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欲搬谷歌雲當救兵,大戰阿里華為,AlphaZero達成終極進化體

2021-01-18 松寶寫代碼

1.【今日資訊頭條 | 騰訊欲搬谷歌雲當救兵,「谷-騰結盟」大戰阿里華為】

來源:新智元

Google cloud

據The Information爆料,谷歌正在秘密計劃讓騰訊成為谷歌雲在中國的代理。知情人士稱,如果該項目推進順利,那麼谷歌雲從資料庫管理到分析到網絡安全等任務以及G Suite套裝等,將為中國客戶提供,與此同時,騰訊的中國客戶在出國時也可以使用谷歌雲。

2.【業界 | 62%中國AI畢業生赴美,機器學習人才最高產大學出爐】

來源:量子位

AI畢業生赴美

史上最大規模的機器學習技能調查剛剛出爐了。這份調查來自矽谷機器學習公司Diffbot,是史丹福大學風投基金投資的第一家公司。Diffbot用據稱「比谷歌還大」的知識圖譜,捕捉了全網72035名機器學習人才,這份報告顯示,在中國產出機器學習人才最多的四所一流高校中,62%的學生畢業後選擇去美國,留在國內的ML畢業生僅三成。

3.【新聞 | 扎克伯格又曝醜聞:打壓對手、不當競爭,Facebook帝國再度崩塌】

來源:BBC等

Facebook

12月5日,英國議會公布了一系列Facebook的內部電子郵件,涉及創始人扎克伯格在內的「臉書」領導層在2012-2015年的內部溝通文件,這些郵件是從一家起訴這家科技巨頭的軟體公司的負責人那裡獲得。這份文件為Facebook區別對待企業,以及反競爭行為的嫌疑提供了新的證據。

4.【新聞 | 谷歌實習生手抖下錯廣告訂單:45分鐘損失約千萬美元】

來源:騰訊科技

谷歌實習生手抖下錯廣告訂單:45分鐘損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谷歌內部實習生無意中犯下一個錯誤,導致一則沒有意義的廣告投放到「大量」網頁和應用中。這個錯誤導致12月4日有很多網站和應用中的廣告位激活了一個空白的黃色方塊,持續大約45分鐘。該廣告的下單價格遠高於常規訂單,而且通過多個第三方廣告交易平臺發出,所以被很多受眾看到。

5.【今日資訊頭條 | Science封面:AlphaZero達成終極進化體,史上最強棋類AI降臨】

來源:DeepMind; Science

AlphaZero達成終極進化體

今天,DeepMind的通用棋類算法,也是迄今最強的棋類AI——AlphaZero,經過同行評議,被頂級期刊 Science 以封面論文的形式,正式引入學界和公眾的視野。David Sliver、哈薩比斯等人親自撰文解讀這一棋類終極算法,以及實現通用學習系統的重要一步。

6.【業界 | 微軟呼籲政府對面部識別技術進行監管,認為可能存在濫用】

來源:澎湃新聞

微軟呼籲政府對面部識別技術進行監管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微軟正在敦促全球各地政府明年出臺針對面部識別技術的監管條例,條例需要對這一技術的準確性有獨立評價標準,並禁止在法院許可的範圍外對特定對象進行持續監控。在今年7月的一篇博客文章中,該公司稱,如果少數公司採用新標準而競爭對手卻忽視它們,那麼改變就不可能發生。

7.【新聞 | 微軟官方確認!要在Edge中採用Chromium,還會帶到Mac上】

來源:Medium

Edge中採用Chromium

微軟官方確認來了。當地時間12月6日上午9時,微軟在官方博客發表博文表示,打算在開發Microsoft Edge時採用Chromium開源項目。這也確認了,Microsoft Edge不會消失,新的瀏覽器依舊沿用這一品牌名稱。據悉,新版本瀏覽器除了支持Windows 10之外,還會支持Win7、Win8和macOS。

8.【新聞 | Jeff Dean和他背後的男人:谷歌兩位最重要的程式設計師】

來源:紐約客

谷歌兩位最重要的程式設計師

《紐約客》雜誌近日發表長文,描寫了谷歌公司最重要的兩位程式設計師不為人知的友情故事:Jeff Dean和Sanjay Ghemawat。兩人的友誼已經持續20年,他們都是天才的程式設計師,工作上是最默契的搭檔,生活上情同手足。

相關焦點

  • 阿里發力手遊 CP回應:與騰訊合作是終極目標
    DoNews遊戲1月27日特稿  儘管分成比例直接關係到開發者的收益,阿里巴巴也以此賺足了眼球,不過,對於初入遊戲行業的阿里來說,在獲得一聲喝彩之後,隨之而來的是CP們的疑慮。在阿里發起的這場與騰訊的較量中,單純的價格戰並不能抹平騰訊在流量、遊戲運營等方面的優勢,騰訊依然是多數開發者的首選合作夥伴。
  • Science封面:AlphaZero達成終極進化體,史上最強棋類AI降臨!
    David Sliver、哈薩比斯等人親自撰文解讀這一棋類終極算法,以及實現通用學習系統的重要一步。史上最強棋類AI降臨!羽生善治,日本將棋棋士,獲得七項頭銜的「永世稱號」,亦是日本將棋史上第一個達成七冠王與「永世七冠」的人,改寫了將棋界多項歷史紀錄訓練後的網絡用於指導搜索算法
  • 美國不管阿里和騰訊,為何偏偏針對華為?真是軟體和硬體的區別?
    現在人們已經進入了網際網路時代,而隨著這個時代的發展手機電腦等產物也成了人們的生活必需品,伴隨著這樣的時代,我國也崛起了很多大型企業,像騰訊,阿里,華為等都是我國的代表性企業,在我國,相比騰訊和阿里,華為的地位還是弱了一些,但是就是這樣的華為卻遭到了美國的針對,而對美國卻對騰訊和阿里卻聽之任之
  • 網際網路的悲哀:阿里騰訊之後再無阿里騰訊
    三大巨頭財報背後透露的信息,不僅僅只是說BAT時代一去不復返了,還在釋放一個悲哀的信號:中國的網際網路,阿里騰訊之後再無阿里騰訊! 那麼,第二梯隊為什麼再也長不出阿里、騰訊這樣的巨無霸?我們從阿里、騰訊兩大巨頭的產業布局可以窺見全象。
  • 阿里P10、騰訊T4、華為18,網際網路公司職級、薪資、股權大揭秘
    於是我們就去諮詢了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的程式設計師們,一位低調路過的阿里 P9 回復我說:「絕對不能說!說了我就被開了!」。阿里這條線沒有突破,騰訊那邊也沒有得到想要的信息:「職級、薪資這些都是敏感信息,不方便透露」。
  • 阿里來自火星,騰訊來自金星
    阿里早一點。很早以前,馬雲是有「騙子」這個頭銜的。那是阿里巴巴(B2B)的年代——甚至可以推到更早的中國黃頁,淘寶還不知道在哪裡。騰訊則晚一點。2010年,一篇狗日的騰訊將之推上風口浪尖,後來爆發了二選一的3Q大戰。「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是騰訊當時給網際網路商圈刻骨銘心的印象。財經宋瑋今年對王興的專訪裡,後者狠誇了一通騰訊。
  • 阿里向左,騰訊向右
    比如眼下風頭正勁的阿里巴巴集團整體上市之際,馬雲狂收了高德地圖、蝦米音樂、文化中國,入股了恆大足球、21世紀傳媒、銀泰百貨,以及前不久剛宣布的完全併購UC瀏覽器,等等,所以有人感嘆馬雲幾乎買下了中國半個網際網路,被收購的企業也大有「一網就靈」的快感;另外一頭,則是騰訊把電商業務資產剝離了出去,置換了京東的股權,騰訊自己放棄了電商業務。
  • 終極鬥羅漫畫:藍軒宇小組化身猴子請來的救兵,絕佳組合註定奪冠
    《終極鬥羅》相比前面3部已經是越來越弱了,唯一能吸引讀者的就是要看藍軒宇如何機智應對各種考驗和困難了。大家好,我是有味道的咖喱君!藍軒宇開始吸引小編眼球,是從史萊克學院選拔開始的,原本他只是主角光環的代言人,原本他只會賣萌使用小聰明。
  • 研究阿里騰訊京東華為美團一百多篇文章,總結三大定律
    騰訊成立於1998年,由馬化騰、張志東、許晨曄、陳一丹、曾李青五位創始人共同創立。騰訊龐大的業務體系以微信和QQ兩大社交平臺為核心,業務主要包括社交增值服務、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網絡廣告三大類。2019財年,騰訊集團營收達3772億元,利潤943億元。2020年7月,騰訊市值也接近7000億美元。華為由任正非於1987年創立於深圳。
  • 阿里、騰訊的智能醫療暗戰從平臺走向生態
    在這個千億市場中,阿里、騰訊這兩個網際網路巨頭在國內市場發展的早期就展開了布局。早在2014年,阿里就向尋醫問藥網投資,在智能醫療領域展開布局;騰訊也從2015年開始,接連投資了好大夫在線、企鵝醫生、新氧等多家醫療企業。除投資醫療企業外,騰訊、阿里還將自家的雲計算、AI技術,廣泛應用於智能醫療領域。
  • 騰訊雲突破1000億的瓶頸是什麼?
    在銷售策略方面,騰訊雲採取的策略和亞馬遜AWS、谷歌雲如出一轍,開始從過去的產品思維加速向銷售思維轉變,並大力組建屬於自己的銷售團隊。據《中國企業家》報導,CSIG已經將旗下業務的渠道進行整合,統一為「產業生態合作部」;在銷售側,智慧產業與騰訊雲的銷售團隊在基礎產品層面已經打通。
  • 阿里、騰訊、華為、Google、老乾媽……知名企業取名背後的逸聞趣事
    由此不難看出,無論是「京」還是「東」,內涵上毫無地理方位所指,自然就與阿里旗下的「京西」之意差之千裡;至於「京東」賣了電子產品而「京西」便不可賣更是說不過去。就阿里這次取名的「京西」來看,吸睛強度超出了意外,故從營銷與公關的角度講,阿里的取名之舉算是成功的。
  • 《寶貝大戰》金甲龍獸究極體進化教程攻略
    《寶貝大戰》金甲龍獸在遊戲裡看起來非常的酷炫,很多人想知道金甲龍獸是怎麼進化的,需要哪些材料和條件,下面我們將為各位馴獸師們詳細的介紹一下具體的進化過程:首先需要用特殊捕獲網去彎曲森林中間的這個位置去抓一隻成長期的V仔獸
  • 阿里、華為薪水確實高!但網友卻說:月薪5萬也不去,原因亮了!
    騰訊、阿里、華為,都算是國內最大的科技企業。騰訊、阿里,是國內兩大網際網路巨頭,它們的市值都超過了4000億美元,在全球都能排進前十。而另外一家低調的巨頭華為,因為沒有上市,所以沒有市值。但在《2018年民營企業營收排行榜》裡,華為以6036億的營收位居榜首。很多IT圈的人都夢想著進入這幾家企業,原因很簡單:因為薪水很高!先看騰訊的薪酬體系。
  • 紅藍大戰第五季落幕,疫情之後騰訊體育自製賽事繼續摸索
    記者 | 石一瑛2020年11月7日晚間,2020超級企鵝聯盟紅藍大戰在廣州體育館哨響落幕,依然是藍色能量隊獲得了比賽的勝利。第五季紅藍大戰收官,也宣告了2020年的超級企鵝聯盟走到了曲終時刻。2016年騰訊體育自製賽事「紅藍大戰」創立,開啟了國內綜藝賽事對體育+娛樂的嘗試。
  • 華為、阿里能超越嗎?
    那麼同是科技創新企業的華為和阿里能超越它嗎?據統計,目前三星集團的市值約為2.13萬億元,放在我國也是位列前幾名,不過和騰訊和阿里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 目前騰訊和阿里的市值均超過了5萬億元,是三星集團的兩倍還多。再看營收,上面提到,三星的年營收達到1977億美元,超過了阿里的731億美元。而且在500強企業榜單中,阿里位列132位,和第19名的三星相比差距還很大。
  • ...阿里和騰訊將向聯通投資100億美元;樂視拖欠中移動1426.25萬...
    共享單車第一樁併購案誕生了;阿里和騰訊將向聯通投資100億美元;樂視拖欠中移動1426.25萬...丨黑馬高調早報 2017-06-23 08
  • 華為、阿里能比得過嗎?
    阿里、華為這樣的科技巨頭能否將其超越?本文就帶你了解一下。 市值超3000億美元 韓國作為一個中等發達國家,國土面積並不大,但是工業體系卻十分發達,在亞洲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經濟體。根據2019年的數據顯示,該國GDP總量達到了1.6萬億美元,跟廣東省的體量相當。但是該國人均GDP卻超過了3.1萬美元,是中國的3倍還多。
  • 車載系統大戰:左邊是BAT,右邊是華為小米們
    早在2014年4月,百度就發布了其智能互聯車載系統CarNet,阿里、騰訊也相繼發布了自家的車載系統產品。阿里在車載系統領域的布局,則是以AliOS為核心,將高德地圖的定位功能,和阿里的電商、支付、文娛領域的生態融入其中,為用戶提供多樣化的便捷服務。比如,阿里和殼牌等汽車服務公司合作推出的車載系統,就能為用戶提供智慧加油、停車等線上支付服務。經過多年的積累後,率先在車載系統領域展開布局的BAT,已經進入拓展市場的階段。
  • 程會:兒歌中的合夥,一隻螞蟻搬麵包,搬呀搬不動
    第 15 期分享一隻螞蟻搬麵包,搬呀搬不動。兩隻螞蟻抬麵包抬呀,抬呀抬不動。一群螞蟻來合作,抬著麵包回家去。今天中午在家裡面聽到這首兒歌。我感覺像我們創業一模一樣,麵包就像我們的事業,如果你一個人能搬得動,那就一個人做,往往我們是要一群人來做,那麼就要需要大家一起來合作,而合作呢,最重要的是怎麼樣分名怎麼樣分利,如果說我們把這個設計好了,那麼就一定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