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行業需要鯰魚,但誰吃誰就不一定了

2021-01-08 電車之家網

臨近年關,汽車行業到了收尾總結的節點,各大傳統汽車製造商無不在準備著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然而在一片「祥和」的氛圍中,一眾造車新勢力的聲音卻顯得有些與眾不同——

從雲度新能源量產到電咖EV10上市;從威馬完場新一輪融資到推出首款純電動智能化SUV;從車和家發布旗下首款產品SEV的官圖,到蔚來ES8正式上市,這些造車新勢力的最新進展,一遍又一遍地敲打著傳統車企的心門:從紙上談兵PPT到落地推出量產車,造車新勢力的能量到底有多強?

誠然,隨著汽車行業發展邁入新四化時代,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諸多造車新勢力破薄而出,這其中雖有不少企業跨在了半路,但以蔚來、威馬、雲度、起點等為代表的新勢力卻也頑強得活到了今天。他們就像鯰魚一樣,用不斷的「折騰」攪活了這一堆反映慢半拍的車企。

尤其是在近日舉辦的第八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8) 上,各家新勢力的掌舵人可謂語不驚人死不休。同時,在蔚來ES8上市後的媒體群訪中,李斌也就蔚來運作模式與造車新勢力發表了自己的思考。

龐義成:出師未捷怎麼辦?保持天真和元氣

事實上,對於眾多造車新勢力而言,推出首款量產車,只是剛剛擁有進入賽道的權利,這款車的市場反饋如何,大賣的話產能能否跟上,賣不動的話如何快速推出第二款產品,都是新勢力們未來需要深思的地方。

在GNEV8上,智電互動集團董事長龐義成也對該問題作出了回應,「在我們打開包裹之前不知道糖果的味道,如果第一顆是苦的怎麼辦?這個問題我問了不少人,如果你的第一款車不成功怎麼辦?我建議去吃第二顆糖。為什麼?因為很少有創新能夠一蹴而就。所以保持少年的天真就是保持元氣,DoBest就是BeYourself,你做好你自己就是做到最好。」

智電互動集團董事長龐義成

的確,鍥而不捨是創業者必備的要素之一。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一款產品市場反饋不良後,資本市場對該企業的預期很有可能會下降。也許屆時,仔細反思功過得失才是應有的態度,才能把故事繼續圓下去。劉心文:中國將會在2040年左右全面禁售燃油汽車

無論消息是否屬實,目前,已經有包括荷蘭、德國、法國和英國等多個國家流露出禁售燃油車時間表。由此可見,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性已得到世界範圍的廣泛關注。因此,作為全球發展新能源汽車最堅決的國家,中國何時禁售燃油車也成為大家普遍關注的議題。

而相對於2000多萬輛的汽車總銷量,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大約在50萬輛,滲透率還比較低。不過根據早前政府所制定的2030年新能源車生產銷售目標規劃,政策措施的激勵也許會加速新能源車市場的推進,在市場份額上爭取每5年一個翻倍增長的速度,穩步邁進「全面新能源」。按照這樣的目標規劃速度,雲度新能源總經理劉心文做了一個大膽的預測——中國全面禁售燃油汽車會是在2040年左右,甚至會更早。

雲度新能源總經理劉心文

當然,劉心文也承認當前的新能源發展趨勢不容樂觀,他表示,「新能源車市場競爭已從溫室回到叢林,前方充滿著未知與險惡,我們應該強大自己,衝出重圍。實現中國電動車行業的良序發展,必須形成統一一致的電動車叢林法則。「朱江明:DISS傳統汽車產業鏈,用自製零部件縮短其周期

在GNEV8上,零跑科技董事長朱江明則指出了傳統汽車產業鏈的弊端所在。一般來說,傳統汽車產業鏈很長,包括提供給汽車的電子、晶片等的驗證周期就是三年。從晶片再到一些零部件製造廠家,如車椅、儀表等可能還要經歷至少一年半的時間,主機廠選型以後再應用車上可能又要至少兩年以上的時間,因為我們主機廠開發要三年的時間。可以看到,這個鏈條時間非常長,以至於我們看到的每一款車型的電子設備都相對落後。

零跑科技董事長朱江明

然而,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是非常快的,若想儘快適應新的節奏、改變這一現象就要縮短產業鏈周期。對此,朱江明表示,「零跑比較推崇特斯拉模式,因為它採用包括電池、動力總成及駕駛系統、車器儀表、互聯儀表等自製零部件,一些電子產品也以自制為主,這樣操作可大幅縮短產業鏈周期。零跑汽車在自製零部件這塊也遵循這樣的節奏。」

隨著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以及傳統汽車產業鏈迭代較慢,一款汽車產品的生命周期被迫縮短是必然的。不過需要重視的是,流程嚴格、工序繁雜也是對汽車產品質量負責的表現之一。面對新發展趨勢,傳統汽車產業鏈在面臨升級換代的同時,也應掌握好效率與質量的對立統一,畢竟哪怕是造車新勢力,也不應忽視用車安全。李斌:智能電動車讓中國品牌有了向上的機會,與JAC合作有失必有得

12月17日,ES8發布會次日,李斌表示,「因為文化的積累、品牌定位的沉澱,不可能再有任何一家傳統汽車公司能夠在中國打造出和奔馳、寶馬、奧迪競爭的品牌。而智能電動汽車則給了中國企業一個品牌向上、品牌升級的機會。」

同時,對於備受質疑的代工模式,李斌也回應道,「從第一天開始就知道和JAC江淮合作,會給我們的品牌帶來很多挑戰。但是我們也會評估別的東西,什麼對我們是有好處的,難道我真的從頭招一堆不熟練的工人,沒有磨合的工人就會產得更好嗎?這些都是要經驗的。」

的確,對於尚無生產資質的蔚來來說,產品質量十分重要,對此李斌也強調稱,「我知道我們的用戶對於一個中國的創業公司的寬容度,沒有辦法像對一個美國公司寬容度那麼高,其實生產的時候難一點,孩子將來長大了會更健康。」雖然代工模式會在一定程度上犧牲品控,但這對蔚來而言,確實是最好的辦法,ES8能夠如此迅速地推出,並於明年陸續交付,和JAC的合作不無關係。

結語:

從目前來看,造車新勢力的部分觀點雖有些依據,但還是會讓人感覺語出驚人,對於他們一味的鼓與吹無異於捧殺,這不利於汽車行業往更有朝氣,也更踏實的方向發展。因為傳統車企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並非一無是處,在很多人看來,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是要回歸到這些傳統車企中來。

不過,造車新勢力們在營銷上的創新、對用戶的理解等方面頗有亮點,的確需要傳統車企去認真學習。據悉,蔚來ES8上市發布會所吸引的,就不僅僅是媒體與普通觀眾,還有車企的老總與員工,他們之中就有很多人觀看了直播,也著實被震撼到了——原來汽車還能這麼玩!還能這樣與用戶去交流!這對於傳統車企來說,是一個鞭策,推動他們用靈活的方式向前發展。與此同時,傳統車企反思後的所作所為也會對造車新勢力形成新的壓力。

所以說,新能源乃至整個汽車行業需要有新生力量,它將會像鯰魚一般,攪活整個行業。當然,伴隨鯰魚的也可能不僅僅是沙丁魚,還會有鯊魚的存在,畢竟這個行業還沒有被更多的顛覆。

撰稿:陸軍

來源:

作者:容客觀

返回首頁>

本文由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本文版權為(www.d1ev.com)所有,歡迎轉載但請務必註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大牛說作者,註冊會員登錄後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繫方式,便於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yxh@d1ev.com。

相關焦點

  • 新能源PK智能網聯,誰才是汽車的未來?
    隨後不久,《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在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正式發布,計劃到2035年,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和產業體系全面建成,網聯式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大規模應用。從充電啟航到無人駕駛,人們對於汽車的終極幻想正在一步步實現。新能源汽車的大旗揮舞正烈,「智能網聯」汽車也虎視而來。同是方興未艾,誰才是「答案」?
  • 網傳暫停新能源汽車資質審批?恐非空穴來風
    不知道!」「沒得到消息。」「確認了嗎?」儘管記者採訪的多位長期關注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業內專家都沒有確認暫停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審批的消息,但從大家的態度來看,此傳聞恐非空穴來風。  5日,彭博報導稱,知情人士稱中國擬暫停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審批發放,並稱發改委希望對現有政策進行評估。一時之間,各大媒體紛紛求證,但是一直沒能得到官方確認。
  • 新能源汽車行業:是顛覆,還是泡沫?
    這裡面有三個問題需要考慮:第一,新能源汽車本身的成長性如何?即新能源汽車能不能取代傳統燃油車,如果不能,那麼,目前的高估值無疑是一場巨大的泡沫;第二,如果新能源汽車將來會替代燃油車,那麼市場如何分割?將來的市場是由特斯拉和造車新勢力壟斷呢,還是傳統車企也都有一杯羹?第三,新能源汽車領域裡核心競爭因素是什麼?
  • 充電樁還是換電站,特斯拉和蔚來誰才能代言新能源汽車未來方向?
    投稿來源:江瀚視野最近一段時間,隨著特斯拉的輪番降價,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顯得越來越容易,面對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一個重要的問題擺在大家的問題,從充電樁到換電站,誰才是新能源汽車的真正未來?不過就在所有人都認為電動車一定要充電樁的時候,中國的一家新能源造車新勢力卻對此發出了挑戰,這就是蔚來汽車,從創立之初便堅持換電的造車架構,開始凸顯功力。截至目前,蔚來已在全國布局158座換電站,累計為用戶提供超118萬次換電服務。平均每18秒,就有一臺蔚來在換電站裡滿電出發。
  • 上海限行新政落地,「10萬輛」新能源汽車增量利好了誰?
    在如今滬牌一牌難求,外地牌照又愈發受限的形勢下,購買一輛自帶滬牌的新能源汽車,或將成為很多上海居民解決出行難題的首選。有投資機構預測,以現有新能源車的行業滲透率,假設當前上海167萬外牌小客車保有量中,每年有5%~8%的需求轉向新能源車,則將給上海新能源車市場帶來8萬~13萬輛的增量需求,行業帶動效應十分明顯。
  • 誰是新能源汽車電池未來發展的趨勢?
    鋰電池助推新能源電動車增長眾所周知,目前新能源是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的重點。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產業始於21世紀初,在2008年,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呈全面出擊之勢,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元年」。而在2018年車市寒冬年,根據中汽協數據統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萬輛和125.6萬輛,比上一年同期分別增長59.9%和61.7%;在2019年1-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9.9萬輛和79.3萬輛,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31.6%和32.0%。
  • 發展新能源汽車莫陷入「二元論」
    不可否認,與傳統燃油車相比,我國電動汽車確實還有產品設計不夠完善,續航裡程不夠長,充電不夠方便,在產品更新較快的情況下保值率低,部分產品明顯為迎合補貼而存在等問題。但這些問題並未改變當前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方向,也不阻礙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向好趨勢。畢竟,技術進步,產品提升,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都需要一個過程。
  • 新能源汽車板塊向好:多重驅動力助推 圍繞三方面布局
    短期銷量承壓從行業基本面看,根據中汽協數據,2019年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9.5萬輛和7.5萬輛,同比分別下跌35.4%和45.6%,環比分別增長6.2%和下跌5.9%;累計來看,1-10月份產銷分別完成98.3萬輛和94.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7%和10.1%。
  • 純電動與氫燃料電池 誰是新能源的未來
    2020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已落下帷幕,在博覽會上,新能源汽車無疑是其中一大看點,除了各種搭載先進電池技術的純電動汽車外,也有一部分氫燃料電池汽車,例如現代汽車首次在國內亮相的氫燃料電池重卡「XCIENT Fuel Cell」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吃鯰魚,鯰魚到底還能不能吃?
    儘管喜歡吃魚的人有很多,而鯰魚卻是越來越很少有人願意吃,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因為鯰魚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庫的中下層,多在沿岸地帶活動,白天多隱於草叢、石塊下或深水底,一般都是夜晚出來覓食開展活動。一般在立秋後鯰魚藏於深水處或者在汙泥裡過冬,它們和其它的魚類一樣也會冬眠不吃食;因為鯰魚是屬於肉食性魚類,它的生存環境相對於其它的魚類來說並不是有多衛生,也許在我們的觀念裡因為它所吃的食物不乾淨所長的肉質肯定也不是那麼清潔有關。因為鯰魚所吃的食物在我們一般的人看來本來就髒,而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現在有很多的人不吃鯰魚也是屬於很正常不過的事了。
  • 2019年十大新能源汽車行業事件
    「買買買」引發的爭議巨大,但同時也證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吸引力。恆大是真心造車嗎?這種模式能走多遠?2019年的戰果還不足以評判。,2019年的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遭遇下滑——必須承認,補貼對行業仍有重大影響。
  • 我國新能源汽車迎來報廢高峰期 電池回收行業正在形成新的藍海市場
    新能源汽車的後市場由誰接盤? 工信部:鼓勵梯次利用動力蓄電池 記者了解到,目前處理廢舊動力蓄電池的方式主要分為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一般來說,對於電容量降至80%的廢舊動力蓄電池,通過所需的處理環節後,可在儲能、分布式光伏發電、家庭用電、低速電動車等諸多領域進行梯次利用。
  • 發展新能源汽車謹防「二元論」丨 產業觀察
    不可否認,與傳統燃油車相比,我國電動汽車確實還有產品設計不夠完善,續航裡程不夠長,充電不夠方便,在產品更新較快的情況下保值率低,部分產品明顯為迎合補貼而存在等問題。  但這些問題並不改變當前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方向,也不阻礙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向好趨勢。畢竟技術的進步,產品的提升,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一個時間和過程。
  • 雜食性動物鯰魚,養殖根本不需要技巧?你錯了!
    因此很多人對於魚類就開始非常的喜歡了,因為魚身體裡面的一個蛋白質以及他的一個胺基酸含量對於我們人類來說都是非常的好的,所以說很多人都喜歡吃這樣那樣的一類食物。其實這樣的一種與我們的一個鯰魚就非常適合,因為我們的鯰魚它是一種非常的雜食的一種動物,很容易就可以把它養的特別的大。它的肉質也是特別點的。也正因為是我們的鯰魚,它雜食性特別的重,所以說很多人會認為我們的鯰魚其實根本不需要怎麼樣去養殖,把它放在裡面給他一點稍微能夠吃的東西,它就可以長大了,那其實是這樣的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 打造新能源汽車「最強大腦」,恆大佔領行業制高點
    賈伯斯的這句話不像那些「改變世界」的金句讓人耳熟能詳,卻揭露了一個根本真諦: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近日,一個史詩級的招聘再次讓人們看到偉大企業的相似人才觀。9月9日,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研究總院面向全球,公開招聘8000名新能源汽車產業世界頂級專家和技術精英。
  • 新能源汽車行業研究:把握產業發展三大趨勢
    供給端豐富度提升,新能源汽車滲透有望加速,行業競爭加劇。一方面,產品豐富度正在極大提升,符合消費者真實需求的 產品或將加速新能源汽車在低線城市的滲透。另一方面,行業競爭加劇,新賽道屬性或將給予國內品牌更多發展機會。降成本壓力驅動鋰電產業鏈延伸與滲透。作為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動力電池的發展是推動新能源汽車產品力提升的重要 途徑。
  • 從長江汽車破產看汽車行業,長得美,做著難,自然淘汰進行中
    曾經汽車行業是很多地方爭相要做的產業,因為汽車產業,雖然利潤低,但是可以拉動周邊產業鏈和帶動作用很大,一個汽車企業,可以帶動周邊近百個配套企業誕生。而且這些企業因為開工就需要人員,所以一個汽車廠+配套企業一起,都可以帶動地方近10萬的就業崗位,對於曾經很多地方來說,這就是一個非常大的誘惑力。
  • 鯰魚真的能吃人嗎?體型龐大的歐洲巨鯰,刷新眾人三觀
    但是鯰魚真的能長得那麼大嗎,它真能吃掉人嗎?一位喜歡垂釣的外國男子,就釣上了這麼一隻刷新人三觀的超大六須鯰魚,這隻鯰魚長達兩米六,重達200多斤,需要兩個成年男子同時發力才能把它扛起來。實際上,六須鯰魚長這麼大的個頭雖然誇張,但並不罕見,只是少有人能釣起這麼重的魚罷了,這和它們吃不吃人沒有關係。
  • 湖南水庫現30斤「怪鯰魚」,吃光水庫鯽魚,清道夫和鯰魚雜交?
    奇怪大嘴魚,有人稱是清道夫和鯰魚的雜交 「我看到像個清道夫,又像個鯰魚,好多人都說沒見過,有的人就說是清道夫和鯰魚雜交的.....」
  • 新能源汽車,他為什麼要做?丨「埃隆·馬斯克式」創新三部曲(中)
    特斯拉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標杆企業。2019年,全球銷售新能源汽車約221萬輛,特斯拉以36.8萬輛的銷量穩居冠軍寶座。伴隨著上海超級工廠的落地,特斯拉對中國市場——全球最主要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覆蓋能力也迅速增強。在一眾老牌車企如豐田、寶馬、奧的、奔馳等的環伺中,特斯拉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絕非易事。而要研究特斯拉的成功之道,公司CEO埃隆·馬斯克就是一個繞不過去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