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義大利人,多幅作品被故宮收藏,如今成中國最成功移民!

2020-12-04 小何邊走邊唱

郎世寧是一個義大利人,他是在大概18歲的時候從義大利來中國留學的,不過那個時候不叫留學叫做傳教。但是讓人好奇的是一個傳教士怎麼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個宮廷畫師?而且還在中國呆了50多年,可以說是半個中國人了。當時的康熙帝雖然對西方的科技和藝術很好奇,但是對他所說的天主教不怎麼感興趣,所以讓他當畫師不給他傳教的機會。

如今他的多幅作品,比如說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百駿圖》就收藏在故宮中,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寶。還有就是郎世寧所畫的一幅人物肖像,叫做《純惠皇貴妃朝服像》,中國的拍賣場上創了新紀錄,一度刷新了世界的中國畫拍賣記錄的!

郎世寧在最初的時候是為61歲的康熙做畫師,而到了雍正時代他就不怎麼受歡迎了,因為雍正最煩那些傳教士,於是連帶著郎世寧也不怎麼受寵。但是在康熙帝時期,郎世寧再次被推到了至高的地位,當時的郎世寧已經70歲了,康熙甚至還為他舉辦70歲的大壽,可見對他的重視。

而在郎世寧為大清三代皇帝服務的期間,他創作的作品多不勝數,但是很多卻消失在了那場圓明園的大火中,因此留下的這些繪畫每一幅都是絕世珍品!看了郎世寧的經歷,真是不得不感嘆一句,他真的算是中國最成功的移民了!一輩子得到清朝的重用,死後作品還能流芳百世!

而且最近很火的一部劇中,關於乾隆妃子的真實長相是討論不休,其實郎世寧一共畫了200多幅人物畫,而其中乾隆帝的十二妃子最為有名,一起合併成為《心寫治平》。而這幅畫乾隆十分的珍惜,一輩子只看過三次,甚至最後還密封起來,誰看就下令凌遲處死,可見對畫的真愛程度了!

相關焦點

  • 故宮裡有幅「詭異」的畫,700年來很少有人看懂
    故宮裡有幅詭異的畫,700年來很少有人看懂前言:如今的中國人都是比較相信儒家文化的,然而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就是孔子,他經對鬼神給出了觀點與態度。孔子就曾經說過「敬鬼神而遠之」,意思就是人們沒有辦法去證明鬼神是否真正的存在這個世界上,或許也都是人們內心虛偽,眼前所虛擬出來的一種橋段,人們根本不了解,也不知道是否真正的存在,就應當保持敬畏的心態去面對,但是不要太過於執著。1949年新中國成立,人們對科學認知也逐漸提升。直到如今為止,人們更是願意相信科學,不願意相信鬼神的存在。
  • 故宮這幅畫1100年沒人理解,放大10倍後,才知所有的玄機在棋盤上
    故宮原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這座雄偉的宮殿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大小的宮殿有70餘座,而房屋更是多達9000多間。而現如今除了這一座座建築之外,故宮最吸引人的地方應該是它所收藏的寶物了,這些才是故宮博物院的靈魂。
  • 只進不出的收藏皇帝,卻捐獻出八件頂級文物,現全為故宮鎮館之寶
    張伯駒一生酷愛收藏,是一位有名的文物收藏家和鑑賞家,從30歲開始收藏中國古代書畫,經他手蓄藏的中國歷代頂級書畫名跡有118件之多,被稱為「天下第一藏」。  張伯駒玩收藏,品味與老一輩不同,對珠寶之類不感興趣,而更注重碑帖字畫和古籍善本,尤其是那些真正有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傳世稀珍。
  • 莫奈完整版《草地上的午餐》亮相臺北故宮博物院特展
    臺北故宮博物院展廳現場臺北故宮博物院方面表示,這次展覽為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首次來臺舉辦的大型畫展,畫作質量兼具,實屬難得。今天開箱《草地上的午餐》是莫奈26歲時作品,現今唯一一幅完整版收藏於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中,此番也是首次來臺灣展出。
  • 臺灣雕刻大師作品被故宮收藏,木頭黃金在他手裡變螞蟻蟑螂
    萬物榮生這個詞不是我說的,是臺灣前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秦孝藝這麼說的:萬物榮生的世界一一呈現;此以見其明察秋毫之末,於是遂在雕刀移動間,傳遞了物外之趣。這或許是臺灣性格吧作為一位雕刻師,藝術家,吳卿老師無疑是成功的。從1985年起至1997年12年期間,連續在國立故宮博物院的「近代館」,展出他個人不同時期的創作品,締造臺灣唯一在故宮展出最長的記錄。
  • 故宮幹了件大事,驚呆整個收藏圈
    在光陰歲月的流變之中,朝代更迭,王座之上的人來來去去,唯有紫禁城帶著歷史的記憶,屢遭劫難卻依然屹立如昔。閱盡往昔世相,歷經風雲變幻,當歷史與當下瞬間重合,也唯有這裡依舊曆久彌新,歲月安瀾,宮闕巍峨,祺然有靈。故宮複雜幽深有過往,這一切都凝聚沉澱成深刻的文化烙印。
  • 一周觀展指南|陳從周百年同濟推大展,紀念鄭振鐸故宮展文物
    在北京,為紀念鄭振鐸誕辰120周年,故宮正在展出他捐贈的上百件文物。在位於東京的三得利美術館即將開幕的「扇之國」,則站在廣闊的時代視角,介紹日本人鍾愛的「扇」之美的世界。「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特梳理各地近期值得一看的展覽與講座精選。
  • 他最NB的是將黑暗繪成光明!
    中國最大的水彩藝術平臺·最受歡迎水彩圖文公號點擊題目上方藍字關注 中國水彩
  • 故宮六百年鑑賞|名跡裡的皚皚白雪與眾生百態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皚皚白雪,在中國文化與書畫中一直有著獨有的地位與審美。歷代擅長雪景山水的畫家不勝枚舉,宋以前的畫家中,如顧愷之、王維等都擅畫雪景,但罕有作品傳世。至宋代李成、範寬、郭熙皆擅繪雪景,明清以來,擅繪雪景者更代不乏人。
  • 故宮有一副宋朝時期的「鬼畫」,因畫中圖案詭異,至今無人能看懂
    (倒賣的除外)然而文物的特點不僅僅是貴,另外還有的文物就是會有著一些讓人覺得奇特的細節,這便是能夠大大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畢竟獵奇心理足以算得上是人們的本能。例如,在故宮就有著一副「鬼畫」,被不少人稱作是一幅詭異的文物,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畫上的圖案根本讓人看不懂,它的名字也起得十分簡單粗暴,叫做《骷髏幻戲圖》,光聽這個名字,就有一種「百鬼夜行」的既視感了。
  • 溥儀逃離故宮帶了一件傳家寶,隨後捐給國家,如今是故宮鎮館之寶
    大清的皇帝們,最慘是就是溥儀,還是幼童的時候就被家中的叔伯推上皇位,在皇宮中度過了青春時光,隨後被帝國主義國家所利用成為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一直到二戰結束。
  • 大師風範、國學經典——中國航天藝術家許炳榮作品賞析
    為生動展現「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年來,中國航天事業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和取得的成就,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北鬥導航精神,激發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探索浩瀚宇宙、學習太空科學知識、增加對航天事業的熱情,激勵航天人為建設航天強國而加倍努力。
  • 人類的「新家」,最適合星際移民的地方,火星到底有多好?
    在西瓜視頻創作人【捕月說】的作品【「不吉利」的火星為什麼是太陽系最適合移民的星球?】中,我們就能了解更多關於火星的知識還有地球各個國家對於火星的探索,感興趣的朋友快上西瓜視頻搜索觀看吧!話不多說,下面進入正題。
  • 臺北故宮的宮廷家具,蘇博展廳的古代佳麗
    100餘幅,在普拉多博物館的網站上,能夠一覽936幅戈雅(Goya)作品,其中一些還有評論和視頻。值得一提的是,普拉多博物館的網站上列出了館藏作品的「時間線」,讓人踏上一場線上的藝術史之旅。該展覽是英國第一個致力於梅斯的展覽,通過梅斯的近50幅畫作,展現他是如何擺脫倫勃朗對他影響最大的歷史場景與聖經場景描繪,轉向日後最被追捧的日常生活場景繪畫和肖像畫作。
  • 義大利累計確診破兩萬!那不勒斯女孩的這幅畫,讓人感動又心疼
    昨天 一幅據稱是義大利那不勒斯女孩 創作的繪畫作品 在網上熱傳 據環球網消息 這張圖最初是由 一名義大利網友貼在推特上的 這名網友提到 那不勒斯一名18歲女孩創作了這幅圖
  • 史上最貴楷書真跡,被故宮奉為「國寶」,一個字能買一輛寶馬車!
    而今人學習大字,需從宋元開始。在宋代書法史上有這樣的一件大字楷書作品,此作堪稱史上最貴的楷書,此作的作者曾經在保利拍出過一件小字作品,僅百餘字的作品,卻拍出了6000多萬的天價,一個字可以夠買一輛寶馬車了!堪稱史上最貴的楷書真跡了!
  • 中國文物流失至日本360萬件 部分為絕世孤品
    除此之外,俄羅斯、義大利、荷蘭等多個國家的博物館裡都有中國珍貴文物的身影。  文物追回的方式  回購  回購是目前比較常用的市場手段。圓明園豬首銅像的捐款回購便是一成功案例。豬首銅像是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時流失海外的。
  • 義大利畫家還原乾隆真實相貌
    從掌控政治實權的角度來說,乾隆是清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60年,禪位後還做了3年多的太上皇。也許是在位時間太長了,而乾隆在位時還是清朝國力最巔峰的時期,因此乾隆自鳴得意。縱觀封建社會兩千多年的帝王史中,唯一一個敢自詡「十全老人」的皇帝,唯獨乾隆一人。乾隆五十七年,清軍在反擊尼泊爾廓爾喀入侵西藏獲得勝利後,乾隆認為自己政績卓著,御筆《十全記》。
  • 來這個「故宮裡的神獸世界」尋找答案吧
    去年在全國多個城市巡展的「故宮裡的海洋世界」展覽引發熱議,掀起中國傳統文化IP與多媒體技術的跨界風潮。昨天,由故宮博物院出品,「故宮裡的神獸世界——多媒體綜合展」在上海西岸藝島開幕。圖說:故宮裡的神獸影像圖表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下同2020年正逢紫禁城建成600年,由故宮博物院主辦的「故宮裡的神獸世界」展覽,以故宮博物院館藏清代御製《獸譜》為藍本,精選出數十種古代神獸,製成數位化「再創作」的多媒體互動作品。
  • 張大千用500兩黃金買幅畫,細看才知是情報圖,現被禁止出國展覽
    若要評選「中國國畫大師」,一定少不了張大千,出生於書香門第的他,自幼從母習畫,並頗有天賦,年僅20歲時,就舉辦了個人畫展,百幅作品一日內全部售光,一戰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