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 上世紀80年代末,我國大腸腫瘤(結、直腸腫瘤)的患病率為10人/10萬,而2005年的調查數據顯示,這一數據已升至94.2人/10萬,20多年間翻了10倍。中國醫師協會肛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鄭州豐益肛腸醫院特約會診專家)董平教授指出:腸腫瘤發病率的持續升高,和餐桌上食物結構的變化有著直接的關係。
他指出,高脂、高蛋白、低纖維「倒金字塔」式飲食結構,增加了胃腸道負擔,腸道疾病高發,成為腸腫瘤一大誘因。而除了不良飲食習慣外,導致大腸腫瘤的誘因還包括環境因素、運動減少、遺傳因素和菸酒等不良嗜好。
□記者 林輝
無痛便血多數可能為腸腫瘤
有大腸惡變或其他惡性腫瘤家族史,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飲食,生活不規律,肛腸疾病久拖不治,便血、便秘的人群是大腸腫瘤的高危人群。董教授介紹,早期結、直腸惡性腫瘤愈後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70%-90%,而晚期僅20%-30%,由於結、直腸惡性腫瘤初期症狀不易被察覺,臨床八成以上患者確診時就已是中晚期。
「做一個有心人,發現症狀時就及時檢查,往往能避免很多悲劇的發生。」董教授強調。腸道惡變早期症狀與痔瘡極為相似,患者很難自行分辨,常常自診為「痔瘡」,也因此不易引起人們的警惕。
便血是肛腸疾病常見的症狀,但多數人出現便血後不檢查,簡單地以為是痔瘡或上火所致,其實不然,便血背後潛藏著許多鮮為人知的隱患,一旦出現便血,就有可能已經被腸道的惡性腫瘤所跟隨。董教授介紹,腸道惡變便血常常表現為持續性、少量、帶黏液的血便,且便意頻繁,有時只排出一些血或黏液。還需警惕的是,當身體突然出現體重減輕,原因不明的貧血、腹脹、腹痛,消化不良,食慾減退,大便習慣改變,大便次數增多或腹瀉,大便形狀改變,變細、變扁還會摻雜惡臭膿血分泌物等,同樣表示腸道健康出現了危險信號,應及時進行專業檢查辨明病因。
他還特別提示,超過40歲的人群,每年應做一次結、直腸腫瘤篩查。中國50%以上的腸惡變發生在直腸,靠近肛門,因此肛門指檢是傳統檢查中最簡單常用的檢查方式,但是由於肛門指診受醫生經驗的影響,很容易出現誤診、漏診,因此可通過無痛電子肛腸鏡檢查,藉助先進的儀器,能夠提供早期診斷的線索,大大提高診斷率。
大腸腫瘤發病周期長
早期抓住任何一次機會就可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據了解,目前在我國大腸腫瘤(結、直腸腫瘤)的發病率位列第三位(前兩位是肺腫瘤及胃腫瘤),且有明顯上升趨勢。董教授介紹,大腸腫瘤的發病周期比較長,從腫瘤細胞發展為直徑1釐米的腫瘤需七八年,到出現臨床症狀需三五年,發展到晚期還要三五年。如果早期抓住一次機會,就能夠早發現。但遺憾的是,肛腸疾病的檢查在老百姓中都是能省則省的態度,多數人也未意識到出現便血、疼痛、大便習慣改變等症狀,就應該及早就診檢查。專家強調,事實上,與腫瘤賽跑,最重要的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凡有便血、腫物脫出、疼痛等症狀的患者均可撥打0371-87503333請肛腸專家進行初步病情分析,同時提前預約的患者還可申請超導光肛腸鏡免費檢查及手術治療千元基金援助。
哪些人
應該做超導光電子肛腸鏡檢查?
腹瀉、便秘者;便血、便痛者;肛腸病久治不愈者;肛門發癢者或肛周疼痛者;肛門有異物脫出者;肛門有腫塊突起者;肛門直腸有異物感者;肛門墜脹、排便不淨者;肛門流黏液或血水者。
活動連結
2013年9月,由全國豐益肛腸連鎖品牌醫院獨家打造的「中國肛腸名醫在線手機認證版」正式上線。中國醫師協會肛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董平教授、武漢博仕慈善基金管理委員會負責人等一行,出席了鄭州站的啟動儀式。
據了解,為了提高我省患者對肛腸疾病的認識與重視,發現症狀早診斷、早治療,有效降低腸道惡變的發生機率。由武漢博仕慈善基金提供的「百萬元肛腸疾病專項援助款」已授權由「全國肛腸疾病診療基地」——鄭州豐益肛腸醫院在鄭州市獨家使用。即日起,凡通過健康熱線0371-87503333申請援助名額的患者,在描述大致病情後,經確認符合援助條件者,即可享受:
1.免專家掛號費;
2.免韓國無痛超導光肛腸鏡檢查費;
3.手術治療費千元基金援助。
諮詢熱線:0371-87503333
地址:鄭州豐益肛腸醫院(嵩山路與隴海路交叉口向北100米路東)
溫馨提示:該院為省/市醫保、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醫保最高報銷比例可達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