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舅一輩子做老師。退休了進城裡住,進城的房子是四個子女湊的。
兩個女兒每人三萬,兩個兒子每人兩萬,自己補餘款,買了一個七十多平的二手房。
四舅的退休生活一點也不輕鬆,他把農村兩個兒子的孩子,都接收過來了。
兩個男孩,一個女孩,老兩口負責孩子的飲食起居。上下學接送,作業輔導。
日子過得太充實了。充實的老兩口常常腰酸背痛,頭暈眼花。畢竟也是七十出頭的人了。
時間不長。四舅的尷尬來了。
尷尬一:想當年,四舅的教育說得上,是鐵血教育。他一瞪眼睛。閨女兒子乖乖聽話,家裡從來都是他說一不二。
現在的孫子孫女兒可不管這些。到家書包一扔,直奔電視。吃飯叫不動。寫著作業。眼睛卻丟到電視裡去了。
學習成績自然不好。城裡教學質量,學習環境是好了,孩子們的成績反而下降了。
兒子兒媳常有埋怨之心。沒有功勞,苦勞也沒了。
尷尬二:舊房要拆遷。政策是,一坪換一點五坪。就是說,四舅一分錢不貼,妥妥的換成一百坪以上的房子。是不是好事啊?
問題來了。換成的房子歸誰?他可是兩兒兩女啊。
這時候,精明的四舅,想明白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嫁出的個女兒,潑出的水。
於是果斷決定。原來兩個女兒的房款,原款還給女兒。他有添點錢。要了兩戶六十五坪的房子。兩個兒子一人一戶。
女兒女婿自然是不高興,兒子兒媳心滿意足。
小兒媳,因為城裡有了房子。也不在農村住了,於是一戶房立即有了主人。
老兩口借住在大兒子房中。
忽然,大兒子檢查肝硬化。需要有一個好點的環境靜養。老兩口於是沒地方住了,真是尷尬。這時候再找女兒,哪好意思啊!
問題分析。:四舅尷尬原因。
1,孩子教育是父母的事。做為爺爺奶奶,你幫忙可以,絕不可越俎代庖。做自己該做的事,不能越位。
2,重男輕女惹禍端。子女沒有一視同仁。當初家裡有事。兒女一樣出錢。女兒還多拿錢。分家產時。只想兒子,沒有女兒。以後有事兒,找女兒,自然是說不過去。
3,沒有自我保護意識。四舅心裡認為:四舅的是兒子的,兒子的也是四舅的。現實是:四舅的是兒子的,但兒子的絕不是四舅的。試想,如果不急著分家產,主動權在你手裡,哪裡會有這尷尬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