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學等單位 |
發現高效碳代謝利於棕櫚科植物林下生存 |
本報訊(記者賀根生)由廣西大學和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等合作開展的研究發現,棕櫚科植物葉片暗呼吸速率低,導致碳淨合成效率高,因此有利於它們在光照稀少的熱帶森林林下生存。相關成果日前發表於《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
棕櫚科植物是熱帶雨林的重要成分。在自然條件下,其主要分布在熱帶森林的中下層,受到上層植物遮蔭。研究人員選擇了種植在同一植物園的棕櫚科78個屬的80個種,以及南美洲熱帶雨林中的30種棕櫚,進行葉片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和養分含量測定。他們把棕櫚科植物碳代謝特徵與全球植物葉片功能性狀資料庫、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樹和其他單子葉植物進行對比,發現棕櫚科植物葉片普遍富積磷,使光合產物快速輸出,減少了暗呼吸的底物,導致葉片暗呼吸速率低,碳的淨合成效率高,有利於單子葉植物棕櫚的葉片維持較長壽命,並減少生長新葉片的「投資」。
相關專家表示,該研究對於林下植物生存機理的認識有重要啟發,對熱帶森林碳和養分循環、熱帶園林植物栽培管理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中國科學報》 (2015-11-09 第4版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