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31 昆明植物研究所
語音播報
研究表明,當今許多人群高發的某些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高脂血症、齲齒等,或多或少都與蔗糖的過量攝入有關。尋找高甜度低熱量或非營養性的蔗糖替代物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特別是安全、無熱量、非營養性天然高效甜味劑,是各國科學家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民族植物學大團隊杜芝芝研究小組,通過對雲南主要少數民族地區特色食用、藥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學野外調查,並結合味覺感官評價,發現了多種不同民族食用或藥用的甜味植物,並對其中兩種甜味植物的甜味成分進行了深入研究,在天然高效甜味化合物的發現及活性研究中取得了新進展。
蘿摩科翅果藤屬翅果藤(Myriopteron extensum)為瑤族等民族食用和藥用的植物,雲南當地稱其為土甘草或大對節生,果皮可用於醃製成鹹菜食用;根可藥用,用於消炎、潤肺、止咳,全株可治肺結核,其果皮及根都具有甜味,但未見其所含甜味成分的相關報導。通過味覺活性追蹤分離從該植物的食用部位果皮中發現了10個新的甜味甾體糖苷類化合物,利用人體感官評價模型對這些新化合物的甜度進行了評價,發現其甜度為蔗糖的50至400倍不等。另外,從該植物的藥用部位根中分離並鑑定了該類型的12個新化合物,其中7個為新的高效甜味化合物,其甜度為蔗糖的25至400倍不等。同時,還對這些化合物的甜味構效關係進行了分析。
豆科植物毛果魚藤(Derris eriocarpa)為壯藥和傣藥土甘草的原植物,該植物具有清火解毒、止咳化痰、利水消腫、通經活血的功能,具有甜味,有時在民族藥中被用來替代甘草使用,但未見其所含甜味成分的相關報導。通過味覺活性追蹤分離從該植物中發現了4個新的甜味三萜皂苷類成分(3個為新化合物),其中在植物體中含量較高的2個化合物其甜度分別為蔗糖的150倍和80倍。另外,動物急性毒性實驗結果表明,在所測試濃度下這2個化合物未顯示毒性,從甜味覺的角度證實了其在民間被用作甘草替代物的合理性。
以上研究為天然甜味劑的開發提供了更廣泛的植物來源,連續有3篇論文發表在領域內主流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8, 2017, 2016)上,並且獲得了兩個授權專利(天然甜味劑C-21甾體皂苷類化合物及其製備方法與應用,授權專利號ZL201510323496.0;天然甜味劑齊墩果烷型三萜皂苷類化合物及其製備方法與應用,授權專利號ZL201610130036.0)。該研究得到了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2013FB065)、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等的支持。
文章連結:1 2 3
J. Agric. Food Chem., 2018, 66(29): 7735-7739
J. Agric. Food Chem., 2016, 64(49): 9381-9389
J. Agric. Food Chem., 2017, 65(11): 2357-2363
研究表明,當今許多人群高發的某些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高脂血症、齲齒等,或多或少都與蔗糖的過量攝入有關。尋找高甜度低熱量或非營養性的蔗糖替代物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特別是安全、無熱量、非營養性天然高效甜味劑,是各國科學家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民族植物學大團隊杜芝芝研究小組,通過對雲南主要少數民族地區特色食用、藥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學野外調查,並結合味覺感官評價,發現了多種不同民族食用或藥用的甜味植物,並對其中兩種甜味植物的甜味成分進行了深入研究,在天然高效甜味化合物的發現及活性研究中取得了新進展。
蘿摩科翅果藤屬翅果藤(Myriopteron extensum)為瑤族等民族食用和藥用的植物,雲南當地稱其為土甘草或大對節生,果皮可用於醃製成鹹菜食用;根可藥用,用於消炎、潤肺、止咳,全株可治肺結核,其果皮及根都具有甜味,但未見其所含甜味成分的相關報導。通過味覺活性追蹤分離從該植物的食用部位果皮中發現了10個新的甜味甾體糖苷類化合物,利用人體感官評價模型對這些新化合物的甜度進行了評價,發現其甜度為蔗糖的50至400倍不等。另外,從該植物的藥用部位根中分離並鑑定了該類型的12個新化合物,其中7個為新的高效甜味化合物,其甜度為蔗糖的25至400倍不等。同時,還對這些化合物的甜味構效關係進行了分析。
豆科植物毛果魚藤(Derris eriocarpa)為壯藥和傣藥土甘草的原植物,該植物具有清火解毒、止咳化痰、利水消腫、通經活血的功能,具有甜味,有時在民族藥中被用來替代甘草使用,但未見其所含甜味成分的相關報導。通過味覺活性追蹤分離從該植物中發現了4個新的甜味三萜皂苷類成分(3個為新化合物),其中在植物體中含量較高的2個化合物其甜度分別為蔗糖的150倍和80倍。另外,動物急性毒性實驗結果表明,在所測試濃度下這2個化合物未顯示毒性,從甜味覺的角度證實了其在民間被用作甘草替代物的合理性。
以上研究為天然甜味劑的開發提供了更廣泛的植物來源,連續有3篇論文發表在領域內主流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8, 2017, 2016)上,並且獲得了兩個授權專利(天然甜味劑C-21甾體皂苷類化合物及其製備方法與應用,授權專利號ZL201510323496.0;天然甜味劑齊墩果烷型三萜皂苷類化合物及其製備方法與應用,授權專利號ZL201610130036.0)。該研究得到了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2013FB065)、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等的支持。
文章連結:1 2 3
J. Agric. Food Chem., 2018, 66(29): 7735-7739
J. Agric. Food Chem., 2016, 64(49): 9381-9389
J. Agric. Food Chem., 2017, 65(11): 2357-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