎語是補充完整。
上面是這節課的學習資料,如果大家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交流,共同進步。
覺得我的文章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點讚,轉發和評論。謝謝!
關注我,收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