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中點燃木星成功的機率已被證明為零,為什麼最後成功了

2021-02-15 曉豔觀世界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曉豔觀世界」,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昨天剛剛看完這個電影,可能很多人有疑惑,為啥明明慕斯說點燃木星計劃成功機率為零,大家還是選擇這種方案,並且成功了。作為電影的《流浪地球》其實就是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在所有人都認為已經沒有機會,也不清楚自己的犧牲是否還有意義的時候,仍然有人選擇自我犧牲,最後拯救了地球。

這個片子很容易讓人看上去像是一個俗套的好萊塢式的孤膽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但其實他不是,這是一個關於犧牲和拯救的故事。

救援小隊在救援的路上損兵折將,結果在他們到達目的地之前,目的地已經完全被毀滅了,但救援小隊隊長仍然選擇了繼續前進。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但確信自己繼續向前走就一定會有意義。

最後他們真的發揮了作用。但又不完全是因為他們的努力才拯救了地球,而是因為還有無數的人做出了和他們同樣的選擇,在已經宣布沒有希望的時候,仍然選擇了繼續努力,才最終修復了行星發動機,點燃了木星。

在電影中期的時候男主突然提出點燃木星計劃,當時我感覺怎麼那麼多科學家沒想到這個方法,卻被一個普通人發現了,說實話,當時對劇情的嚴謹性略微失望。

但差不多十分鐘後,才知道原來早就有以色列科學家提出這個計劃,但被認為成功的機率為零,後來經過主角團的努力雖然實行了計劃,但距離引爆點還差五千公裡,想必這也是科學家們認為不會成功的原因所在。

莫斯計算的時候很可能算出的是用地球發動機點燃木星的可能性為零。事實也證明,儘管改變程序,用赤道發動機點燃木星,射程根本達不到要求高度。所以按這個來說,這個計劃不可行。

慕斯是在嚴格執行火種計劃,他只計算了來自地球的方法,沒有考慮到空間站。而劉培強在火種計劃和拯救地球中明顯選擇了後者。他用空間站的30多噸燃料去點燃木星,這顯然比地球發射的十二響希望更大。

哪怕有一絲希望也比等死強。人在這種絕望之中,更能迸發出無窮的潛力,也更能理解犧牲的意義。所以7~11救援隊所有人員,劉培強中校,以及聽到廣播後所有重新返回的救援人員,他們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在絕境中選擇希望,在生與死之中選擇生存,這是本性使然。

木星燃燒會對地球形成很多的衝擊和破壞,這可能是無法估量的。然而影片中對這個並沒有很大的描寫,可能是為了凸顯主題希望。流浪地球也許還會面臨更多的磨難。但是不管怎樣,至少努力過,這本身不就是一種成功嗎。

況且,宇宙中存在無窮無盡的未知的變化,就像慕斯明明算好了可以藉助木星推動地球前進,確還是被木星引力吸引過去發生災難。所以,點燃木星推開地球的成功也就不奇怪了。

在所有人都已經絕望,決心放棄的時候,當聽到女主的廣播後,仍然決定返回去,幫助救援小隊。就像有個救援小隊對象說的,地球都要毀滅了,還害怕失去什麼呢?

在最絕望,最黑暗的時候,能夠從中看到希望,並且努力的去把這個希望實現,甚至不惜自我犧牲,以成就這個希望。這是非常中國的故事,很不好萊塢。

如果是好萊塢的套路,比如《星際穿越》,那麼這個故事的合理情節應該是,吳京一個人殺出空間站,返回地球,為了救出自己的兒子,順便拯救了地球。但《流浪地球》並不是這樣。

就是因為有開頭提到的這種情節,在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時候,也不知道自己的犧牲是否還有意義的時候,總有些中國人選擇自我犧牲,去點亮這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免責聲明】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END-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好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裡點燃木星真可能嗎?木星真能被點燃?西瓜視頻為您解密
    還記得2018年火爆上映並叫好又叫座的國產影片《流浪地球》嗎?在影片中吳京飾演的劉培強在地球即將撞向木星而毀滅前,駕駛著空間站配合地球的行星發動機噴口火焰,點燃了木星,利用木星爆炸的反推力將地球推回到了流浪的正確軌道上,當時那種震撼場面至今想來依然動人心魄。
  • 流浪地球中,若地球沒有成功逃離木星,最後的結果會是什麼?
    在影片《流浪地球》裡,地球逃離太陽系的過程中受到了木星的引力捕捉,而最終木星被點燃,地球才成功擺脫了木星的引力捕獲,繼續它的流浪旅途那麼,如果在結尾處,地球沒有逃離木星,最後的結果又會是什麼呢?答案是地球一定也會不復存在,但在地球與木星相撞的過程中,會發生更多的意想不到事情。
  • 如果你是《流浪地球》中的劉培強,你會犧牲空間站點燃木星嗎?
    在《流浪地球》中,為了逃離太陽系,必須利用木星引力彈弓效應的方式把地球甩出太陽系。但接近木星的時候,一半的地球推進器被因為木星引力而損壞,失去了最好的變軌時間,地球快要撞上木星了,劉啟一行人想出利用推進器點燃木星,利用衝擊波逃離木星,但是因為距離不夠。
  • 木星能被點燃?雲南天文臺專家解密《流浪地球》背後的科學
    木星能被點燃?雲南天文臺專家解密《流浪地球》背後的科學,《流浪地球》劇照 掌上春城訊你看《流浪地球》了嗎?不,你二刷《流浪地球》了嗎?
  • 《流浪地球》中,為什麼劉培強會說「再也回不去了」?
    在《流浪地球》中,劉培強在領航員國際空間站上執行了17年的太空任務,他即將返回地球。但他在後面又說,從「流浪地球」計劃啟動的第一天起,就再也回不去了。那麼,為什麼劉培強會這麼說呢? 雖然地球上建有1萬行星發動機,平均每座可以產生大約150億噸推力,但還不足以讓地球擺脫太陽引力的束縛。為此,需要藉助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以上地球獲得足夠的逃逸速度來衝出太陽系。 在劉培強即將退役時,地球將會進入木星軌道。按計劃,地球結果木星的加速之後,劉培強將會返回地球上。
  • 《流浪地球》中提到的木星你了解多少?
    今天的賀歲片《流浪地球》異常火爆,國內一直期待科幻電影的發展和爆發,因此今年也可稱之為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該電影中提到地球流浪過程中,被木星引力吸住,為了逃離木星的強大吸力,吳京去引爆木星讓強大的氣波推離地球進而拯救全人類。那你對木星了解多少呢?
  • 地球公然出軌,太陽氣到爆炸?| 一句話證明你看過《流浪地球》
    相信大家都去看過《流浪地球》了吧?
  • 流浪的地球,孤獨,脆微
    在拯救地球時,電影展現的是各個種族各個民族的人類救援組為拯救地球去奉獻犧牲。我們跟隨著的主角團隊是其中的一個中國救援組,親眼看到的是主角團隊中的人們一個個作出犧牲,但電影同樣展現了其他的救援組各個種族的優秀兒女悲愴的身影。當少年主角劉啟想到點燃木星的主意時,大家都奮力朝著這唯一的希望而努力。
  • 《流浪地球》,原著中最後出現的詩,引人深思
    在流浪地球之前,「國產科幻」可以說是圈錢的代名詞,但是其中大部分不是特效感人,就是劇情荒誕,所以說流浪地球是啟動了中國科幻元年的重要作品也不為過。《流浪地球》背後是現代的電影工業體系,絕對不輸給大多數好萊塢科幻巨片。
  • 再一次點燃木星拯救地球!《流浪地球》加長版定檔11月26日
    由郭帆執導、劉慈欣監製、吳京特別出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領銜主演的2019年春節檔票房冠軍《流浪地球》全新版本《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今日發布定檔海報,宣布將於11月26日感恩節上映。
  • 「點燃木星拯救地球」?不,木星探測才是正經
    據科技日報3月8日報導,電影《流浪地球》中,木星曾為試圖逃離太陽系的地球製造了大麻煩。地球本想藉助木星引力加速逃亡,但差點被其巨大引力撕碎。最後主人公犧牲自己,點燃木星,讓地球繼續向著太陽系外流浪。在現實中,這顆巨大的星球,對人類也同樣有著非凡的吸引力。只是,飛向它的專用探測器,都和電影中的地球一樣,命途多舛。
  • 《流浪地球》細思極恐的事情,看似傳遞了希望,實則卻是絕望
    如果你看過《流浪地球》的話,你就知道一件事情,在電影的最後,我們的吳京飾演的劉培強中校通過用太空戰撞擊的方式,順利點燃了木星,成功將地球推開了,儘管,這一段看起來沒有什麼太大的毛病,但是,如果你細想一下,就會發現這一個行為,簡直就是把地球推向了末日的邊緣。
  • 為什麼要去木星?什麼是洛希極限?探尋《流浪地球》裡的科學奧秘
    原標題:《流浪地球》裡的科學奧秘 作為第一部國產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從影院之內火爆到影院之外。 有人稱讚它把國產科幻電影帶到新高度,有人熱議,現實中「流浪地球」真的可能發生嗎?明知靠近木星有危險,為什麼地球還要走這條路?帶著種種疑問和思考,讓我們一起走進科學,探尋奧秘。 為什麼要去木星?
  • 點燃木星拯救流浪地球,區塊鏈能否拯救版權保護?
    【科技述評】己亥新春上映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在全球引起廣泛關注,國產電影拍出了好萊塢水平,也令不少國人揚眉吐氣。然而,《流浪地球》製片方卻根本無暇慶祝,從上映次日起,這部電影以及其他同期上映的影片,就受到盜版問題的困擾。
  • 流浪地球之觀後感
    昨夜,我看了最近很火的電影《流浪地球》。不可否認這部影片確實是拍得相當不錯,難怪取得了火爆的票房,也獲得了很高的電影評分。接下來,我來說說自己看了這部電影後的一點感想。這部電影講述了由於太陽對於地球的影響,人類將不能在太陽系繼續生存。
  • 科學解讀+4個問題測試:你真的看懂《流浪地球》了嗎?
    感動之餘,導演「輕描淡寫」地滑過了有關於背景和科學原理的部分,以一種近乎「理所當然」的方式為大家呈現了一個硬科幻故事。導演這麼「輕描淡寫」地過去了,我可不行。於是——電影背後四大核心物理問題解讀問題一:為什麼要去宇宙流浪?問題二:怎麼才能帶著地球去流浪?問題三:怎樣才能以更快的速度去宇宙流浪?問題四:最後的流浪計劃是怎麼成功的?
  • 木星氫氣含量達90%,用火能點燃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看過今年我國一部非常火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影片中流浪地球為了擺脫木星的引力,人類點燃了木星大氣,利用產生的強大衝擊波將地球推出去,從而成功逃脫。
  • 流浪地球深度解析:為什麼要帶著地球去流浪?
    流浪地球為什麼要帶著地球去流浪,而不是建造飛船逃跑?我們在看流浪地球時最大的疑惑便是,既然能造出像行星發動機這樣巨大推力的裝置,連地球都能推動,為什麼不把他建造成飛船,這樣不就會像現在帶著地球一樣多災多難了。
  • 論《流浪地球》:科幻影片重要的是情節,邏輯也必不可少
    根據這條路線,《流浪地球》在電影中使用科學實際上是成功的。成功並不意味著沒有錯。小編認為這部電影和流浪地球的文學作品有一個共同的問題:不擅長隱藏缺點。在《流浪地球》描述的宇宙中,智能生命本身並不是根據自然選擇的原則進化而來,而是由超級外星智慧逐步引導。這是一個智能設計理論的世界。但這個故事仍然發生在今天的現實中。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只是一位普通的古生物學家。
  • 為什麼人類總想點燃木星,而不是把它變成太陽?答案有點矛盾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不管是質量還是體積,而且木星的衛星也是最多的,不過,人類熟悉木星,主要原因還是木星離地球比較近,中間只隔著火星,方便觀察和研究。人類也知道這點,因此人類對木星幻想得最多的就是點燃木星,就像電影流浪的地球裡面一樣。人類也曾幻想過木星上的氫氣,畢竟氫氣對人類來說,好處太多了,熱量大,且不會汙染環境,只要有一天,人類從木星上得到的能量,大於消耗去的能量,那麼人類就能從木星上獲取源源不斷的能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