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火箭
近年來,中國在航天領域的發展有目共睹。03年神五實現載人航天技術的實現,即標誌著中國在航天技術上的飛躍,引得國內外媒體熱烈討論。此後的神六、嫦娥、神九、天宮,一次次的突破都引得國內外廣泛的關注。而在最近幾周,中國的太空計劃因為它在太空飛行方面的遠期計劃,又一次受到了美國媒體的強烈關注。
近日,據美國媒體報導稱,截至目前,中國已經在今年進行了27次軌道發射任務,而美國卻連俄羅斯的19次都沒超過,中國在成功的軌道發射次數上已領先世界,而這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然而,中國航天不僅僅是在次數上勝於他國,在效率上同樣也展示了飛快的「中國速度」:中國僅在五天之內,就成功完成了兩次運載火箭的發射!上周三,我國以一箭五星方式成功將寧夏一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僅隔三天,中國又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將兩顆全球多媒體衛星系統發射升空。
中國航天發射
作為中國航天發射最快紀錄保持者,快舟一號甲火箭從產品運抵發射場到完成發射任務,只需要7天時間。發射當天從技術區轉場到發射區完成發射,整個流程只需不到4小時。而且在成功率上,中國一樣做出了令人驚嘆的成績:快舟一號運載火箭累計所有執行商業發射任務成功率100%!
對此,美國媒體感嘆道,中國政府有長期計劃,並且正在採取措施,以成為太空探索領域的全球領導者為目標。而根據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軌道發射成功,中國已經實現了這個目標。而今年美國卻又退後了一步。
美媒稱,美國今年的退後是由於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活動減少了,再有就是聯合發射聯盟公司今年的步履緩慢,或在年底有發射任務。不過即使距今年結束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美國最多還可能進行6次軌道發射,加上這些也還是落後於中國現有的數據。中國的太空計劃不能小覷。
中國空間站效果圖
相比於美國的退步,中國卻日益強大。近日,據報導稱,屬於我們中國的空間站將在2022年前後完成建造並開始運營。空間站的近期規模為100噸,可載3人,相比於現在僅有的國際空間站,中國空間站將擴展1000多度的材料實驗櫃的加工溫度,並能夠開展更加豐富的實驗。而由美國主導建設的國際空間站的壽命將在2024年終止。
到那時,中國空間站將在人類太空領域「一枝獨秀」,由中國主導的國際科研團隊將繼續在太空為人類的未來揮灑汗水。而美國將落到沒有可以使用的空間站的地步。由此美國應該意識到,美國已經一次次地在航天領域一些方面落後於中國了,若維持現狀只會被中國遠遠甩開。據此,美國網友發出感嘆:中國將抓住未來太空的話語權。(嵐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