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是我國農村常見的香料植物之一,雖然種植面積不是很大,但分布範圍較廣,南北均有栽種,一部分均以零星種植自用,作鮮香蔬菜,另一部分以集中種植作為商品銷往各地;茴香可分大茴香、小茴香、球莖茴等品種,以小茴香更香濃味純,在家中還可栽培製作盆景;同時,小茴香乾燥成熟果實,即可做茴香粉,也是重要的中藥材,還可提煉茴香油,其經濟價值和醫藥價值較高,是農村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
下面簡單介紹其種植方法:
選地整地,施足基肥
茴香是多年生植物品種,應種植在土壤肥沃、土質深厚、保水保肥力強、PH值在6.8左右,在栽種前10-15天時,翻挖地塊深度25-35釐米,暴曬3-5天後,每畝用腐熟土雜肥2500-3500公斤+12%過磷酸鈣25-35公斤+40%硫酸鉀20-25公斤混合後均勻撒入翻挖後的土中,耙碎整平,按2.5米寬開廂起溝,以廂面寬2.0-2.2米,溝寬0.3-0.5米,溝深0.12-0.25米,實行深溝高廂,等待栽種茴香。
培育壯苗,適時移栽
茴香苗有兩種來源:一種是營養苗,是從母體上分株切離下來的營養體,另一種是利用茴香種子,經過浸泡、催芽、苗床培育後的直生苗,經施肥管理,培育出壯苗;在重慶地區,一般在毎年的3月底至4月初,當氣溫穩定在15度以上時,就可在晴天選壯苗移栽。
移栽時,應按行距0.6-0.8米、窩距0.5-0.7米,挖窩栽植,每窩施底肥0.5-1.0公斤,畝用腐熟土雜肥600公斤+40%硫酸鉀15-20公斤混勻作底肥,畝栽種1500-2200窩;當栽種15天後,茴香苗定根返青紮根後,每畝用5-8公斤尿素提苗促長。
加強管理,實施綜合防治
茴香種植好後,當其長至15-25釐米時,就可鮮食幼莖嫩葉,並根據市場需求進行銷售,每次採幼莖嫩葉後還應施一次「跑馬水」;在平時應經常注意觀察,看是否有病、有蟲,發現後應按規定藥物用量防治;當植株長到1.0米以上後,應杜絕採食莖葉,並進行一次綜合防治,培育茴香果實,生產茴香商品銷售。在收穫茴香50天前,一般畝用2.5%甲氰菊酯20-30克+90%敵百蟲粉20-30克+10%吡蟲啉15-20克+70%甲基託布津70-80克兌水60公斤,噴霧預防茴香病害:灰斑病、黑腐病和金龜子、地老虎、黃鳳蝶、微管蚜等蟲害。
根據需求,及時收穫茴香商品
若果是提取茴香油,應在植株由綠變黃綠,並出現淡黑色縱線時收割全株,用蒸餾設備提取茴香油或其它有效設備製取茴香油;若是收穫商品果實茴香,可待全株淡黃、果實已經90%飽滿,可割取頂部30-40釐米長果穗,乾燥後加工茴香粉或切斷陰乾後,在低溫、密閉.乾燥空間保存待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