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夏天,都是由什麼組成的?

2021-01-19 小梅子的雜談

當我們描繪一個季節的樣貌時,往往會不經意地列舉起物象來——陽光,海水,大簷帽,冰淇淋,這是現代人的夏天。榴花,綠蔭,輕紗團扇,古人的夏天又是另一幅圖景。

現代人理想中的夏天是藍色的。在北方,午後雨過,天氣又瞬時放晴,大片大片的藍天澄澈如水,點綴著白雲,藍得令人心醉。而夏天人們還喜歡扎堆去海邊,陽光灼熱,海面也愈發地藍,水天相接之處常有白船白帆。手裡再拿一杯插著檸檬的飲料,那飲料的顏色比海水更藍得好看。

而古代人描繪的夏天是綠色的。春芳謝後,「明日池塘是綠蔭」,其實這綠樹陰濃,綠池倒影,更有一番迷人景致。「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還要再添上聲聲蟬鳴,那才是看似聒噪卻必不可少的夏曲。當然,萬綠叢中常須一點紅,荷葉中幾朵芙蕖,綠紗窗外滿樹榴花,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好圖畫。

夏天是炎熱的,但人們卻偏愛尋找藍、綠這些清涼的色彩來代表夏天。

說到古人的夏天,這一首《天淨沙·夏》可以詮釋盡致:

雲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簷。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是的,人們偏偏喜歡用清涼的事物來寫炎熱的夏天。這一首小令用白描手法,將夏日的各色事物組在一起,構成了如此清涼的意境。

雨過天晴,太陽蒸騰著地面的積水,更顯潮熱。水榭、瓜果、紗櫥、羅扇,都是消暑納涼之物,是給難耐暑日的一絲安慰。

納涼,自然也成了夏天的一個重頭戲。

現代人有空調、電扇,在空調房裡挖著半個西瓜,或是對飛轉的電扇大聲喊叫,都成了現代人獨有的夏日記憶。古人沒有這些,他們有的是涼蓆、扇子。那些精緻可愛的團扇、摺扇,對現代人來說裝飾的作用更大,但古人們的確要在暑氣襲來的日子,輕輕搖動它們,送一抹微微涼意。

可以想像,美人玉手,持輕羅小扇,該是怎樣的畫面。

當然古人消夏不只用扇子,竹器生涼,用竹條編制的長筒「竹夫人」,或是涼蓆,皆可抵禦炎熱。

梁簡文帝蕭綱的一首宮體詩《詠內人晝眠》就寫到了涼蓆:

北窗聊就枕,南簷日未斜。攀鉤落綺障,插捩舉琵琶。夢笑開嬌靨,眠鬢壓落花。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紅紗。夫婿恆相伴,莫誤是倡家。

這一首是宮體詩中的精品,雖刻畫女子,卻不像其他那樣香豔綺靡,而是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紅紗」,涼蓆印下的格子,更顯得玉臂光潔,膚若凝脂。

不過,這又說到了夏天的另一件事,「晝眠」。

都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但古人還是偏喜歡把午睡和夏天綁定在一起。為什麼呢?大概是,夏天的午睡最具風味吧。

夏季氣溫高,糊在窗上的也換成了紗,暖風混著花香、葉香、鳥聲、蟲鳴,就這樣透過薄紗湧進屋子裡來。白晝是那樣悠長,時間也仿佛放慢,一旦睡去,便什麼都不用想,什麼都不用做,只管享受這柔柔軟軟的夢境就足夠了。

一睜眼,又可見綠意滿窗,有時會點綴幾朵榴花,幾聲鳥語。

別院深深夏簟清,石榴開遍透簾明。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這是蘇舜欽的《夏意》。夏日白晝,即使睡也不會睡到昏天黑地(特別困時除外)。往往是睡得朦朦朧朧,臉上還仿佛晃動著微微陽光,斑斑樹影,有些聲音也能似是而非地聽見。其實這並不能算高質量的睡眠,可偏偏就是這樣的夏夢最為愜意。

快快享用這夏天的時光吧。

悄悄求個點讚加關注,謝謝你們( ̄3 ̄)a 關注的可以發現每天顏表情不重樣哦!

相關焦點

  • 古人是怎麼過夏天的了?
    冰窖今天小編重點說說古人夏天的冰從哪裡來?採冰1、物理製冰:「二之日鑿冰衝衝,三之日納於凌陰」這是《詩經》的對物理製冰的介紹。這個習俗從周朝開始一直沿用,當時採冰、儲冰工作長期由宮廷包辦,冰庫被稱為「凌陰」,管理冰庫的人為「凌人」。西周時冰窖大都建在地表下層,並用磚石、陶片之類砌封。隋唐時期的冰窖,是在打一口粗深的旱井,規制在八丈深以下,然後將冰塊倒入井內,封好井口。夏季啟用時,冰塊如新。這就是「深井貯冰法」。
  • 從文物中感受古人愜意的夏天
    從文物中感受古人愜意的夏天沒有空調、電扇,沒有手機、電腦……面對漫長的炎炎夏日,古人的生活真讓過慣了現代生活的人們「擔心」。其實,這種「擔心」完全沒有必要,相較於現代人的生活,古人的消夏方法有很多,他們充分借鑑各種自然條件,發揮奇思妙想,把炎炎盛夏過得似乎比現代人更清涼快樂,更富有情趣。
  • 古代沒有冰箱,古人是如何在夏天儲存食物和製作冷飲的?
    每到夏天,街上的冷飲店就會聚集一大批購買冰奶茶和飲料的年輕人,冰棒批發店也聚集著一堆為小朋友購買雪糕的父母們,喝上一口冷飲,仿佛夏日的炎熱都被驅趕了一大半。 現如今挨家挨戶都配備一臺冰箱,冰箱是四季必不可少的電器,有人甚至認為,冰箱是近現代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 電線電纜它們都是由什麼材料組成的?
    那麼電線電纜是由什麼資料組成的? 二、鋁線:用作電線用的鋁線都要進行退火軟化過,用作電纜用的鋁線一般不必軟化。 三、聚氯乙烯:聚氯乙烯塑料是以聚氯乙烯樹脂為根底,參加各種配合劑混合而成的,如防老劑,抗氧劑、填料、光亮劑、阻燃劑等,其密度為1.38~1.46g/cm3左右。
  • 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
    物質是由什麼東西組成的呢?朋友們可能是知道的,不就是分子原子嘛!要知道科學家到現在還是觀察不到原子的,甚至更別說是更小的原子核,電子,量子,夸克,那這是為什麼呢?打個比方,牛頓的力,愛因斯坦的時空彎曲,我們看不到,卻真實存在,不好理解吧,再打個比方吧,某大學校花,你沒有見過,但肯定漂亮。
  • 古人對萬物的稱呼怎麼都那麼美
    漢字之美,美在真情,美在精髓,美在風骨,美在意境…… 古人對於漢字的運用讓當代的我們自愧不如,古人對萬物的稱呼怎麼都那麼美? 秋香 由綠加黃調配成的一種顏色
  • 宇宙是由什麼組成的?
    博科園-科學科普-物理學類萬物是由什麼構成的?這是我們至今仍在追問的問題。現在我們知道,宇宙中存在著一些無法由更小的物質構成的基本粒子。你知道這些基本粒子都有哪些嗎?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的,電子是基本粒子,但原子核並不是,它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但還沒有結束,質子和中子實際上是由基本粒子——夸克和膠子組成的。
  • 古人都能吃到什麼水果?
    夏天,來點清脆多汁的冰鎮水果,降溫又解渴,感覺桑拿天也沒那麼難過了。冬天,吃點香甜粘稠的水果,軟糯而溫暖,是冰天雪地裡的小確幸。作為現代人,我們是幸福的,因為能吃到世界各地的新鮮水果:智利車釐子、紐西蘭奇異果、熱帶的芒果和菠蘿等等。那麼問題來了:咱們古代人都吃些什麼水果呢?蘋果古人吃的蘋果跟現在的不同,中國蘋果又稱綿蘋果,古稱「柰」。
  • 唯物主義說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又是由什麼組成?宇宙爆炸!
    唯物主義說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又是由什麼組成?宇宙爆炸!首先,唯物主義說世界是物質組成的,這裡的「物質」並不僅僅代表我們平時看到的東西,是一種「客觀存在性」,是不以人類的意志為轉移的存在!那麼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呢?
  • 世間萬物由原子組成,那原子又是由什麼組成的?
    我們都知道,科學家們把組成物體的最小單位稱為原子,那麼原子是由什麼組成的呢?還是說,原子就是原子,不能再被分割?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答,因為科技的進步我們可以直觀的發現原子大多都是由質子、中子、電子組成,當然也有可能沒有中子,例如氫原子。
  • 蒸發設備主要由什麼組成?
    近期,諮詢小編比較多的問題之一是蒸發設備主要由什麼組成,今天小編就蒸發設備主要由什麼組成這個問題和大家一起聊聊。蒸發設備主要由什麼組成呢?我們先來了解下什麼是蒸發設備。但是蒸發設備主要由哪些組成呢?在了解組成之前,我們再來看看蒸發設備的工作原理,加熱室向液體提供蒸發所需要的熱量,促使液體沸騰汽化,蒸發室使氣液兩相完全分離。加熱室中產生的蒸汽帶有大量液沫,到了較大空間的蒸發室後,這些液體借自身凝聚或者除沫器等作用得以與蒸汽分離。
  • 木星是由什麼組成的?
    但是,不時有人斷言,木星完全由氣體組成。這一觀點從某方面說來是真的。大概90%的木星是由氫氣組成的,剩餘10%則是氦氣。除了這些氣體,科學家同樣檢測到了微量的水蒸氣、甲烷和氨。我們最好的猜測是核心吸積模型,根據這個模型,太陽和它的行星都是由一團富含氫和氦的塵埃(星雲的殘餘物)形成的。這種可變性物質迅速旋轉,導致其中心的質量和壓力呈指數級增加。最終,這個位於中心的稠密實體變成了太陽。太陽的太陽風將剩餘的氫和氦吹向太空。邊緣上的物質逐漸合併,達到臨界質量後,積聚了更多的氣體和質量,逐漸形成我們現在看到的行星。
  • 古人用各種方法偷偷避暑,原來他們的夏天並非我們想像的那麼難過
    可是這時處在夏天,古代的冰都是哪來來的呢?大家又是怎樣度過一個個炎炎夏日的呢?其實,在先秦時代,聰明的古人就已經開始使用天然冰來製冷了,不僅給食物保鮮,還用來做冷飲。根據周禮記載,當時的周王室就已經利用冰塊來度過炎熱的夏天,為了保證在夏天有冰可使,還專門成立了相應的機構來負責冰政,還將此項目的負責人稱為凌人。
  • 它是由什麼組成的?
    你那邊夏天有多熱? 美國的夏天,很多地方的溫度都超過了 37.7℃。試想如果地球離太陽近一些的話會有什麼後果?
  • 古代沒有冰箱,古人要如何在夏天儲存食物,和製作冷飲?
    古時候就沒有冰箱了,人們用什麼來儲存食物呢?遠古時代也沒有五顏六色的冷飲和冰淇淋,他們在夏天該怎麼解暑?下面我們一起探討這些問題吧。圖:古代人吃冰鎮的葡萄果子,一、古代冰文化其實,用「冰鎮」來保存食物或做冷飲,並非現代才有的,早在夏商周時期,就出現了冰文化,人們在寒冷的冬天鑿出冰塊,然後把它保存起來,直到夏天使用。
  • 「你」究竟是什麼?又是由什麼組成的?
    你的肉體是由數萬億個細胞組成的,至少是銀河中存在的星星的十倍。一顆細胞是一個活物,就像是一個由五萬種不同的蛋白質組成的機器,它沒有自我意識,思想,目的,僅僅存在而已。但是它依然算是一個個體,你的細胞會結合成巨大的結構以便完成像準備食物,聚合資源,運送物資,檢測體內環境等等工作。
  • 漲知識,古人在夏天也能肆無忌憚的吃冰塊
    炎炎夏日,沒有什麼是一桶冰塊帶來的享受代替不了的,但你可曾想過沒有如此發達科技的中國古人是如何享受夏日的冰塊的,接下來一起去觀摩一下古人們的夏日時光。詩曰:二之日鑿冰衝衝,三之日納於凌陰。(《詩經豳風七月》)說的便是古人對冰塊的製作,千年沿用之說起冰塊,就不得不說說大明湖畔,只不過主角不是夏雨荷。大明湖畔是國內製冰業發展比較早的地方其實雖說是製冰,其實是「存冰」的方法。每年冬天,在大明湖水完全凍結的時候,大明湖附近的幾個村子的村民就開始準備存冰。首先得準備存冰地點,就是挖地窖。
  • 貓眼石是由什麼材質組成的?
    大家都知道貓眼石是金綠寶石當中最稀有珍貴的一種,在全球只有斯裡蘭卡才能夠出產,所以它的價格也是非常的昂貴,由於貓眼石它所表現出來的的光合現象跟貓的眼睛一樣,非常的靈活和明亮,可以隨著光線的強度進行變化,所以因此被稱之為光學效應,那麼貓眼石是有什麼材質組成的。
  • 質子由夸克組成,夸克由什麼組成?夸克真的不能再分割了嗎?
    質子由夸克組成,夸克由什麼組成?一般人認為,夸克是一種不可分割的粒子,同電子一樣屬於最基本的粒子,是所有物質組成的基石。但是,夸克真的不能夠再分割嗎?我想並非如此。當初科學家們認為電子就是組成物質最基本的粒子,是不可以繼續分割的。
  • 看古人在夏天是如何對付惱人的蚊子
    皮膚敏感害怕叮咬的人,每當夏天來臨,防蚊都是生活中一件很重要的事。夜深人靜,只聽蚊子哼哼,一會兒撲面來,一會兒繞耳鳴,一會兒又莫名癢,真是煩死了!還記得大象和蚊子的寓言故事吧,甭管你身強力壯,本事多大,可能也和大象一樣,奈何不得一隻小小的蚊子。據說蚊子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一億多年,從古至今,對蚊子的煩惱和痛苦是一樣的,可以說一直伴隨著人類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