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中草藥 開出「致富方」

2021-01-14 瀟湘晨報

16日,在臺安縣西佛鎮中藥材生態園內,藍天白雲下,3000餘畝水飛薊在微風中搖曳。這是海城興誠農場首次跨地域來臺安投資種植中藥材,目前發展良好。

水飛薊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種子可藥用,有清熱、解毒、保肝利膽的作用,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和市場前景。海城興誠農場有多年水飛薊的種植、管理經驗,今年看好了臺安西佛中藥材生態園完善的配套條件,租下3000畝地種植水飛薊。

科學的田間管理,良好的雨水、氣候條件,使這裡的水飛薊長勢繁茂,7月中旬即可進入收穫期,銷路不愁,效益良好。水飛薊收穫後,下茬還可種植其他作物,進一步增加收入。

農場負責人任連元每天都要來查看花蕾長勢情況,望著迎風湧動的花海,對收穫充滿了希望。任連元介紹,今年為這3000畝水飛薊已投入400多萬元,為了保證中草藥的品質,全程不灑農藥,全部採用人工除草,兩個月中,每天有60多名當地的農民在此打工,後期的收穫、晾曬還需要人工,當地農民在家門口就能打工賺錢。今年發展好了,明年還打算在當地流轉更多的土地,或者採取合作社+農戶的形式擴大種植面積。希望水飛薊就像中藥裡的藥引子一樣,將農民引入脫貧路,開出致富藥方,增加農民就業,促農增收。

【來源:千山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種植中草藥開致富「良方」
    曾陽中草藥種植合作社成立於2017年,由林維常等5名村民發起,以西豐縣涼泉中草藥材聯合社為依託,總投資100萬元,種植面積228畝,根據市場需求種植龍膽草、地龍骨、威靈仙、白鮮皮、白薇、蒼朮六個品種。在合作社的帶動下,很多村民也紛紛投入到種植的中草藥的行列中,目前,全村中草藥種植總面積已達450餘畝。
  • 由「土裡刨食」到「地裡刨金」——齊齊哈爾甘南縣以中草藥種植為...
    臨近6月下旬,甘南縣甘南鎮萬畝中草藥規模種植示範基地內,悄然拉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夏耕」序幕。緣何到了年中才剛剛開始耕作,前期接受過種植技術培訓,笑稱自己已是「小專家」的甘南鎮曉光村農民李樹龍給出了回答,「現在種的是中藥材關防風,這東西好歸好,卻喜陰怕曬。
  • 白芷種植帶動脫貧,每畝收益3000多元,中草藥種植成熱門
    最近幾年,中草藥種植得到了廣泛的關注,一方面是因為個地方都在支持中醫藥的發展,另一方面人們對於健康的關注也讓中醫藥市場擴張,因此很多傳統作物種植的農戶都開始把目光轉向中草藥種植。綠之洲認為,中草藥種植利潤更高,銷路也比較廣,是值得嘗試的——在四川紅射洪市的鯽魚村就靠種植白芷脫貧了。
  • 百草園:中草藥盛放的大花園
    新京報訊(記者 戴軒)牡丹、芍藥、桔梗……這些常在野外怒放的植物,其實在中醫學裡都可入藥——中草藥可能比你想像中的更加美麗。今年世園會期間,約500種中草藥在百草園內亮相,從春天到秋天,每個月都有不同的中草藥開出花朵,展現實用性之外的一面。
  • 徐敬彬:把中草藥帶出深山
    賴源鄉地處千米高山,土壤肥沃,氣候涼爽,很適宜百合、七葉一枝花等中草藥生長。資源調查已知賴源鄉野生中草藥120多種,曾被專家譽為「華東地區天然中草藥資源庫」。在這裡,徐敬彬已建立300餘畝七葉一枝花、虎尾輪(石參)生態中草藥園。
  • 【脫貧攻堅】常盛製藥幫扶老杜營村打通中草藥種植致富路
    【脫貧攻堅】常盛製藥幫扶老杜營村打通中草藥種植致富路 2020-10-25 1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林下種植藥材有哪些品種?中草藥與農作物、果園、林木的套種模式
    種植中草藥成為近幾年來老百姓增收的一個重要舉措,推廣利用林地種植中藥材,發展林下特色經濟,不但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也可推進產業發展,有效增加農民收入。但林下種植藥材怎樣才能發揮更大的經濟價值?
  • 「仿野生」助力赤峰市中草藥產業邁向更高層次
    特別是「仿野生」中草藥種植模式的不斷推開,極大提升了赤峰市中草藥產業的增收富民效益水平,助力該產業逐步向基地標準化、品種純正化、產品道地化、加工科學化的更高層次邁進。 目前,赤峰市中草藥產業已形成南部以喀喇沁旗牛家營子鎮為輻射帶動的水澆地中草藥種植區,擁有成熟、輻射全國的中蒙藥材交易市場,並發展起來具有一定規模的中蒙藥材深加工企業和中草藥生產機械研製生產企業;北部以林西縣、克什克騰旗、翁牛特旗為輻射帶動的「仿野生」中草藥種植區,同時培育出工藝先進的中蒙藥材深加工企業。全市中草藥產業的特色主導地位正逐步確立。
  • 77歲老人有個特殊陽臺 種了20多種中草藥
    老餘和掛在果樹上的半子蓮走進紹興市越城區書香錦苑10幢餘仲燦的家,許多人都會感到很新奇,因為他家一樓70多平方米的陽臺加院落裡,不但種滿了果樹和盆景花卉,更主要的是把所有能利用的空地都利用起來,種上了25個類別的中草藥
  • 白朮夏天開紫綠色花,也有黃白色的,是一種常用的中草藥
    夏天開紫綠色花,也有黃白色的,是一種常用的中草藥。 喜涼爽溼潤氣候,忌高溫高溼,氣溫超過30℃時生長即受到抑制。白朮根莖的最適生長溫度為26~28℃,白朮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以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為好。 【別名】 臺術、於術、生曬術、冬術、冬白朮、曬白朮、烘術。
  • 江西中醫學院有座中草藥植物園
    在江西中醫學院的學生眼裡,他們的學習環境猶如「中草藥植物園」。從他們臉上,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對校園優美環境的自豪。春光明媚,走進這座「中草藥植物園」,親身感受這所國內著名醫科高校的獨特魅力。一棟棟白色的建築掩映在綠油油的植被中,呈現出天人合一的意境。「綠色代表希望和生命,也飽含著建設者對學校的祝福,祝願學校事業長青,欣欣向榮。白色代表純潔,就像醫生穿著白大褂,擔負著救死扶傷的神聖使命。」沈老師說,江西中醫學院的建設者巧妙地將這些元素融入校園風格的布局之中,可謂匠心獨運。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水茄
    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散瘀,消腫,止痛。治跌打瘀痛,腰肌勞損,胃痛。③《貴州草藥》:清暑,止咳,補虛。治痧症,勞弱虛損,久咳。(本公眾號圖片、內容為網上下載編輯整理,侵權刪!)歡迎廣大的中草藥種植戶、合作社、商家企業加入到博羅縣中草藥種植協會的大家庭中來,讓我們攜手共創博羅縣中草藥種植事業的輝煌!
  • 同仁堂科技在草原開出「脫貧藥方」 三年投入近3000萬元助千名貧困...
    以高於市場的價格收購500萬元中藥材,100家貧困戶235人實現脫貧;開展規範化種植培訓,讓中草藥種植成為農民致富的法寶;探索增收渠道,讓當地中草藥種植面積由5000畝增加到近20000畝,產業初具規模。
  • 隴西:全力打造西部最大中草藥種質資源庫
    這裡是隴西縣集中草藥新品種引種馴化、種質保護、標準化種植試驗研究、優質種子種苗繁育和實習培訓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示範園區。從2002年建園至今,累計引進外地新品種及當地野生品種218種,馴化成功146種,根據市場行情及種植習慣向大田推廣30多個品種。先後總結出道地藥材黃芪、黨參、黃芩等品種種子種苗繁育、大田栽培等方面的技術18項,申請了省頒地方標準,取得相關發明專利4項。
  • 她在園地裡種有100多種中草藥 還有九死還魂草(圖)
    1、從藥材到師承的「正名」今年7月下旬,正是《中醫藥法》實施的首月,永福縣的瑤醫莫嵐嵐在自家的菜園子裡開闢了4畝地,開始種植在瑤醫體系中經常用到的中草藥。經過三個月,記者來到她的這個瑤藥園子時,她的園地裡已經零零總總有100多種中草藥。「這是骨碎補,骨頭斷了敷它最有用,還有九死還魂草,現在也是很難找到了。」
  • 在浙江想種中草藥,不知道哪種效益好?一文告訴你種什麼合適!
    很多想種植中藥材的農戶都會煩惱種什麼,種的這個中藥材品種是不是有前景。今天就針對浙江省,來說說種植什麼中草藥的經濟效益比較好!浙江,自古以來都是一個物產豐盛的省份,「七山一水兩分田」的格局造就了浙江的種植業,雖說平原地區稀少,難以發展大規模的種植業,但山地眾多就意味著非常適合中草藥的生長和種植。
  • 山西交城現國家級珍稀中草藥 蘊藏500餘種源
    中新網太原9月16日電 (任麗娜)山西省交城縣政府16日傳來消息稱,交城縣中醫院中藥資源普查隊在該縣經過5個月的調查及野外踏查,發現該縣境內蘊藏的中草藥資源達500餘種,其中30餘種屬珍貴稀缺藥材種源。
  • 識藥、種藥、制標本 朝陽小學學生研學南川中草藥植物園
    校外課程實踐 親自動手不亦樂乎    陽光正好,芳草飄香,朝陽小學的師生們一邊感受著植物園中的春日氣息,一邊了解著各種各樣的中草藥植物。中藥研究所的專家們親授香包的益處與製作方法,師生們興致勃勃地動手製作起香包,不亦樂乎;在植物園裡,四年級的師生們一起行動起來體驗親手種植中草藥的樂趣與意義;帶著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師生們走進藥物標本大樓,參觀各類標本,在中藥研究所專家的指導下,學習製作中草藥標本;來到時珍閣,大家在現場認識了許多不同種類的中草藥……在實踐中了解和學習中醫藥植物,同學們直呼中醫藥神奇。
  • 湘潭:小學開展「認識身邊的中草藥」主題實踐活動
    教室旁邊的空地上種植的魚腥草、車前草、紫蘇等中草藥生機勃勃,教室的窗臺上擺放的四葉蓮、艾葉等中草藥盆景綠意盎然,教室外面的走廊上懸掛著的由學生們創作的中草藥美術作品栩栩如生……近日,筆者在湘潭縣中路鋪鎮中心小學看到這頗為新奇的一幕。   據了解,湘潭縣中路鋪鎮中心小學現有學生約1000名。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消腫散結、解毒排膿】狗骨柴
    歡迎廣大的中草藥種植戶、合作社、商家企業加入到博羅縣中草藥種植協會的大家庭中來,讓我們攜手共創博羅縣中草藥種植事業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