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農民擔心養老,文化少又老實的四舅卻不愁,他怎麼就能做到

2021-01-09 夏日觀音蓮兒

和鄰居大姐聊天,說起她家女兒的婚事。

大姐說以後女兒的公婆不能是農民,因為農村的公婆以後沒有退休金,兒女負擔太重。

的確,目前農村老人的養老主要還是要依靠兒女,有的農村父母50幾歲,兒女就要給父母拿養老錢,如果是城裡,這個年齡的父母還都在為兒女奮鬥呢,這也是為什麼找對象都不願意找農村出來的,不可否認無論是在經濟條件上,還是以後養老都不樂觀。

有的人會說,農民就是一個弱勢的群體,年輕時辛苦地幹活,老了養老錢百八十塊,就是不公平。

可有一句話說:天道酬勤。

有說不公平的應該想想,自己很勤勞嗎?而且辛苦的時候,是日子本來的辛苦還是自找的辛苦。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四舅的事,四舅今年66歲,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

也是一個沒什麼文化,老實巴交的農民。

66歲已經步入老年了,可是四舅卻不愁以後養老,因為對於自家的生活,老實的四舅規劃的很好。

可能四舅並不懂規劃,但他知道什麼時候都應該把日子過好了。

作為農民勤勞肯幹,幹好莊稼活。

姥姥家在遼南農村,這裡盛產蘋果。

家家都有果樹,也有口糧田,說來是一個富裕的地方,可是大家相同的條件,日子卻相差很大。

四舅家的日子過得好,就是因為四舅,舅媽勤勞肯幹,又有農民的聰明勁。

四舅沒有文化,小學還沒畢業。

可是沒文化不代表沒有頭腦,念書不行,可是學起農活來卻不比別人差,而且知道鑽研。

幹好農活是從實際中來的,汗珠灑下得到的不但是秋天沉甸甸的收成,還有積攢的經驗。

四舅勤勞肯出力,也用心,還是毛頭小夥時就跟著隊上農活幹得好的後面,默默跟著人家,學習種地,侍弄果樹的技能。

平時總會有人說:不好好讀書,就只能種地。

其實種地也是需要學習的,想把地種好也不是簡單的。

在很多同齡人在隊上混著工分,只想著哪個屯子晚上放什麼電影的時候,四舅是老老實實種地的。

農村承包之後,四舅有了自己土地和果樹,一個種地的好把式這時的優勢就明顯了。

他家地裡的莊稼比別人家的長得好,收成高,他家的蘋果個個大果,光滑顏色也好。

老家農民的收入主要來自於賣蘋果。

四舅懂果樹養殖技術,會把不好的果樹品種嫁接成市場受歡迎的品種。

因為四舅會管理,他家的蘋果基本都是一等果,二等果都少,可是有的家大多是三等,四等果,那時如果一等果賣幾毛錢一斤,三等果,四等果只能賣幾分錢。

以後蘋果漲價了,相差就更大了。

就這樣四舅每年的收入是別人的幾倍。

小學沒畢業的四舅在種地這方面應該是有大學水平的。

而且只要涉及農村他腦子特別活,在分得山上種果樹,這樣幾年後當原來的果樹老的時候,後種的果樹開始收穫了。

口糧地裡當大家還在種玉米的時候,四舅會栽上葡萄,而且會搶市場,葡萄會提前上市,所以收入也在增加著。

勤儉節約,生財有道,在別人農閒的時候,四舅卻不閒著。

老家的農閒時間很長,基本從10月末到第二年的3月末都沒有農活了。

這時的農民開始了貓冬生活,這時也因為兜裡有錢了,於是會聚在一起休閒娛樂,整個一冬天過得很舒服。

可是四舅卻不是這樣的,田裡,果樹,只要能賣錢的,他都賣了。

本來玉米杆可以生火做飯,但四舅會賣給有牲口的人家,冬天家家會買煤,但四舅家不買。

收過秋之後,他會給果樹上肥料,然後就會去山上割草,撿樹枝,打樹根,一個冬天都不閒著。

過完正月十五,當大家還在過年的時候,四舅就開始幹活了,修剪果樹枝,這時村裡人也會花錢僱他去剪。

農村過日子的正道兒,在四舅家真的是比比皆是。

院裡雞鴨鵝,每年養兩頭豬,賣一頭留一頭自家吃。

四舅和舅媽日子過得是滴水不漏,即使是家裡有了錢,該省的省,不該花的從來不花。

所以錢當然也能攢下來。

頭腦靈活,很早就知道理財,也願意接受新事物。

別看四舅沒文化,但知道錢生錢,也能攢下錢,那時存款利率高,四舅就知道理財,存定期,買國庫券。

四舅一直都很低調,他家比村裡大多數人家都有錢的,但日子過得很節省。

四舅只有一個兒子,表弟也特別像四舅,都是老實的人,但特別靠得住。

作為年輕人,表弟也出來打工了,在他結婚的時候,四舅給他30多萬買了房子,本來四舅想全款,但表弟不答應,說自己要還貸款。

那時是15,6年前,不要說農村,就是城市也不是誰家都能拿出來的。

四舅就是這樣,該花的錢一點不含糊。

前些年,國家在農村推出交5萬多,60歲以後就可以領養老錢。

當時很多人都不買,認為不合適,說不如自己存錢划算,但四舅買了,現在四舅每月能開1400多的養老金,而且還每年都漲。

當初交的錢早都回來了。

所以對於以後的養老,四舅不擔心。

表弟在城裡,放假時會開車帶著老婆孩子回家看看父母,買些父母愛吃的東西。

而四舅每月開的工資他和舅媽在農村也用不了。

銀行裡有存款,每年利息都不少,關鍵是四舅還在幹活,雖然不像以前那麼能幹了,但每年都有收入,存款也在每年增加著。

四舅是個老實本分的農民,就是勤勤懇懇的,聽從國家政策號召,生一個孩子,讓農民富起來,四舅都照做了。

四舅能做到的,大多數的人都能做到。

所以有的農民說老了沒錢養老,那麼自己都做到了嗎?

是不是每年有大半年的時間在家裡無所事事,不但不掙錢還會把辛苦掙的錢輸掉了,揮霍了。

當別人起早貪黑為了生計奔波時,自己是不是每天睡到自然醒,沒事幾人湊在一起談天說地,或者玩上一局打發時間。

國家鼓勵生一胎時,可有的就為了生孩子東躲西藏,生下孩子被罰款,孩子也沒有能力好好撫養,從老人到兒女日子都過得緊巴巴,需要養老時兒女們互相推諉著。

農民養老難,可是有的農民卻可以很輕鬆,是因為他們把難都在年輕時解決了。

當然也有很多地方的農民,土地貧瘠,辛苦勞動卻不能攢下餘錢,所以還是需要國家加大發展,把更多的福利分給農民們。

但是也要相信,幸福從來都需要自己來創造,努力耕耘,未雨綢繆,為自己,為孩子的美好生活,要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

喜歡這句詩:

春的後面不是秋,何必為年齡發愁,只要在秋霜面前結好你的果子,又何必在春花面前害羞。

人生路上沒有容易,唯有努力加油。

—END—

我是夏日蓮兒,平凡世界的平凡人,願以普通人的視角,和您探討人生的酸甜苦辣,分享人生感悟,喜歡就請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我的四舅
    爸爸是經四舅介紹到市政府的。四舅是1937年就去了延安的老革命,也是一位作家。當時他寫的劇本《紅娘子》正在成都上演,還出版了一本他編寫文字的《紅娘子》連環圖。所以,他比較富裕,有稿費收入。四舅去延安後,渺無消息。解放軍進入成都那天,外公擠在城門的歡迎人群裡,看呀看呀,希望能在軍人行列裡找到四舅。其實,在成都解放前幾天,四舅就已經秘密進城,做民主人士的工作了。
  • 散文|向秋:四舅獨酌
    四 舅 獨 酌文 / 向 秋去看望四舅,四舅正一個人喝酒。坐在沙發上,一邊側身看電視,一邊端了不鏽鋼茶缸子,喝酒。我問他還喝酒?四舅說喝。問他喝多少?他說一天三頓,喝不了一斤。四舅是近八十的人了。頭些年身體不好住院,醫生讓他把酒忌了。
  • 七十歲的二舅,從光棍變身土豪,人變了,我該怎麼勸?
    按理說,我是他的親外甥,他的房子和錢應該給我,可是他卻把這筆錢存進了銀行,把存摺讓他遠嫁的侄女保管,說是給自己養老用,寧肯一套房空著,也不讓我這個親外甥住,我該怎麼勸勸這個糊塗的老舅?我二舅今年快七十歲了,打了一輩子光棍,他的身體一直不是很好,年輕的時候就患上了氣管炎,一直到現在。
  • 四舅的尷尬
    四舅一輩子做老師。退休了進城裡住,進城的房子是四個子女湊的。兩個女兒每人三萬,兩個兒子每人兩萬,自己補餘款,買了一個七十多平的二手房。四舅的退休生活一點也不輕鬆,他把農村兩個兒子的孩子,都接收過來了。兩個男孩,一個女孩,老兩口負責孩子的飲食起居。
  • 喝酒本想把痛苦溺死,結果自己卻被喝酒溺死了——回憶我的四舅
    看著那翻滾東流的波濤,我擔心極了,在心裡一直祈禱妹妹一切安好。後來妹妹是在自家院裡的一大片美人蕉後的牆角發現的,她竟然悄悄依著牆角在那睡著了。估計那次母親也嚇得不輕。從哪以後母親教育我們挨揍的次數也少了。但是我對洪水的恐懼更明顯了。以至於長大後連公園劃的船我都害怕。但是四舅是我見到的為數不多的幾個在波浪翻騰的洪水中可以從河這邊遊到河對面的人。
  • 為什麼二舅可以定規則
    (1)記得我讀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在二舅家吃飯。當著眾多親戚包括我們父母的面,二舅對我提了一個「三不」要求:在整個讀書上學期間「不抽菸,不喝酒,不談女朋友」。大家哈哈一笑。而我卻銘記在心。還有一次,二舅當著我的面對我的父母說:你們還是要少看點電視嘛,二娃還要上學得嘛。
  • 窩囊的二舅,做的這兩件事,讓村裡所有人刮目相看!
    在我的所有記憶中,二舅從來不和人對視,他那雙無神的眼睛總是望著地面,當他的視線偶爾遇到別人的視線時,他總是迅速轉移。二舅說話也總是輕聲細語,我從沒有聽他大聲說過話,更沒有聽到他吼過任何人。即使在家裡有紅白事的時候,他也總是默默地遠離人群,偶爾會有一絲微笑從他臉上划過,那也是稍縱即逝,他總喜歡一個人在人比較少的地方靜靜地抽菸。
  • 野山:四舅的果園子
    有一個女同事吃四舅家的桃子吃上了癮,每年一進七月就會不停地給我打電話,先是有一句沒一句地問候我,問著問著一不小心便露了「餡」:「你舅家的桃子熟了沒?」九月,核桃熟了,金燦燦的核桃像山裡的核桃一樣又油又香,皮卻比山裡的核桃薄,輕輕一捏就破了,不像山裡的核桃,必須用錘子使勁敲才能打開。十一月,蘋果熟了,紅豔豔的蘋果不僅脆甜,而且有一種大自然的清新和花的芳香,讓人難以忘懷。
  • 大舅二舅和三舅,永遠都在媽心裡
    我媽有四個弟弟,我也就有四個舅舅。大舅自小聰明伶俐,深得長輩喜歡。他和我媽的爺爺、父親都是手藝人:木匠。而且他們的爺爺我叫做太姥爺的,人緣特別好,就是因為他的與人為善,我媽說太姥爺去世的時候,送行的人佔滿了一條街,而他只有一個兒子!
  • 鄉村紀事:想要再婚的二舅
    文:蔣雪芹圖:來自網絡二舅媽去年過世,二舅想再婚,三個兒子各自成家,表嫂們過日子比王熙鳳還精明,早已不需要他了。二舅多才多藝,吹拉彈唱均在行,年輕那會兒,在一個黃昏橋頭,他就是用二胡勾去了二舅媽的心。二舅有紅牆青瓦私宅一進,有湖裡私田20畝。
  • 一年四季不愁青菜吃,怎麼做到的?秘密都在陽臺的小菜園
    一年四季不愁青菜吃,怎麼做到的?秘密都在陽臺的小菜園大家的陽臺可千萬不要把它閒置了,要將它利用起來,我們平時可以在陽臺上種一些蔬菜和一些平時常用的一些佐料,只要養得好一年四季都不愁沒菜吃,能夠吃上自己種的蔬菜,心情肯定也會更好,接下來就和小花一起來學習一下,在陽臺上種蔬菜吧。
  • 陳赫穿越回古代吹噓白鬍子是他六舅!
    陳赤赤穿越回古代也不忘藉機吹噓一波,白鬍子你六舅?陳赫穿越回古代化身林三當將軍,訓練間隙亦不改吹牛的老毛病。「反正我是穿越來的,我說的他們也不知道,我說什麼就是什麼。」果不其然,將士們聽得那是津津有味的,一起來聽聽他是怎麼吹噓他六舅的:首先介紹白鬍子是白鬍子海賊團團長的身份,代表著高大、實力、強悍!頂上戰爭是白鬍子一個人大戰兩億多人的戰場,聽得旁邊的軍士們「哇」聲一片。
  • 何為孝文化?品鑑先秦時期在孝文化薰陶下的養老政策
    當下,這種思想實質上在世界上的很多國家都有著體現。德孝文化而在中國,這種思想的起源更是相當之早,早在先秦時期,我國的古代政權便已經有了針對社會上老年人的養老政策,這些養老政策體現了對老年人的尊重,也使得當時的老年人可以在晚年享受一個有尊嚴的生活。
  • 「青年學者」李靜:寄居式養老——城鄉融合視域下大城市養老的紓困...
    來源:盤古智庫「提出寄居式養老,主要是基於大城市老年人需求的多樣性和養老服務有效供給不足的張力加劇而產生一種困局。從基層來講中國是典型的鄉土社會,如果讓農民居家附近提供一些服務,那是對他們的戀家情節很好的滿足。
  • 不讀《詩經》,你都不知道你對過去的誤會有多深
    看到《詩經》只看到表面的故事,卻忽視了背後的文化,我也不例外。這時,別人送的一本《詩經,是一本故事書》又將我帶回那個「關關雎鳩」的時空。這本書的作者是王福利,他多年致力於傳統文化的研究,已經在《人民日報》上發布過百萬字作品了。正是他對《詩經》背後的文化研究讓我看到了我們的文化土壤。也看到了很多問題產生的原因。也許是因為無知,也許是因為改變。
  • 冬小麥年前分櫱少,農民朋友擔心產量,用1個好辦法照樣穩產
    其實小麥分櫱少的原因很複雜,只有弄清楚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對此,今天咱們系統地聊一聊冬小麥分櫱。那麼冬小麥分櫱到底是怎麼回事,冬小麥分櫱少具體會有什麼危害,以及怎樣加強小麥分櫱呢,下面咱們一起來看看。在鹽鹼地,小麥生長緩慢,分櫱少或不分孽都是常見現象,所以鹽鹼地不適合種植小麥,更適合種植棉花,只不過這幾年棉花價格低,所以人們又種上了小麥。
  • 農民老了沒有了收入來源,養老還得靠子女!網友:自己都養不活
    雖然我國也給老農民發養老保險金了,每月僅有百十來元,連基礎日常生活也不可以確保,更不要說也要就醫服藥。養老服務還得靠兒女,它是舊思想,也是理所應當的。在農村,「養兒防老」自始至終沒有落伍。兒女養老服務是對爸爸媽媽的感恩回饋每一個兒女全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爸爸媽媽時刻都會關心著兒女的一舉一動。就算小孩結了婚,也老想問這問那。好怕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沒了。
  • 【家風】楊功戰:六舅是個老八路
    你六舅挎個靶鬥子,跟著二狗就去了黃樓,到了傍黑天,二狗回來了,挎著你六舅的那個靶鬥子,他說你六舅跟八路走了。那一年你六舅13歲。從此後,你大舅年年清明都到十字路口燒紙,覺著你六舅死到外邊了……」母親不止一次地給我講六舅離家當八路的事兒。一直過了十二三年,土改時候,姥姥正坐在家門口納鞋底,一個腰扎武裝帶的年輕人來到姥姥跟前,姥姥問他找誰,那人說他是六子,姥姥當時叫一聲「我的兒……」就昏了過去。
  • 教育部通知:取消上半年英語四六級口試,大四畢業生不用愁了?
    國內情況剛好轉,各地中小學和大學也都在陸續復學中,很多大學生此前都在擔心今年上半年的各種考試還會不會取消,尤其是英語四六級,因為要想畢業必須得通過這個考試。教育部通知:取消上半年英語四六級口試,大四畢業生不用愁了?「關於調整2002年上半年部分考試的公告」包含了哪些內容呢?
  • 陸昊省長在全省養老服務業發展推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
    現在有很多很好的地方為什麼去得還少?比如五大連池,這是大家都喜歡的地方,但是去還不是很方便,所以機場要快幹。建三江溼地也很好,憋在交通上了。大規模的產業必須有合理、便利的交通方式,機場與養老設施之間要有合理、便利的交通。兼顧旅遊、健康及生態食品供給的組合。養老也有產品組合,在規劃的時候就要想到這個問題。比如,養老設施建在靠近風景區的地方就更好一點,老人白天可以走走看看,因為旅遊、養老產業是結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