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狒狒的研究表明 多交異性朋友有益長壽
朋友越多的個體能夠得到更多的社會支持,而更高的社會階層保證了個體能獲得更豐富的生存資源,這兩個因素都可能帶來壽命的提高。然而,一項新研究將促使我們重新審視這些結論。在與人類基因相似度高達94%的狒狒種群中,這些社會因素對於它們壽命的影響與人類截然不同。
-
研究發現:多交異性朋友,有助於長壽
這項研究通過對肯亞安博塞利國家公園540多隻狒狒進行為期35年的觀察,發現擁有親密女性朋友的雄性狒狒比沒有女性朋友的雄性狒狒存活率更高。但這項新的研究指出了另一個潛在的好處:雌性朋友可以幫助他們長壽。研究小組的研究結果發表在9月21日的《英國皇家學會哲學學報B》專刊上。眾所周知,有親密友誼的人比沒有朋友的人長壽的可能性更大。
-
「多吃肉多喝酒,多與異性交朋友,最少活到九十九」,這說法可信嗎?
聲聲不止為你解答。『』多吃肉多喝酒,多與異性交朋友,最少活到九十九『』,這說法可信嗎?這種說法我第一次看到,我認為不可信。首先,多吃肉多喝酒就違反了養生的規律,特別是多喝酒就傷我們的肝臟,怎麼會長壽,在有多吃肉就會造成我們身體的膽固醇增加。這些都會危害到我們的身體健康。至於,多交異性朋友,這也看怎麼個交法。是交有那種關係的異性朋友還是純友誼的異性朋友。
-
對狒狒的研究表明 與異性的友誼越親密壽命就越長
朋友越多的個體能夠得到更多的社會支持,而更高的社會階層保證了個體能獲得更豐富的生存資源,這兩個因素都可能帶來壽命的提高。然而,一項... 朋友越多的個體能夠得到更多的社會支持,而更高的社會階層保證了個體能獲得更豐富的生存資源,這兩個因素都可能帶來壽命的提高。
-
百歲老人的研究表明,居住地方可能是長壽關鍵
華盛頓州立大學ElsonS.Floyd醫學院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你所居住的地方對你達到百歲年齡的可能性有很大的影響發表在國際環境研究和公共衛生雜誌根據華盛頓州的死亡率數據,研究小組的發現表明,生活在高度步行、混合年齡社區的華盛頓人更有可能活到100歲生日。
-
古埃及人養狒狒當寵物?牙石研究透露了它們的生活
如今,牙結石已成為研究古人健康狀況和生活方式的有利線索之一。 在最近一項針對古埃及人圈養的狒狒遺骸的研究中,我們首次將這一線索應用到動物的身上。發現表明,與古人、現代人、尼安德特人和野生黑猩猩相比,圈養的狒狒擁有獨特的口腔微生物群落。
-
西媒:研究表明幸福者更長壽
多項研究表明,有這種幸福感的人壽命更長,而且總體上享有更好的健康狀況。相反,不滿情緒往往使人更易患病。報導稱,關於這個問題,最引人注目的可能是,自認為生活幸福的人的預期壽命不僅比感到不幸福的人更高,而且研究表明這個數字要高很多。具體來說,大約為10年。但是,這類研究存在一個基本問題。所有研究都將幸福作為衡量標準,而每個人對幸福的感受又是不同的。
-
愛笑的人特別長壽?哈佛大學花80年研究724人,揭開了這個秘密
研究人員們得出了三大結論。第一,良好的人際關係,對我們是有益的,而孤獨寂寞,是會嚴重損害人的健康的。在對724人的一生的研究記錄中。研究人員發現,那些脾氣性格和善,和親人朋友都處得非常好的人;遠比那些性格孤僻,喜歡獨居的人,更快樂、健康和長壽。
-
山民的長壽秘訣,藏在他們的行囊中:益生菌有益健康嗎?請看此文
01諾獎獲得者的「酸奶長壽」論作為一名對細菌有著狂熱研究愛好的微生物學家,他很早就知道細菌對人類健康的重要性,讓他將細菌跟長壽聯繫起來的靈感,是在一次對長壽者特徵進行分析的過程中,萌發出來的。梅切尼科夫的研究對象,是來自保加利亞的一群山村居民,這些人有一個最大的特點是長壽,壽命最長的有一百多歲。在這些人的信息中,影響壽命的因素,除了良好的心態、勞動習慣等之外,他還發現當地的居民有一個特別的習慣,就是喝酸牛奶。而酸牛奶的來源,可以說是一個意外,因為這些山民要去很遠的地方買牛奶,要走很長的路,往往等到他們把牛奶運到家的時候,牛奶已經變成「酸奶」了。
-
十大長壽習慣排行榜 多喝水、金字塔飲食上榜
人類對長壽的渴望從未停止。而長壽的關鍵,在於你日常的一些習慣。據美國「十佳排行榜」網站介紹,以下習慣佔據長壽排行榜的前十名。 1.多喝水。 水不僅能拯救人們的生命,還是長壽的第一要素。美國疾控中心的相關數據表明,很多疾病是由於攝入水不足引起的。
-
男人40-55是長壽「關鍵期」,若你能做到5件事,長壽與你有緣
男性的平均壽命比女性的平均壽命要低,這很令人困惑,而究其原因,可能是男性較女性來說,沒有很好養護身體的意識,還有非常多的不良習慣,例如抽菸、喝酒、熬夜等等。男性在中年時期,也就是40~55歲,是「長壽關鍵期」,因為這一時期人體衰老迅速,更容易出現各類健康問題,如果這一階段男性朋友注重養生,可以有效的預防多種健康問題的發生。
-
長相奇特幾乎只吃草的獅尾狒狒
獅尾狒吃草的場景頗為壯觀,數十隻來自不同家庭的獅尾狒坐在一大片草地上,「啪、啪、啪」的折斷草葉的微弱聲音匯集在一起,形成一股強大的聲波,不斷撞擊你的耳膜。在它們進食時,偶爾會傳來雄猴的狂吠聲。獅尾狒食用的羊茅草富含纖維,產生的糞便多,科學家通過分析糞便就能了解獅尾狒的荷爾蒙含量。在許多人的眼裡,這種食草猴子非常單調乏味,什麼都不幹,一天到晚就知道坐在地上吃草。
-
花豹8次突襲,狒狒軍團連失5員大將,淺談花豹對狒狒的捕食
狒狒巨長的犬齒,實力不容小覷 狒狒軍團人多勢眾,每群多達70隻狒狒,任何時候都有6隻成年雄性人類一出現,花花豹將狒狒拋棄,除了被咬傷的喉嚨外,屍體完好無損。足記證據表明,狒狒在茂密的掩蓋物下坐在或靠近地面時遭到伏擊。狒狒顯然逃上樹,但被花豹抓住並拖到地上。研究員從屍體上收集標本和測量數據後,將其送回獵殺地點。然而花豹沒有回到屍體旁,而是在樹上又捕捉了2小時的狒狒,但沒有成功。研究人員幹的好事,晚飯再次被打攪,花豹白忙了一整夜,晚飯沒吃上。
-
文藝點,更長壽,研究發現:藝術活動可降低死亡率
藝術活動有益身心健康科學家們發現,多參加藝術活動有益於身體健康。在以往研究中,藝術活動被認為是「多模式」健康幹預活動,它可以將心理、身體、社交和行為因素以及內在的審美動機結合在一起。歷史研究表明,藝術活動參與有助於預防和治療如抑鬱症、痴呆症、慢性疼痛和虛弱等方面的精神和身體健康狀況。
-
讓「鄧巴定律」來告訴你,人的一生可以交多少朋友?
你讓更多的人相信你的生活會更好。然而,最近的科學研究表明,人們的朋友圈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大,因為人們交朋友的能力是有限的。著名的鄧巴定律羅賓鄧巴,是牛津大學研究認知和進化的人類學家。1992年,他根據對靈長類動物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著名的「社會腦假說」。
-
紐西蘭研究人員發現長壽秘密:不吸菸,多參加社交活動
新華社北京6月23日新媒體專電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6月18日報導,紐西蘭奧塔戈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些長壽的秘密。最新研究顯示,不吸菸和整個老年期間保持社交是紐西蘭百歲老人的共同特徵。老年心理學顧問約拉姆·巴拉克副教授說,研究結果表明,人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衰老過程有所控制。他說:「選擇不抽菸並致力於維護社交網絡將是人們對成功老去的最佳投資。」
-
研究表明百歲老人的生活環境可能是長壽的關鍵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您居住的地方對您進入百歲年齡的可能性有重大影響。最新研究表明,生活在高度步行,混合年齡社區的人們可能更可能活到100歲生日。華盛頓州的死亡率數據,表明生活在高度步行,混合年齡社區的華盛頓人更有可能活到100歲生日。
-
非洲野狗圍攻狒狒,母狒狒為保幼崽與豺展開搏鬥,最後被活活咬死
據南非《新時代報》報導,攝影家米舍爾在這裡拍攝到了這樣一幕:10多隻三色豺圍獵一群狒狒,其中,一隻落單的母狒狒,為了保護自己的幼崽,讓它儘快爬上樹,而自己卻不幸葬身豺群。10多隻三色豺圍獵狒狒群,狒狒被衝得七零八落狒狒的脾氣不好,經常暴躁不安,一言不合就和別人打架。
-
有人說長壽之道是:多吃肉多喝酒,多和異性交朋友!有道理嗎?
在養生界,有一句比較有名的話:多吃肉多喝酒,多和異性交朋友!很多人把這句話奉為圭臬,也有人用這句話作為自己喝酒找異性朋友的藉口。這句話是一位著名的國學大師文懷沙說的。而且,文懷沙也是一位非常長壽的老人,他是1910生的,直到2018才去世,活了108歲。一個長壽的著名學者的話,當然是有人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