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寶王國是香港一座歷史悠久、停泊在香港島南區香港仔深灣的兩艘著名的海上畫舫,由珍寶海鮮舫及太白海鮮舫組成(昔日還包括海角皇宮),是香港南區的著名地標。很多人一般以「珍寶海鮮舫」之名概括整個珍寶王國。現時珍寶王國由香港上市公司新濠國際發展有限公司負責管理。
珍寶王國中以太白海鮮舫歷史最悠久,建於1950年。太白海鮮舫的設立,是因應當時在香港仔避風塘的「歌堂躉」熱潮。「歌堂躉」就是今日「海鮮舫」的前身,從1920年代起出現,原為水上人開設的酒樓,只接預約酒席,後來受到經營南北行的商賈的歡迎,使海鮮舫這門生意得以發揚光大。1950年代全盛時期,一度有十多艘海鮮舫停泊在香港仔避風塘,當中就是太白海鮮舫規模最大,由原於中環威靈頓街經營大景象酒樓(鏞記現址)的商人袁容投資,後被商人王老吉收購。
太白海鮮舫於開業時原本只是一艘木製的登陸艇,於1952年建造了一艘長105呎的畫舫,到1960年再製造一艘長達150呎的新畫舫,能容納800多人。當時太白海鮮舫更贈送象牙筷子給客人,藉此吸引遊客。
珍寶海鮮舫是由何鴻燊博士構思,經過四年時間和耗資港幣三千餘萬,於一九七六年建成及開業。三十多年來,珍寶深受本地和海外賓客歡迎。它不僅是代表香港旅遊業的一顆海上明珠,更是蜚聲國際的旅遊景點。開業以來,接待過的各國政要和商界翹楚多不勝數,其中包括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影星湯告魯斯、周潤發和鞏利等。到訪賓客人數超過三千萬人。
到了1960年代末,擁有太白海鮮舫的王老吉有意發展一艘規模更大的海鮮舫,便集資籌建珍寶海鮮舫,但不幸在1971年10月30日,即開業一個月前,珍寶海鮮舫因發生大火而整艘焚毀,並導致32人死亡、13人失蹤。由於王老吉無力重新投資,結果由何鴻燊和鄭裕彤合資買下珍寶海鮮舫的業權。
寶海鮮舫於1976年10月正式落成,使用4年時間建設,耗資超過港幣3000萬。珍寶海鮮舫仿照中國宮廷設計,單是中國傳統手工藝飾物及壁畫已花費了600萬港元,皇帝龍椅更須時2年才完工。同年,另一艘海鮮舫海角皇宮落成,使香港仔的海鮮舫進入三國鼎立的情況。海角皇宮可容納1,500人,成為珍寶海鮮舫的有力對手。直到1980年,珍寶海鮮舫成功收購海角皇宮和太白海鮮舫,結束了互相競爭的局面。1991年,海角皇宮以珍寶皇宮之名重新投入服務,後於1997年金融風暴後售往外地。2003年下旬,珍寶海鮮舫和太白海鮮舫花費數千萬港元重新裝修,銳意改變古舊形象,併合稱為珍寶王國。
珍寶海鮮舫吸引了不少中外名人親臨光顧,當中包括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國際巨星尊榮、尤伯連納、威廉·荷頓、湯告魯斯等。而很多著名電影都在珍寶海鮮舫取景,例如好萊塢電影《生死戀》、李小龍主演的《龍爭虎鬥》、日本怪獸電影《哥斯拉完結篇之世紀必殺陣》 (1995年電影)電影《無間道2》(2003年電影)和周星馳主演的《食神》等。
「珍寶」多年來一直沿用經典的中國宮殿式裝潢,讓食客帝王般的感覺。近年,「珍寶」進行了全面革新,進一步發展成為海上主題公園,包括六星級食府「龍軒」、廚藝學校、茗茶館、碼頭廣場、會議和宴會服務、舢舨美食遊和青銅展覽館,遊客在大快朵頤之餘,更可感受漁港風情。
此外,「珍寶」頂層被改建成中西合壁的餐廳「珍之寶」,雖然珍之寶保留了中式陳設,食物也依舊以海鮮為主,但卻引入了日本、義大利、印度等多國的烹調方法,令人耳目一新。另外,上層更設有戶外酒吧區,遊客可手執美酒邊欣賞海上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