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TLC開發出一種直接將石墨加入塑料生產石墨烯複合料的技術

2020-10-03 石墨烯聯盟


  美國羅格斯大學成功研發直接用石墨加入塑料製成石墨烯複合料的方法,後授權予TLC Products Inc. 開發生產。經過三年的研發,TLC成功地開發出一套商業化量產製程。今年十月份首臺量產機開始生產,從此開啟了大量使用石墨烯複合料的新紀元。

  根據T L C公司創始人及執行長張大朋(Charles Zhang) 先生介紹,該技術可不用氧化石墨烯而直接用石墨來生產石墨烯複合料,這在生產石墨烯複合料技術上是一個極大的突破。它將石墨烯複合料的成本降低到大眾化,且普遍適用於各種塑料產品。

TLC公司石墨烯複合料的製程有下述優點:

1. 成本 — 石墨的價格每公斤約RMB 10元。它與一般塑料的價格差不多,加工費用每公斤約RMB 4元。

2. 產量 — 目前量產機每天可以生產1 - 2公噸的複合料, 即每年300 - 600公噸。如果需要增加產量,可以增加機臺數目。未來每臺量產機可以達到每天生產10到20公噸的複合料,即每年3000到6000公噸。

3. 質量 — 此量產機為連續性生產,質量穩定,可以重複生產同一規格的複合料。石墨的添加量在1%到30%範圍內,同時石墨烯剝離的程度是可控的。另外,該量產機可定製化生產特定石墨和石墨烯添加量的塑料產品。

4. 均勻度 — 在製程中,石墨烯不斷由石墨剝離出來,而後立即與液態的塑料混合。這可以有效防止石墨烯團聚,保證石墨烯在複合料中均勻分布。

5. 性能 — 採用一定的工藝將石墨烯分裂成小片徑,其周邊碳原子的自由基電子與附近的塑膠分子結合成共價鍵,使得石墨烯與塑膠分子牢牢結合,有效避免石墨烯發生團聚,同時保證使用過程中石墨烯不會單獨分離出來。這項技術將複合料的硬度增加到200%甚至到500%。

6. 環保 — TLC製程不會造成環境汙染,同時可以通過降低塑膠的使用量進而減少塑料回收。


TLC公司生產的石墨烯複合料應用廣泛

  TLC石墨烯複合料可以與任何塑料做成複合料並增強其性能,可廣泛應用在各個行業。例如:

1. 汽車 — 傳統內燃機(ICE)汽車不斷地改用塑料取代金屬部件,而廉價的石墨烯複合料可以幫助內燃機汽車實現部件的更新換代。對於電動車(EV)而言,輕量化極為重要,使用石墨烯複合料的「全塑料」電動車將指日可待。

2. 橡膠 — 如何降低輪胎的磨損率及增加運動鞋的耐用率是當前的課題。低成本的石墨烯複合料可以加速在這方面的進展。

3. 下水管 — 塑膠水管正不斷地取代傳統金屬或混凝土水管,但因硬度情況而使用受限。石墨烯複合料不但可增加它的硬度,而且可以吸收紫外線延長塑料的使用壽命。一旦成本問題解決,未來將實現大規模應用。

4. 棧板臺 — 因木質棧板臺易壞且存在衛生問題,所以塑膠棧板臺逐漸普及,但因硬度不夠使得使用範圍受限。而石墨烯複合料棧板臺硬度高、成本低、可回收重複使用,未來替代傳統棧板臺已成趨勢。

5. PET — TLC開發出一種在高溫高溼度下可以抗水解性的PET,其性能被提升到工程塑膠。因此可以使用回收PET料應用在汽車等行業。

6. 3D列印 — 石墨烯複合料可提高3D列印件的硬度,從而使3D列印應用於更多領域。

7. 還可廣泛應用於其他領域包括不限於塑膠螺絲,球軸承,運動器材,PS 發泡,導熱,導電,機油,油漆等。

  同時,TLC公司將出席今年在上海大學舉辦的2020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並在17號上午的智能製造論壇做報告,歡迎各界人士蒞臨指導。未來TLC將在國內設立石墨烯複合料研發中心及生產基地,同時尋求合作公司授權生產相關產品,共同合作開發石墨烯複合料的應用產品。

來源:石墨烯聯盟

相關焦點

  • 新技術可以大規模生產石墨烯,原料只需要食物殘渣甚至塑料
    閃蒸石墨烯技術(Flash graphene)可在10毫秒內將任何碳源轉化為有價值的2D材料。圖片:傑夫·菲特洛/萊斯大學 香蕉皮變成了石墨烯,可以大大幫助降低混凝土和其他建築材料對環境的影響。當新技術應用普及後,就可以將那些塑料容器扔掉了。
  • 美國最大石墨烯廠商開發用於新冠病毒檢測的石墨烯傳感器
    >,將其作為有可能贏得這場鬥爭的材料。Grolltex與Sanford Burnham Prebys Medical Discovery Institute合作開發了基於石墨烯的病毒測試平臺,以幫助對抗COVID-19。該項目涉及使用手持讀取器單元和一次性塑料測試晶片,這些晶片用於美國的入境點(包括醫院和「醫療點」)。
  • 石墨烯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一種回收塑料廢棄物的方法
    Tour 教授課題組在 ACS Nano 上發表獲取石墨烯的最新研究成果時,提出一種回收塑料廢棄物的方法。 將塑料廢棄物與炭黑混合後的導電碳粉裝在兩個電極之間的石英管中,用交流電焦耳熱閃蒸(AC-FJH)處理 8s(如下圖),樣品將釋放碳低聚物和揮發物,在銅電極之間形成閃蒸石墨烯 (FG)。
  • 直接溶劑剝離法製備石墨烯技術
    要實現石墨烯的應用,必須尋找一種合適的是石墨烯製備方法。目前,石墨烯的製備方  法主要有機械剝離法,化學氣相沉積法,還原氧化石墨烯法以及直接溶劑剝離法等。微機械剝離法和化學氣相沉積法雖然能得到高質量的石墨烯,但是產率低,難以滿足石墨烯在複合材料等領域的應用。還原氧化石墨烯法實現了石墨烯的低成本大規模製備,但是所得到的石墨烯含有大量的缺陷。
  • 水性石墨烯輻射散熱塗料生產_東明化工
    水性石墨烯輻射散熱塗料生產,東明化工,公司目前擁有一塊佔地面積約56畝的工業園,園區內有一座七層的辦公大樓,兩座可容納1000人居住的職工宿舍樓,甲類廠房五座,甲類倉庫兩座及丙類倉庫一座和一座籌建中的研發大樓公司技術研發團隊包括塗料組和表面處理組(包括電化學與脫漆),現有人員50餘人,擁有化工和金屬材料背景,團隊管理層均為行業技術專家
  • 變廢為寶生產石墨烯,能成為一些製造商的突破口嗎?
    總部位於多倫多的Universal Matter已經發現了一種從廢物中廉價製造大量石墨烯的方法,並渴望將這一創新產品出售給水泥和混凝土公司。石墨烯的好處之一是可以增強瀝青、混凝土和塑料的性能,特別是因為它能夠增強這些材料的性能。但量產一直是昂貴的,耗費時間和精力的。
  • 石墨稀3D實驗室展示首個3D列印石墨稀電池 可隨意定製形狀
    總部位於紐約,卡爾弗頓的石墨稀3D實驗室(Graphene 3D Lab)在9月份宣布,花了五年多時間設計出一種材料,可利用3D印表機生產出任意形狀或大小的電池,已向美國專利和商標局提交了一項在3D列印電池材料和方法領域最新創新的臨時專利申請。10月23日,該實驗室發布了3D列印電池開發的細節。
  • 諾獎得主最新成果:一種高效率低成本生產石墨烯導電油墨的新技術!
    近日消息,位於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生產石墨烯印刷電子產品的低成本方法,可大大提高導電石墨烯油墨的生產效率並降低成本。  印刷電子產品為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滲透提供了突破。印刷電子電路的可能性將進一步促進物聯網應用的普及。用於電子應用的印刷導電油墨的開發迅速發展,擴大了在電晶體,傳感器,天線RFID標籤和可穿戴電子設備中的應用。
  • 塑料垃圾8秒變石墨烯,能減少「白色汙染」嗎?
    對於塑料垃圾的回收再利用,近日一項最新研究成果或許能夠提供新的路徑。 10 月 29 日,James M. Tour 教授課題組在 ACS Nano 上發表獲取石墨烯的最新研究成果時,提出一種回收塑料廢棄物的方法。
  • 石墨烯技術或引發電子工業革命(圖)
    陳國華 材料學博士,他帶領的研究團隊在石墨烯及石墨烯微片的研究成果已由廈門凱納石墨技術有限公司承接  比鑽石更堅硬  「石墨烯是一種擁有蜂窩狀六邊形周期結構的單層碳原子層,分為單原子層、少數碳層石墨烯以及石墨烯微片,目前石墨烯堪稱是人類已知的強度最高的物質,強度甚至超過了金剛石。」陳教授稱,它將擁有眾多令人神往的發展前景,不僅可以開發製造出紙片般薄的超輕型飛機材料,還可以製造出超堅韌的防彈衣。  據悉,石墨烯除了異常牢固外,還具有一系列獨一無二的特性。
  • 石墨烯最全面分析——人類將從矽時代邁向石墨烯時代
    技術優勢:石墨烯品質高,有利於大面積生產,產品直接得到石墨烯薄膜,再加工工藝簡單。隨後將氧化石墨分散於溶劑或水中,使用超聲波振蕩處理,形成分散均勻的單層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接著使用不同的還原劑或還原方法對氧化石墨烯進行還原,以除去片層上的大多數含氧官能團,最後得到石墨烯。
  • 玉米芯三素分離技術發展循環經濟,延伸產業鏈生產石墨烯
    用發酵殘渣加工成木質素基塑料顆粒,並形成刀叉、筷子等各種餐具等模,此類材料具有健康、熱穩定性好、可降解等特性,可替代大部分塑料製品,應用非常廣泛。龍力生物三素分離循環經濟發展將是一種較好的可借鑑模式,社會意義重大。利用三素分離技術,出擊下一個藍海---石墨烯以從玉米芯、秸稈中循環生產分離出的木質素為原料,即三素中的木質素為原料,通過環保的製備工藝生產出高純度高品質石墨烯。
  • 石墨烯技術屢獲進展,惹華麗家族轉型跨界
    近日,石墨烯在技術研究上屢獲進展,北京化工大學研發出高效、低成本、高品質石墨烯規模化生產新技術,青島科技大學在石墨烯量子點太陽能電池研究上獲突破,中科院青島能源所研發了一種氮摻雜的石墨炔材料,用作氧還原反應,表現出優異的催化性能,而湖南省鎏源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則自主研發出石墨烯無電快速綠色鍍膜技術,全程實現零排放。
  • 僅需8秒,塑料垃圾變身石墨烯,一舉兩得有望解決兩大世界難題
    石墨烯作為新型的二維碳材料,其製備方法主要通過剝離石墨獲得,該過程需要大量的溶劑、機械剪切力和電化學處理等,產率較低,成本較高,限制了其應用。美國萊斯大學James M. Tour教授課題組通過廉價的焦耳熱閃蒸技術可將任何碳源,無論是炭黑、石油瀝青、煤炭、輪胎還是塑料垃圾,統統在不到100毫秒的時間內變成克級石墨烯,實現了「變廢為寶」。
  • 被稱為「黑金」的石墨烯為什麼沒有普及?瓶頸在哪?
    比如鉛筆在紙上輕輕划過,留下的痕跡可能是幾層石墨烯。在被提取出來之前,石墨烯一直被認為是假設性結構。不過,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蓋姆 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成功的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證實它可以單獨存在。他們用的是最聰明的方法,當然也是最笨的辦法,就是用一種特殊的膠帶不停的粘撕石墨的表面。
  • 石墨行業或將加速 五公司有望爆發(名單)
    豫金剛石、方大炭素    行業整合初露倪端 石墨行業或將加速  石墨行業面臨整合  石墨是一種戰略資源,素有「黑金子」的美稱,不僅普遍應用於一般工業和消費領域,還廣泛用於一些特殊的工業領域。我國石墨礦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75%,生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72%,石墨是我國少有的幾種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礦產之一。  我國石墨產業的低端化無序開發正嚴重影響資源保護和產業升級,石墨產業的低出高進,折射出的是技術滯後,長期以來,國家對石墨資源的管理沒有納入一個規範化的渠道,主產區各自為政。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和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的不斷推進,具有戰略意義的石墨產業正面臨整合發展的機遇。
  • 聯盟成員 | 電化學剝離石墨烯技術與應用的探索者
    電化學法剝離是將待剝離的石墨作為陽極,鉑電極作為陰極,在不同酸性、鹼性以及鹽溶液的電解液體系中製備石墨烯。當在電化學電池中使用石墨作為工作電極時,電流驅使離子或帶電分子遷移到石墨層間隔中並將石墨烯層推開,整個過程十分迅速,在幾秒到幾十秒之間即可完成。因此電化學剝離石墨烯具有成本低、環保、效率高等特點。一般來說,電化學剝離石墨烯發生在陽極,得到的石墨烯產品仍含有一定量的氧基,這是由於含水自由基(HO-C,O-C)被水分解所致。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調控電化學剝離的不同參數獲得不同氧化程度的石墨烯。
  • 多重問題亟待解決 石墨產業如何在困境中破壁而出
    尤其近幾年,石墨烯的出現更是將石墨推向了新材料領域,成為了當今新材料的寵兒,產業發展看似一片紅火。然而,從生產和加工技術水平來看,我國石墨產業卻陷入大而不強的尷尬境地。據黑龍江省石墨產業協會秘書長陳育群介紹,我國石墨產業較發達國家起步較晚,部分企業石墨浮選工藝、技術和設備較為落後,產量低、能耗高,資源利用率不高,尤其是精深加工和高端製品的核心技術多掌握在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手中,引進極為困難。 記者在調查採訪中發現,當前石墨產業發展現狀呈現出四大特徵。
  • 碳基晶片新突破,我國8寸石墨烯晶圓有望量產,性能將提升10倍
    但是矽基晶片發展到現在,受到矽材料本身的性能限制,2nm或是其開發的極限。目前我們一直在尋找一種新材料的電晶體,用來代替矽基成為未來晶片的新材料,而被稱為21世紀的神奇材料—「石墨烯」成為全球科學家們研究的對象。
  • 普渡大學開發出石墨烯光電探測器新技術 實現非局部光電探測
    題為「由碳化矽襯底與微米量級石墨烯結合製成的光電電晶體的位置依賴和毫米範圍光電探測」的論文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雜誌。該項目受到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美國國土安全部的聯合資助,同時,它也受到國防威脅降低局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