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曲靖11月1日電 (記者 保旭)連日來,王述榮為1日在雲南師宗縣舉辦的種業發展與糧食增產電視論壇忙得不可開交,又是接待外地的農業專家,又是接受媒體採訪,還要多次為人講解他的最新研究成果。
王述榮是師宗縣的一名企業家,也是當地一位小有名氣的草根科學家。在當地,大多數認為他是一個為了育種而瘋狂的人,這麼說他是因為他是一位殘疾人士,而且將自己企業賺來的2700萬元全部投入育種。
1971年,王述榮出生在當地的一個小村子。就在他兩歲那年,一場醫療意外讓他左腿嚴重殘疾,甚至聽力也受到影響。之後的路他走得十分艱辛,為了能夠上學,他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當然,這樣的人也會受到上天的庇護,他順利的求學、參加工作,也順利的創業。
2006年,王述榮經營起一家農資公司,主要以銷售化肥為主,也從事一些育種的研究。但是,對於大多數私營企業不敢嘗試的育種研發,一直都不能給他的公司帶來收益,相反農資經營卻效益可嘉。
不僅僅是生意上,他也組建了自己的家庭。這樣的生活,對於曾經遭受過苦難的人來說,應該知足幸福。然而,王述榮並不這樣想,他有著一顆「前行」的心。
2012年初,作為董事長的王述榮提出一個想法,他要把公司賺的錢主要用來支撐自己開展已久的玉米雜交育種科研試驗,這樣一個瘋狂的想法遭到了公司股東的反對和家人的不理解。但一心扎進育種研發的王淑榮堅持了自己的想法。
為了維持企業運作,加大對育種的投入,他賣掉了自己多處房產,還將唯一的住所也用作試驗田。家人為他的執著打動,父親、妻子、哥哥、嫂嫂,全家動員,幫他照顧試驗田。
這也讓王述榮的執著得到回報,至今他的試驗田建到了雲南多地和海南,還完成玉米種加代選育及田間試驗19個生長周期,宗單5號、宗單6號因為抗旱抗病增產通過有關部門的審定,完成外引分離自交系310個,組配了一萬七千個測交玉米種高中低海拔的田間觀察試驗。他的產品不僅銷往雲南各地,甚至出口到越南寮國等東南亞國家。
為了進行交流合作,王述榮的企業參與主辦了「金色大地」首屆種業發展與糧食增產電視論壇,吸引眾多專家到他的企業參觀,他的育種成果和精神也受到好評。
在1日的論壇上,不僅多次播放了王述榮科研之路的宣傳片,他還拖著一條「殘腿」上臺為嘉賓助興演出,他感言到「迷茫時我總在想,我是不是為玉米而生的?」
其實,像王述榮這樣的草根科學家在中國越來越多。發明地震儀被政府部門採用、與中科院院士同臺獲獎、叫板愛因斯坦,他們渴望著早日登上主流的舞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