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仁東:「天眼」奠基人的小心願

2020-12-03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

那是2014年春天,有著中國「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剛剛建好第一座饋源支撐塔。

當時擔任FAST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的南仁東,和幾個年輕人聊天時,突然興致勃勃地說:「你們幾個明天陪我爬支撐塔去,我要走在最前面。」

圖片由實習生陸越繪製

第二天中午,爬塔開始了。69歲的南仁東迫不及待地爬在最前面,FAST饋源支撐系統副總工李輝和其他幾人跟在後面。大家一邊聊一邊爬。

爬梯很窄,支撐塔剛剛完工,護欄也不太好。再加上支撐塔是鋼結構,爬梯會因為共振出現一陣陣顫動。低頭往下看,腿都發抖。但南仁東才不理會這些。

爬到100多米高的塔頂,放眼望去,大窩凼周邊層層疊疊的窪地盡收眼底。塔頂躺著一個還未安裝的導向滑輪,直徑2米多,大約4噸重,要使勁推才能推得動。老爺子興奮地推著大滑輪在塔頂走了一圈,又和幾位年輕人合了影,才捨得下來。

其他5個支撐塔一直陸陸續續建到2014年11月,期間南仁東也會回京。有一次,南仁東回到「天眼」時無意聽到,有人先爬上了新建好的一座支撐塔。雖然他啥也沒說,但能看得出,老爺子有點悶悶不樂。

大家這才明白,為何年近古稀的南仁東在爬塔時堅持走在最前面——他已立志第一個爬上所有支撐塔的塔頂,而且是認真的。

於是,後來幾座支撐塔建好時,大家都心照不宣地把第一個爬上塔頂的「寶座」留給南仁東,尤其是那個170多米的最高塔。偶爾一兩次出於工作需要,不得不爬,就瞞著老爺子,免得他傷心。

南仁東的這點小心願,大家都理解:「天眼」就像他用畢生心血拉扯大的孩子,他想用自己的方式抱抱它。

(註:本文主要依據對FAST饋源支撐系統副總工李輝的採訪)

人物簡介

南仁東,我國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生前曾擔任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的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

作為FAST工程的發起者和奠基人,自1994年起,南仁東一直負責FAST的選址、預研究、立項、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設計工作;負責編訂FAST科學目標,全面指導FAST工程建設,並主持攻克了索疲勞、動光纜等一系列技術難題,為FAST工程的順利完成做出了卓越貢獻。

北京時間2017年9月15日,南仁東因病逝世,享年72歲。

(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緬懷「天眼之父」南仁東
    緬懷「天眼之父」南仁東  2017年9月15日,中國天眼震撼世界時,後方卻傳來了噩耗,南仁東先生與世長辭!22年的信念和熱情,您讓中國睜開了天文學界的「天眼」,而您卻永遠的閉上了雙眼。南仁東先生的不幸逝世是中國天文事業的重大損失!我們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南仁東先生!
  • 「天眼之父」南仁東
    改革先鋒:「天眼之父」南仁東新華社記者 歐東衡/攝  南仁東,我國著名天文學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工程的發起者和奠基人,被譽為「天眼之父」。他主導提出利用我國貴州省喀斯特窪地作為望遠鏡臺址,從論證立項到選址建設歷時22年,主持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題,為FAST重大科學工程的順利落成發揮了關鍵作用,作出了重要貢獻。
  • 今日,緬懷「天眼之父」南仁東
    2017年9月15日,中國天眼震撼世界時,後方卻傳來了噩耗,南仁東先生與世長辭!22年的信念和熱情,您讓中國睜開了天文學界的「天眼」,而您卻永遠的閉上了雙眼。南仁東先生的不幸逝世是中國天文事業的重大損失!我們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南仁東先生!
  • 今天,緬懷「天眼之父」南仁東!
    2017年9月15日,中國天眼震撼世界時,後方卻傳來了噩耗,南仁東先生與世長辭!22年的信念和熱情,您讓中國睜開了天文學界的「天眼」,而您卻永遠的閉上了雙眼。南仁東先生的不幸逝世是中國天文事業的重大損失!我們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南仁東先生!
  • 緬懷丨「天眼之父」南仁東
    震撼世界時,後方卻傳來了噩耗,南仁東先生與世長辭!22年的信念和熱情,您讓中國睜開了天文學界的「天眼」,而您卻永遠的閉上了雙眼。南仁東先生的不幸逝世是中國天文事業的重大損失!我們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南仁東先生!
  • 《中國天眼:南仁東傳》出版,再現「天眼」之父南仁東一生
    在新出版的長篇報告文學《中國天眼:南仁東傳》一書中,作者王宏甲這樣闡釋「中國天眼」主要發起者和奠基人南仁東等人的偉大胸懷:「像王選、南仁東這樣的人,他們所做的事業都不是為了他們自己。」《中國天眼:南仁東傳》由北京聯合出版社今年3月出版,作者是國家一級作家、著名學者王宏甲。
  • 科學家南仁東教授簡歷資料 「中國天眼」發起人病逝
    天文界一大損失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病逝   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記者齊健、董瑞豐)「中國天眼」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南仁東因罹患肺癌、病情惡化搶救無效於15日夜間逝世,享年72歲。國家天文臺16日發布訃告稱,遵其遺願,喪事從簡,不舉行追悼儀式。
  • 「時代楷模」天眼巨匠南仁東事跡展在京舉行
    「時代楷模」天眼巨匠南仁東事跡展暨南仁東塑像揭幕儀式30日在京舉行。  南仁東是我國著名天文學家,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簡稱FAST)的發起者和奠基人,為我國天文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2017年9月,南仁東因病逝世。
  • 時代楷模——用生命鑄就「中國天眼」的科學家南仁東
    央廣網北京11月19日消息(記者潘毅 劉樂)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我國著名的天文學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建設項目--「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的發起者和奠基人南仁東,近日被中共中央宣傳部追授「時代楷模」的榮譽稱號。
  • 南仁東:「天眼」築夢人
    (原標題:南仁東:「天眼」築夢人)
  • 緬懷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這是一個你應該了解的人物!
    2017年9月15日,「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去世。他曾說,「天眼」如果有一點瑕疵,我們對不起國家,對不起貴州人民。風雨22載,他為「中國天眼」燃盡生命,成就國之驕傲。南仁東在平塘縣大窩凼中國天眼施工現場(2013年12月31日攝)建造一個屬於中國的大型射電望遠鏡,是他,也是所有中國天文學界人士長久以來的夢想。廣闊的視野與崇高的使命感,讓他咬定大型射電望遠鏡不放鬆。四處遊說,直至國家立項。
  • "中國天眼"首席科學家南仁東先進事跡報告會走進甘肅
    南仁東先進事跡報告會走進甘肅蘭州。每日甘肅網1月17日訊(記者周飛)今天上午,南仁東先進事跡報告會走進甘肅蘭州,5位報告團成員以不同角度、不同側面講述了南仁東先生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生動展現了科技工作者為「中國天眼」工程的辛勤付出和無私奉獻。
  •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被追授「時代楷模」稱號
    南仁東央廣網北京11月19日消息(記者潘毅 劉樂)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我國著名的天文學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建設項目——「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的發起者和奠基人南仁東,近日被中共中央宣傳部追授「時代楷模」的榮譽稱號。
  • 「時代楷模」南仁東:人生最後22年只為「中國天眼」
    「時代楷模」南仁東:人生最後22年只為「中國天眼」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7年12月09日 16:35 A-A+   央視網消息(記者張曉琳 實習生齊琛冏)12月8日上午9點,「時代楷模」南仁東先進事跡報告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南仁東是我國著名天文學家,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的發起者和奠基人。今年9月,南仁東先生因病逝世。中宣部追授南仁東先生「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 榜樣的力量|「天眼巨匠」南仁東
    南仁東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原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中國天眼」之父。當我們抬頭望向星空時,有一顆星是中國人驕傲和自豪之一,那就是「南仁東星」。它所紀念的南仁東先生,燃盡生命只為給祖國建造世界最大、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天眼」。因為落後  更應奮起。1993年的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上,科學家們提出要造新一代射電望遠鏡。
  • 南仁東離開後,「天眼」怎麼樣了?
    資料圖:「天眼」(圖源:新華網)記者從近日召開的貴州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獲悉,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已發現43顆脈衝星。中國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FAST工程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南仁東和他的團隊,創造出了世界最大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天眼」,讓中國的天文科研水平持續領先世界20年。
  • 南仁東報告會在滬舉行:用人生最後22年,鑄就「中國天眼」
    南仁東報告會在滬舉行:用人生最後22年,鑄就「中國天眼」 澎湃新聞記者 臧鳴 2018-01-05 11:21 來源:
  • 畢生心血築「天眼」——追記FAST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
    開啟「天眼」激越時代「等FAST望遠鏡建成之後,我想咱們就能著手開展對脈衝星的系統研究。」生前,南仁東曾對他的學生表露過這樣的願望。可耗費了22年時間,把一個樸素的想法變成了國之重器,成就了中國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項目的南仁東,已從壯年走到暮年,疾病最終奪走了他見證「天眼」捷報的機會。北京時間9月15日23時23分,因肺癌突然惡化,搶救無效,南仁東逝世。20餘天后,捷報傳來,「天眼」這個中國自主設計製造的射電天文望遠鏡發現了6顆新脈衝星,這在我國尚屬於首次。
  • 「天眼」之父南仁東 | 逝者
    南仁東(1945-2017),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FAST(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 hundred meters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工程總工程師、首席科學家。
  • 南仁東:為「中國天眼」而生
    南仁東生前心心念念的「它」,正是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當時罹患癌症的他,惦記的仍是望遠鏡早出成果,以「回饋國家,回饋公眾」。南仁東當年是吉林省高考理科狀元,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系,畢業後在吉林通化無線電廠工作,後考取中科院研究生,從此奮戰在天文領域。他「一輩子幹成一件事」——擦亮探索和追問宇宙的「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