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古典音樂能治都市病 鋼琴家:能帶來心理暗示

2020-12-04 人民網

原標題:傳古典音樂能治都市病 鋼琴家:能帶來心理暗示

  最近,一則名為《古典音樂拯救了我的生活》的帖子在朋友圈、微博上廣為流傳。帖子盡數都市生活遭遇的種種壓力,並相應開出「音樂解藥」逐一攻克,使古典音樂變身醫治都市病的萬能靈藥。雖然帖子的權威性、科學性有待考證,只是個人感受,不過這並不妨礙帖子的風傳,網友紛紛驚呼「這次,換古典音樂拯救了你的生活」。

  微博風傳:古典音樂緩解20種都市病

  帖子裡,常人印象中「曲高和寡」的古典音樂顯示出與群眾打成一片的高度親民性。吃喝拉撒睡、行動坐臥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你試圖通過音樂改變糟糕現狀、提升生活品質,古典音樂都有其用武之地。

  早上不想去上班、下班後不想回家、被上司責罵而情緒低落、人際關係不順等20種都市病發病期,古典音樂都能如久旱逢甘霖般恰如其分地撫慰人心。古典音樂幾乎能全面接管你的生活,提供360度貼身服務。

  古典音樂對人的情緒真有如此廣泛的涵蓋和準確的洞悉?廣東著名鋼琴家、星海音樂學院副教授曾慧君認為:「相比流行音樂,古典音樂篇幅大,樂曲就有七八分鐘,交響曲更動輒就是一個半場音樂會,篇幅大決定了古典音樂結構宏大、有更大可溶性,可以展示人類豐富的思想情感,時間長也需要聽眾安靜下來慢慢聽,其實只要靜下來很多人內心的不安和焦慮都會慢慢化解掉。」

  著名錄音師、星海音樂廳市場運營總監楊震對帖子持保留意見,他稱帖子的說法純粹是私人化見解,並未經過科學研究,「比如心情煩躁要聽的一些曲目,我認為可能聽了會更煩躁,音樂不能這樣簡單分解。」不過他不諱言,在特定情境下,古典音樂確實有心情舒緩的作用,不過這至少要建立在對古典音樂有興趣、想要通過古典音樂改變現狀的前提下。楊震表示,欣賞古典音樂與聽眾個人理解的角度、聆聽的環境密切相關,帖子上的列舉過於個人化、簡單化,「從我個人角度,我甚至覺得人心情好時,不妨聽一些悲苦的音樂,給你的感受會很不一樣。而你悲傷時,聽快樂音樂甚至有反作用,你可能覺得音樂這麼美好,我怎麼這麼慘。」

  儘管帖子的嚴謹性有待考證,不過其所展示的古典音樂對人心的撫慰得到了楊震的承認,但想要通過古典音樂改善心情是有前提的,「首先必須要有通過音樂排解情緒的意願,這樣音樂才能讓你把注意力從煩惱中移走,如果放著音樂,你心裡還在糾結,那就是仙樂也不起作用。另外你必須要『知音』,是個愛樂的人,對古典音樂完全不了解的人肯定是接受不到古典音樂的『療效』的。」

  著名青年鋼琴家塗宇亮表示,「聽古典音樂不要帶著目的,聆聽是靈活的,只要是經典,可以多接觸,一定會對身心有調節作用。」

  鋼琴家分析:好音樂確實能帶來心理暗示

  早上不想上班 聽聽《嬉遊曲》

  帖子:早上不想去上班,聽聽馬斯奈的《泰伊思沉思曲》、裡姆斯基·柯薩科夫的《天方夜譚組曲》、德沃夏克的《幽默曲》、莫扎特《嬉遊曲》可能就會讓你笑嘻嘻出門了。

  分析:著名青年鋼琴家塗宇亮認為,帖子具體的劃分標準有待商榷,「《泰伊思沉思曲》非常抒情、速度很慢,我認為更適合睡眠時聽,而《嬉遊曲》、《天方夜譚組曲》則要活潑熱烈一些,對人有積極的心理暗示。總體上講,早上可以聽一些活潑、明朗的音樂,為一天開個好頭。」

  被老闆罵 聽聽《和諧的靈感》

  帖子:被上司罵心裡不爽,羅德裡格的《阿蘭費茲吉他協奏曲第二樂章》、克萊斯勒的《美麗的羅斯瑪琳》、莫扎特的《第21號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維瓦爾第的《和諧的靈感》和馬斯奈的《泰伊思沉思曲》,也許能讓你平靜下來,繼而再度燃燒小宇宙。

  分析:塗宇亮說,這些曲目比較舒緩,聽了會讓人內心平復。「聽這類曲子時,不用用力去體會,讓音樂自然而然進入耳朵,潤物無聲地滋養。」

  工作不順 聽《威風凜凜進行曲》

  帖子:工作不順而沒有自信、沮喪抑鬱的時候,可以試聽霍斯特的《行星組曲(木星)》、海頓的《皇帝第二樂章》、柴科夫斯基的《花之圓舞曲》、埃爾加的《威風凜凜進行曲》以及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熱情鋼琴奏鳴曲》。

  分析:塗宇亮稱:「貝多芬作品非常積極、正面。我的老師告訴我,他曾在霧霾等陰鬱天氣時聽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樂第二樂章》,聽完感覺一束陽光從天而降,內心灰暗一掃而光。心情低落時,聽貝多芬準沒錯。」抑鬱低落時,聽《威風凜凜進行曲》也合適,塗宇亮稱該曲常常出現在慶典上,其中有一段緩慢而莊嚴,聽起來很崇高,人聽完很容易振奮精神。

  缺乏創意 聽聽《荒山之夜》

  帖子:被各種文案、策劃、活動創意耗得燈枯油盡,抓破頭皮沒思路的白領們,不妨欣賞莫扎特的《長笛與豎琴協奏曲第二樂章》、穆索爾斯基的《荒山之夜》、蕭邦的《f小調幻想曲(作品49)》、裡姆斯基·柯薩科夫的《海洋與辛巴達的船》、格林卡的《魯斯蘭與柳德米拉》,靈感的源泉可能就此開閘。

  分析:塗宇亮稱《荒山之夜》的音響效果光怪陸離,「這是古典音樂中很有特色的一種創作手段,對於需要創意的人,這類風格的作品會激發他們的想像力。」嶽廣文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西方古典音樂》:鋼琴老師備課資料,古典音樂百科全書
    第三,大多是音樂會上最常見的曲目,雖無深刻內涵,但雅俗共賞,如施特勞斯家族的作品。第四,大多節奏感較強。俄國思想家普列漢諾夫指出,音樂產生於人的覺察節奏和欣賞節奏的能力。無人不會對節奏(無論是動作的節奏還是音響的節奏)產生共鳴。節奏感較強的曲目,一是各種舞曲,二是進行曲。
  • 舒伯特鋼琴音樂創作特點
    浪漫主義鋼琴音樂的發展除此之外,這一時期鍵盤樂器和演奏技術的發展為鋼琴作曲家的創作表現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支持。從19世紀開始,各國的鋼琴製作家對近代槌擊鋼琴作出了許多重要的改進:鍵盤音域也從五組八度擴大到七個半八度,張弦支架由木質換成了金屬鑄造的。機體變為複式槓桿裝置,琴檀頭包裹的鳧皮由氈取代,琴弦不僅被加長而且被交叉排列等等。
  • 「魔指爺爺的古典萬花筒」魏納·佰奇2018鋼琴巡演行程安排
    離了海頓家,又到巴赫家,  8大古典客廳輪著轉。  自彈自唱還送一道自家菜。  萬花筒,就這麼轉!  花映紅:魔指音樂會系列創始人、旅歐藝術活動家  瑞士國寶級鋼琴大師再度來襲  「音樂全乎人」創新編排設計  玩轉八位古典音樂大師作品  魔指童心,經典不容錯過!
  • 第七屆白鹿·法國古典音樂藝術季啟幕
    本屆秋季音樂季以「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為主題,由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彭州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彭州市白鹿鎮人民政府、成都白鹿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承辦,四川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都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協辦,成都香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執行。傳承白鹿百年中法文化交流歷史,歐洲頂尖音樂藝術演奏家齊聚白鹿,帶來一場高品質浪漫古典音樂之旅。
  • 西方古典音樂真的比中國古典音樂高級嗎?
    西方古典音樂相對來說概念清晰,界定明確,就是大量的職業作曲家創作的作品與音樂形式。這其中並不包括民間音樂。 中國古典音樂的概念是相當模糊的。如果套用西方的界定範疇,中國缺少作曲家這個職業,而留存至今的大量的民間音樂作品與形式,又難以劃入「古典」的範疇。
  • 庫客音樂赴美IPO,貝多芬成大IP,古典音樂生意怎麼做?
    同時,該公司還是中國領先的智能音樂教育服務提供商,2019年在智能鋼琴總收入中排名第一,在智能鋼琴、智能鋼琴教育服務、以及使用公司智能鋼琴的音樂學生人數方面,均排名第二。 除此之外,從Naxos、countdown、ARC等古典音樂版權的引進,到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高清現場的引進,庫客音樂也搭建了國內最為龐大、優質的古典音樂版權平臺。
  • 郎朗:鋼琴王子是怎樣煉成的?
    從小被認為是「鋼琴神童」的郎朗已成為全球知名的鋼琴家,他發行的專輯總能登上各大古典音樂專輯銷售榜前列,他的演奏會也受到無數樂迷的追捧。為何郎朗在古典音樂界如此受人關注?「鋼琴王子」是怎樣煉成的?
  • 20首經典的古典音樂撫慰每一個工作日的疲倦與壓力
    20首經典的古典音樂撫慰每一個工作日的疲倦與壓力 2020-06-24 1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史上最偉大的25位鋼琴家!看看誰和貝多芬莫扎特一起上榜了?
    美國鋼琴家戴維·杜巴爾曾經給出過答案:「 當一個胸懷大志的鋼琴家登上了音樂會舞臺,他會發現,從琴房到音樂廳,其間的距離等於從地球到天上的星星! 」  不難想像,從萬千琴童中脫穎而出,再由琴房走到世界舞臺,能晉級成這樣的鋼琴家,必然要付出比常人多無數倍的努力。
  • 女大祭司阿格裡奇:沒有哪一個年輕鋼琴家能讓我欽佩,除了蒂耶普!
    在7歲那年,蒂耶普在倫敦和巴黎分別舉行了鋼琴獨奏會,即便是在一個天才雲集的時代,蒂耶普的音樂天賦仍然令人感到吃驚。此後蒂耶普開始在倫敦深造,很快他便嶄露頭角,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14歲那年,蒂耶普在著名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舉行了個人獨奏會,那場音樂會還進行了現場錄音並發行了CD和LP。
  • 當皮亞佐拉撞見李斯特,這位新生代鋼琴家用音樂完成時空旅行
    有人說,皮亞佐拉的出現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沒有皮亞佐拉,就沒有今天的探戈音樂。他以全方位系統的古典音樂技法為基礎,創造性地融合了傳統古典音樂與爵士樂的作曲風格,將探戈音樂從通俗流行的舞蹈伴奏音樂提升為可以單獨在舞臺上展示的具有高度藝術性的純音樂形式,使這種音樂兼備古典的形與探戈的神。
  • 世界十大鋼琴家,郎朗榜上有名,網友:都是古典音樂的傳奇人物啊
    論起古典鋼琴家,那就是貝多芬了,這裡列出的鋼琴家排名,都是一些在世的鋼琴家。 10.波利尼 出生於義大利的毛裡奇奧·波利尼是一名古典鋼琴家,在1960年華沙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獲得第一名,從此他與歐洲和美國等樂團合作演出。波利尼是一位演奏技藝嫻熟的人,在世界範圍內頗有聲譽。
  • 庫克音樂擬上市 古典音樂能否打破流行音樂的包圍?
    據悉,成立於2006年的庫客音樂主要從事中國古典音樂的版權許可、訂閱和教育服務,是中國最大的古典音樂授權服務提供商以及第二大在線古典音樂訂閱服務提供商。美東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8日,庫客音樂向美國證監會公開遞交招股說明書,擬在紐交所上市,募資額區間在5000萬-6000萬美元,股票代碼為「KUKE」,預計1月12日上市。
  • 「鋼琴詩人」傅聰謝幕,音樂與家書仍「繞梁」
    2006年,傅聰在上海音樂廳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上海音樂廳提供)當地時間2020年12月28日,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國逝世,享年86歲。消息傳來,國內音樂界為之扼腕痛惜。而在網絡上,《傅雷家書》的讀者對這本「成長啟蒙書」的溫情記憶,亦如潮水般湧動不息。
  • 莫扎特的音樂能治病,每天聽莫扎特音樂,能減少癲癇發病頻率
    本文來源:梅斯醫學在治療耐藥性神經系統疾病的輔助性非藥物方法中,人們對無創形式的神經刺激越來越感興趣,如音樂療法。莫扎特效應是在1993年首次確立的,最初是指聽莫扎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時大腦功能的增強。從那時起,許多音樂形式已經被證明對神經系統疾病有好處,包括帕金森病、痴呆症、睡眠障礙以及和注意力缺陷和多動症等。
  • 住在鋼琴裡的「嘀嗒鍾」——古典大喇叭 No.5
    遊說音樂 古典音樂大喇叭 每一期 有你來過的痕跡 住在鋼琴裡的「嘀嗒鍾」 古典大喇叭 第5號
  • 實錘,莫扎特的音樂能治病 | 音樂療法
    從那時起,許多音樂形式已經被證明對神經系統疾病有好處,包括帕金森病、痴呆症、睡眠障礙以及和注意力缺陷和多動症等。但關於聽莫扎特音樂可能對心理健康有好處的幾項研究,由於涉及的人數不多,或者質量參差不齊,導致總體上證據參差不齊。這意味著「莫扎特效應」一直被許多臨床醫生以懷疑的態度對待。
  • 庫客音樂集團上市敲鐘:用15年時間形成的古典音樂生態鏈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庫客已經建立了中國最大的權威古典音樂內容庫,包括180萬首經典曲目,900家唱片廠牌,42000名音樂家、2000件樂器和160個國家地區;服務用戶已滲透全國743個機構(其中包括444所大學和音樂學院,299所公共圖書館)。其智能音樂教育方案服務於中國161個城市的1300所幼兒園,超過上萬名學生。
  • 電影裡最讓人印象深刻的10首古典音樂
    自電影誕生起,電影和音樂就密不可分,其中古典音樂與電影的關係,可謂淵源流長。古典音樂,能為電影增添一份儀式感,也能賦予電影濃烈的戲劇色彩。而電影,則打通了不同藝術領域的限制,為觀眾們開啟了一扇通往古典音樂的門。
  • 最能培養女孩氣質的樂器當屬小提琴,古典與優雅為一體
    小提琴作為西方的重要弦樂器,可以說成就了西方的古典音樂,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西方一些偉大的古典音樂作品中就可以看出,例如像帕格尼尼,貝多芬,柴可夫斯基和巴赫等創作的作品大都是為獨奏小提琴,或協奏曲而創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