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打擊您,有些字的讀音,您真的可能讀不準,讀不對

2020-12-03 悅華海音
鵠,就是天鵝

前幾天看電視,有個著名的演員讀錯了字,他把「粗獷」的「獷」字讀成了「曠」——這個字您一定知道讀「廣」,對不對?

其實有些字不僅演員、播音員會讀錯,連大學教授也有糗的時候。比方去年北大校長林建華先生,就把「鴻鵠(hú)之志」讀成了「鴻hào之志」了!

其實悅華認為,在生活中,讀錯幾個字很正常的,因為我們漢語太博大精深了,要百分百不出錯,幾乎沒人能做到。

不信?咱們試試——

不是打擊您,有些字的讀音,您真的可能讀不準,讀不對!

先來一組成語吧:

戛然而止,大腹便便,心寬體胖,其臭如蘭,暴虎馮河,瞠目結舌,鱗次櫛比,綠林好漢,博聞強識,暴殄天物。

十個詞,每詞1分,您能得幾分?答案在圖後。

猜成語小活動

【答案】戛(jiá)然而止,大腹便(pián)便,心寬體胖(pán),其臭(xiù)如蘭,暴虎馮(píng)河,瞠(chēng)目結舌,鱗次櫛(zhì)比,綠(lù)林好漢,博聞強識(zhì),暴殄(tiǎn)天物。

如果您覺得過於專業,那我隨便從生活中找幾個字您再試試——注意下面文段中加粗的字:

老婆懷孕了,妊娠反應厲害,吃了就。而且口味變得很奇怪:

一會要吃鮮的,比方子;一會想吃臭的,比方螺粉。有時喜歡口味清淡,說下點麵條加點芫荽就行;有時又重口味,加上豆油還嫌味淡……

老媽沒辦法,打電話把家母搬來了。她老人家說:「我們家小喜歡我做的一種小餅,我做給她吃吧。」

上點面,加點母粉,就這樣著。接著把子切碎,芝麻好。然後把麵團和菌子一起,成薄餅,撒上芝麻,放進電餅

老太太手腳利落,做飯就像在表演一個色的獨戲一樣!

做好後,老婆一口氣吃了兩塊!

可是到晚上——壞了,她居然起了一身麻疹,癢得她不停地——我就奇怪了,又沒碰麻,怎麼過敏了呢?難道對菌子或芝麻過敏?頭疼……

怎麼樣?需要看答案嗎?答案在下面……

【答案】老婆懷孕了,妊娠(rèn shēn )反應厲害,吃了就噦(yuě)。而且口味變得很奇怪:

一會要吃鮮的,比方蟶(chēng)子;一會想吃臭的,比方螺螄(sī)粉。有時喜歡口味清淡,說下點麵條加點芫荽( yán sui )就行;有時又重口味,加上豆豉(chǐ)、蠔(háo)油還嫌味淡……

老媽沒辦法,打電話把親(qìng)家母搬來了。她老人家說:「我們家小翯(hè)喜歡我做的一種小餅,我做給她吃吧。」

她和(huó)上點面,加點酵(jiào)母粉,就這樣餳(xíng)著。接著把菌(jùn)子切碎,芝麻焙(bèi)好。然後把麵團和菌子和(huò)一起,擀成薄餅,撒上芝麻,放進電餅鐺(chēng)。

老太太手腳利落,做飯就像在表演一個角(jué)色的獨角(jiǎo)戲一樣!

做好後,老婆一口氣吃了兩塊!

可是到晚上——壞了,她居然起了一身蕁(xún)麻疹,癢得她不停地擓(kuǎi)——我就奇怪了,又沒碰蕁(qián)麻,怎麼過敏了呢?難道對菌子或芝麻過敏?頭疼……

怎麼樣,不會打擊您的自信心吧?讀對10個,算您厲害……

說實話,這些字的拼音是悅華在word上一個個打的,有錯您提,並順手點個讚吧!

相關焦點

  • 庹字怎麼讀 庹的讀音是什麼?
    庹字怎麼讀 庹的讀音是什麼?時間:2018-01-07 23: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庹字怎麼讀 庹的讀音是什麼? 一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庹讀什麼?這個問題一下子連老師都搞懵了。
  • VLOG正確讀音怎麼讀
    vlog這個詞到底咋讀?可別像關曉彤一樣讀錯!在關於vlog讀音的話題衝上熱搜之後,網友們馬上熱火朝天地討論起了讀音,還興致勃勃地參與了投票。雖說第一個選項「vo嘮各」基本發音是對的,但VLOG教授還是不太建議用這種漢字來拼湊讀英文單詞的「洋涇浜」念法,因為一不小心就會跑偏,而且還容易有口音。
  • 這些字的讀音被改後,我們如何讀那些年學過的古詩?
    《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2019年2月19日告訴澎湃新聞,引起熱議的大部分內容來自該徵求意見稿,但該文件至今尚未正式發布,今後正式發布的內容應該不完全一樣。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教授王暉2月19日告訴澎湃新聞,有些引起議論的讀音早已體現在詞典和教材中,比如一騎(qí)紅塵妃子笑;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
  • 古詩讀音異讀系列之「騎」字到底該怎樣讀?(南郭居士)
    歷史不能改變,古詩的詩意也不容改變,如果你的讀音改變了詩意,就是對古人不負責或不尊重。近幾年部分小學規範字典便將「騎」的本音jì取消,統讀為qí,這是不嚴謹的。專業權威的詞典都詳細註明了騎的讀音的區別,就是在港臺地區,「鐵騎」仍然讀作tiějì。不過有人說,教材中對古詩詞讀音改動,可能是為了小學生方便理解。
  • 「嗯」根本不讀「en」?讀錯不怪你,真正的讀音連字典都查不出來
    「嗯」這個字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隨著網絡的發展,原本一個單純表達應允、肯定或疑惑的嘆詞被賦予了多重含義。有人說它是聊天終結者,有人說這是一種敷衍的態度,也有人說常對人說「嗯」是對他人的不尊重,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現的「嗯」字,你知道它的真正讀音是什麼嗎?
  • 這些最容易被小學生讀錯的字,你讀對了嗎
    愛上學語文,老師拒絕照本宣科,學生拒絕按部就班,讓我們的語文學習總比別人好一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總有一些看似簡單的字,常常被一些同學讀錯,鬧出笑話,出了洋相,被人取笑,實在太不應該。這些經常被讀錯字的原因,大致有兩個方面。
  • 「濚」字讀ying不讀rong(圖)
    小時候,爸爸媽媽一直讀「濚(rong)灣鎮」。一年級,我認識了漢語拼音後,看見路標上的「濚」字下標著(rong)的讀音,更加確認了我們的讀法是正確的。直至前不久中央一臺的節目主持人讀「濚(ying)灣鎮」。於是,我產生了疑惑,不知道「濚」到底是該怎樣讀。是路標對?還是那位普通話優秀的節目主持人對呢?回家後,我翻了字典,原來,「濚」字的讀法是(ying)。那麼,是路標上寫錯了!
  • 「一石米」的「石」怎麼讀?不讀「擔」,很多人都讀錯了
    原因就是很多人都會把它覺得是dan,其實也可以這樣說,因為在唐代便有人將它讀作dan,但這只是有些地方的讀音,也許是家鄉話所造成的吧!因為在唐代shi這個讀音才是主流,我們可以普遍在唐代詩詞中所看出,比如:昨日方為宣城客,掣鈴交通二千石。這裡的石就念shi。但在古文中,想我們的課本中《馬說》中有一句:一食或盡粟一石,此時的石便念dan。
  • 清平樂讀音是什麼怎麼讀 清平樂讀le還是yue
    來自宋詞詞牌名的劇名「清平樂」中的「樂」字讀音,引發網友熱議,該劇的領銜主演王凱、江疏影還在微博科普正確讀音應為「yuè」而非「lè」。  到底該讀哪個,依據是什麼?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進行了採訪。(現在的許多語文教材中,已經標註了讀音)  ◆詞牌《清平樂》中「樂」應讀「yuè」  在一項3萬人參與的微博投票調查中,9成網友投票給了「樂」,
  • 「卍」字怎麼讀?你知道嗎?
    首先感謝您的閱讀,歡迎留言交流哦在佛教中,人們常常會在佛的胸口見到一個標誌,「卍」這一標誌,代表了佛教,但很多人都不清楚這一標誌實際上是一個字,並且也有讀音,你了解這個字怎麼讀嗎?實際上這個字,和萬字的發音一樣,擁有吉祥喜旋的喻意,這個字在當今武側天階段,定音為萬多音字,在這以前這個字並沒有讀音。「卍」字在西藏地區,經常可以看到,在藏族老百姓認為,這個字表述了吉祥的含義,儘管這個字,在佛教之中最普遍,也代表了佛教,但這個字並並不是佛教所建。
  • 教您怎樣讀水錶
    據大部分問詢者講,他們和家人雖然常年接觸水錶,卻一直不知道水錶的讀法。針對這一情況,為使廣大市民「人人識表」,記者從自來水公司取得讀表方法,教您正確認讀水錶。先認錶盤現在抄表到戶居民使用的機械水錶,錶盤上一般有8個指針示值標盤。
  • 一批字的拼音改了?錯誤讀音「轉正」了?網友大喊:我不同意!教育部...
    「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一騎(qí)紅塵妃子笑」……難道我這麼多年讀的是假書?話題一出來網友都炸鍋了,紛紛表示拒絕:我!不!同!意!這是真的嗎?   全文共2369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
  • 最容易讀錯的5個姓氏,有些姓氏有3個讀音,能全部讀對的不簡單!
    中華姓氏文化源遠流長且博大精深,每一個姓氏的都有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歷史,每一個姓氏的來源都是那樣獨特,不僅僅如此,有些姓氏在讀音和讀法上都有別於漢字發音,這些姓氏在上千年的演變中,有著特別的讀音,比如下面要講的這幾個姓氏,都是讀音容易讀錯的姓氏,而且這些姓氏並不是很常見,所以知道的人並不多
  • 蛋撻的ta不讀第三聲!正確讀音是……
    很多人的回答可能是「澳門蛋撻」,但你知道「蛋撻」的正確讀音是「蛋撻(tà)」而不是「蛋撻(tǎ)」嗎?「撻」是英文「tart」的音譯,意指餡料外露的餡餅。「撻」不是多音字,它只有一個讀音:tà。其實,還有下面這些常用語,也是一讀就錯,來看看你讀對了幾個!
  • 「遠上寒山石徑斜」,「斜」這個字讀什麼音?敢說70%父母不知道
    不過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這些古詩詞當中的一些語音也發生了變化,家長們看到孩子的新教材時都有些摸不著頭腦。因為他們當初學的時候讀音和現在是不一樣的,不知道哪一個讀音才是正確。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學過《山行》這首古詩,這首古詩的第一句就是遠上寒山石徑斜,這個字正常的讀音就是xié,但是很多家長以前學習這首古詩的時候,卻被老師告知這個字讀xiá。
  • 鐵騎(qí)、斜斜(xié)……這些字的拼音改變了,讀古詩詞的時候...
    「感覺自己一輩子的書全部白讀了!」其中比較常見的有「鐵騎」、「呆板」等等,有的網友查看了自己悄然發現,以前一些在考試中會被判定錯誤的讀音悄然已經成為了正確的讀音,一些多音字已經被改成了單音字。這樣的修正對于欣賞中國古代詩詞的美感的確會出現一定的影響。
  • 從俗修改讀音 如何能讀其音感受其韻
    ……    這兩天,有網友發文質疑:不知道從何時起,一些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搖身一變,成了對的。    很多網友一臉「發懵」,紛紛驚呼「上了個假學」。這不僅是播音員的噩夢,大概也是學生新增的痛苦。好不容易扭正記住了的讀音,現在又要扳回去。
  • 「街」字原來的讀音是「gai」,為什麼現在變成「jie」了?
    如果論證普通話是不是古代正宗漢語又不一樣,看大家怎麼看咯!gai是土話方言讀音嗎,是標準的讀音。反而讀jie讓人很彆扭。實際就是中原話的發音,和京劇發音一致,簡化後就變jie了。而gai發音歷史更為複雜久遠。我們現在的普通話是原來的北京話,那邊就是讀jie,其他地方的方面該gai的還是gai,閩南語也是這樣讀。北京話並不是正宗的漢語。
  • 中國最神奇的一個字:3000年只有一個讀音,可能你也讀錯了
    有了一個確定的規範性語言之後,對於不同的字也標註了拼音,通過這個讀音,人們才能夠認識越來越多的漢字。不過,中國最神奇的一個字,3000年只有一個讀音,但可能你的讀法是錯的,而且說不定大多數人讀的都是錯的。這個神奇的字,我們生活當中經常會用到,甚至可以說是圍繞著我們的日常生活,這個字就是「街」,我們的發音則是「jie」。
  • 教育部回應改讀音 一騎(qí)紅塵妃子笑你讀對了嗎?
    昨天下午,《現代漢語詞典》《新華字典》編纂和修訂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所長劉丹青回復北青報記者稱,該網文中提到的「一騎(qí)紅塵妃子笑」「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等漢字讀音並沒有改動過,其中「一騎(qí)紅塵妃子笑」中的「騎(qí)」在舊版和新版《審音表》中都讀作qí,而不是jì」,而關於「鬢毛衰」,「衰」一直有(cuī)的讀音,是古代的兩個專門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