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4 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語音播報
硝基芳香化合物是一類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應用於醫藥、農藥、染料、殺蟲劑等化工產品的生產。該類化合物大多具有較高的毒性,在食物鏈中具有富積和放大效應,對人體具有致畸、致癌、致突變等性質,嚴重威脅人類健康。2,6-二溴-4-硝基酚(2,6-dibromo-4-nitrophenol,2,6-DBNP)是一種典型的滷代硝基酚。溴和硝基的吸電子特性導致苯環的電子云密度大大降低,使2,6-DBNP不易發生化學反應,難以受到氧化攻擊,很難被降解,並持久危害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眾所周知,微生物在有機汙染物的降解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但是,至今還未見微生物被報導能夠降解2,6-DBNP。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海洋環境微生物與生物技術」團隊近期篩選到一株能夠利用2,6-DBNP作為唯一碳源、氮源和能源生長的細菌(Cupriavidus sp. strain CNP-8)。團隊結合基因組、轉錄組、RT-qPCR分析鑑定了CNP-8菌株中參與2,6-DBNP代謝的基因簇(hnpABCD)。對參與代謝的關鍵酶HnpA、HnpB和HnpC進行了表達、純化和鑑定,發現FADH2依賴的單加氧酶(HnpA)在黃素還原酶(HnpB)協助下能順序催化2,6-DBNP的脫硝基和脫溴反應生成6-溴-偏苯三酚(6-bromohydroxyquinol, 6-BHQ);HnpC催化6-BHQ雙加氧反應開環,隨後由馬來醯乙酸還原酶(HnpD)進一步降解進入三羧酸循環。基因敲除和互補揭示hnpA基因是菌株CNP-8降解2,6-DBNP必需的基因。該研究首次報導微生物降解2,6-DBNP的過程和分子機制,研究結果近期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該團隊長期致力於有機汙染物微生物降解的分子機理和修復研究。團隊前期還首次從分子、生化和遺傳學水平上揭示微生物降解2-氯-5-硝基酚(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2017)和3-甲基-4-硝基酚(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2016)等典型硝基酚類汙染物的分子機制。團隊開發了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汙染物修復菌劑,對三種有機磷農藥降解產物:4-硝基酚(甲基對硫磷產物)、3-甲基-4-硝基酚(殺螟松產物)和2-氯-4-硝基酚(異氯硫磷產物)複合汙染土壤開展了微生物修復,修復菌劑在8-16天能完全降解三種硝基酚汙染物(50 ppm)。此外,分子生態學研究表明生物增強不會影響土著微生物生態系統(Scientific Reports)。團隊近期系列研究成果填補了微生物對2,6-二溴-4-硝基酚、2-氯-5-硝基酚、3-甲基-4-硝基酚等海岸帶典型硝基酚汙染物代謝機理方面的空白,揭示了這些汙染物的環境歸屬,為修復這類高毒性汙染物汙染環境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持。
研究員胡曉珂為以上系列研究的通訊作者,助理研究員閔軍為第一作者,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科院前沿重點、煙臺市科技發展計劃、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等的支持。
論文連結:1 2 3 4
圖1. 微生物降解2,6-DBNP的過程和分子機理
圖2. 微生物降解2-氯-5-硝基酚分子機理
圖3. 微生物降解3-甲基-4-硝基酚分子機理
硝基芳香化合物是一類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應用於醫藥、農藥、染料、殺蟲劑等化工產品的生產。該類化合物大多具有較高的毒性,在食物鏈中具有富積和放大效應,對人體具有致畸、致癌、致突變等性質,嚴重威脅人類健康。2,6-二溴-4-硝基酚(2,6-dibromo-4-nitrophenol,2,6-DBNP)是一種典型的滷代硝基酚。溴和硝基的吸電子特性導致苯環的電子云密度大大降低,使2,6-DBNP不易發生化學反應,難以受到氧化攻擊,很難被降解,並持久危害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眾所周知,微生物在有機汙染物的降解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但是,至今還未見微生物被報導能夠降解2,6-DBNP。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海洋環境微生物與生物技術」團隊近期篩選到一株能夠利用2,6-DBNP作為唯一碳源、氮源和能源生長的細菌(Cupriavidus sp. strain CNP-8)。團隊結合基因組、轉錄組、RT-qPCR分析鑑定了CNP-8菌株中參與2,6-DBNP代謝的基因簇(hnpABCD)。對參與代謝的關鍵酶HnpA、HnpB和HnpC進行了表達、純化和鑑定,發現FADH2依賴的單加氧酶(HnpA)在黃素還原酶(HnpB)協助下能順序催化2,6-DBNP的脫硝基和脫溴反應生成6-溴-偏苯三酚(6-bromohydroxyquinol, 6-BHQ);HnpC催化6-BHQ雙加氧反應開環,隨後由馬來醯乙酸還原酶(HnpD)進一步降解進入三羧酸循環。基因敲除和互補揭示hnpA基因是菌株CNP-8降解2,6-DBNP必需的基因。該研究首次報導微生物降解2,6-DBNP的過程和分子機制,研究結果近期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該團隊長期致力於有機汙染物微生物降解的分子機理和修復研究。團隊前期還首次從分子、生化和遺傳學水平上揭示微生物降解2-氯-5-硝基酚(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2017)和3-甲基-4-硝基酚(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2016)等典型硝基酚類汙染物的分子機制。團隊開發了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汙染物修復菌劑,對三種有機磷農藥降解產物:4-硝基酚(甲基對硫磷產物)、3-甲基-4-硝基酚(殺螟松產物)和2-氯-4-硝基酚(異氯硫磷產物)複合汙染土壤開展了微生物修復,修復菌劑在8-16天能完全降解三種硝基酚汙染物(50 ppm)。此外,分子生態學研究表明生物增強不會影響土著微生物生態系統(Scientific Reports)。團隊近期系列研究成果填補了微生物對2,6-二溴-4-硝基酚、2-氯-5-硝基酚、3-甲基-4-硝基酚等海岸帶典型硝基酚汙染物代謝機理方面的空白,揭示了這些汙染物的環境歸屬,為修復這類高毒性汙染物汙染環境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持。
研究員胡曉珂為以上系列研究的通訊作者,助理研究員閔軍為第一作者,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科院前沿重點、煙臺市科技發展計劃、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等的支持。
論文連結:1 2 3 4
圖1. 微生物降解2,6-DBNP的過程和分子機理
圖2. 微生物降解2-氯-5-硝基酚分子機理
圖3. 微生物降解3-甲基-4-硝基酚分子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