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是如何被預測的?為什麼愛因斯坦一開始不相信其存在?

2020-12-04 科學探索家

準確來講,黑洞並不是愛因斯坦預測的,實際上愛因斯坦本人一開始是不相信宇宙中會有如此怪異的現象存在,反而是其它科學家通過愛因斯坦自己所創建的廣義相對論推算出了黑洞的理論存在。

1915年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建立,也就過了一年不到,德國科學家史瓦西找到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第一個精確解,描述了一個球對稱無自轉不帶電天體的外部時空,而在這個解中存在兩個奇異點,一個是距離中心某個特定距離的範圍,一個是中心處。

後來科學家發現這兩個奇異點只有一個是真奇性,還有一個是假奇性,而這兩處的稱呼一個叫做「奇點」,一個叫做「史瓦西半徑」(對於球對稱、無自轉、不帶電的天體,史瓦西半徑又和事件視界重合,因此常常將兩者混合一談)。

史瓦西半徑的奇異之處在於,任何進入其內部的物體都沒有機會再逃離出來,包括光,它們只能不斷地朝著奇點運動,最終進入那密度無窮大的奇點。

實際上,黑洞這個稱呼,最早是由科學家惠勒起的,應該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當時愛因斯坦已經離世。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是如何預測到黑洞的存在的?真相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1905年愛因斯坦在提出狹義相對論後,就著手研究將引力場與狹義相對論結合起來,於是就有了引力場由於時空的扭曲的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推算出了物質分布關係著時空引力場方程。時空扭曲程度取決於物質的質量密度、動量密度在時空的分布,時空的曲率度反過來決定物體運動軌跡。如果時空曲率小,廣義相對論與牛頓運動定律沒有區別;如果時空曲率較強大,又會有較大差異。
  • 黑洞是愛因斯坦早期預言的天體他卻不相信黑洞真實存在
    提起愛因斯坦,我想很多人都會將其視為智慧的代表高智商的代名詞,而且在大多數人對歷史上的物理學家進行排名的時候,愛因斯坦都是當仁不讓的第一名。緊隨其後的是牛頓和伽利略這樣的猛人,一般而言,我們評價現代科學家是否偉大會有一個標準,比如是否獲得過諾貝爾獎?
  • 是什麼使得引力波創始人愛因斯坦不相信引力波的存在
    一提起引力波,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引力波是時空結構的漣漪。宇宙中移動的物體會產生引力波,就像是一艘船在湖面上航行會留下波紋一樣。遙遠宇宙中極其劇烈的災難事件,這些事件包括黑洞合併、中子星碰撞等,都會在時空結構中產生強烈的引力波,而且會傳播得非常遠。
  • 愛因斯坦黑洞理論飽受爭議,2019年的照片被質疑,黑洞不存在?
    截止到目前為止,人類還無法直接觀測到它的存在,黑洞理論提出後飽受質疑,他們認為黑洞理論只是一個猜想罷了,可是在2019年的時候,各國科學家聯手拍到黑洞照片,讓大家對黑洞有個新看法。黑洞並不存在?不過伴隨而來的是各種猜測,如何證明拍攝到的一定是黑洞呢?
  • 牛頓理論也能預測黑洞的存在?淺談黑洞的趣味發展史
    黑洞是廣義相對論方程預測的理論實體。當一顆質量足夠大的恆星遭受引力坍縮,其大部分或全部質量被壓縮到足夠小的空間區域,從而在該點產生無限的時空曲率時,黑洞就形成了。如此巨大的時空曲率使得任何東西,甚至光,都無法逃離「事件視界」。黑洞從未被直接觀測到,儘管對其影響的預測與觀測相符。
  • 愛因斯坦的方程式是錯誤的?量子物理學從新定義黑洞的存在
    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預言了黑洞的形成,但量子理論的一個基本定理指出,沒有來自宇宙的信息會永遠消失。如果將這兩種理論相結合就導致數學毫無意義,後來被稱為信息丟失悖論。許多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認為,我們的宇宙起源於一個奇點的大爆炸。如果奇點不存在,那麼物理學家們就學要重新考慮宇宙大爆炸是否曾經發生過。
  • 哈勃發現不該存在的黑洞
    在距離我們1.3億光年遠的螺旋星系(spiral galaxy)NGC 3147,有一個吸積盤(accretion disk)在繞著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旋轉,然而這個材料盤出乎意料的薄。謎團在於,根據當前的天文學理論,這個薄盤不應該存在。然而,如此接近黑洞的吸積盤的意外存在為測試愛因斯坦的相對論(theory of relativity)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
  • 黑洞中存在奇點的嗎?為什麼?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測黑洞中將存在奇點,該理論在匹配實驗結果方面做得非常好。問題在於無限性在現實世界中永遠不存在。每當無窮無盡的理論出現時,這只是一個信號,表明我們的理論過於簡單,無法處理極端情況。例如,考慮最簡單的物理模型,該模型可以準確地描述波如何在吉他弦上傳播。
  • 愛因斯坦為何拒絕黑洞,而物理學家為什麼喜歡研究黑洞?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了黑洞,但愛因斯坦曾拒絕這個預言。那時,「黑洞」之名還未崛起,被稱為「史瓦西奇點」的它,與如今的聲名赫赫大相逕庭。愛因斯坦、愛丁頓等廣義相對論大牛都視其為200多年前「暗星」的一種虛妄延續。
  • 愛因斯坦比黑洞更牛的預測,一旦發現,人類將可能實現星際穿越!
    畢竟這是繼引力波之後,又一次有實證,再一次證明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不過證實了黑洞的存在,並不會讓科學家們停下探索宇宙的腳步。也許現在科學家們就已經將眼光瞄向了愛因斯坦另一個比黑洞更牛的預測,而我們也可能會更期待愛因斯坦的另一個預測被證實。因為這個預測一旦被發現,也許人類就將真正實現星際穿越和時間旅行的夢想。
  • 2020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發現了愛因斯坦認為不可能存在的黑洞
    廣義相對論之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甚至都不認為黑洞實際上可能存在。黑洞控制恆星的路徑即使我們看不到黑洞,也可以通過觀察其巨大引力如何引導周圍恆星的運動來確定其性質。然而,目前尚無人解釋星系及其黑洞是如何形成的,這些星系及其黑洞的質量介於幾百萬到數十億之間。一百年前,美國天文學家哈洛·沙普利(Harlow Shapley)率先在人馬座的方向上確定了銀河系的中心。在後來的觀察中,天文學家在那裡發現了一個強大的無線電波源,被稱為射手座A *。
  • 為什麼霍金曾說黑洞「不存在」?有關黑洞的一些問題
    我們關於黑洞定義一開始其實很簡單,主要說的就是一個任何物質、甚至是光都無法逃脫的空間區域,這個空間區域就是黑洞,而這個區域的邊緣稱之為「事件視界」,任何物質或者信息落入視界面就會掉入黑洞的中心,永遠都無法逃脫,也就是說這個視界面裡面和外面的信息是完全斷開的,我們不可能知道裡面發生了什麼,裡面的東西也永遠出不來。
  • 黑洞源於廣義相對論,但愛因斯坦曾經卻否認黑洞的存在,為什麼?
    另一種是直接通過理論推導出某種事物的存在,然後再去尋找和發現它。黑洞無疑屬於後者。對於今人而言,黑洞已經沒有過往那麼神秘,我們不僅通過觀測發現了黑洞的存在,更是取得了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但在人類真正觀測並取得黑洞照片之前,黑洞便已經從理論中誕生,而孕育黑洞的理論就是愛因斯坦所提出的廣義相對論。
  • 我們終於一睹黑洞真容 愛因斯坦,你又對了
    這一由200多名科研人員歷時10餘年、從四大洲8個觀測點「捕獲」的視覺證據,有望證實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在極端條件下仍然成立。首次「看到」黑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說對了百餘年來,人類探尋黑洞奧秘的腳步從未停歇。
  • 無神論者是如何證明上帝不存在的?
    霍金的觀點很明確:「上帝是不存在的」,然而在《霍金沉思錄》中還是以「上帝存在嗎?」來提問,這是霍金思考過的最重要的一個大問題。他在遺著中也明確地給出了答案。要證明上帝不存在,需要解釋清楚兩個問題。一是如何理解宇宙的生成?二是為什麼說上帝不存在?
  • 愛因斯坦又對了!恆星繞銀河系黑洞的運動,符合廣義相對論的預測
    用ESO的超大望遠鏡(VLT)進行的觀測首次揭示了一顆圍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的恆星運動。正如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所預測的那樣,它的軌道是玫瑰花形的,不像牛頓引力理論所預測的是橢圓狀。這是科學家們經過近30年來日益精確地測量,才終於揭開了隱藏在銀河系中心的龐然大物的神秘面紗。
  • 黑洞已被證明存在。白洞和蟲洞也存在嗎?這是你的答案
    為什麼愛因斯坦的預言能獲得如此高的精度?這與愛因斯坦的淵博知識、勤奮、豐富的經驗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密不可分。在處理科學預測時,愛因斯坦將利用他淵博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確保預測在公開發表前是正確的,這表明愛因斯坦在處理科學問題時是多麼嚴謹。除了愛因斯坦已經證實的預言之外,還有一些原因沒有得到證實。最有名的是「三洞預言」。所謂的三洞指的是黑洞、白洞和蟲洞。三洞預測是關於黑洞,白洞和蟲洞的存在。
  • 為什麼愛因斯坦說「時間不存在?」答案顛覆認知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時間,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時間無處不在,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們無法想像離開時間該如何生活。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訴你,其實時間並不存在,你該作何感想?可是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卻說:時間其實是不存在的,這是為什麼呢?這還要從時間的歷史說起。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就根據太陽的起落來劃分和定義時間。到了牛頓時代,經典物理認為時間和空間都是「絕對」的,也就是說在宇宙的任何一個角落,時間和空間都是均等的,沒有差別的。
  • 經典力學也能預測黑洞存在,並計算出其半徑,為什麼沒人提?
    經典力學預測的黑洞和現在的黑洞,其屬性是不能相提並論的。並且如果承認經典力學的黑洞成立,那麼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就不能成立。原因介紹如下:①經典力學的黑洞,當時被稱為「暗星」暗星的由來,早先是由18世紀的科學家米歇爾,當時在寫給卡文迪許的一封信裡提到的,認為宇宙中會不會存在一種引力極強的天體,連光線都無法在其表面逃離。相同的觀點,法國科學家拉普拉斯也提過。
  • 黑洞衝擊!愛因斯坦相對論面臨考驗,理論可能處在「崩潰邊緣」
    一組科學家聲稱,一項關於黑洞碰撞的研究有可能「吞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不朽的廣義相對論。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915年發表的廣義相對論是物理學領域的突破,這個理論塑造了我們對黑洞、引力以及重物體如何扭曲其周圍空間和時間結構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