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為何被譯為「野豬皮」?翻譯不僅沒錯,且還十分有寓意

2021-01-14 潤界本地化

公元1559年,即大明嘉靖38年,建州左衛指揮使塔克世在妻子懷孕13個月後終於迎來了自己第一個孩子(信息來源於《清史稿》)。

沒有想像中的喜悅,只有如釋重負,這個在母親肚裡多呆了幾個月的孩子終於是出世了。對此,塔克世早已準備好了武器,只待將這個怪物一分為二。

塔克世熟知,民間傳說,但凡孕育之久,非鬼怪即妖神。不過好在這個孩子並不是預想中的那般,其與普通人無二,這下子塔克世可算是真的如釋重負了。

這個孩子是誰呢?他就是後來的清太祖努爾哈赤。努爾哈赤這個由滿語音譯過來的名字聽起來別有韻味,可讓人想不到的是,它的意譯竟是一張「野豬皮」,韻味頓時蕩然無存。

然而,野豬皮雖然聽起來不太文雅,但放在那個時期,這個名字還是很有象徵意義的,因為野豬皮在建州女真中,是財富的象徵。

在與大明朝貢貿易中,一張野豬皮可以換取近兩斤的茶葉,要知道那時的茶葉可是名貴的很,一般人可喝不起。可見,這個名字的寓意。

不過在朝貢貿易中,比野豬皮更值錢的還屬人參,而人參在滿語裡的表達是「奧爾厚達」,但塔克世並沒有以此給孩子命名,看來比起挖人參,塔克世更擅長打獵,這也間接說明了塔克世為什麼沒有自己的孩子厲害,畢竟眼界決定成敗嘛!

當然,塔克世的眼界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他給孩子取的名字,價值都是一直遞增的。像塔克世接下來的兩個孩子分別是舒爾哈齊與雅爾哈齊,兩者的意思分別又是「小野豬」以及「豹子皮」。

在當時,小野豬抓到後可以圈養,所以在價值方面自然是比野豬皮要高一些,而豹子皮就不用多說了,在那時都可以換取絲綢了,看來塔克世的眼界隨著時間的推移增長了不少。

大家知道努爾哈赤為什麼被稱為野豬皮了吧!這完全是與當時的環境相關。但相較於他的名字,他的姓顯然更有逼格。

據傳,「愛新覺羅」這個姓是借一個叫「愛新覺羅·布庫裡雍順」的元朝人的,這是建州女真所能找到離他們最近的「名人」了,因為建州女真的源處一直是個謎。

一般來說,有名氣的種族都會有著不一般的故事,建州女真也是如此。他們之所以認領愛新覺羅這個姓氏,主要還是因為與以前的金朝王族「完顏氏」以及貴族「那拉氏」攀不上關係。即使強行牽上關係,也容易穿幫,畢竟人家分支多,續起祖來,可不好圓過去。

「愛新覺羅 · 布庫裡雍順」能被認定為努爾哈赤的先祖,那他自然就不是一個凡人。傳聞一天三個仙女在長白山天池洗澡,一隻神鵲銜來一顆紅色的果子,其中一個仙女吃了這顆果子生下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是愛新覺羅 · 布庫裡雍順。

相傳,他一出世就迎風見長,後面莫名其妙的擺平了鄂謨輝三姓之亂,被尊為領主。經幾代之後,這個部落又莫名其妙地被滅了族,只有一個名叫樊察的幼兒活了下來。

為了證明該幼兒活下來是天意,《清實錄》記載說是烏鴉落在了男孩的肩上,敵人看到的不是人,而是一棵枯樹,而這種梗在《清實錄》中還有很多。

比如努爾哈赤曾差點被大火燒死,當時有條狗不停地跳入水中然後用毛髮弄溼他,以免其被燒死,結果努爾哈赤沒被燒死,狗卻累死了。至此,烏鴉和狗成為了滿清的聖物。至於努爾哈赤為什麼不自己跳入水中,這就不得而知了。

為啥說「愛新覺羅」更有逼格呢?因為愛新覺羅意為像金子般高貴的覺羅族,覺羅是一個地名。這明顯較名字高雅了許多,最明顯的就是不再單純的以物換物了,而是上升到了真金上面。

所以說,無論是努爾哈赤還是愛新覺羅,都寓意著價值,即使野豬皮聽起來不太文雅,但在那個時候,野豬皮無疑是建州女真中最具價值的物品之一了。

在當時,該譯名無疑是充分表達出了翻譯的「信雅達」。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喜歡本文,別忘了點擊關注喲!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野豬皮」?明粉和皇漢為何噴的他體無完膚?
    這樣一位在歷史上佔據赫赫地位的風雲人物卻為何慘遭暴虐呢?我們經常在網上會看到部分明粉和皇漢在噴清朝歷史時,往往會冠以「建州野豬皮」、「通古斯野豬皮」等等貶損稱謂。那麼,什麼是「野豬皮」?明粉和皇漢為什麼要以「野豬皮」來噴清朝?他們噴的對象又是誰?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先來捋捋「野豬皮」的來源。
  • 歷史上的「野豬皮」指的是誰?經常聽到這個詞,實際我們理解錯了
    「野豬皮」這個稱謂,本是直接指的歷史上的一個人物,也就是滿清的開國皇帝努爾哈赤。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野豬」這個代號本身就不是什麼很文雅的稱謂,更別再說加個「皮」字,但「野豬皮」確實是努爾哈赤的另一個稱謂,顯然由來已久。
  • 翻譯天演論,嚴復為何執著於譯詞?
    如今,隨著全球化的發展,網際網路技術的普及和成熟,使得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翻譯市場再度迎來新的變化。而回顧中國以往的翻譯歷史,嚴復提出的「信雅達」翻譯標準,直到如今依舊指導著翻譯人員的工作。
  • 努爾哈赤為了穩定臣子,不僅廢除太子,還將他處死
    清王朝入關前,因努爾哈赤建都東京(遼陽古名),曾一度將先祖遷於此,故被敕封為東京陵。東京陵現存努爾哈赤胞弟舒爾哈齊、長子褚英、庶母弟穆爾哈齊及其子達爾差等人的四座陵寢,其中褚英的墓被當地人稱之為「太子墳。 然而,褚英的墓穴遠無皇家陵寢的一半風光,不僅面積小到不及舒爾哈齊陵寢的一半,墓前更是落寞孤寂,連一座石碑也沒有。為什麼堂堂一個太子,死後竟然會落得如此下場?
  • 孤島驚魂4野熊皮在哪兒獲得 野豬皮獲得方法
    近來有不少玩家提問孤島驚魂4野熊皮在哪兒獲得,其實在孤島驚魂中並沒有「野熊皮」,是翻譯的問題,應該是「野豬皮」。野豬是wild boar,而熊是bear,所以很多玩家明明打了很多熊卻不得不到野熊皮,其實應該去打野豬才對的。
  • 中國傳統戲曲的隱喻翻譯——以許譯崑曲《牡丹亭》為例
    明代著名戲曲家湯顯祖的代表作崑曲《牡丹亭》在其面世的四百多年的時間裡,不僅受到了人們的喜愛,更是早在17世紀就出現譯文,開啟了其對外傳播之旅。崑曲劇本的翻譯雖然起步較早,但由於其語言的韻律嚴格、典故繁多、修辭手法運用頻繁等原因,全譯本並不多見。在這些譯本中,西方翻譯家和中國翻譯家的作品風格迥異,特別是在對原文一些修辭手法的翻譯處理上差別很大。
  • 野豬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悍?真的比老虎還厲害嗎?
    野豬是一種和人類距離比較近的猛獸,經常對人類造成巨大的損失和傷害。尤其是在槍枝沒有出現之前,人類面對野豬基本上只有逃跑的份,這也就有了「一豬二熊三老虎」的說法!那麼野豬真的比老虎還厲害嗎?它的戰鬥力真的如此強悍嗎?下面來分析下!
  • 翻譯大家許淵衝:曾被指為提倡亂譯的千古罪人
    他不僅將中國的歷史經典如《論語》、《詩經》、《楚辭》、《西廂記》、《道德經》等翻譯成英文、法文,還將西方的許多名著如《包法利夫人》、《紅與黑》、《約翰·克裡斯託夫》等譯成中文。原文只有對仗,具有形美;譯文卻不但有對仗,還押了韻,不但有形美,還有音美,真是妙譯。「這點對我影響不小。」許淵衝說。後來他譯《毛澤東詩詞》譯到《西江月·井岡山》時,下半闋是「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導敵軍宵遁」,就模仿錢先生「吃一塹,長一智」的譯法,用雙聲疊韻來表達詩詞的音美。  1980年香港商務印書館約許淵衝英譯《蘇東坡詩詞選》,他曾寫信向錢先生求教。
  • 譯馬當先,空中傳譯開啟「人工+智能」多元翻譯新模式
    據《2019中國語言服務行業發展報告》顯示,截止到2019年6月底,中國營業範圍含有語言服務的在營企業369,935家,語言服務總產值為372.2億元,市場前景不可估量,在此時代背景下空中傳譯應運而生。空中傳譯(Air Translator,簡稱AT)是一個全球化多語言翻譯服務平臺。通過AT用戶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和能力,尋求或提供在線即時的翻譯服務。
  • 老虎瀕臨滅絕,為何總被野豬陷阱「誤殺」?防治野豬害有啥好辦法
    資料顯示,在2006年,印度有1411隻野生虎;到了現在,印度的野生虎數量已超過2200隻,佔據野生虎總數的一半以上。如果只從數字上看,印度的確為野生虎數量的增長做了不少貢獻;但實際上,在印度仍舊存在著很多針對野生虎的偷獵行為,甚至近幾年來還頻繁上演了老虎被「誤殺」的事件。圖:在印度,一隻還未成年的老虎被野豬陷阱困死。老虎為何經常被「誤殺」?
  • 石油翻譯_譯邦達翻譯信得過的品牌
    石油翻譯,譯邦達翻譯信得過的品牌,成立以來,我們先後成功地為國內外企業、國家政府機關、海外駐華機構及各大金融機構、使領館提供了數以萬計的翻譯項目及語言本地化解決方案,深受中外客戶的讚譽和好評。石油翻譯, 這樣才能使讀者真正了解術語的含義。
  • 績溪縣家朋鄉景點英文翻譯現明顯錯誤 「野豬」成了「熊」
    績溪縣家朋鄉有一處景點名為野豬石,近日有遊客發現,在景點附近一塊寫有「野豬石」的牌子上,英語翻譯卻寫成了「Wilk bearStone」。記者了解到,野豬的正確翻譯應為wild boar。
  • 野豬的戰鬥力究竟有多強,真的比老虎還厲害嗎?
    「一豬二熊三老虎」,要是去打獵的話,一定不要招惹野豬,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野豬排在最前面,難道野豬比熊和老虎還要厲害嗎?  成年野豬的體重大約在80-100公斤之間,背上有長而硬的鬃毛。令人類和許多動物驚懼的是:公野豬不但長有兩對不斷生長的犬齒,而且,衝撞力極強,同時,被攻擊的野豬會集團「作戰」。
  • 翻譯談:「不忘初心」的英譯及其它
    在這裡,我首先要說的是:既然翻譯,那就會有多種可能的翻譯選擇,那麼為什麼偏偏選此而非彼呢?在這裡,「不忘初心」翻譯為「remain true to our original aspiration」,感覺十分貼切。當然,僅從翻譯的多種可能性來看,這並不是說原文這四個字無論何時何處都只有這麼一種「標準譯法」。
  • 翻譯界泰鬥許淵衝:100歲前譯完莎翁全集
    「像楊振寧這樣的天才科學家,他的身邊應該有一個人和他琴瑟和鳴。」許淵衝說,楊振寧結婚時,他還專門在北京的全聚德請楊振寧夫妻吃烤鴨。當天,楊振寧非常高興。許淵衝專門送給楊振寧一首詩,他還專門把這首詩翻譯成了英文。許淵衝說,直到現在自己的老伴去世了,他才感受到楊振寧當年的那種落寞。「人老了,還是要有個伴啊。」
  • 這部辭典揭示了翻譯的悖論:沒有不可譯,全都不可譯
    如果原書是個悖論的話,那麼該英譯本就是雙重的悖論了:不僅是無法翻譯的詞彙辭典而且是對該辭典的翻譯。編輯們不是對自相矛盾的自我引用觀念感到絕望,反而對此樂此不疲。事實上,將「無法翻譯的」這個詞放在英文標題的開頭就不無自豪地比法語版原著更強有力地確認這個悖論,它成為英文版編輯艾米麗·阿普特(Emily Apter)所說的「整個工程的組織原則」。
  • 野豬不同於家豬,十分兇猛,那麼遇到之後怎麼辦
    野豬不同於家豬,十分兇猛,那麼遇到之後怎麼辦。人是地球的主宰者,真正敢與人為敵的野生動物不多,野豬更是如此,風兒三十多年野外工作,十餘次意外邂逅野豬,都是野豬落荒而逃,僅一次野豬稍作停滯,對視觀望,估計也是納悶:這人咋闖進我的領地了?迷路了?一旦野豬的兇性被激起來,你就有生命危險了。
  • 前方有野豬出沒
    當有野豬出現,香港警方、漁護署等部門人員就會出動進行圍捕,根據現場情況採取引導護送、施發麻醉槍等措施,並將野豬放歸郊野。  野豬為何頻繁出沒?  說到野豬頻頻出現的原因,一方面,是野豬在不受人們滋擾的環境下自由生長。在香港,野豬是最大型的野生動物,在當地法律允許的條件下捕殺野豬並不容易。
  • 從翻譯影片到國內外IP版權運營,在線翻譯平臺「人人譯視界」要探索...
    36氪獲悉,5月28日科技公司「譯滿天下」研發的在線翻譯平臺人人譯視界正式公布,該產品結合AI技術,為各語種翻譯從業人員、愛好者和翻譯公司提供智能翻譯服務。 譯視界基於海量語料庫和AI技術,支持視頻聽譯、文檔速譯,快速匹配語料,自動生成影片字幕。
  • 「戰力過硬」的大熊貓,不懼豹子,為何卻敗給了野豬和羚牛?
    大熊貓如今已經享譽海內外了,作為我們的國寶,每次提到它們,總能引起很高的關注度,網上關於熊貓的討論話題有很多,一部分認為大熊貓外表憨厚,性格也是人畜無害,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大熊貓本質上還是一種猛獸,其本身更有不懼虎豹的實力。在早些年我國還大量存在華南虎的時候,在大熊貓的棲息地裡面,是生活著老虎與豹子的,只是基於某種事實,三方之間處於一種動態平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