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家嘴核心地段一小區鼠患頻現,空間改造卻一波三折,怎麼「破圈」?

2020-12-05 騰訊網

一個「失敗」的聽證會案例——屏幕上跳出這幾個字,聽眾們來了興趣。陸家嘴街道嶗山三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趙子正停頓一下:「上海基層治理的『三會』(聽證會、協調會、評議會)制度中,我個人認為聽證會是最難的。」

這是8月26日下午,塘橋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在進行一場「青社沙龍」,趙子正正在分享怎麼巧用「三會」來破解老舊小區的治理難題。

趙子正在研討會現場講解(劉雪妍 攝)

趙子正何出此言?他服務的嶗山三村居民區,是陸家嘴最大的居民區,小區裡58、46號兩棟樓之間有一個夾角,長期被違法搭建覆蓋。「五違四必」整治後,違建被拆除了,形成了200平方米的公共空地,這裡又逐漸淪為建築垃圾堆放點,鼠患頻現,環境惡劣,亟待空間改造。

能否將這裡改造成裝潢垃圾固定垃圾廂房?居民區黨總支召開了一場聽證會,會上的討論很激烈,第一個發言的綠化景觀署認為此處設點合適,可改造方案卻被居民代表全票否定,理由很多:衛生環境差、小朋友會受傷、周邊房價會受影響等,於是,這次聽證會「失敗」了。

嶗三的問題如何「破圈」解決?參加完社區第一次聽證會,趙子正總結,「失敗」的原因在於居民意見徵詢不充分,方案設計過多偏向當前重點工作和上級職能部門要求,沒有充分體現居民需求,而且聽證會流程安排不合理,急於進行投票。

改造前

調研得出的問題

改造後(採訪對象供圖)

但敢於用聽證會形式解決社區矛盾,邀請真正的利益相關方,聆聽居民真實的想法,並尊重投票結果,而不是走過場,也都是可取之處。經過認真調研,工作人員發現了更多實際問題,經過反覆設計討論,決定將這個公共空間打造成「自治花園」,為了在乳山路大門做到人車分流,設計方案裡還加了一扇門,方便居民出行。

多了一個有設計感的花園和一扇便利生活的門,第二次聽證會上,這個名為「不任意的任意門」的構想獲得了居民們的認可,在後續的空間改造中,社區力量和社會力量一起,一起募集資金並參與建設,最終完成了社區改造。

「我們不是以開一場完美的聽證會為目的,大家都能表達自己的想法更為重要,聽證會的形式一定會是基層民主自治的具體體現,早掌握早受益。」趙子正說。

紛繁複雜的「家門口」怎麼管?面對不同群體的利益需求,面對提升社區生活品質的共同目標,要依靠人民實現共建共治共享,新時代的居民區書記需要具備哪些硬核實力?有哪些必修課要過關?趙子正一直在思考,也通過案例不斷總結經驗教訓。

說到社區民主協商,社鄰家創始人閆加偉也認為,「這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開個會,已經變成了一種技術,不能不允許研討會失敗,在過程中形成共識才更有意義」。在他眼裡,民主協商應該朝標準化和流程化走,不是回到以前,靠個人魅力掌控,靠個性化解決,要擺脫「能人依賴」,讓社區達人共同參與社區治理。

閆加偉在現場分享(劉雪妍 攝)

這個研討會由浦東團區委和塘橋街道黨工委聯合主辦。自今年5月起,浦東團區委啟動「青社沙龍」系列活動,聯合相關街鎮黨(工)委以平均每月2場的頻次巡迴舉辦,目前已開展了8場,聚焦區域內一系列社區治理難點,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小區裝修垃圾分類治理、提升老小區物業費收繳率等提供建議方案。在此基礎上,「青社沙龍」還在集聚社會治理青年人才智庫,著力引領青年群體和青年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創新等方面體現新作為、形成新經驗、實現新突破。

相關焦點

  • 上海市中心高檔小區,一大波鼠患來襲……
    最近,這一幕在靜安區一高檔小區頻頻上演,搞得居民人心惶惶。「我抓到1隻!」「我逮到2隻!」居民們憂心忡忡,小區的裡鼠患到底何時能夠清除?吊頂裡群鼠鬧翻天市民柏先生家住靜安晶華園6號樓,該幢樓分東單元和西單元,共33層,每層8戶。
  • 福州多個小區鬧鼠患
    N海都記者 高敏 黃啟鵬 海都訊 家住福州鼓樓區軟體大道水木菁華小區的邱先生,昨日致電海都熱線95060稱:「這兩周我們小區下藥滅鼠,但後續沒有進行清理,搞得到處是臭味。我家院子裡今天就找到兩隻死老鼠。」記者調查發現,今年入秋以來,福州多處發生鼠患。對此,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於11月3日至23日開展了滅鼠專項行動。
  • 老舊小區沒路燈,一到晚上就黑乎乎,怎麼破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何晟杭州上城區小營街道梅花碑社區佑聖觀路44號是一個老舊小區,共四個單元,住戶69戶200多人,小區的基礎設施較為陳舊,尤其小區進口及小區內一直沒有安裝路燈,一到晚上就黑乎乎一片,影響居民出行安全
  • 中央發文:推進2000年底前老舊小區改造,將惠及上億居民
    房產圈經常說的「老破小」、「老破大」物業基本上都屬於2000年之前蓋的房子。這類房子雖然居住體驗較差,但往往佔據著城市的繁華地段,生活便利、學區優質,如果加以改造,價值必將重估。改造量有多大?《意見》明確,今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比去年增加一倍。
  • 老舊小區民生溫度 | 居民爭議怎麼破?看看設計師如何秉持「公平...
    老舊小區民生溫度 | 居民爭議怎麼破?,這是一項惠及民生的實事工程,是通過將有限空間內的各類增量面積重新分隔,使改造住戶滿足最低使用要求的一種利益重新分配過程。
  • 一次性解決糾紛|小區鼠患嚴重引糾紛 法官實地走訪促和解
    一次性解決糾紛|小區鼠患嚴重引糾紛 法官實地走訪促和解 2020-05-22 02: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濱江道In-Bund重磅煥新,打造陸家嘴泛上海生活圈
    作為印力集團重點打造的城市更新項目,濱江道In-Bund代表著印力集團獨特城市更新實踐邁出接受市場考驗的第一步,同時也是為陸家嘴商務版圖煥新、外擴發展助力。據悉,濱江道In-Bund項目位於陸家嘴北濱江段,是21公裡黃浦江東岸最核心的一段,這裡曾是新華碼頭工業建築遺存的重要部分。原倉庫建於1938年,隨不同時代的使用功能曾多次進行改建。
  • 廣州一小區驚現眼鏡蛇,惠州一女孩開衣櫃被蛇咬傷……夏季毒蛇頻現...
    每年到了夏天許多地方便會有蛇出沒近日在廣州海珠區的珠江帝景小區就有人看見一條一米多長的蛇在小區裡面遊走畫面可見,一條一米多長的蛇正從拍攝者的身邊經過小區物業經理馮先生表示:「小區生態環境比較好,每年到了夏天都會有蛇出沒的情況,我們會定期採取一些藥物驅蛇的方式,防止小區外圍河湧、珠江的蛇類進入小區。」
  • 房聯行陳俊霖: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將推動一二手房消費產生深刻變革
    早在3月份的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議中,第六項明確提出「有序推進『城中村』、老舊小區改造,完善配套設施,鼓勵有條件的加裝電梯。」由於歷史原因城市中相當一部分建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商品房,大部分是沒有電梯的多層樓房,但這些房屋目前都處於城市核心位置,交通便捷,配套齊全。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對房地產市場有何影響?我們邀請到房聯行總經理陳俊霖先生,聽聽他的觀點。
  • 廣州多個社區鼠患兇猛 老鼠破窗與人爭食(組圖)
    近日,多個住宅小區的市民向本報反映,隨著廣州進入潮溼溫暖季節,老鼠、蚊子等大肆活動,攪得他們不得安寧。記者調查了解到,廣州不僅城中村老鼠橫行,天河、番禺的一些大型樓盤也出現鼠患。日前,廣州某樓盤業主「kenoy」在網上發出不堪老鼠騷擾的帖子,兩天後,又有一個「被老鼠騷擾」的帖子發出,短短幾天內,關於鼠患的帖子點擊率達5000多次。  前日,記者在某小區業主陳先生家中看到,他家廚房的紗窗已經被老鼠咬爛,平時專門給孩子準備的大蘋果也給啃得不像樣,花生等食物也被啃了一地。「我家以前擺了很多貴重的裝飾品在桌子上、柜子裡,但現在都沒有啦!」陳先生抱怨道。
  • 2019.01:小區「15分鐘社區生活圈」空間聚類研究——基於POI數據...
    根據本文構建的「生活圈」指數將小區分為四個等級:優質小區、良好小區、中等小區和待改進小區。研究發現,不同等級小區在空間上表現出明顯的聚類特徵。>,柴彥威等(2015)的研究提出「基礎生活圈—通勤生活圈—擴展生活圈—協同生活圈」為核心的城市生活圈規劃理論模式[2]。
  • 曾是杭州「風水寶地」 這個湖濱老小區要改造了!
    最近,嶽王新村進行了徵收,這個老小區即將迎來成片改造,變身真正意義上的「新村」。過去是西湖邊一塊「風水寶地」民國時期,嶽王新村這一帶就是杭州的「風水寶地」。杭州的老房子研究專家仲向平說,那時候,嶽王新村的院子裡曾經建有好幾幢民國別墅,尖頂紅窗,青磚實疊,周圍有空地花園,高樹低草,環境十分優雅。
  • 精心且精細,長寧這個老小區改造值得期待!
    精心且精細,長寧這個老小區改造值得期待!2020年年底,程橋一村精品小區改造正式開工,小區緊靠上海動物園,建成的時間較長,小區裡還有一個幼兒園。這樣的小區進行精品小區改造會有什麼不同呢?一起來看~
  • 城市與社會︱老舊小區改造中被忽略的居民情感
    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城市開始了大規模的住房拆遷和改造運動,引發成千上萬居民的被動遷移。由於政府和開發商對居民的補償安置標準多以物質空間或家庭人數為基礎,常常忽視拆遷和改造對個體在心理、就業、社會網絡等方面的負面影響。
  • Tie For Her揭幕上海陸家嘴中心L+MALL旗艦店
    【來源:東方資訊】2020年四月,Tie For Her於上海陸家嘴中心L+MALL揭幕全新旗艦店。以極致簡約和充滿親密舒適度的空間構建、天然材質的巧妙對話及永續空間與時裝的交相輝映,呈現Tie For Her遠離浮誇的美感,在平衡中沉澱自我,追求真實、精緻和低調奢華的品牌理念。全新旗艦店入駐上海CBD黃金地段陸家嘴L+MALL,以更具包容性、更溫情的方式向生活在上海城市裡的人們傳遞當下都市生活時裝美學。
  • 破袋神器、自製花肥……這份垃圾分類「三十六計」,快點收藏
    最棒的是,「神器」上還裝了一個定位器,可以根據垃圾桶壁的厚薄調整,確保破袋時不會晃動。發明這一「神器」的是虹口區愛家豪庭小區物業工程領班潘慶康。愛琢磨的他最近又發現了一種更有彈性的材料,4.0版本馬上就會橫空出世,到時只要往垃圾桶上一卡就行,安裝起來更加方便。
  • 老舊小區二次供水設施將分批改造
    袁永康介紹,2016年至今全市老舊管網改造長度累計600多公裡;2018年新增管網9公裡多,進一步提高農村飲水安全;住宅用戶「一戶一表」改造也在穩步推進,新建小區基本實現了「一戶一表」,老舊二次供水小區採用「成熟一批、改造一批」的方式逐步推進。為了更好地實施供水管理,市編委辦已經著手研究相關籌備工作,組建專門機構,對供水設施統籌規劃。
  • 老舊小區改造不能「驢糞蛋表面光」
    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雲平最近,記者在昆明幾個老舊小區走訪時發現,有的小區沿街牆體刷上了橘黃、土紅的顏色,光鮮亮麗。但走進背街或小區內部,卻是另一番景象:樓棟牆體還是黑灰水泥牆;一些小區內環境髒亂差,垃圾溢出垃圾桶,臭氣燻天,寵物糞便隨地可見;綠化帶裡土地裸露,風一吹灰塵亂飛;很多單元房的門禁系統早已破壞,樓道裡貼滿各種各樣的小廣告。粉刷小區沿街牆體,有助於提升小區「顏值」,但只刷牆卻不提升內部基礎設施功能,屬於典型的「只穿新衣不洗澡」。
  • 涉及3100餘平方米,西城區首個公共空間改造試點開工!
    涉及3100餘平方米,西城區首個公共空間改造試點開工!>正值北京市開展「百姓身邊微空間改造優秀設計方案徵集」活動機緣巧合就參加了評選活動廠甸11號院公共空間改造項目成功入選北京市首批六處試點之一也是西城區第一個且唯一一個公共空間試點社區怎麼改 居民說了算
  • 上海某高檔小區,半夜房間裡總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一查嚇一跳
    弱電箱成入侵通道 柏先生將自己的遭遇發到小區微信群,頓時「炸開了鍋」。「我真沒想到竟有這麼多人家鬧老鼠!目前發現鼠患的人家集中在6號樓東單元,約摸估計有十多戶,有鄰居也逮到過兩隻老鼠。」柏先生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