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奧斯汀:極少的人生體驗,卻提煉出對人性如此多的了解

2020-11-28 騰訊網

203年前的今天,1817年7月18日,英國作家簡·奧斯汀逝世。

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庸俗無聊的「感傷小說」和「哥特小說」充斥英國文壇。奧斯汀的小說一掃風行一時的假浪漫主義潮流,破舊立新,反常規地展現當時尚未受到資本主義工業革命衝擊的英國鄉村中產階級的日常生活和田園風光。

奧斯汀繼承和發展了英國18世紀優秀的現實主義傳統,為19世紀現實主義小說的高潮做了準備,在英國小說的發展史上有承上啟下的意義,被譽為地位「可與莎士比亞平起平坐」的作家。

維吉尼亞·伍爾夫將簡·奧斯汀稱為「女性之中最完美的藝術家」,這一評價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同。不過我們今天或許對伍爾夫這種美好的評論提出自己的異議:簡·奧斯汀是一位可以稱得上偉大的藝術家。一些評論者(一般為男性)著重指出奧斯汀身為女人而非男人,在小範圍又十分精密的家庭喜劇領域具有非凡的天賦。有時他們又會說,奧斯汀在她的時代經歷了拿破崙所有的徵戰,而這些在她的作品中卻難覓蹤跡。不過從最長的時間尺度來看,包括男性和女性在內的所有人都應當承認,即使對歷史中出現的事件進行最嚴密的觀察,也比不上對每天發生的人性戲劇的洞見。

從某種角度來看,可能將作家稱為奧斯汀小姐更為合適。她是一位農村教區牧師的女兒,來自一個大家庭。雖然家境並不富裕,但是奧斯汀和當地一些殷實的家族往來密切,她筆下描繪的正是這些人的特質和社會的一般價值觀。有些佐證證實她失戀過,不過奧斯汀一直沒有成婚,她在自己的家裡安靜地度過了不長的一生。一年又一年,奧斯汀在瑣碎的家庭生活中默默地寫她的小說,甚至沒有自己的房間。她僅僅在富有教養的社交圈中活動,顯得愉悅而活潑。大家把她的天才看成一種令人疑惑和震驚的東西,最難以解釋的是,奧斯汀如何從如此之少的人生體驗中提煉出對人性如此之多的了解。也許正像亨利·詹姆斯指出的,偉大的藝術家僅僅需要一個刺激、一個「題目」,就可以運筆成風。

在奧斯汀眾多特質中,有一種現代小說家們往往付之闕如,那就是對自己想法的明確認識。託馬斯·沃爾夫之類的作家經常將小說作為教育自我、發現自我的一種實驗,奧斯汀不是這樣,她確切地知道自己對什麼感興趣。「那些小事」,如愛瑪所說,「維繫著私人日常生活的快樂。」奧斯汀明白自己所處的這個特殊世界裡,私人生活的焦點不是崇高的理想、強烈的希望、悲劇色彩的絕望,而是財富、婚姻(偶爾愛情也會變得複雜,但這不經常發生),還有社會階層的界線是否依舊分明。作品中不多的人物之間的行動在她看來是一齣喜劇。這有點類似一個大家庭中有個沒出嫁的姑媽,頭腦夠靈活,善於冷眼旁觀,說出話來一語中的。奧斯汀很聰明,也不乏18世紀的理性精神,而喜歡嘲諷和幽默感。恐怕她對哲學家沒什麼好感,對詩人也沒有什麼好印象。

奧斯汀小說的主題很少,為她贏得高度評價的是精緻得體的技巧、從容簡潔的敘事形式,以及別人難以企及、反映作者天縱之才的警句。奧斯汀不大喊大叫,不裝神弄鬼,用有教育的方式避開表象之下的悲劇,她從來都是要讓讀者開心,而不是撼動他們的靈魂。

奧斯汀最好的作品毫無爭議。《傲慢與偏見》或者擁有最多的讀者,不過我認為《愛瑪》也許更為犀利,有更多快樂。如果我推薦的這兩部作品讀者都讀過,那可以試試《曼斯菲爾德莊園》《勸導》《理智與情感》。以上幾部都是典型的奧斯汀式作品。將奧斯汀稱為經典作家似乎有點愚笨,說她是一位極具魅力的作家更為恰當。

克裡夫頓·費迪曼

摘自《一生的讀書計劃》

克裡夫頓·費迪曼 約翰·S. 梅傑 著,馬駿娥 譯

譯林出版社 鳳凰壹力

可能改變你一生的世界經典閱讀指南

美國「每月讀書會」專家力作

全球暢銷50年,最新升級珍藏版

關於本書的價值,我不想多言,因為它不是魔法,不會讓你我自動變成「有教養的人」,它不會替我們解釋人生中的種種奧秘,也不會使人「幸福」——這種功效屬於牙膏、摩託車與除臭劑之類的東西,卻不屬於柏拉圖、狄更斯和海明威。但這個「計劃」會像愛情和其他能激發你深層潛能的事情一樣,使你內在的生活更有意義,也更有趣。當你重讀經典時,你對書的認識也許不會變得深刻,但是你會加深對自我的認識。

——克裡夫頓·費迪曼

對於所有尋求世界文學寶庫指南的人來說,《一生的讀書計劃》(最新升級版)都是最好的選擇,它提供了人類精神最偉大成就的入門之路。

——亞馬遜評論

相關焦點

  • 《成為簡·奧斯汀》:豆瓣評分8.2,奧斯汀的愛情故事竟如此動人
    2年之後,《成為簡·奧斯汀》的上映則讓人們更深入的了解到了奧斯汀本人的人格魅力,這部迷人的名人傳記電影在豆瓣上有高達8.2的評分。雖然劇中飾演奧斯汀的安妮·海瑟薇有著濃重的美國口音而被人詬病,但是卻完全不影響她對奧斯汀本人的完美詮釋。
  • 簡·奧斯汀誕辰|他們來這裡看或是被看,只為一段好姻緣
    簡·奧斯汀畫像簡·奧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年)如同莎士比亞曾做的那樣,她揀出人性的渣滓,然後以點石成金的文字,將之煉成真金。但她顯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實力。在眾多貴族文學的追逐者中,怕是無一人如此超凡脫俗、不慕名利、毫不自負,一如簡·奧斯汀。
  • 一道經典數學題,折射出的人生哲理,網友:人性就是這樣丟掉的!
    今天,朋友講給我,我並沒有急於打斷朋友,作為忠實的聽眾,默默地聽著,時隔多年,時光飛逝,今天又有別樣的理解,它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一道題,原來,一道題竟然蘊藏著這麼多的人生哲理一開始顧客支付了30元,活動價以後,顧客相當於一人出9元,再加上服務員揣兜裡的2元,3x9=27,27+2=29,30-29=1那麼,顧客的一元錢去哪兒了呢
  • 《智囊全集》「人生四忌」,看透人性,不愧是老祖宗的智慧!
    《智囊全集》馮夢龍所著,讀過這本書的人如此評價:「天下無餘智」。後代汲取中華民族智慧,學習做人做事都繞不過這本書。秦代末期的諸侯爭霸期間,項羽曾經一度有著高尚的聲望,獲得了絕對的霸主地位,可以分封天下諸侯國,甚至是連劉邦的「漢王」都是由他所封。殊不知項羽的聲望何時開始下滑的呢?
  • 尋蹤簡·奧斯汀
    7月18日,英國著名女作家簡·奧斯汀去世200周年,為表紀念,英國中央銀行將在9月發行印有她頭像、面值10鎊的塑料紙幣。此舉使奧斯汀再度走進大眾視野,人們閱讀她的作品,舉行紀念活動,緬懷這位女作家非凡的一生。  筆者來到位於英格蘭中南部的喬頓村,簡·奧斯汀故居博物館就在這裡。
  • 《理解人性》: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從表象窺到人性本質以理解人生
    這一觀點為人們發展社會情感、識別並調整自己性格和行為中的陷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參照,為人們更好地理解人性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理解人性》是阿德勒的代表作之一,深刻而細緻地闡述了個體心理學的基本原理。而阿德勒自己年幼多病,長相一般,內心裡始終覺得自己比不過哥哥,長期生活在哥哥的光環的陰影之下。這些經歷對他的思想產生了重大影響,為他後來提出克服自卑、追求優越的觀點提供了很好的生活素材。1899年,已成為醫生的阿德勒在維也納布雷特公園附近開設了一家私人診所,為中下層社會人群提供心理諮詢和治療服務。
  • 心商百題18:明白人性十大特點,贏得人生自由之匙?
    你看相戀之人總相知,卻還有許多不明,人性難測!人性的多面,遠超我們的想像,決非慣常浮在心頭的那幾種,這是外部複雜多變世界的折射,反映了人類本身的演化性,神秘性,豐富性;在多維時代,我們有必要了解它的全貌,今天是到了揭開這個天大秘密的時候了!筆者在《人的多面性》篇裡說,一人一世界,千人千面,萬人萬腔。
  • 阿姆斯特朗事件折射人生路 偶像倒下後人性暴露
    阿姆斯特朗事件折射人生路 偶像倒下後人性暴露   人們心目中的英雄被揭開截然相反的面孔,其實也是將人性中最隱秘、最糾結的那部分暴露在陽光下。
  • 和簡·奧斯汀一起玩拼圖
    和簡·奧斯汀一起玩拼圖 2020-11-20 15: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霍亂時期的旅行|大英博物館|簡·奧斯汀|英國_旅遊|愛丁堡城堡|...
    而且這段時間陰天多雨,氣溫維持在10°左右,雖不說凍手,但是走在路上吹著海風,還是有股潮溼陰冷的感覺。愛丁堡城市不大,主要景點都集中在步行可達的路程內,我在這裡安排了兩天的行程,第一天主要是遊覽城城市外部景觀,第二天參觀博物館和美術館。我住的酒店在卡爾頓山腳下,一早起來先爬了一下山,這座山非常埃,15分鐘可登頂。在山頂可以俯瞰整個愛丁堡城。
  • 自我意識與人性——一種踏實的成全
    也就是說,沒有人性,哪來的自我意識;而沒有自我意識,又哪來的人性?好了,只能到此為止了,今天,我們如果再深追下去,恐怕就要出了心理學研究的範疇了。最關鍵的是:我們既有雞吃,也有蛋吃,這已經足夠了。我更想多著筆墨的是:當自我意識發生改變、脫離常態,產生某種偏離時,人性會怎麼樣;我們該如何使自我意識與人性保持一致;又該如何使人性的意義更加豐滿,走上一條心靈成長的道路。
  • 簡·奧斯汀的《愛瑪》:最偉大的實驗小說?
    1814年1月,簡·奧斯汀開始了一部具有革命意義的小說創作。一年後,她寫完了《愛瑪》,小說這一文學形式的可能性就此開始發生轉變。或許,說奧斯汀「具有革命性意義」有些古怪——因為英國小說史上鮮有這種觀點。
  • 石油提煉汽油和柴油的過程是怎樣的?誰提煉出來的比例更大
    而且在現如今也有依靠本國的石油資源大富起來的國家,比如沙烏地阿拉伯就是其中之一,它們國家就是如此,而且又加上本國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們國家石油的利用率也相當的充分,大家都知道,為什麼石油會這麼的重要,因為石油可以提煉汽油,柴油,煤油等等,而且這些跟我們的生活都是密不可分的,我們用的交通工具和生活工具都需要這些,那麼大家知道石油就怎麼能提煉出柴油和汽油嗎?那它們提煉出來誰佔的比例重?
  • 麥家《人生海海》:人生的艱難不在於生存本身,而在於人性的複雜
    生活是件非常麻煩的過程,興奮、焦慮、憤憤不平等這種時候多,而安寧、平靜、靜心的狀態往往太少。人生快樂哪裡找呢?信仰裡有快樂,修行中有快樂,服務裡有快樂,靜心中有快樂。《人生海海》,是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老師的又一力作,獲得2019年度豆瓣書單中國文學小說類第一名。
  • 神聖的心理學:心比天大│由「人性的弱點」而誕生的「人生哲學」
    2.由「人性的弱點」而誕生的「人生哲學」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正因為人性存在著致命的缺陷,所以才為「人生哲學」的誕生,創造了最有利的契機!人生哲學的範疇,太廣、太深、太大,這裡面,我們取最關鍵的幾點來詳談。
  • 作家劉廣元:文學是世界的語言 人性是文學的氣質
    據介紹,這二本書的最大特點是顛覆了以往中國大陸寫作的主題思維先行做法,採用了清明上河圖平行描寫方式,疏密有秩,繁而不亂,脈絡清晰,扣人心弦,全面準確地刻劃出加勒比的眾生相。  記者在閱讀時了解到,加勒比系列小說具有多稜鏡價值,折射出加勒比的政情、國情、民情、風情,可謂加勒比的浮世檜。此外,人物的形象塑造十分豐滿。
  • 在吸血鬼傳說的發祥地,尋找簡·奧斯汀筆下的歐洲田園
    在吸血鬼傳說的發祥地,尋找簡·奧斯汀筆下的歐洲田園 TammyLi 2017-06-26 13:48 來源:澎湃新聞
  • 人生眾相,心靈升華,蘇東坡的一生是用人性的美和世態的惡抗爭!
    不過每天晚上看看大師林語堂的《蘇東坡》,卻是另一種的感受,有時在靜靜的夜色之下,如春風吹過人面,如細雨沁人肺腑,同樣感受起文化的魅力,也許人性的光芒即使在惡劣的堅石上也會生根並吐露芬芳的,蘇東坡的文採和思想也許就是那個時代不多見的芬芳吧。
  • 馬斯洛對人性的洞察
    他們之所以花那麼多時間在自己的事情上,並沒有更進一步的理由;這些價值並不為其他任何東西服務,也不是用以實現任何其他目標的工具。馬斯洛認為,滿足這些「元需求」是必要的,「以避免疾病,達到最充分的人性或是實現最充分的成長……它們是值得人為之生、為之死的。對它們進行思考,或者與它們融為一體,會給人帶來人類之所能及的最大快樂。」
  • 自我認知——是對人生與人性的最好啟示
    人生最大的困惑、最不容易做到的在於「自我認知」。很多人都會問同樣的一個問題;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也許有更多的理由可以闡述人生的意義,大多只不過是鸚鵡學舌。無論怎樣的闡述,看似有意義,實則是一件無聊而又無趣的事情。人生無論有怎樣的目標與追求,只有自己體驗到的所有生命內容、才是人生的意義。「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