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困惑——颱風究竟是怎麼命名的?有用水果命名的,有用編號命名的,還有用動物命名的,還有用人物命名的······這些名字是誰起的?怎麼起的?有什麼規律?相信你心中已經連著打了好幾個問號了,那麼今天小和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颱風的命名規則吧!小夥伴們快上車!
好!小和聽到了大家的心聲!
那麼現在小和就給大家講講
「颱風」的定義。
颱風其實就是在西北太平洋地區,熱帶氣旋中心附近持續風度達到12級的那個東東······
中國管它叫「颱風」,歪果仁管它叫「颶風」、「風暴」等。而且在國際統一命名規則前,各國稱呼也不相同。20世紀初至中期,我國已自行為熱帶氣旋編配一個四位數字編號。
「同一個颱風,一國起一個名字,這日子還過不過了?你們玩吧,老子先告辭了!」
於是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決定: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並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確立一張新的命名表。
正因為這些名字的不同凡響,所以會被記住,會被關注。這也就實現了颱風命名的初衷之一:希望人們過多地關注颱風帶來的危害。
新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世界氣象組織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1個成員國和3個地區提供,包括中國、朝鮮、日本、韓國、泰國、美國等,每個國家或地區提出10個名稱。
中國大陸最新提出的10個名稱是:海葵、悟空、玉兔、白鹿、風神、海神、杜鵑、電母、木蘭、海棠。
那又有熱心觀眾要問了,起名有什麼規則嗎?要看颱風的時間和強度,算算它的生辰八字咩?
其實颱風的名字也不是腦袋一熱瞎起的,而是有嚴格要求滴!
1) 每個名字不超過9個字母;
2) 容易發音;
3) 在各成員語言中沒有不好的意義;
4) 不會給各成員帶來任何困難;
5) 不是商業機構的名字;
6) 選取的名字應得到全體成員認可,如有任何成員反對,則不能用作颱風命名。
但如果一個颱風給某個或多個成員國(地區)造成巨大損失,遭遇損失的成員國(地區)可以向颱風委員會提請撤換,這個名稱將會永久除名並停止使用,颱風委員會將對颱風名稱進行增補,該名稱一般由提供原來名字的成員國(地區)重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