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億美元夠NASA將火星樣本帶回地球嗎?專家稱還要再加10億

2020-12-05 網易科技

(原標題:Bringing Mars samples to Earth could cost an extra $1 billion, but NASA should totally do it, experts say)

作者 | 小小

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 

將火星上取得的巖石樣本帶回地球研究,向來是行星科學家們最雄心勃勃的夢想之一,而美國宇航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希望將這個夢想變成現實。NASA新成立的獨立評審委員會花了兩個月的時間研究現有的火星樣本回收計劃,認為這個計劃值得去做,但實行起來並不容易。

獨立評審委員會在報告中向NASA提出了44項調查結果和44項建議,旨在找出並解決火星樣本回收計劃的不足。報告同時警告稱,僅靠當前的28億美元預算成本,這項任務可能無法實現預期目標。要想竟全功,另外還需要增加10億美元。


獨立評審委員會主席、商業太空公司OrbitalATK前總裁大衛·湯普森(David Thompson)表示:「我們都認為火星樣本回收計劃應該繼續進行。它的科學價值將非常高,有可能在地球最近的鄰居身上找到改變世界的發現,也有可能發現另一個星球上的生命起源。然而,作為首個往返另一個星球的任務,火星樣本返回計劃是一項雄心勃勃、技術要求超高、操作複雜的計劃。」

儘管該委員會發現,任務中關鍵的後期太空飛行器可能會像NASA和歐洲航天局目前希望的那樣,在2026年發射。但更有可能的是,它們要到下一個發射窗口(2028年)發射。NASA領導層強調,該機構計劃繼續瞄準更早的發射日期,但會在必要時推遲發射。NASA負責科學事務的副局長託馬斯·祖爾布欽(Thomas Zurbuhen)說:「我們正在全力以赴解讀這些建議,我們現在最不想做的就是在沒有真正調查和考慮所有選擇的情況下改變方向。」

獨立評審委員會還建議,考慮到潛在的延遲和其他因素,將項目預算提高到38億至44億美元之間比較保險,這可能比NASA目前計劃的數字高出30%(約10億美元)。

野心勃勃的項目

NASA在8月份成立了獨立審查委員會,以評估更大規模的火星樣本回收計劃,並儘早發現潛在問題。火星樣本回收計劃是美歐兩大航天機構共同付出的巨大努力,需要多艘獨立太空飛行器在十多年內投入使用,還要從這顆紅色星球表面發射首顆火箭,以及開發一系列防止樣本汙染的措施。

火星探索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這顆紅色星球以其棘手的發射周期而聞名,理想的發射窗口間隔長達26個月,通訊延遲超長,著陸條件也相當危險。NASA火星樣本返回計劃主任傑弗裡·格拉姆林(Jeffrey Gramling)說:「每次在執行火星任務時,我們都會有不同的擔憂。」

NASA和歐洲航天局也希望在目前正在前往這顆紅色星球的火星探測器毅力號仍在運行的情況下,啟動這項任務。這艘探測器將於2月18日登陸火星表面,並在那裡工作至少1個火星年(即687個地球日),儘管NASA的許多機器人探測器的活動時間遠遠超過了主要任務預期的持續時間。

NASA手頭沒有太多空閒時間,該機構的兩個主要太空飛行器製造中心正忙於其他的大項目,如詹姆斯·韋伯(James Webb)太空望遠鏡、羅馬太空望遠鏡以及歐羅巴快艇(Europa Clipper)任務等。因此,獨立審查委員會提出了一系列建議,以確保NASA在各個中心之間謹慎分擔工作,並借鑑之前的經驗。 


NASA負責科學事務的副局長祖爾布欽在談到獨立審查過程時說:「我們這麼做的唯一原因是睜大眼睛來增加我們成功的機會。我希望我們在任務中真正挑戰自我,但我們每次都想通過睜大眼睛,從每個機會中吸取教訓以實現這個目標。」

細節決定成敗

獨立審查委員會在報告中提出的許多建議都與改變官僚體制有關,比如考慮如何在NASA的不同中心之間分配工作,因為所有的中心都在忙於其他項目,以及考慮安排NASA和歐洲航天局人員在彼此的場所中工作。

該委員會還建議對毅力號任務進行管理層調整。其中一項是現在就將這艘探測器的監督納入更大的火星樣本回收計劃,而不是等到執行未來的任務。另一項建議是與樣本回收相關的活動將優先於毅力號的其他工作。

報告中提出的另一個問題是,NASA和歐洲航天局是否充分探索了所有選項,以成功設計任務的具體部分。例如,採集樣品的探測器是在歐洲與俄羅斯火星探測器ExoMars的基礎上建造的,計劃於2022年發射,但可能會受益於額外的機動性改進。目前,所有計劃中的地面任務都被設計為太陽能驅動,但增加核能可能會增加任務成功機率。

該報告指出,除了火星樣本回收工作異常複雜性外,它並不涉及NASA所稱的「脫脂」問題。本質上,就是在任務面臨預算短缺或進度滯後的情況下,可能半途而廢。如果這項努力陷入困境,這些機構可以使用的為數不多的措施之一是推遲發射一艘或多艘之後的任務太空飛行器,NASA和歐洲航天局的暫定的目標日期是2026年。

下一次向火星發射的機會是在2028年,但任何更晚的機會都會變得棘手起來。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獨立審查委員會成員彼得·泰辛格(Peter Theisinger)表示,如果樣本回收任務被推遲到本世紀30年代,該項目的主要組成部分將需要徹底改變。泰辛格說:「每過1個火星年,你到達火星時的情況都會發生巨大變化。2028年後的發射機可能不會有很大吸引力。」

但是,儘管有這麼多複雜的事情,把火星樣本帶回地球仍是值得的,委員會對此很有信心。評審成員、麻省理工學院行星科學家瑪麗亞·祖伯(Maria Zuber)說,「科學將令人感到非常興奮。我們對火星表面巖石進行了大量的現場分析,顯然這些分析非常有價值。但是你可以把一塊巖石帶回地球,然後在地面實驗室中研究,這將讓我們獲得一條時間線,了解這個隕石坑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小小)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好奇世界,與你一起探索未知。

關注網易科技微信號(ID:tech_163),發送「知否」,即可查看所有知否稿件。 

本文來源:知否 作者:Meghan Bartels 責任編輯:秦一晗_NBJS12572

相關焦點

  • NASA火星樣本返回地球預算可能花費額外的10億美元 毅力號很關鍵
    科學家們說,火星的第一批原始碎片至少要再十年才能降落到地球上,所以在地球上的實驗室裡拿著一塊原始的火星是行星科學家最期待的夢想,而NASA及其歐洲同行則希望將夢想變為現實。NASA火星樣本返回地球預算可能花費額外火星原始碎片研究是值得的,但絕非易事,一個獨立專家小組花了兩個月的時間仔細研究現有計劃
  • 美帝花24億美元想把把火星巖石搬回地球 值嗎|火星|火星巖石|火星...
    探測器的假想圖現在,2020年時要使用的火星探測器可以沿著「好奇號」的工作繼續前行。其中大約85%將會繼承之前的設計,比如底盤,電力和通訊系統,還有一些設計是從其他探測器中搬過來的。NASA甚至決定投入24億美元,推進火星探測這個龐大的項目。參與過多項探測器任務的副項目經理Matt Wallace說:「我們也得到了很多資金的支持。」
  • NASA正迅速行動 計劃將火星樣本帶回地球
    美國宇航局(NASA)表示,該機構已經準備好開始最終將火星樣本送回地球的漫長過程。一項獨立的審查稱NASA似乎已經具備了開始這項為期十年的項目所需的一切條件。最終,「毅力」號火星車收集的樣本將被射入太空,由軌道器收集,然後帶回地球。
  • 地球環境或汙染火星土壤 帶回樣本難以研究
    地球上的微生物無處不在,即便是嚴格滅菌過的太空飛行器,有些仍然可檢測出生物汙染的痕跡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準備在2020年完成一項火星考察任務,將火星上的樣品帶回地球,來自加州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認為,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最大的難題是如何確保樣品不受地球微生物的汙染?
  • 從火星拿石頭回地球到底要多少錢,NASA說:24億美元起
    最早在2020年7月,這個重達一噸的六輪火星車將在佛羅裡達州發射,攜帶43個這樣的金屬管開始長達七個月的火星之旅。抵達火星之後,探測器將在火星表面行駛,並用這些金屬管採集塵土、巖石或氣體。隨後,這些管子將被密封存放在火星表面,等待幾年、甚至幾十年後的另一架太空飛行器把它們帶回地球。這將會是人類把火星物質帶回地球的首次嘗試。
  • 吉林一號將以一箭九星方式發射,SpaceX估值達460億美元
    屆時,SpaceX將在NASA的甘迺迪航天中心通過獵鷹9號火箭發射載人龍飛船,完成此次任務。NASA稱,在Crew-1發射之前,還需要對Demo-2任務的數據和資格標準進行全面審查,以排除危險。如果審查順利,並且Crew-1能夠按計劃在10月份發射,那麼Crew-2應該會在明年再送4名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來替換Crew-1的太空人。
  • NASA最新行星際探索任務:火星巖石帶回地球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計劃派遣行星登陸機器人探測器從火星上採集土壤樣品返回地球,整個任務花費可能達到50億至100億美元,這趟火星往返旅程可能不會採用核動力裝置作為主要能源,而電力推進系統更加便宜。
  • 被帶回地球的火星樣本對人類有威脅性嗎?科學家:應限制返回地球
    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對火星的探索也越來越深入,火星探測器在火星上的發現也越來越多。而且根據國外媒體報導,按照美國NASA和歐洲空間局ESA的計劃,人類將在2030年之前,將通過美國NASA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收集存儲從火星上發現的原始樣本,並將其運回地球。那電影裡的恐怖災難會在現實中發生嗎?那些火星樣本會對人類造成威脅嗎?
  • 空中巴士公司獲得ESA合同:將首次帶回火星樣本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架將樣本從火星帶回地球的太空飛行器,該太空飛行器合同價值4.91億歐元。火星樣本返回是歐洲航天局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項聯合計劃,也是火星探索的下一步計劃。返地軌道飛行器和樣本取回車(SFR)是火星樣本返回計劃中的兩個主要歐洲組件,都是由空中巴士公司設計並製造的。
  • 中國將把月壤帶回地球,這次的月壤不一般,NASA希望分點樣本
    這次任務現在只能說成功了一小部分,因為這次任務需要執行的操作非常多,最終的目的是將月球上的巖石和土壤帶回地球,接下來還有很多挑戰正等待著嫦娥5號。雖然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平均距離為38萬公裡,但除了自然情況下落在地球上的月球隕石以外,人類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月球任務以來,只有9次任務成功的將月球樣本帶回了地球。
  • 宇宙的下一場「馬戲表演」:把火星巖石帶回地球
    每個巖石和泥土樣本重約半盎司,它們被密封起來,裝在一個超細的就跟雪茄那麼大小的金屬管中。但最初,NASA其實沒想把這些管子帶回地球的,但「毅力號」也不可能把巖石扔掉。三年前,美國宇航局加州噴氣推進實驗室的一個團隊裡的工程師想更細緻的研究火星樣本,緣於此,帶回樣本進行研究才被提上了日程,隨後他們便開始計劃在2026年發射回收太空飛行器並在三年後將樣本返回的可能性。
  • 萬字詳解NASA毅力號火星任務:尋找生命,開啟往返火星第一步
    ,並有朝一日將其帶回地球。 火星質量:約地球質量的 10% 火星重力:約地球重力的 38% 火星軌道:橢圓軌道,比地球離太陽遠 1.5倍 (從太陽到火星平均約 1.415 億英裡或 2.277 億公裡)
  • 日本確認帶回了小行星樣本,原目標是取樣100毫克
    12月15日,當地時間周一日本宇航局(JAXA)確認其小行星探測任務「隼鳥二號」(Hayabusa2)已經將太空巖石樣本帶回地球。該任務向一顆名為「龍宮」的小行星發射一艘無人太空飛行器,從小行星表面收集巖石樣本,然後將它們帶回地球進行研究。「隼鳥二號」在「龍宮」表面實施了兩次樣本採集行動,然後返回地球。該探測器於本月抵達地球,並將裝滿小行星樣本的容器拋下,並於12月5日在降落傘的幫助下降落在澳大利亞。
  • NASA毅力號直播攻略來了!萬字長文詳解火星任務
    其任務是尋找形成於 35 億年前的火星三角洲 Jezero 火山口上的古代微生物生命跡象,收集和存儲可能包含外星生命最初證據地質樣本,並有朝一日將其帶回地球。火星質量: 約地球質量的 10%火星重力:約地球重力的 38%火星軌道:橢圓軌道,比地球離太陽遠 1.5倍 (從太陽到火星平均約 1.415 億英裡或 2.277 億公裡)1個火星年:地球上的 687 天1個火星日
  • NASA宣布獨立審查委員會對「火星樣本返回」任務的評估結果
    據外媒CNET報導,將探測器送上火星是一回事。降落在火星表面,收集一些紅色星球的樣本,然後把它們一路帶回地球則是另一回事。但美國宇航局(NASA)希望嘗試做到這一點。周二,NASA宣布了獨立審查委員會(IRB)對其計劃中的火星樣本返回(MSR)任務的評估結果,該任務計劃將紅色星球的樣本帶回地球供科學家研究。
  • 空中巴士公司計劃建造軌道器 將把首批火星樣本送回地球
    空中巴士公司計劃建造軌道器 將把首批火星樣本送回地球(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歐空局已經授予空中巴士公司一份4.91億歐元(5.22億美元)的合同,負責設計和建造地球返回軌道器自伽利略時代以來,望遠鏡就一直在觀測火星,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太空飛行器也一直在火星上成功著陸,但是,除了少量古老的隕石外,紅色星球的任何東西都沒有被帶到地球上進行研究。因為儘管機器人登陸器和漫遊器變得越來越先進,但它們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如果能夠將未受汙染的火星巖石和土壤樣本帶回地球,科學家就可以更快地進行更多種類的測試,以回答火星上是否可能或曾經存在生命等問題。
  • 日本探測器將首帶回月球外標本 距地球3億公裡
    來源:鄭州晚報  日本「隼鳥」號小行星探測器即將著陸  首次帶回月球之外、距地球3億公裡的天體樣本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將月球之外的天體巖石樣本帶回地球,首次實現地球與小行星之間的往返旅行。  「隼鳥」觀測到的「絲川」小行星表面被很多的巖石所覆蓋。另外,也有被非常小的石頭所覆蓋的光滑的區域。專家們還通過研究該小行星的引力場確定了其密度——研究結果顯示這顆小行星的密度為1.9g/cm3,也就是說,這顆小行星內部40%是空的。
  • 火星樣本將被帶到地球,《仙女座菌株》會在現實中上演嗎?
    【內容簡介】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計劃在21世紀30年代,將原始的火星樣本運回地球,但有了SARS和COVID-19 的教訓之後,研究員們指出儘管地球上已經有火星隕石帶來的樣本,但仍需謹慎對待。  帶回地球的火星樣本會對地球構成威脅嗎?
  • NASA毅力號直播攻略來了!萬字長文詳解火星任務:直升機飛行測試、尋找生命跡象、開啟往返火星第一步
    其任務是尋找形成於 35 億年前的火星三角洲 Jezero 火山口上的古代微生物生命跡象,收集和存儲可能包含外星生命最初證據地質樣本,並有朝一日將其帶回地球。火星質量: 約地球質量的 10%火星重力:約地球重力的 38%火星軌道:橢圓軌道,比地球離太陽遠 1.5倍 (從太陽到火星平均約 1.415 億英裡或 2.277 億公裡)1個火星年:地球上的 687 天1個火星日
  • 價值800億美元的「龍宮小行星」或將揭曉太陽系起源
    日本「隼鳥2號」太空探測器拍攝到一顆鑽石狀小行星——「龍宮小行星」,它距離地球數百萬公裡,專家推測這顆小行星價值超過了800億美元。北京時間8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日本「隼鳥2號」太空探測器拍攝到一顆鑽石狀小行星——「龍宮小行星」,它距離地球數百萬公裡,專家推測這顆小行星價值超過了8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