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來講,黑洞並不是愛因斯坦預測的,實際上愛因斯坦本人一開始是不相信宇宙中會有如此怪異的現象存在,反而是其它科學家通過愛因斯坦自己所創建的廣義相對論推算出了黑洞的理論存在。
1915年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建立,也就過了一年不到,德國科學家史瓦西找到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第一個精確解,描述了一個球對稱無自轉不帶電天體的外部時空,而在這個解中存在兩個奇異點,一個是距離中心某個特定距離的範圍,一個是中心處。
後來科學家發現這兩個奇異點只有一個是真奇性,還有一個是假奇性,而這兩處的稱呼一個叫做「奇點」,一個叫做「史瓦西半徑」(對於球對稱、無自轉、不帶電的天體,史瓦西半徑又和事件視界重合,因此常常將兩者混合一談)。
史瓦西半徑的奇異之處在於,任何進入其內部的物體都沒有機會再逃離出來,包括光,它們只能不斷地朝著奇點運動,最終進入那密度無窮大的奇點。
實際上,黑洞這個稱呼,最早是由科學家惠勒起的,應該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當時愛因斯坦已經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