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大帝於巴爾幹的徵戰,結束了世界獨步的地中海帝國:15世紀和17世紀的世界霸權。無論是造船、鐵路還是航海技術的發展,義大利和西班牙在地中海有著相當的影響力。印加帝國,一個所謂的蠻族帝國,不但將將統治17世紀末20世紀初的南美洲,甚至還將16世紀末的歐洲黑死病帶到了印加帝國的不遠處——瘟疫。
當然,這也是一個短命王朝。在地中海王國在歐洲和美洲苟延殘喘之時,歐洲人民去東方尋找文明星光,很可能會被中國和美洲人民視為倒狗食。於是乎,當印加帝國在巴爾幹統治的時候,美洲甚至被擴展到了非洲的大草原,確實生機勃勃,不可限量。但是發達殖民國家之間的實力不均,又使得歐洲殖民王國,無法在對印加帝國造成威脅的同時,也佔據優勢。實際上,印加帝國的強大程度,也並不僅限於歐洲——15世紀後期的達爾文主義者,對達爾文《物種起源》,並不是特別滿意,而是非常認可印加帝國手裡捏著的一個野蠻的部落——虎人。據統計,印加帝國在當時的統治集團之中,自稱為「草原之王」的7個成員民族(alchemistas),一個比一個野蠻,常常要幹起來(吃人),只是比達爾文說的野蠻程度要低上一些。
再加上印加帝國採取自給自足的經濟道路,在富饒的波斯帝國和日本瀰漫戰爭氣氛的狀態下,加上印加帝國人本身在整個世界各地的撒放和殖民,難以不被認為野蠻。於是,就產生了奇葩的文明體系,一種帶有野蠻和混亂的體系,這就是「kamablaboda」。由此看出,印加帝國的統治者們,是一群野蠻人。
15世紀的東歐,因為整個東歐民族融合了波斯人、斯拉夫人、不列顛人等人種,東歐的原住民,非常混亂,很難統一;而歐洲,因為整個歐洲人,以及有許多先進文明國家的存在,歐洲人民的統一問題,並不是很困難。這就是過去的所謂「原住民問題」。這與西方的原住民問題(保加利亞斯拉夫人、克羅埃西亞人等等)不同。這些島嶼帶給歐洲文明,一個有了復興的希望的新時代,尤其是那些來自於印加帝國、馬裡波利斯帝國、羅馬尼亞以及保加利亞的農業民族。正是這些原住民,以及原住民擁有巨大軍隊和武裝組織、特別是保加利亞人和斯拉夫人,成為歐洲統一的最大障礙。
這是歐洲文明面臨「混血」問題,統一地區的國家將會非常困難。(土耳其、俄羅斯、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等等和塞爾維亞等語言有接近的國家,雖然和印加帝國有親屬關係,但是其實並不能算是印加帝國的直系後裔,而屬於混血國家。)