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15個社區嘗鮮小舊家電回收
大多數淘汰下來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都含有毒有害物質,處置不當會帶來環境汙染,但又缺乏正規的回收渠道。如何破解回收難題?市發改委近日介紹,本市已啟動「小舊家電回收日」活動,已有兩家專業回收企業走進了15個社區,共回收小舊家電約2200件。今後相關部門還將持續遴選符合條件的回收企業與社區合作,讓「小舊家電回收日」集中回收模式加快向更多社區推廣。
校外少先隊「垃圾分類紅領巾在行動」系列活動日前在新街口街道玉桃園社區廣場舉辦,少先隊員們通過參與垃圾分類趣味遊戲,在學習和實踐中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樹立綠色低碳、環保健康的生活理念,爭做「守桶小衛士」。本報記者 方非攝
已兌換禮品價值約17800元
相比冰箱、彩電、洗衣機這種大家電,生活中常見的小舊家電一直是回收無門,扔了可惜,留在家裡又佔地方。這類小舊家電包括豆漿機、電熱水壺等廚房小家電,電風扇、吸塵器等家居小家電,電吹風、電動剃鬚刀等個人生活小家電,電子詞典、遊戲機等個人使用數碼產品,主要分為四大類40餘種產品。
不久前,市發改委會同市城管委從18家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新型回收利用體系試點單位中遴選了兩家單位,走進社區回收老百姓家中的小舊家電。
回收了小舊家電,老百姓也能獲得「獎勵」。在其中一家企業北再生集團的攤點,居民用廢舊電器即可換取兌換券,再憑券換取米麵油等生活用品;另一家企業華新綠源公司為活動量身定製了微信小程序,通過拓展智能應用、線上線下融合,實現物品回收積分獎勵兌換、環保捐贈、提現信息查詢等快捷功能,在置換禮品中還能優選內蒙古扶貧產品。
活動啟動以來,兩家專業回收企業已走進15個社區舉辦活動,搭建小舊家電安全環保回收平臺,共回收小舊家電約2200件、8300公斤,居民在家門口集中交投小舊家電,換取兌換券或積分,憑券或積分領取米麵油等日用品,目前兌換禮品價值約17800元。
近九成受訪者家中有「存貨」
活動期間,來自北京節能環保促進會的志願者也給居民發放了調查問卷,了解居民處理小舊家電的方式和意願。從收回的666份有效問捲來看,88.24%的居民表示家中存有小舊家電,其中數碼產品佔比最高,達到27.83%。從處理渠道來看,受訪居民將閒置小舊家電賣給正規回收企業的僅佔6.31%,另有24.84%直接扔到垃圾桶、33.04%賣給小商販、30.01%在家閒置,其餘居民則表示不知道處理方式。
其實,本市從2018年就已持續開展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試點建設,也一直是北京節能環保宣傳的特色活動。今年活動的主題更有針對性、更具體——小舊家電回收。「這也是在落實生活垃圾分類要求。」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今年5月1日修訂後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按照規定,包括小舊家電在內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均屬於可回收物。
在落實生活垃圾分類要求的同時,通過「小舊家電回收日」也能補齊既有回收體系短板。相關負責人說,2018年,國家發改委將北京列為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新型回收利用體系試點城市。目前,手機、平板電腦等高價值的消費類產品,電視、空調、洗衣機等中價值的大家電產品,已基本建立了多元的回收渠道、服務標準和安全環保處置模式。2018年至2019年,18家試點單位共回收這兩類電器電子產品約315萬臺。
將建小舊家電回收長效機制
相比之下,小舊家電回收利用價值較低、品類複雜、單次回收效率低。對於回收企業來說,回收成本較高,回收比例與大家電產品比相對較低。「現有回收體系覆蓋不到、缺乏可持續的回收模式,成為小舊家電回收體系建設中亟待解決的難題,也成為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體系的短板。」市發改委這位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小舊家電回收日」進社區試點活動,是在探索小舊家電回收難題破解之道,推進補足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體系的短板,目前活動的後續工作還在繼續。市發改委、市城管委將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聘請專業機構對試點活動情況進行跟蹤,評估活動的社會、經濟、環境效益,聽取居民和企業的意見建議等,及時總結經驗,為推動建立小舊家電回收長效機制打下基礎。
此外,今後相關部門還將持續遴選符合條件的回收企業與社區合作,讓「小舊家電回收日」集中回收模式加快向更多社區推廣。
大多數淘汰下來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都含有毒有害物質,處置不當會帶來環境汙染,但又缺乏正規的回收渠道。如何破解回收難題?市發改委近日介紹,本市已啟動「小舊家電回收日」活動,已有兩家專業回收企業走進了15個社區,共回收小舊家電約2200件。今後相關部門還將持續遴選符合條件的回收企業與社區合作,讓「小舊家電回收日」集中回收模式加快向更多社區推廣。
校外少先隊「垃圾分類紅領巾在行動」系列活動日前在新街口街道玉桃園社區廣場舉辦,少先隊員們通過參與垃圾分類趣味遊戲,在學習和實踐中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樹立綠色低碳、環保健康的生活理念,爭做「守桶小衛士」。本報記者 方非攝
已兌換禮品價值約17800元
相比冰箱、彩電、洗衣機這種大家電,生活中常見的小舊家電一直是回收無門,扔了可惜,留在家裡又佔地方。這類小舊家電包括豆漿機、電熱水壺等廚房小家電,電風扇、吸塵器等家居小家電,電吹風、電動剃鬚刀等個人生活小家電,電子詞典、遊戲機等個人使用數碼產品,主要分為四大類40餘種產品。
不久前,市發改委會同市城管委從18家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新型回收利用體系試點單位中遴選了兩家單位,走進社區回收老百姓家中的小舊家電。
回收了小舊家電,老百姓也能獲得「獎勵」。在其中一家企業北再生集團的攤點,居民用廢舊電器即可換取兌換券,再憑券換取米麵油等生活用品;另一家企業華新綠源公司為活動量身定製了微信小程序,通過拓展智能應用、線上線下融合,實現物品回收積分獎勵兌換、環保捐贈、提現信息查詢等快捷功能,在置換禮品中還能優選內蒙古扶貧產品。
活動啟動以來,兩家專業回收企業已走進15個社區舉辦活動,搭建小舊家電安全環保回收平臺,共回收小舊家電約2200件、8300公斤,居民在家門口集中交投小舊家電,換取兌換券或積分,憑券或積分領取米麵油等日用品,目前兌換禮品價值約17800元。
近九成受訪者家中有「存貨」
活動期間,來自北京節能環保促進會的志願者也給居民發放了調查問卷,了解居民處理小舊家電的方式和意願。從收回的666份有效問捲來看,88.24%的居民表示家中存有小舊家電,其中數碼產品佔比最高,達到27.83%。從處理渠道來看,受訪居民將閒置小舊家電賣給正規回收企業的僅佔6.31%,另有24.84%直接扔到垃圾桶、33.04%賣給小商販、30.01%在家閒置,其餘居民則表示不知道處理方式。
其實,本市從2018年就已持續開展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試點建設,也一直是北京節能環保宣傳的特色活動。今年活動的主題更有針對性、更具體——小舊家電回收。「這也是在落實生活垃圾分類要求。」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今年5月1日修訂後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按照規定,包括小舊家電在內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均屬於可回收物。
在落實生活垃圾分類要求的同時,通過「小舊家電回收日」也能補齊既有回收體系短板。相關負責人說,2018年,國家發改委將北京列為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新型回收利用體系試點城市。目前,手機、平板電腦等高價值的消費類產品,電視、空調、洗衣機等中價值的大家電產品,已基本建立了多元的回收渠道、服務標準和安全環保處置模式。2018年至2019年,18家試點單位共回收這兩類電器電子產品約315萬臺。
將建小舊家電回收長效機制
相比之下,小舊家電回收利用價值較低、品類複雜、單次回收效率低。對於回收企業來說,回收成本較高,回收比例與大家電產品比相對較低。「現有回收體系覆蓋不到、缺乏可持續的回收模式,成為小舊家電回收體系建設中亟待解決的難題,也成為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體系的短板。」市發改委這位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小舊家電回收日」進社區試點活動,是在探索小舊家電回收難題破解之道,推進補足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體系的短板,目前活動的後續工作還在繼續。市發改委、市城管委將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聘請專業機構對試點活動情況進行跟蹤,評估活動的社會、經濟、環境效益,聽取居民和企業的意見建議等,及時總結經驗,為推動建立小舊家電回收長效機制打下基礎。
此外,今後相關部門還將持續遴選符合條件的回收企業與社區合作,讓「小舊家電回收日」集中回收模式加快向更多社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