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可以大規模生產石墨烯,原料只需要食物殘渣甚至塑料

2020-11-24 騰訊網

通過萊斯大學開發的技術,炭黑粉末在光和熱的作用下變成石墨烯。閃蒸石墨烯技術(Flash graphene)可在10毫秒內將任何碳源轉化為有價值的2D材料。圖片:傑夫·菲特洛/萊斯大學

香蕉皮變成了石墨烯,可以大大幫助降低混凝土和其他建築材料對環境的影響。當新技術應用普及後,就可以將那些塑料容器扔掉了。

由賴斯大學詹姆斯·圖爾(James Tour)的化學實驗室引入的新工藝可以將幾乎所有的碳源大量轉化成有價值的石墨烯薄片。該過程既快速又便宜。圖爾說,」閃蒸石墨烯」(Flash graphene)技術可以將一噸煤、食物殘渣或塑料轉化為石墨烯,而成本僅為其他批量生產石墨烯的方法的一小部分。

圖爾說:「這很重要。世界上有30%到40%的食物被扔掉了,因為它變質了,塑料廢料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我們已經證明,包括混合的塑料廢料和橡膠輪胎在內的任何固體碳基物質垃圾都可以變成石墨烯。」

根據《自然》雜誌的報導,通過將含碳材料加熱到3000開爾文(3273攝氏度),可以在10毫秒內快速製造出石墨烯。原料幾乎可以是任何具有碳原子的材料。圖爾說,食物垃圾、塑料垃圾、石油、焦炭、煤炭、木材屑和生物炭是主要的選擇。他說:「目前石墨烯的商業價格為每噸67000美元至200000美元,這種工藝的前景看起來非常好。」

圖爾說,用於粘結混凝土的水泥中添加含量低至0.1%的」閃蒸石墨烯」可以將其對環境的巨大影響減少三分之一。據報導,水泥行業生產每年排放多達8%的人造二氧化碳。

通過萊斯大學科學家開發的技術,炭黑瞬間變成了石墨烯。可擴展的工藝有望將碳從任何來源迅速轉變為塊狀石墨烯。左起:本科生實習生克裡斯蒂娜·克拉薩斯(Christina Crassas),化學家詹姆斯·圖爾(James Tour)和研究生維因·陳(Weyin Chen)和杜依·龍(Duy Luong)。圖片:傑夫·菲特洛/萊斯大學

他說:「通過用石墨烯增強混凝土,我們可以減少建築用混凝土的數量,而且製造成本和運輸成本也將降低。從本質上講,我們是在捕獲垃圾食品中可能排放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溫室氣體,這些垃圾將被轉化為石墨烯,並將該石墨烯添加到混凝土中,從而降低了混凝土生產中產生的二氧化碳量。使用石墨烯是雙贏的環境方案。」

論文的合作通訊作者,萊斯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材料科學和納米工程學助理教授兼C-Crete 科技公司總裁羅茲巴·沙沙瓦裡(Rouzbeh Shahsavari)說:「將垃圾變成珍寶是循環經濟的關鍵。這裡,石墨烯既是二維模板又是控制水泥水化和隨後強度發展的增強劑。」

圖爾說:「過去,石墨烯在這些應用中使用過於昂貴。」閃蒸石墨烯」工藝將大大降低價格,同時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管理廢物。」

他說:「採用我們的方法,碳就固定了。它不會再次進入空中。」

該過程與賴斯最近宣布的「碳中樞」倡議非常吻合,該倡議旨在創造零排放的未來,該計劃將石油和天然氣中的碳氫化合物重新利用以產生氫氣和固體碳,同時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圖爾說,」閃蒸石墨烯」工藝可以將固體碳轉化為石墨烯,用於混凝土、瀝青、建築、汽車、服裝等。

閃蒸焦耳加熱(Flash Joule heating)技術

圖爾的研究生、論文的第一作者杜依·龍在實驗室開發了的用於大規模生產石墨烯的閃蒸焦耳加熱(Flash Joule heating)技術,這項技術改進了石墨剝離以及金屬箔化學氣相沉積的技術,這些技術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和成本才能生產出少量的石墨烯。

更好的是,該過程產生了「亂層」石墨烯(turbostratic graphene),並帶有易於分離的錯位層。圖爾說:「由其他工藝製成的AB堆疊石墨烯(如通過石墨的剝離)很難拉開。各層牢固地粘合在一起。

疊層石墨烯(左)和「亂層」石墨烯(右)

但是,由於層之間的粘合性要低得多,所以「亂層」石墨更容易加工。它們在溶液中溶解或在複合物中混合時就破裂了。

他說:「這很重要,因為現在我們可以使每個單原子層與主體複合物相互作用。」

實驗室將用過的咖啡渣轉化為原始的單層石墨烯片。

」閃蒸石墨烯」(Flash graphene)

研究人員稱,與塑料、金屬、膠合板、混凝土和其他建築材料的塊狀複合材料將是」閃蒸石墨烯」的主要市場,他們已經在測試石墨烯增強的混凝土和塑料。

閃蒸過程發生在定製設計的反應器中,該反應器可快速加熱物料並將所有非碳元素排放為氣體。圖爾說:「當這個過程工業化時,離開閃蒸反應器的氧氣和氮氣等元素的小分子都將被捕獲,它們也具有價值。」

他說,閃蒸過程幾乎不會產生多餘的熱量,幾乎將其所有能量都轉移到目標中。「您可以在幾秒鐘後將手指放在容器上,」圖爾說:「請記住,這溫度比我們以前用來製造石墨烯的化學氣相沉積爐高出近三倍,在閃蒸過程中,熱量集中在碳材料中,而周圍的反應器中則沒有熱量。

他說:「所有多餘的能量都以光,非常明亮的閃光形式發出,而且因為沒有任何溶劑,所以這是一個超級清潔的過程。」他說。

杜依·龍從炭黑樣品開始,在啟動第一個小型設備以發現新物相的過程中,並沒有希望發現石墨烯。他說:「這始於我看過一篇有關閃速焦耳加熱以製造金屬相變納米顆粒的科學論文時所看到的。」但是,他很快意識到該過程能生產高質量的石墨烯。

賴斯大學的科學家正在通過一種可以將其擴大到工業規模的過程,將廢物轉化為亂層狀石墨烯。圖片:Rouzbeh Shahsavari/C-Crete Group

賴斯大學的研究員、論文合著者凱妮婭·貝茨(Ksenia Bets)進行的原子級模擬證實,溫度是材料快速形成的關鍵。她說:「我們從根本上加快了緩慢的過程,使碳演化為基態,即石墨。由於熱量峰值而大大加速,它也可以在正確的石墨烯階段的瞬間停止。

貝茨說:「令人驚奇的是,先進的計算機模擬揭示了高溫調節的原子運動和轉變的細節。」貝茨說。

圖爾希望在兩年內每天生產一千克閃蒸石墨烯,首先是由美國能源部資助的一個項目,該項目旨在轉換美國來源的煤炭。他說:「這可以通過將廉價煤炭轉化為價值更高的建築材料來大規模的出口。」

相關焦點

  • 玉米芯三素分離技術發展循環經濟,延伸產業鏈生產石墨烯
    用發酵殘渣加工成木質素基塑料顆粒,並形成刀叉、筷子等各種餐具等模,此類材料具有健康、熱穩定性好、可降解等特性,可替代大部分塑料製品,應用非常廣泛。利用三素分離技術,出擊下一個藍海---石墨烯以從玉米芯、秸稈中循環生產分離出的木質素為原料,即三素中的木質素為原料,通過環保的製備工藝生產出高純度高品質石墨烯。傳統石墨烯是從石墨材料中剝離出來、由碳原子組成的只有一層原子厚度的二維晶體。生物基石墨烯較傳統石墨烯製備方式具有很多優勢。
  • 美國TLC開發出一種直接將石墨加入塑料生產石墨烯複合料的技術
    ,這在生產石墨烯複合料技術上是一個極大的突破。產量 — 目前量產機每天可以生產1 - 2公噸的複合料, 即每年300 - 600公噸。如果需要增加產量,可以增加機臺數目。未來每臺量產機可以達到每天生產10到20公噸的複合料,即每年3000到6000公噸。3. 質量 — 此量產機為連續性生產,質量穩定,可以重複生產同一規格的複合料。
  • 生物基複合材料大規模生產關鍵技術獲得突破
    最近,德國開姆尼斯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突破了能夠大規模生產的生物基複合材料的關鍵技術,使生物基複合材料作為玻纖和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替代品又進一步。用這兩類原料生產複合材料,可以通過對纖維和樹脂進行改性,提高界面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的方法改善複合材料的性能。但複合材料界面性能有所改善後,衝擊等性能有所下降,而且並沒有在多種改性處理方法中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
  • 全國首條自動化石墨烯生產線開始試生產
    近日,由永寧縣墨工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全國首條自動化石墨烯生產線進入試生產階段,填補了全區石墨烯項目空白。寧夏墨工科技有限公司總佔地面積100餘畝,總建築面積80000平方米,於2019年8月正式落戶永寧縣。
  • 「石墨烯」秒變「白菜價」?
    最薄、最輕、最強、最硬、極佳的導電導熱性能,讓石墨烯獲得了「新材料之王」的稱號!但有個缺點就是「貴」!目前的石墨烯的合成有兩條路徑。(1)大多數石墨烯的製備方法都是自上而下的,通過剝離石墨,往往需要大量的溶劑以及高能混合、剪切、超聲波和電化學處理。
  • 科學網—新方法突破等離子體製備石墨烯技術瓶頸
    本報訊(見習記者楊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夏維東研究團隊與合肥碳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提出新方法,突破了熱等離子體工藝高能耗
  • 生物塑料將成為重要的生產原料
    過去幾年已經見證了生物原料和商業化的生物聚合物材料的興起。石油價格的日趨攀升、消費者意識的加強以及生產成本的降低,都已經預示出了生物塑料的商業化進程正在加快。當然,生物塑料行業也不斷地面臨著許多挑戰,並將繼續受到諸如質量、經濟可行性和生產規模等眾多因素的影響。以下通過簡要介紹一些較知名的生物塑料產品,來幫助大家了解目前生物塑料行業所面臨的挑戰。
  • 低成本、大規模生產石墨烯納米帶的新方法
    也許很多人會說是石墨烯,這種由碳原子組成的二維片狀材料,儘管其電子性能廣為人知,但石墨烯不具備在導電和非導電狀態之間轉換的能力,這種能力對於創造電晶體至關重要,而電晶體是所有電子學的基礎。不過,一旦將石墨烯切割成窄帶,就會獲得半導體特性,前提是邊緣具有正確的幾何形狀並且沒有結構缺陷。這樣的納米帶已經被用於實驗性電晶體中,並獲得了相當好的特性。
  • 奔馳研發石墨烯材料的有機電池,大規模量產至少需要15年時間
    梅賽德斯奔馳公司正在開發一種可分解的電池,可以在未來15到20年內為其電動汽車提供動力。該公司負責電池研究的高級經理Andreas Hinntenach教授描述了這種電池,「與燃料電池有點類似」。「它以石墨烯為基礎,含有一種水性電解質。
  • 《Nature》:此文一出,「石墨烯」秒變「白菜價」!
    Yakobson和C-Crete科技公司的Rouzbeh Shahsavari合作,通過廉價的焦耳熱閃蒸技術(flash Joule heating,FJH)可以將任何來源的碳,無論是石油焦碳、煤炭、碳黑、食品廢棄物、橡膠輪胎還是塑料垃圾,統統
  • 諾獎得主最新成果:一種高效率低成本生產石墨烯導電油墨的新技術!
    近日消息,位於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生產石墨烯印刷電子產品的低成本方法,可大大提高導電石墨烯油墨的生產效率並降低成本。  印刷電子產品為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滲透提供了突破。印刷電子電路的可能性將進一步促進物聯網應用的普及。用於電子應用的印刷導電油墨的開發迅速發展,擴大了在電晶體,傳感器,天線RFID標籤和可穿戴電子設備中的應用。
  • 變廢為寶生產石墨烯,能成為一些製造商的突破口嗎?
    而且他可以更容易地做到這一點,而潛在的環境危害更小。他把碳原料放在兩個電極之間,用電擊爆它,這會立即將材料加熱到非常高的溫度,並打破所有的化學鍵,使碳部分重新生成石墨烯。「這種方法的美妙之處在於,你可以處理含有大量碳的廢物,這些廢物可以廉價地轉化為石墨烯,」Van Leeuwen說,「沒有化學物質,所以它更清潔;它不耗能,而且過程更快。」他正在努力將這項突破性的技術商業化,這項技術是由德克薩斯州休斯敦的萊斯大學開發的。
  • Neste推出可再生和可回收的塑料化工生產原料
    3930次閱讀 作者:曹海斌   來源:中國石化新聞網    2020年12月03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據烴加工新聞11月27日消息稱,Neste宣布將推出一款新產品
  • 僅需8秒,塑料垃圾變身石墨烯,一舉兩得有望解決兩大世界難題
    石墨烯作為新型的二維碳材料,其製備方法主要通過剝離石墨獲得,該過程需要大量的溶劑、機械剪切力和電化學處理等,產率較低,成本較高,限制了其應用。美國萊斯大學James M. Tour教授課題組通過廉價的焦耳熱閃蒸技術可將任何碳源,無論是炭黑、石油瀝青、煤炭、輪胎還是塑料垃圾,統統在不到100毫秒的時間內變成克級石墨烯,實現了「變廢為寶」。
  • 【生物塑料】(3)利用非食用原料技術取得巨大進展
    非食用原料中纖維素前景看好 前兩篇文章介紹了(1)通用產品擴大利用生物塑料的情況,(2)面向電子產品等耐用產品進行的生物塑料技術開發。本文接著介紹(3)使用非食用原料的替代技術,為了解決未來的糧食問題,使用非食用原料在今後將變得愈發重要。
  • 石墨烯最全面分析——人類將從矽時代邁向石墨烯時代
    技術難點 :無法控制石墨烯納米片的大小、難以實現規模化生產。 技術難點:該法由於加入了強氧化劑、強還原劑,對石墨烯結構有很大破壞,產品缺陷很多,不適合用作如精密的電子器件等對石墨烯純度和質量要求較高的製品原料。
  • 中國石墨烯獲重大突破:將增加雷射發射器壽命
    最近浙江大學高分子系實驗室取得了這方面的一個重要突破,通過使用新型的鐵系氧化劑取代傳統氧化劑,實現了快速、低成本、無汙染製備石墨烯的新技術,有望解決這種材料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難題。據悉,石墨烯在電子、光學等領域的前景極為廣闊。  「生產實驗數據顯示,用新方法在1個小時之內,就能做出這樣的單層氧化石墨烯,未來有望在工業領域大規模應用。」
  • 想像一下:石墨烯要打敗石油烴?
    石油的商業化應用主要是對石油中各種烴類物質的加工和利用。目前,石油商業化開採與應用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它不僅為空中的飛機、火箭,水中的輪船、潛艇,道路上的汽車、坦克提供動力,也是加工生產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服裝、農藥、輪胎、化肥和塑料等不可或缺的原料,石油已經有力地支撐起現代社會的文明進程。沒有人能想像出,如果沒有了石油,我們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 科學家研製出利用回收廢物製成的新型塑料
    一種由回收廢物製成的新型塑料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會降解。這種物質名為聚羥基丁酸酯,不久將被主要用於生產和分解一次性產品,對環境友好。這種創新材料可以通過弗勞恩霍夫生產系統和設計技術研究所IPK及其合作夥伴開發的新工藝進行工業規模生產。日常生活中沒有塑料是很難想像的。
  • 部分食品用塑料購物袋蒸發殘渣和脫色試驗不合格
    質檢總局:部分食品用塑料購物袋蒸發殘渣和脫色試驗不合格新華網北京10月25日電(記者 朱立毅)國家質檢總局新聞發言人李元平25日表示,根據近期開展的全國塑料購物袋產品質量聯動監督抽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