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金字塔」飲食是腸癌誘因

2021-01-11 39健康網

  上世紀80年代末,我國大腸癌的患病率為10/10萬,而2005年的調查數據顯示,這一數據已升至94.2/10萬,20年間翻了10倍。武漢市第八醫院肛腸科主任醫師陳繼貴指出:大腸癌發病率的持續升高,和餐桌上食物結構的變化有著直接的關係。

  他介紹,健康的飲食是「金字塔」式結構高脂、高蛋白、低纖維飲食,增加了胃腸道負擔,腸道疾病高發,成為大腸癌一大誘因。

  陳繼貴指出,除了不良飲食習慣外,導致大腸癌的誘因還包括環境因素、運動減少、遺傳因素和菸酒等不良嗜好。

  哪些人容易患大腸癌

  有大腸癌或其他惡性腫瘤家族史,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飲食,生活不規律,長期便秘的人群是大腸癌的高危人群。此外,慢性結腸炎、大腸息肉、大腸腺瘤、血吸蟲病也增大了患大腸癌的風險。

  陳繼貴介紹,早期大腸癌治癒率可達92%,而一旦發展為晚期,5年生存率低於7%。由於大腸癌初期幾乎沒有任何明顯症狀,臨床八成以上患者確診時就是中晚期。

  怎樣發現大腸癌?有5個信號要引起警惕。一,大便習慣改變:次數增多、便秘、或便秘與腹瀉交替;二,大便帶血,一般為鮮紅色或果醬色;三,腸梗阻伴隨腹痛,很可能是腫瘤堵塞了腸管;四,腹部腫塊,常見於右側,有可能是生結腸癌的信號;五,全身衰弱:貧血、消瘦、乏力、發熱,甚至呈現出典型的雙目呆滯、面黃肌瘦的「惡病質」面容。

  陳繼貴提示,超過40歲的人群,每年應做一次大腸癌篩查。中國50%以上的大腸癌發生在直腸,而80%的直腸癌屬於中低位,靠近肛門,因此肛門指檢是最簡單有效的檢查方式。此外,糞便檢查也是一種常用的初篩手段,提供早期診斷的線索。腸鏡檢查能夠清晰地觀察全部結腸,最終確診或排除大腸癌。這三項檢查,都可作為每年一次的體檢項目。

  大腸癌發病周期長前10年間

  抓住任何一次機會就可以早發現

  2005年,陽邏新堤村46歲農民林某參加武漢市八醫院組織的免費大腸癌篩查,發現大便有隱血。因為家境貧困,便沒有進一步做纖維結腸鏡檢查。2007年,大腸癌篩查工作組再次來到新堤村時,林某已便血數日,結腸纖維鏡檢查確診為大腸癌晚期。術後三年,癌症復發和轉移。

  同樣是2005年大腸癌篩查中發現的,50歲的周某篩查後進一步確診檢查查出了早期大腸癌,立即接受了手術治療。她至今健康地生活著,沒有發現癌症復發和轉移的跡象。

  陳繼貴介紹,大腸癌發病周期比較長,從癌細胞發展為直徑1釐米的腫瘤約需七八年,到出現臨床症狀需三五年,發展到晚期還要三五年。前10年裡只要抓住一個機會,就能夠早期發現。但遺憾的是,大腸癌篩查並未列入常規體檢項目,多數人也未意識到篩查大腸癌的重要性。

  從2005年開始,陳繼貴帶著他的團隊,走進武漢、潛江、荊州、洪湖、松滋、襄陽等多個縣市,入戶開展免費大腸癌的篩查工作。篩查惠及20萬人,檢出幾十例大腸癌,並將大腸癌的防治知識帶到了千家萬戶。

  入戶進行大腸癌篩查過程中,能夠明顯感受到,很多老百姓對腫瘤篩查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甚至有居民稱,糊裡糊塗地生活蠻好,萬一查出來什麼不好的結果,反而更難受。要知道,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唯有積極應對,才能掌握與病魔鬥爭的主動權。

  家住蔡甸的張大爺因肛門狹窄每天要擴肛兩次,沒想到有次擴肛時用力過大,玻璃擴肛器滑入直腸。滑溜溜的擴肛器落在距離肛門8釐米深處,醫生試了幾次都取不出,只得建議轉院做開腹手術。

  痛苦不堪的張大爺被家人送到武漢市八醫院。陳繼貴在手術器械前段套上了橡皮管,既能防滑又避免劃傷腸管,他輕柔地操作,不到半小時就順利取出了擴肛器。

  雖然醫療技術高度發達,但陳繼貴不斷強調醫生基本功的重要性。一些年輕大夫對肛門指診很牴觸,陳繼貴以身作則示範給他們看,如果指診能夠檢查出問題,就不用器械。如果保守治療能夠解決問題,就不輕易開刀。

相關焦點

  • 「倒金字塔」式飲食結構增加腸惡變風險
    他指出,高脂、高蛋白、低纖維「倒金字塔」式飲食結構,增加了胃腸道負擔,腸道疾病高發,成為腸腫瘤一大誘因。而除了不良飲食習慣外,導致大腸腫瘤的誘因還包括環境因素、運動減少、遺傳因素和菸酒等不良嗜好。  □記者 林輝  無痛便血多數可能為腸腫瘤  有大腸惡變或其他惡性腫瘤家族史,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飲食,生活不規律,肛腸疾病久拖不治,便血、便秘的人群是大腸腫瘤的高危人群。董教授介紹,早期結、直腸惡性腫瘤愈後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70%-90%,而晚期僅20%-30%,由於結、直腸惡性腫瘤初期症狀不易被察覺,臨床八成以上患者確診時就已是中晚期。
  • 28歲小夥腸癌晚期,你還以為便血就是痔瘡?醫生教4招自測
    直到得知自己患上腸癌,才後悔莫及。 重口味成腸癌高發病因 腸癌越來越年輕化,很多年輕人確診後都會問:「為什麼我會得癌症」? 二附院胃腸外科主任醫師楊剛介紹,腸癌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 長期飲食單一 吃隔夜飯也是成因 吃得太好容易得腸癌,而吃得太單一也會出問題。有老兩口,老爺子76歲,被查出直腸癌,沒過多久,老伴兒也因為直腸癌住進了醫院。而老兩口平時很注意飲食,葷腥食物吃得少,蔬菜吃得多,怎麼還會得腸癌呢?
  • 身體出現3種異常,留心是腸癌找上門,很多人容易搞混
    所以,對於腸癌,我們一定要引起重視,時刻關注身體是否出現異常情況,做好腸癌預防工作。 腸癌是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誘因與飲食習慣、遺傳、腸道疾病等關係密切。
  • 補太多營養,腸癌或來敲門
    因此,過多的營養物質攝入,特別是富含絲氨酸和蛋氨酸的食物,更有可能誘發腸癌。」不久前,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的李孟鴻教授課題組在飲食和健康方面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印證了「縱口欲而百病生」的古語。        研究人員呼籲,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食,可以有效預防腫瘤的發生。
  • 「食物金字塔」飲食最科學
    美國農業部不久前推行的「食物指南金字塔」圖形,成為今後人們攝取營養的優選方案。
  • 卡薩帝發力全場景高端生態方案 構建倒金字塔生態模型
    今天,圍繞「用戶需求」這一指揮棒,卡薩帝又構建了覆蓋衣、食、住、娛全場景的高端生態方案,並以高端品牌的金字塔「塔尖」為新的起點,開啟了全場景高端生態方案的「倒金字塔」結構的新徵程——目前,卡薩帝全場景的高端方案還剛開始,規模也不大,就相當於倒金字塔的「塔尖」,隨著用戶地認可與選擇,金字塔的邊界逐漸向上展開,慢慢形成自己龐大的用戶群,同時也會逐漸地塑造一個「倒金字塔
  • 養生從認識「飲食金字塔」開始
    2002年「健康飲食金字塔」(Healthy Eating Pyramid )與1992年「食物金字塔」(Food Pyramid)。傳統的「食物金字塔」並沒有把不同的脂肪或肉類分別,但近年來不少證據都顯示有些脂肪和肉類是有益健康的,「食物金字塔」亦建議人們大量進食碳水化合物,有科學家郄指出這些食物便是導致肥胖的因素。哈佛大學公共健康學院的韋利博士指出,若能跟從新的飲食建議,加上保持理想體重和每日作適量運動,便能有效地減少及預防患上長期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機會。
  • 腸癌病人「組團」看望主刀醫生,他們的抗癌飲食經驗不妨來聽聽
    腸癌病人「組團」看望主刀醫生,他們的抗癌飲食經驗不妨來聽聽 原標題:   近日11位腸癌患者組團一同看望他們當年的主刀醫生陳賢貴。
  • 腸癌的前兆有哪些?
    腸癌,近幾年的發病率是越來越高,可能和我們的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有著密切的關係,由於腸癌早期的時候症狀多不典型,甚至沒有任何症狀,所以很容易被忽視,很多人就是因為這延誤了最佳治療時間,所以為了降低腸癌給人們帶來的傷害,今天小九就來介紹一下腸癌的基礎相關知識,以幫助大家做好防患工作。正常情況下,一天幾次大便才正常?
  • 美國新飲食指南 「盤子」推倒「金字塔」
    美國農業部2日發布一張健康飲食指南圖,名為「我的盤子」,用以替代風行近20年卻收效不大的「我的金字塔」圖。變簡單「我的盤子」是一張看似盤子的示意圖,顯現飲食中應該包含哪類食物以及不同類別食物在飲食中大致應佔比例。示意圖主體是一張餅狀圖,分4塊,左側兩塊分別是水果和蔬菜,右側兩塊分別是糧食和蛋白質。
  • 紅魔訓練秘訣之倒金字塔跑
    什麼是倒金字塔跑 倒金字塔跑 以短促長:距離越短,配速越快 倒金字塔跑,就是把幾個長、中、短距離結合起來,先跑其中最長的距離,再跑稍長的距離,接著跑中等的距離,最後跑最短的距離。中間慢跑或休息一定時間,短則一兩分鐘,長則一二十分鐘甚至半小時。每個距離都要用九成以上力氣,以接近最佳成績。
  • 為什麼都是腸癌,只有他們活下來?每年做對這件事,大大降低腸癌風險!
    但還有更多家庭,因為不夠了解,倒在了腸癌面前。其中,中國腸癌的發病遞增速度是世界平均的兩倍。40歲以上是腸癌的集中發病群體,但近十年來正在不斷年輕化。在調查中,發現有腺瘤息肉的患者最年輕的只有16歲,確診為腸癌的僅23歲。30—40歲的腺瘤發現率高達22.1%。不僅腸癌發病增速不斷上漲,中國的腸癌死亡率也非常高。
  • 全國腸癌醫院前十名,全國排名前十腸癌醫院
    全國腸癌醫院前十名,全國排名前十腸癌醫院 時間:2020-10-26 09:14:27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大腸癌通常是指大腸癌。它是發生在直腸和結腸中的癌症的統稱,通常稱為「大腸癌」,是我國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那麼全國腸癌醫院前十名,全國排名前十的腸癌醫院都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腸癌逐漸年輕化?若符合這6種情況,及時做腸鏡,進行腸癌篩查
    現代人的作息變得越來越不規律,再加上外賣的出現,導致很多人經常吃夜宵,飲食也因此變得不規律起來,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患上腸癌; 甚至其中不乏年輕人,而腸道作為身體中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一旦患癌不僅患者十分痛苦,治癒的機率也比較低,因此預防腸癌就顯得尤為重要。
  • 腸癌的症狀有哪些 了解腸癌的早期症狀
    腸癌,相信很多朋友並不陌生,腸癌只要發病還是因為飲食,生活規律還有遺傳導致的,發病年齡趨老年化,男女之比為1.65:1。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腸癌的症狀有哪些,希望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主要症狀1.腸癌初期以便血為主,其次是大便習慣改變,排便不盡感,裡急後重等,此外還極易引起梗阻現象,產生腸道刺激症狀等。腸癌有很多突出的臨床表現,患者還需多加小心。
  • 大便這樣就得小心腸癌
    腸癌屬於下消化道腫瘤,一定程度上講,與吃得過好有關,因此也被認為是種「富貴癌」。  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腸癌發病率略低,但增長速度卻比他們快。三四十年前,大腸癌在我國「癌症殺傷力排行榜」中,居第6位,如今已躍居第3位。廣州疾控中心數據顯示,10年間大腸癌發病率上升了50%;30年間,上海大腸癌患病人數也增加了5倍多。
  • 經常放屁是腸癌的警示嗎?腫瘤科醫生說:這3個症狀才是腸癌信號
    引起腸癌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不良的飲食結構、遺傳以及生活環境等,尤其對於高危人群來說,要定期去醫院做腸鏡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對於有腸癌家族史或者胃腸道息肉的家族史人群來說,25歲之後就應該定期去醫院做檢查。
  • 美國發布新健康飲食指南圖 「盤子」推倒「金字塔」
    美國農業部6月2日發布一張健康飲食指南圖,名為「我的盤子」,用以替代風行近20年卻收效不大的「我的金字塔」圖。 「我的盤子」是一張看似盤子的示意圖,顯現飲食中應該包含哪類食物以及不同類別食物在飲食中大致應佔比例。 示意圖主體是一張餅狀圖,分4塊,左側兩塊分別是水果和蔬菜,右側兩塊分別是糧食和蛋白質。餅狀圖右上角是一個藍色圓圈,標註「奶製品」。示意圖顯示,蔬菜和糧食兩個色塊最大。
  • 腸癌的早期症狀及表現 4大症狀需警惕
    腸癌的早期症狀及表現有哪些呢?很多人在生活飲食上不規律最後導致自己罹患腸癌,結果不僅身體上十分痛苦。在生活上也增加了不少的負擔,作為常見的惡性腫瘤,腸癌的發病率居高不下。下面就來了解一下怎麼治療腸癌吧。
  • Gut:2012世界腸癌統計數據——腸癌發病率與國家經濟水平
    Gut:2012世界腸癌統計數據——腸癌發病率與國家經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